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环球航行

天启十三年十一月初一,李玄清和巧兮两人在张强、徐兴夏等人的陪同之下前往天津,实地观摩新式船只的建造。并不是李玄清不相信造船厂的实力,而是此次远洋航行实在是过于重要,甚至可以说一旦远航胜利完成任务就不仅仅是发现新大陆的问题,而是颠覆目前大唐国内所有人的基础认知。毕竟在这个时代,除了李玄清夫妇这样的后世来客,几乎所有人都还在遵循古人“天圆地方”的地理认识。而如果新的远洋航行真的能够从东出发,最后横渡大西洋,在泰西出现的话那就意味着南辕北辙真的会在现实中得到实现。这一切不仅仅考验着远航船员的毅力,还极大地考验着目前帝国建造的船只性能。毕竟在这种长达数万里的航行当中,船只一旦出现问题那就意味着整个船队的成员都将会因此陷入灭顶之灾。

不过在两人抵达造船厂之后才发现,这座帝国最大技术实力最强的造船厂已经在不知不觉当中拥有了足以制造出远航船只的能力,而且也在日渐大型化。至少目前在船台上进行制造的这艘全新设计出来的新式船只不仅仅在推进系统和动力系统上有全面的革新,甚至在一些设计之上也逐渐向后世的船舶制造理念靠拢。

“看样子你们这一次的船舶设计的确是用了心,不仅仅修改了船型,而且在动力系统的放置上也花了心思。”李玄清和巧兮看过之后笑道:“取消明轮之后依靠双轴双舵推进的话动力上也足以支撑船只走的更远。”李玄清点点头道:“预计这艘船什么时候能够下水试航?”

“明年二月份。目前因为天津船厂的船台和船坞基本上都有船只在建造,所以我们只能采用了一种新的办法来进行,将整艘船分成几个独立的部分拆分开来,然后分段建造最后在统一组装。所以除了龙骨需要一次成型,其他的都在各个作坊中完成建造和组装之后再运出来一一合并。”张强自顾自的解释让李玄清和巧兮感到异常的惊奇,果然模块化制造已经露出了端倪。虽然此时张强根本没有看出他这个看似无奈的应急办法的优势,但是不可否认在第一次尝试成功之后这种办法必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推广。毕竟在大唐的势力辐射的原来越远的时候,交通运输工具的需求量必然会得到极大地提升。尤其是在李玄清已经决定放开对于第一代动力船只的出口限制,也就是说在未来将由大批的船只会被逐步淘汰,那么新空出来的市场份额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新的增长空间足够目前的所有造船厂开足马力建造估计都来不及。而且这其中大连造船厂和天津造船厂还需要承担军舰改造和新式军舰建造的任务,所以这么庞大的新式船只依靠其他几个造船厂的话还真是来不及。穷则思变,这句话一点不假。所以李玄清在张强说完之后立即道:“关于分段制造的所有过程安排专人记录,然后仔细研究,以后你们肯定用得上。”

李玄清的话张强有些不理解,但是在过完年之后就恨不得自己当时亲身参与其中。因为这不仅仅给造船厂的建造效率带来了极大的提升,而且还让船台和船坞的利用率得到极大地提升。

巧兮在李玄清安排完这些之后也开始让张强调整部署,除了天津和大连造船厂立即抽调船工和技术人员一起学习这种新式船只的建造办法和设计办法之外,还让张强安排整理双轴双舵推进系统的整体制造流程以及改装办法,一部分分配给上海造船厂进行改装任务,另外也给包括徐兴夏的流求造船厂在内的其他数家私营造船厂,以便于他们的技术实力能够及时的跟上天津厂的水平。

李玄清和巧兮在视察完这些之后放心的回到长安,开始调整钢铁行业进行调整,将宇文家的新式炼钢法以及新式炼钢炉进行大力推广,以便于在应对将来造船高潮来临的时候能够有足够数量的钢铁供应。而徐兴夏和张强两人则亲自选拔远航船员,购买物资和沿途所需的其他食物等等,并且考虑到航行时间长,期间船员之间的管理因素。在张强上报巧兮之后,玄影卫也跟着参与进来,并且安排了一部分飞鹰旅战士以及暗卫成员参与其中,甚至调来了不少武器装备,以防止在必要的时候遭受到攻击的时候有足够的力量自卫。如果不是海军船只目前还没有进行改装,只怕胡小四都要朝郭崇韬要来一艘军舰进行护航了。

