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河套阴云

庆州城内的天策军前线指挥部内,徐天翔接到了李玄清最新的命令,摆了摆手示意杨天成和王厚纯等聚集到大厅中央这个从后世盗版带来的沙盘旁边,笑道:“主公真是料敌机先,天一带领的第七营明天就要到了,咱们到时候可以直接进攻宁州。”

一边的杨天成指着参谋刚刚标记好的李茂贞的军队调动之后笑道:“庆州现在集中了直属营、第一营、第三营、第五营,现在加上天一的第七营,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抽调灵州的第八营和柴嘉的第九营参战,这样差不多已经集中了天策军快一半的主力部队,打李茂贞那七八万鱼腩部队肯定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王厚纯也点点头道:“大哥的第二营和钱宁的第二营也在夏州侧翼,南下可以支援关西战场,北向可以夹攻河套草原,这样整体的态势已经明朗了,二哥我看我们可以开始布置了。”

徐天翔笑道:“那好,咱们兄弟们这就开始开展了。厚纯,你马上率领第三营本部和在城外休整的薛万里的第五营还有直属营,西向共计固原和泾州,拿下泾州之后第三营和第五营南下直接攻击李茂贞的老巢凤翔,直属营东调夹击从邠州出发支援宁州的部队。天成你带着第一营本部马上去宁州,天一到了之后我让他不要停留,直接去宁州与你汇合,拿下宁州城。”徐天翔盯着眼前的两位兄弟道:“各部以半个月为期,在七月中旬争取完成目标,在邠州城下会师。我会通知后勤部和民政部紧跟部队行事,保证你们打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将主力部队腾出来应对后面的局势。”

徐天翔的布置看不出任何问题,而且天策军占据着情报的优势,关中各地遍布的玄影卫网络和各地商人几乎一边倒的站在了天策军一边,所以战场几乎是对天策军单向透明的,比如说李茂贞这几天随杨复恭参加和李克用的谈判,他前脚赶走,后面情报就送到了徐天翔的案头。

三人计议已定马上开始行动,天策军关西会战开始正式拉开帷幕。而此时的李玄清也已经率领骑兵军团到达丰州城下,早已经通知回师北线的吴欢的骑兵第二营和侯勇的第五营也将所有的兵力集结在丰州,等待李玄清的到来。

随着李玄清的到来,河套草原天策军集中了三万人的骑兵军团和五千人的重甲骑兵,还有陈凡和刘宝亮两个步兵营,共计六万人的大军,军营连绵,旌旗招展。丰州百姓见到这么大的动静知道大战在即。但是自天策军入主丰州开始,这支年轻的军队但凡出征,总是一如既往的带来一个有一个的胜利,让丰州百姓对于自己的子弟兵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加上丰州刺史府对于此次大战的宣传,深入百姓心头的全部是天策军无往不胜的勇气和信念,让这座塞外之城根本就没有大战在即的感觉,反而见到军队集结,到处充斥着欢声笑语,有些酒楼和商铺甚至开始打起了提前庆祝捷报的优惠活动。

不过这一切都没有扰乱到天策军的集结。在和丰州刺史府和后勤部的负责人沟通好后勤供应之后,李玄清开始召集天策军高层进行战前会议。说实在的李玄清很喜欢这种所有将领集结在一起开会的方式讨论战情,这种原始的军中民主制也开始跟着李玄清的言传身教传达到每一级独立作战单位,减少了军中主将出错的几率。

胡小四原本在夏州进行玄影卫的计划的,但是在吴欢的骑兵营北上的时候跟着一起过来了,夏州那边的计划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点,他有了新的想法需要当面向李玄清汇报。不过他刚刚一开口就让在场的其他将领惊呆了。

“小四,你说笑的吧?你有办法让拓跋思谏投降?”因为万毅留在灵州训练重骑营新兵而代替其出任重骑营都统的铁良不可思议的看着眼前这个家伙,要不是早就熟的不能再熟了,他都要怀疑这家伙是不是吃错药了。

“是啊,小四,你别忘了,你一家伙张口一骂,给人家哥哥都给骂死了,你还能让他投降?你没病吧?”吴欢因为坐在胡小四身边,这时候伸手摸了摸胡小四的脑袋,笑骂道:“要不要我去给你找军医来看看?大白天说梦话,你也是够了。”

李玄清沉吟半晌,问道:“你有几分把握?你和拓跋思谏有过接触了?”对于胡小四的话李玄清在好奇之余也想看看自己这位情报头子是不是真有本事搞定拓跋思谏。如果他的计划真的能够成功的话,对于目前的战局无疑起着扭转乾坤的作用。

