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阗国灭(三)

“兄长你听我说,我们先不要管于阗国内的局势是有道理的,当前来说对于于阗威胁最大的就是萨法儿王朝,只要我们能够打掉对方布置在边境上的兵马,那么短期之内对方必然无力干涉于阗,这样一来就给了我们足够的时间收拾于阗内部,等到他们卷土重来的时候西征军主力想必也已经越过播仙镇了,那样不仅仅我们第三兵团可以顺利归建,于阗也能够彻底纳入到帝国的统治范围之内,有何不好?所谓的冒险在战场之上只要能够出其不意,那么就一定能够达到攻其不备的效果。”薛洋一见徐英着急上火,急忙将他按在座位上继续道:“而且我认真思索过,临行之前皇上和参谋长给我们的要求也就是协助西征军解决好于阗,然后自行决定从西北攻入吐蕃,所以也就是说我们第三兵团有着独立作战的权力,而且此刻我们远离大本营万里之遥,也没有办法请示皇上和总参。所以说与其这样瞻前顾后,还不如放手一搏,我们打的就是萨法儿王朝不知道我们已经介入于阗,偷袭之下他们必然损失惨重,短期之内肯定无力东顾。”薛洋说这话的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他后来给西征军惹了多大的麻烦,虽然这个大麻烦在李玄清看来是迟早要到来的,但是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当时让薛洋率军前往于阗的时候对方竟然直接挑开了这层窗户纸,由此也给安西这边带来长达五年的和天方教世界的争斗,最后还是海军绕过西洋抵达天方城打掉了对方的朝圣之地,才压制住了平行世界里千年之后全世界谈之色变的宗教世界。

“那于阗这边该如何行事?咱们不管不顾我只怕玄影卫那边撑不了多长时间啊。而且一旦玄影卫撑不住就算是我们击退了萨法儿王朝在边境的兵马也会面临孤军深入敌境的危险,还有最重要的是彻底破坏了西征军这边的整体计划。”徐英摇了摇头道:“这是舍本逐末,于阗才是根本所在。”

“让李阳率军伪装成主力配合玄影卫行事,了不起前期采取守势就是。而且我不认为装备了中正式步枪的第十五营会对付不了几万于阗的老爷兵。”薛洋显然对于李启明的于阗国军队不屑一顾,直接准备分兵作战。但是这句话一说出口差点让徐英再次跳了起来,自己一共才三万兵马这一分兵必然是两头兵力都不够,万一其中任何一头出了岔子第三兵团整体都会覆灭在西北。

“放心好了,第三营和山地营昼夜兼程绕过葱岭进入萨法儿王朝据点然后趁夜偷袭必然可以收到奇效,打完之后一把火将关隘全部烧掉,冰天雪地的我就不信他们有能力瞬间卷头重来。”薛洋拍了拍徐英的肩膀安慰道。

“你呀,从来就没让我省心过。这次要是玩漏了只怕皇上和参谋长会直接那我们俩的脑袋祭旗。”徐英摇了摇头看着薛洋那沉静却隐隐然带着一丝丝疯狂的脸色,摇了摇头道:“我马上去通知李阳和彪子,让他们做好准备吧。”

徐英去外面找到彪子和李阳之后四人蹲在帅帐之中开始商议具体的部署,本来徐英想让彪子跟着自己去葱岭那边的,但是薛洋想了想之后还是放弃了,彪子和李阳一起可以加速解决于阗国内的动荡,维持于阗境内的稳定毕竟是所有问题的根本。

“李阳,你的第十五营独立作战,在我第三兵团主力回归之前务必稳定好于阗,如果回鹘来攻的话,就依托北方的鸭儿城坚守,其次则是退入于阗都城。”徐英看了看地图道:“最低限度是维持住于阗国都掌控在我们手中,明白吗?”虽然因为飞鹰旅一个大队在于阗和回鹘边境要道,至少短期之内于阗的内部准确消息是无法传递出去,但是徐英不得不对最坏的情况交代好李阳。

“两位兄长放心,李阳知道该如何行事,必然稳住局势等待我第三兵团主力回归,然后一举拿下整个于阗。”李阳对于薛洋的计划明显领悟起来更加透彻,所以徐英语气是交代他后续的计划还不如说是徐英透着对于于阗的担忧。

“好了,兄长通知第三营和山地营立即做好准备,领取后勤部携带的弹药,咱们明日一早轻装前进,后勤部配属的所有部队包括我们俘虏的吐蕃人全部交给李阳带到于阗。”薛洋见到李阳点头立即开始分配任务,第三营和山地营从这里和第十五营分兵,将所有的后勤部随属人员全部交给李阳,由他带领前往于阗城,而第三营和山地营则携带部分给养和弹药轻装前进往西迂回,沿途之中还需要玄影卫重新布置接应地点和补给站点,这一切都需要彪子极速和秦空沟通然后通知分布在于阗境内的暗卫重新准备。