这样一来等到这艘被命名为远洋一号考察船下水舾装之后,所有的物资和人员都开始从各地启程前往天津造船厂,部分船员甚至全程跟随传出的船工以方便提前属性新式推进系统的性能和操作。

天启十四年三月底,天津港还处在冰冻之中,但是却挡不住天津港人山人海一般的热闹场景。两艘大马力凿冰船在港口外面的海面上驶过,依靠着滚滚往前锋利的冰刀搅碎冰封的海面,使得这艘白色涂装的带着风帆的新式船只顺利的被拖轮拖出船坞进入港口码头停靠。无数的人员和物资开始源源不断的通过吊桥和传送设备送到船上,然后被分类储藏在各处。这艘总吨位达到惊人的一万一千吨的新式船只已经是目前大唐帝国建造的吨位最大的船只了。为了能够停靠,甚至还准备了足够的码头。

持续了一整天的各项物资的不断被运到船上,等到军舰专用的优质无烟石炭填满了煤仓之后,“呜呜”的声音开始不断从船上响起,三座整体式烟囱之中逐渐冒出一股股浓烈的黑烟,动力系统缓缓启动之后,傍晚的夜色之中,这艘航船开始缓缓启程南下,先抵达上海,在那里稍作调整,测试各项性能,顺便接上在那里登船的玄影卫和飞鹰旅的人员之后南下汕头,在那里转场之后越过流求岛开往吕宋岛。这一路海军会安排专门的军舰和后勤船队全程跟随。在吕宋岛进行最后一次补给,确定没有问题之后将独自从吕宋出发,沿着已经发掘出来的吕宋附近的航线往东行驶。

张强和徐兴夏两人在汕头港等到这艘庞然大物抵达之后亲自上船进行检查,确定无误之后才安排盛大的起航仪式,欢送远洋一号出发,去经历新的征程。这场盛大的仪式持续了三天多时间才伴随着远洋一号再次启程而结束。如今的大唐帝国海洋运输已经丝毫不逊色国内近乎于占据主导地位的铁路运输了,沿海地区出身的帝国百姓成了这越来越兴盛的浪潮当中最大的受益者,无数年轻人跟随者越来越大的海船出海走的越来越远,足迹开始遍布的地点也距离家乡越来远远。南洋、吕宋、西洋乃至于波斯和埃及等地,这些年轻人将船当成了家,船到哪里他们的家就在哪里。

远洋一号从汕头出发在航行的途中开始趁着风向逐渐脱离冬季的东北季风之后挂起风帆关闭蒸汽机进行无动力航行。此次召集的船员之所以需要徐兴夏和张强两人从各地抽调就在于远洋一号上的所有的船员都需要精通风帆和蒸汽机两种不同的动力装置操作。这样就能够在风向合适的时候关闭蒸汽机减少石炭的消耗量,甚至徐兴夏还考虑了在极端的环境下进行人工操作的方式推动船只前进。虽然这个准备被李玄清叫停了,但是速来考虑事情周全的徐兴夏还是要求所有船员有这种心理准备。

吕宋岛因为距离东南沿海距离不远,虽然目前的帝国人口才突破两亿多,但是还是分出了部分百姓前往吕宋岛定居,在吕宋岛建立起一个港口城市作为帝国统治这片岛屿的基础。这里除了往来大陆之外,更重要的也是往东探索的起点,常年有海上探险船只和海军军舰出没。

远洋一号在这里进行最后的补给之后于天启十四年三月中旬再次出发踏上了茫茫的东大洋的航行之中。这一路虽然并不顺水,但是事实上远洋一号在往东不久之后就折向东偏北方向,避开了沿途炙热无风的区域,开始在赤道和黄道之间航行,这样一来虽然他们远离了很多可以就近补给的岛屿,但是在拥有着充足储备的情况之下这种可以利用风向自由航行的办法却极大地减少了试探消耗。顺风的情况之下,要推动这艘万吨大船动起来,这艘船九个大型桅杆上所有的风帆必须全部挂起来才能够提供足够的动力,但是对于前方不知道有多少未知旅程的远洋一号来说,保存更多的石炭来避免极端情况下自身拥有足够的动力比什么都重要。而且古代中国对于远洋航行中容易犯得的常见病其实都有足够的应对办法。而且远航的时候除了自身储备泡发的豆芽之外,还能够不断在沿途捞取海产品来补充船员体内对于各种维生素的需求。而且在沿途所遇到的岛屿之后也会停下来进行补给,热带地区的这些岛屿都有足够的鲜果补给,所以类似于后世欧洲进行环球航行时遇到的额败血症在这个时代就算是不需要李玄清提醒,大唐的船员都有足够的应对办法。