胡小四见到李玄清看着自己,沉声道:“五六分的把握还是有的。我在夏州的时候和拓跋思谏的亲卫头目有过一次正面接触,他传达出来的意思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糟糕,拓跋思谏此人性格和他兄长相比要优柔寡断不少,而且没有没有拓跋思恭那样刚烈,为人擅长谋划大局,比较能忍辱负重。对于天策军也没有多少恩怨,至少他的亲卫和我谈过之后,拓跋思谏并没有对我采取什么措施,我在夏州的身份几乎公开化的。”

他这么一说倒是让其他人沉默下来了,众人都知道这个计划如果成功带来的效应是什么,但是如果失败或者拓跋思谏留什么后手的话,等于给自己埋下了一个不定时炸弹,万一在关键时刻炸响,党项人的几万铁骑足以摧毁天策军精心制定的所有计划,其中的风险和好处几乎是一半开。

半晌,一直没有说话的陈凡指着地图道:“我同意小四的计划,不过要等到我们打败李克用之后,至少要等到此次战役打完,这样既能将风险降低到最小,又能增加和拓跋思谏谈判的筹码。只是我有一个问题没想好。”

“是关于拓跋思继的安排?”胡小四看了一眼李玄清,见到他点了点头笑道:“拓跋思继的问题主公早就安排过了,即使按照以前的计划,我们也只是答应让他做党项人的首领,并没有承诺其他的。”

“你可以和拓跋思谏接触,以他和拓跋思继的关系,如果愿意投诚的话,那么所有的问题他都会考虑过。告诉他军职我可以让出参谋次长一职,在政,可以考虑让他出任民政部的民政次长,皆是天策军高层人物,掌实权。”李玄清摆摆手,给这件事定下调子道:“至于何时和拓跋思谏正式接触,就按照陈凡所言,等我们打败沙陀人之后再开始,但是一些非正式的场合你自己可以酌情考虑。”

胡小四点了点头,将这件事记在心上之后,继续道:“另外一件事就是夏州党项人那边传来了李克用大军调动的情况。李克用已经让李嗣源从代州一代率军进入胜州,另外安休休和高思恭等人也在太原府集结,潞州前线的兵力也在逐次撤离,返回太原府。”

刘宝亮接过话茬道:“从月初开始振武军也在内部频繁调动,以前李存孝在代州的布置已经全部被推翻,李存信这家伙打仗不行,但是玩弄阴谋诡计却是一套一套的。”

“李存孝现在近况怎么样?”刘宝亮的话让李玄清忽然想起什么,连忙对着胡小四问道。

“之前不是被调离潞州前线吗,后来李存信兵败之后李克用又将李存孝调了回来,现在估计仍然和李克用在一起。”胡小四略微一思索道。

“好了,这件事稍后再说,现在我们马上就要和河套和李克用的骑兵进行接触了,这几天玄影卫要把胜州地区所有的信息全部汇总过来,另外关于李克用大军的调动也要随时转到这里。现在我命令,敌兵第二营和第五营立即开拔天德城,宝亮你也马上赶回去,做好天德城的防守工作,骑兵抵达之后驻扎在城外,暂时不要进城。”

吴欢、刘宝亮和侯勇站起身来躬身接令,带着人马疾驰而去。

三人走后,李玄清指着草原的方向问道:“幽北草原战事现在如何了?塔希他们还没有消息吗?”

“不出主公所料,黠戛斯被打败了,主力兵团几乎被全歼在幽北,不过有一点就是黠戛斯人似乎有所应对,所以契丹人的伏击并没有达到完全效果,在战役中段甚至被打出了一波反击,但是契丹人首领耶律瀚雄关键时刻亲率自己的亲兵两万铁骑冲破黠戛斯中军防线,一举将黠戛斯统帅击杀,才导致全线崩溃的。”

“契丹人此役伤亡如何?”李玄清盯着地图沉思半晌,才开口问道。

胡小四摇了摇头,道:“具体伤亡情况不清楚,但是据来自黠戛斯内部的情报,伤亡不低于五万,对于契丹人此次出兵总数来说,已经接近四成左右了。”

“那塔希他们呢?飞鹰旅进入草原已经快一个月了吧,有没有消息传来?”李玄清摇了摇头,按照历史记载,黠戛斯和契丹争雄的过程就是契丹人崛起的过程。虽然历史没有记载幽北一战,但是按照目前的线索分析,契丹人至少短期之内没有能力西顾,而黠戛斯人被打败之后也会出现兵力空档期,这个时候是插手草原最佳时机。

“半个月之前小虎曾经和暗卫的人有过一次遭遇,好像他们朝着燕然山方向去了,听暗卫转达的口气貌似有线索了,之后就没有遇到了。”胡小四将收到的情报递了过来苦笑道:“草原实在太大了,玄影卫虽然已经通过各种方式投入了很多人手,但是其效果却并不理想。”