第二天一早也就是天启四年的正月底,李阳的第三兵团独立部队开始出现在秦空布置的玄影卫暗卫视线之中大队人马的抵达也让秦空喜出望外,迅速带着于阗留守人员和李阳汇合。

“你的意思你现在的作战部队只有一万人,后面还有好几千名吐蕃俘虏?”秦空也被李阳的话惊呆了,不过他倒是没有过多的关注这一块,对于目前的于阗来说有了天策军自己的一万名野战部队暂时也足够改变局势了,所以对于已经消失在所有人视线之中的第三营和山地营暂时没有过多的关注,在和彪子紧急磋商之后立即分派人手赶赴于阗的西南部也就是葱岭的最前线,开始安排相应的接应和引导任务,并且想办法再西南地区筹集部分粮草。

“你们放心,我已经紧急通知暗卫在于阗西部重镇石塔接应第三营和山地营然后引导他们进入达摩耶拉,按照我们从商队那里得到的消息,西南部的萨法儿王朝重兵聚集在葱岭的重镇护密地区,只要打掉这个盘踞在葱岭重镇的对方部队就可以一举扭转整个西南地区的不利态势。”秦空显然对于于阗周边复杂的国际关系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所以一眼就指出了此次薛洋所需要面对的敌人方位,所以和李阳等一边走一边道:“打掉了护密的萨法儿王朝的骑兵就等于解除了葱岭这个高原地带对于于阗的辐射威胁,顺带还能够威慑西北地区的萨曼帝国使其不敢轻举妄动,给我们稳定于阗争取时间。”

“按照你的说法,等于是第三营他们短期之内其实需要驻扎在护密或者是你说的石塔地区才能够震慑住西方的那些王朝帝国是吗?”彪子对于秦空的说法有点担忧道:“那么于阗这边我们只有一万人能够及时完成这么多任务吗?我记得你们西征军那边不仅仅是安排了颠覆于阗吧?如何支援东线夹击曹仁贵?”

“这个不需要我们参与了,张胜那边已经传来了好消息,他们已经顺利和昭武九姓后裔后裔中大多数的部族首领谈妥了,包括慕容氏的本家康氏在内的八大部族将组建联合军队三万人由张胜统帅秘密穿插至东部播仙镇附近,接替我们执行策应东线的任务。”秦空将最新的消息说了出来之后大家顿时觉得一阵轻松,就连李阳都跟着点头道:“如果不需要策应东线的话,单纯搞定于阗内部,我第十五营就足够了。”

秦空有点诧异,他之前在收复江南的时候和李阳其实有过几次照面,对于李阳的性格有过了解,李阳的性格虽然和薛洋有点类似,比较跳脱,但是基本来说还是比较沉稳的,所以听到他说光靠自己的一万人的第十五营就能够搞定于阗觉得很诧异,摇头道:“还是不要轻敌啊,于阗因为地处环境恶劣,所以其部队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基本上于阗的王庭直属军队基本上常年征战不辍,所以你还是不要轻敌为好。”

秦空的话让李阳和彪子微微一笑,不过也没多说什么,中正式步枪除了部分输送到西线送到了万毅那边,就属于第三兵团是成建制装备的,所以其威力秦空不了解也正常,不过秦空也知道李阳既然表态那么自己就没办法多说什么了,毕竟玄影卫没有特殊原因是没有真正介入军队指挥的。

不过李阳的第十五营连同后勤部随属的一万多后勤辎重部队加上数千名俘虏其庞大的队形抵达于阗城的时候还是震惊了所有人,这样一股敌我不明的部队忽然出现在于阗都城附近第一时间让于阗国主李启明心惊胆战。这阵时间他和悟心的斗争原本已经占据了上风,因为掌握着于阗国内的统治权,所以能够很容易的调动整个于阗的国力来对付悟心的佛教联盟。所以悟心从一开始就占据了劣势,在李启明应付完悟心最初的攻势之后就开始一边倒了,无数的悟心支持者被李启明严厉镇压。

不过悟心虽然占据了劣势地位倒也不是没有反击的余地,至少在一开始就掌控了部分军队,而且毕竟他也是尉迟氏正统的族人,所以国内民众对于他的支持也不少,加上佛教的支持,所以在悟心了解无法通过政治途径让李启明下台之后开始就地组织军队进行抵抗,为此还让秦空帮忙,从飞鹰旅里面挑了几名士兵协助他组建部队,这样一来整个于阗开始进入了真正的动乱时代,双方在于阗都城大大小小打了十几次,虽然规模不大,但是你来我往却是有声有色。

所以李阳所部抵达的时候给双方带来的震撼就比较能够理解了,不过和李启明的惊恐相比悟心在知道是秦空去迎接之后就明白这应该是友军了。只不过他在惊喜之余却对于东方的那个帝国产生了一种来自于灵魂的忌惮。但是此时他已经没有多余的选择了,正如秦空所言,在李启明决定加入反唐联盟的那一刻开始于阗的命运就已经被注定了,悟心现在只希望大唐能够看在他尽心尽力帮助的份上善待自己的子民,对于其他的在看到天策军从南面而来的时候他就已经不抱希望了。