茫茫的东大洋除了偶尔遇到的岛屿之外,大部分地区都是茫茫无际的海洋。这一路走来历时一个多月的时间,远航一号闯入了后世的西太平洋群岛之中,这里遇到的还处在原始社会中的当地土著之后,随行的飞鹰旅还在其中几个人口比较多的岛屿进行过秘密探查,不过在没有发现特殊的地方之后就放弃了。这些地方除了水果丰富之外让所有的船员几乎都大饱口福几乎没有发现任何有用的东西,甚至暗卫念念不忘的黄金都没有半点踪迹。所以虽然远洋一号让当地人甚至以为是天神降世,顶礼膜拜,但是除了在这些地方补充了淡水和水果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的索取。甚至在远航的航海图上,也只是简简单单的将位置和大致的岛屿面积标注上去,剩下的什么都没有留下。

越过这片密集的岛屿之后,几乎带足了所有能带的东西之后远洋一号再次起航,这一次不再像此前那样几乎每天都能发现大量的大大小小的岛屿了,远洋一号在持续航行十几天的时间内根本什么都没有发现。天启十四年四月份一整个月的时间内,除了偶尔的海鸟之外什么都没有,还好这一代雨水丰富,在初期意识到可能没有岛屿补给之后,远洋一号开始进行食物定量供应,类似于水果这样的东西甚至直接被制作成果酱食用,以增加储存期限,而且还在降雨的时候启用降水补给。这样一来整个四月份过去之后远洋一号在艰难航行之后终于看到了陆地。此时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他们已经抵达了一片新大陆。当飞鹰旅带着一些船员在靠近此地上岸侦查之后才发现这是一片狭窄的陆地东西两个方向都是海洋,南北连接着大片的陆地。上面也有土著居民。不过这一次暗卫在此地发现了大量的黄金。当地的土著居民手中有着让所有人眼红的黄金。在经过短暂商议之后,由飞鹰旅领头,暗卫组织船上精干的船员手持武器进入丛林深处袭击这些土著人抢劫了大批的黄金。这一场冲突虽然规模不大,飞鹰旅和暗卫浅尝辄止之后迅速离开,带着船队南下之后重新寻找地方补充淡水之后再次起航。这一次在补给的时候众人明显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这个地方的动植物已经超越了大家的认知范畴,甚至采摘而来的大量的水果大家都不怎么敢使用,必须要随行的军医测试过之后才敢用。

不过远洋一号在此地逗留数天,记录了此地的详细情况和地貌特征之后,除了带走部分标本之外,其他的倒是没有再出手就径直南下。在北方航线通过极北航线发现了新大陆之后,张强和徐兴夏商议之后决定如果往东航行之后能够发现大陆就往南航行,去试着寻找李玄清曾经无意当中说过的一件事,那就是南北两个极限的地方都是一片寒冷的所在,也就是说如果远洋一号哪一天在往南航行遇到类似于极北的寒冷天气之后就可以返回了。也正是李玄清这句话让远洋一号在天启十四年七月份看到这片大陆的南端之后继续往南,并在随后的半个月时间内果然碰到了李玄清所说的这种情况,然后掉头返回,不过在新大陆南端的一个岛屿附近找到补给之后他们并没有依言返回,而是打算绕过大陆去看看此前抢劫黄金的所在地,毕竟那个地方东西两面都是海洋。

这样一来整个远洋一号继续由南往北继续航行,并在走走停停两个月之后找到了一片群岛东面的整个狭小的路上地峡,并且再次武装抢劫了当地人一波黄金和补给之后开始启程往东而去。这一次船员是遵照了徐兴夏此前的决定,去完成最后一项任务,去探寻最遥远的东边到底是否存在山海经中那些光怪陆离的世界。但是他们这一次航行在长达数月之后却来到了一片神秘的所在地,上面碰到的人居然让暗卫认出了其中天方教的身影。并且在随后的登陆之后暗卫甚至和当地的暗卫人员联络上。此时他们才得知,这场持续到天启十五年正月的远航最终抵达的地点居然是伊比利亚半岛,这让所有人甚至都接受不了。