李玄清也知道在草原传递消息难度大,但是还是叮嘱密切注意,这个时代控制草原就控制了最精锐兵种的源头,由不得他不心急。

“对了,主公,李克用那边还有一条消息,李克用有可能会亲自来河套。太原府那边的暗卫说,李克用打算自己带兵进入草原,只是周德威等人竭力反对,所以目前没有成行。”胡小四想了想还是把这条最新消息说了出来,道:“不过好像李克用的本意不是来我们这边,而是打算带兵进攻幽北的赫连铎,听说这家伙最近和契丹人关系密切,让李克用很恼火。”

顺着李玄清的手指,李玄清的眉头却慢慢舒缓,跟着笑道:“小四,以后汇报记得先说好消息,知道不?”

“好消息?这算哪门子好消息?”胡小四嘀咕了一句,却被李玄清横了一眼,正要说话,后者已经对着陈凡道:“以李克用的性格,周德威等人要是拦得住他才怪。第四营和重骑营为中军,亲卫队为前军,明天一早开始启程,目标乌梁素海。”

李飞雪和铁良相视一眼,均是不知道李玄清的目的是什么,只有陈凡若有所思,看了一眼背后的地图,拉着两人躬身接令,退出了大帐。

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二百五十五章 开州之战第四百五十一章 护密会战(上)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灭西洋海盗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来袭第五十六章 铁血战魂第一百五十八章 沧州之战(七)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经济刺激计划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统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战(三)第六百章 工业扩张第八十八章 形势急转第三百三十七章 东西商路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黄沙浪滔滔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难干(一)第六十九章 错综复杂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变故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约而同第一百一十四章 乱世清流(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国之殇(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险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三十七章 打出来的交情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战(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汉化政策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来袭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样的京汉线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战第一百零六章 成亲大典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复河西(六)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战(七)第五百六十章 行进中的机械化第四百七十七章 转战安集延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国之殇(下)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三十四章 河东来客第一百六十七章 铁路动脉(中)第六十六章 灵州改革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战前会议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边境堡垒和贸易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国之殇(中)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三百三十七章 东西商路第三百四十四章 凉州城外的火车第七十二章 平地惊雷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复河西(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并乱局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后手第一百八十五章 扑朔迷离第一百九十七章 绵州之战(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肃州风云(上)第十章 自创武功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军东征(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难干(一)第七十七章 关中联盟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旧交替第二百八十三章 进军西南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统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国公民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梁换柱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业基地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锅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来袭第二百七十一章 围点打援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开始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区第五百三十四章 扫荡咸海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对决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业带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战(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组建海军(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袭(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沧州之战(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国主义殖民时代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击战(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扫荡咸海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二百四十五章 苏州战役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七十七章 关中联盟第五百章 西北工业的春天(下)第七十一章 孤鹰岭之战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鱼岛和卧龙港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战止和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达岭大捷(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战(一)第二百二十章 生死一搏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战定高昌(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权力交接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长沙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杀敬翔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抢第五百三十九章 内部发展
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二百五十五章 开州之战第四百五十一章 护密会战(上)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灭西洋海盗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来袭第五十六章 铁血战魂第一百五十八章 沧州之战(七)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经济刺激计划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统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战(三)第六百章 工业扩张第八十八章 形势急转第三百三十七章 东西商路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黄沙浪滔滔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难干(一)第六十九章 错综复杂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变故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约而同第一百一十四章 乱世清流(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国之殇(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险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三十七章 打出来的交情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战(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汉化政策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来袭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样的京汉线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战第一百零六章 成亲大典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复河西(六)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战(七)第五百六十章 行进中的机械化第四百七十七章 转战安集延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国之殇(下)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三十四章 河东来客第一百六十七章 铁路动脉(中)第六十六章 灵州改革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战前会议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边境堡垒和贸易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国之殇(中)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三百三十七章 东西商路第三百四十四章 凉州城外的火车第七十二章 平地惊雷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复河西(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并乱局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后手第一百八十五章 扑朔迷离第一百九十七章 绵州之战(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肃州风云(上)第十章 自创武功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军东征(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难干(一)第七十七章 关中联盟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旧交替第二百八十三章 进军西南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统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国公民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梁换柱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业基地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锅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来袭第二百七十一章 围点打援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开始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区第五百三十四章 扫荡咸海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对决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业带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战(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组建海军(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袭(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沧州之战(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国主义殖民时代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击战(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扫荡咸海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二百四十五章 苏州战役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七十七章 关中联盟第五百章 西北工业的春天(下)第七十一章 孤鹰岭之战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鱼岛和卧龙港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战止和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达岭大捷(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战(一)第二百二十章 生死一搏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战定高昌(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权力交接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长沙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杀敬翔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抢第五百三十九章 内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