不过悟心虽然心里是这么想的但是还是第一时间带着自己的队伍迎了上去,将李阳接到了自己在于阗城外的赞摩寺驻扎,并且对于秦空要求他统治西部的石塔等地的佛寺以及其他悟心能够控制的地区放开对于天策军粮草的供给满口答应并派人和玄影卫的人一起前去通知。

“李阳,悟心那边打算搞一个联军的作战会议,你去听一下吧,不过我不觉得你应该按照他们的部署走。我们派去和西征军总部那边联系的暗卫这两天就会回归,到时候会带来大帅那边最新的指示,我们按照计划行事就行了。”秦空在李阳安排完军务之后走过来道。

“区区五万人的于阗部队他们打了那么久居然双方还没有分出胜负,我就知道这群人只适合去当和尚。”李阳刚才也稍稍看了下悟心的部队,老实说对于其中还有不少和尚觉得实在是不可思议,这样的军队又该有什么样的战斗力呢?

“副统领放心吧,我们第十五营虽然只有一万人,但是却有着最好的装备,中正式步枪绝对能够保证第十五营的将士以一当十。”李阳知道秦空无法了解中正式步枪的威力,所以拉着他走出大帐然后挥手拿过一杆步枪让秦空自己去试枪。

“这就是中正式步枪?我的天,早知道我还担心什么?我觉得我们不用担心那么多了,你们自己制订计划咱们直接打进王城就可以了。”秦空看着自己手中的步枪有点惊恐的道:“这一次能够打五发子弹,而且不需要中途填装子弹,这是谁想出来的天才之作?”

“我先去听听这群大和尚大概是怎么想的吧?咱们的战力还是不要先暴露出去了,不过你说的我会考虑的,如果西征军指挥部那边有消息传来第一时间告诉我。”李阳摇了摇头笑道。

“也行,这群地头蛇让他们到时候吃吃惊也好。”秦空跟着笑道,然后带着李阳走进赞摩寺。

第一百零一章 关中发展(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围点打援第五百九十六章 绝境求生(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钱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战(三)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后手第六百三十三章 环球航行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业扩张(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难干(四)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夺食(上)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五百七十九章 东航探险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击第二章 贺兰山遇险第五百九十七章 绝境求生(下)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诏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夺食(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关外的炮声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四章 鬼门弟子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骑施终结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达岭大捷(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机的落幕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六百零二章 十万劳工开运河(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阗国灭(四)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钱庄(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军齐至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门关之战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战止和第五百九十六章 绝境求生(上)第四十九章 一战归心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财富第六百二十四章 异域战争第四百章 突袭护密(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锋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烟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儿井和井渠第二百八十三章 进军西南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战(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离心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烛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胜是负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业的春天(上)第三章 南天门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凤凰城(下)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龙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国公民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机的落幕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临德州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战(五)第一百五十四章 沧州之战(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反唐联盟(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军齐至第五百九十五章 运河条约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开始第七十八章 河套阴云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复河西(六)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四百九十三章 时代改变体制第三百七十二章 诸教隐没(下)第五百七十章 天启十一年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复河西(四)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国力(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东西商路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烛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三百零四章 南诏分裂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战起(上)第六十五章 一战定西北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场屠杀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国会议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烛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后的争夺(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纪念碑第五百六十章 行进中的机械化第五百六十章 行进中的机械化第三章 南天门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钱庄改革第六百一十九章 瞒天过海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战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二百零八章 首发之战第五百章 西北工业的春天(下)第三百零四章 南诏分裂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帜(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国主义殖民时代第五百七十二章 种子和希望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压东南(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业布局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
第一百零一章 关中发展(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围点打援第五百九十六章 绝境求生(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钱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战(三)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后手第六百三十三章 环球航行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业扩张(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难干(四)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夺食(上)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五百七十九章 东航探险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击第二章 贺兰山遇险第五百九十七章 绝境求生(下)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诏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夺食(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关外的炮声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四章 鬼门弟子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骑施终结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达岭大捷(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机的落幕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六百零二章 十万劳工开运河(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阗国灭(四)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钱庄(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军齐至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门关之战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战止和第五百九十六章 绝境求生(上)第四十九章 一战归心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财富第六百二十四章 异域战争第四百章 突袭护密(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锋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烟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儿井和井渠第二百八十三章 进军西南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战(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离心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烛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胜是负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业的春天(上)第三章 南天门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凤凰城(下)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龙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国公民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机的落幕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临德州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战(五)第一百五十四章 沧州之战(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反唐联盟(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军齐至第五百九十五章 运河条约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开始第七十八章 河套阴云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复河西(六)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四百九十三章 时代改变体制第三百七十二章 诸教隐没(下)第五百七十章 天启十一年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复河西(四)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国力(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东西商路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烛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三百零四章 南诏分裂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战起(上)第六十五章 一战定西北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场屠杀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国会议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烛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后的争夺(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纪念碑第五百六十章 行进中的机械化第五百六十章 行进中的机械化第三章 南天门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钱庄改革第六百一十九章 瞒天过海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战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二百零八章 首发之战第五百章 西北工业的春天(下)第三百零四章 南诏分裂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帜(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国主义殖民时代第五百七十二章 种子和希望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压东南(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业布局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