不过好在玄影卫和路上同僚联络上之后,远洋一号的消息迅速被送回国内,而远洋一号也在暗卫的指引之下进入地中海前往埃及,从新开通的运河之中通过返回国内。至此一场轰轰烈烈的远洋航行在迷惑当中完成了最后的脚步。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败涂地第一百六十六章 铁路动脉(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风云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战(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阗国灭(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战(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战止和第四百五十二章 护密会战(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纪公审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二十七章 战前整编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战(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龟兹霞光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战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二百八十章 兵临广州第二百零四章 东都变故第一百三十章 收复河西(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沧州之战(五)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谍影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经济刺激计划第七十五章 关中开始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约而同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难干(四)第五百六十六章 观战团回国第七十章 奔袭原州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阳攻坚战第五百三十一章 咸海攻略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二百九十章 编修唐史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八十九章 大战前夕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变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七十八章 河套阴云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战(六)第四百六十五章 驾临安西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达岭大捷(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区第三十四章 河东来客第二百一十三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战第二百七十四章 刘士政的宝藏第三百四十四章 凉州城外的火车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运河(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围追第一百八十五章 扑朔迷离第四百零五章 请君入瓮(上)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军的最后(中)第十六章 灵州军营(上)第五百九十章 圣城之殇第三百一十章 追击胡敬璋第六百一十九章 瞒天过海第五百九十七章 绝境求生(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并乱局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战(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袭太原府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虫病防治办法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业带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鹘第五百九十六章 绝境求生(上)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四百九十三章 时代改变体制第五百一十五章 疯狂的教徒第五百七十六章 铁血手腕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发(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沧州之战(六)第四百三十八章 来自丝路的馈赠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战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经济刺激计划第五百一十九章 马穆鲁克的无奈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国主义殖民时代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湾开发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夺食(上)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运河(三)第一百五十章 趁乱打劫第九章 兄弟团队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战第一百五十二章 沧州之战(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战(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难干(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围曹仁贵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贸易协定第二百零九章 钓饵战术(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编授衔(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国(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战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一百五十八章 沧州之战(七)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殇第五百七十六章 铁血手腕第六十一章 西进战略第一百零九章 军政联席会议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败涂地第一百六十六章 铁路动脉(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风云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战(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阗国灭(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战(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战止和第四百五十二章 护密会战(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纪公审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二十七章 战前整编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战(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龟兹霞光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战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二百八十章 兵临广州第二百零四章 东都变故第一百三十章 收复河西(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沧州之战(五)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谍影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经济刺激计划第七十五章 关中开始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约而同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难干(四)第五百六十六章 观战团回国第七十章 奔袭原州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阳攻坚战第五百三十一章 咸海攻略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二百九十章 编修唐史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八十九章 大战前夕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变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七十八章 河套阴云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战(六)第四百六十五章 驾临安西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达岭大捷(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区第三十四章 河东来客第二百一十三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战第二百七十四章 刘士政的宝藏第三百四十四章 凉州城外的火车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运河(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围追第一百八十五章 扑朔迷离第四百零五章 请君入瓮(上)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军的最后(中)第十六章 灵州军营(上)第五百九十章 圣城之殇第三百一十章 追击胡敬璋第六百一十九章 瞒天过海第五百九十七章 绝境求生(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并乱局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战(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袭太原府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虫病防治办法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业带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鹘第五百九十六章 绝境求生(上)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四百九十三章 时代改变体制第五百一十五章 疯狂的教徒第五百七十六章 铁血手腕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发(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沧州之战(六)第四百三十八章 来自丝路的馈赠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战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经济刺激计划第五百一十九章 马穆鲁克的无奈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国主义殖民时代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湾开发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夺食(上)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运河(三)第一百五十章 趁乱打劫第九章 兄弟团队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战第一百五十二章 沧州之战(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战(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难干(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围曹仁贵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贸易协定第二百零九章 钓饵战术(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编授衔(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国(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战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一百五十八章 沧州之战(七)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殇第五百七十六章 铁血手腕第六十一章 西进战略第一百零九章 军政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