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铁路动脉(中)

公元890年四月初,天策府除了北部戒备的骑兵军团以外,几乎所有的人力从之前的计划中全部释放出来,在为每年一度的春耕全线动员。数以十万计的天策军将士脱下盔甲加入到普通百姓中帮忙耕种。这种传统已经从丰州开始延续了三年,已经深入到天策府的骨髓当中,变成了一种习惯。

李玄清带着巧兮在这个时候来到北线檀州,这里是天策军和契丹人对峙的最前线,但是这个时候天策军的步兵营依然不管不顾的和百姓一起翻开停歇了一冬的土地,然后撒上种子。檀州百姓不多,整个地区只有几万人不到,其中还有部分百姓是牧民,所以这座地处华北平原前出东北的交通要道只有不到五十五万亩耕地,其中一个还是二十万亩的国营农场。

自从拓跋思继派遣了一个步兵营驻守檀州之后,檀州原本混乱的局面也逐渐改观。在民政部官员接手了民政之后,这里的政务也开始和内地一样不如正规。最近大唐钱庄也顺势在檀州落户,作为前出草原贸易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李三,目前军队的准备如何?”檀州因为是前线,所以是野战部队驻守,这个步兵营都统是老人李三,是跟着李玄清从灵州一路打过来的第一批老人。此刻几人一边帮着百姓翻耕土地一边叙说军队备战的情况。一边巧兮提着一个篮子走到一边,给几人倒水。

“启禀主公,目前步兵营基本上都是准备守城,展开的演练也都是这一方面的。”李三见到李玄清询问连忙将这一段时间的情况简要的说明了一下,道:“还有就是组织了几次对抗骑兵的演练。幽北这边比较适合骑兵军团作战,所以这一方面没办法避免。”

“檀州地处前线,你们步兵的作用不在于歼敌多少,而是守城和保卫百姓,甚至可以说是檀州最后一道防线。咱们天策府来檀州还不到半年,百姓对于我们刚刚接收,所以你们在就是告诉百姓,天策府和百姓在一起,和檀州在一起。”李玄清对于李三这种中规中矩的性格很满意,所以继续道:“至于出城和骑兵野战,咱们现在已经基本上度过了前期的困境,我们有足够的骑兵和对方野战。”

“大哥哥,胡大哥过来了。”李玄清正要和李三继续说点什么,巧兮带着胡小四快速到来。

李玄清脸色一怔,胡小四这时候来找自己,是不是契丹人的内部情况搞明白了?所以也顾不上和李三继续说话急匆匆走上前去。

“飞鹰旅传来最新消息,耶律瀚雄那边有消息了。”胡小四顾不上喘气急促道:“耶律瀚雄打算借刀杀人,让我们帮他打掉契丹内部的反对势力,一举彻底整合契丹内部。”

“消息可靠吗?南部部落那边有没有动静现在?”李玄清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你是直接过来的还是和陈凡通过气了?”

“消息绝对可靠,小虎他们秘密潜入了耶律瀚雄的王庭,这是偷听耶律瀚雄和他儿子耶律阿保机谈话得到的消息。而且阿保机目前已经统帅王庭卫队秘密前往南部部落边界,估计是想等对方大军和我们打起来,他们在后面动手,击杀那些反对耶律瀚雄的部落长老。”胡小四继续说道:“目前南部部落并不知道这件事,仍然在做南下的准备,最近气温上升,他们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近期估计就会南下。”

“主公,我有个计划。”胡小四见到李玄清沉吟不语,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我想秘密北上一次,挑动契丹人内斗,减轻我们的压力。”

李玄清猛然抬起头来见到胡小四的眼神点了点头道:“这一次不光要挑动他们内斗,而且要一举打掉契丹人的主要力量。让陈凡将部队分批次秘密北上和你配合,等到他们内斗正酣的时候,咱们出兵幽北草原,将他们彻底打败。”

李玄清的话瞬间被胡小四领悟了,后者笑道:“还是主公脑子好使,我马上去找陈凡,合计好之后立即北上,这一次一定要打败契丹人。”

胡小四去找陈凡,李玄清也没心思继续呆在檀州了。在匆匆交代了李三这段时间全力戒备之后再次回到蓟州。

此时胡小四已经出发了,陈凡正在蓟州大营研究后续的事情,见到李玄清到来顿时将自己的计划全部说了出来。

陈凡做的计划还是秉承着他一贯的性格,力求完美。也正是这一点李玄清才会不放心他。骑兵作战,尤其是这一次要趁乱下手考究的不是指挥将领的谋划能力,而更多的是临机决断的魄力和胆识,其实这件事王厚纯来做事最合适的,但是此时也只能交给陈凡了。

李玄清的话也让陈凡明白了此战的要点所在,但是对于战前的谋划还是一板一眼的继续做完。

“陈凡,你的骑兵集中了多少人?”李玄清也不管他的战前谋划了,战前谋划的好对于战役的突然性也很有好处,所以也不多管,而是看着他的沙盘上的骑兵军团的番号问道。

“我打算调集第七军团、第八军团,第五军团一部和草原骑兵营,如果可以的话调集重骑营和炮兵营一起,毕其功于一役。”陈凡一边说一边移动番号标志到契丹南部部落所在地中京。

“你这动作很大啊,塔西的骑兵营现在是两万人的编制,这都快二十万人了。”李玄清笑道:“不过基本上都是骑兵部队,可以。马上派人通知总参,然后和小四那边保持联系。让部队分批次北上,至于塔西的人马让他直接从草原走,这次算给他报仇了。”

“如果主公没意见的话,我想尽快启程,这样在路上还有调整的时间。”陈凡道:“这一战必然打掉契丹人的主力部队,让他们从此见到我天策军的旗号就绕道而行。”

第二天一早,陈凡这边开始安排部队秘密出城,然后绕道西北方向进入草原,与此同时周边各部队也陆续接到调令,择期北上进行战术隐蔽。

而李玄清这时候则带着巧兮重新来到易州,这边轨道厂已经出货了,建筑公司那边也开始按期铺设铁轨,看着一段段铁轨在枕木上被新式的铆钉固定,一节节往前延伸,李玄清和巧兮相视而笑。后世的铁路因为自己二人的意外出现而提前了一千多年出现在世上,而且还是出现在华夏大地。

“大哥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好不好?”两人在轨道厂见到一段段铁轨陆续下线,然后被工人运走送往施工现场,李玄清终于闲下来可以欣赏这一片颇具后世气息的厂房了。身后巧兮走过来笑道。

“好消息?什么好消息?”李玄清一愣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你猜啊,猜到了有奖哦。”巧兮俏皮的坐在李玄清身边笑道:“不猜有啥意思啊?”

“那我得知道奖励是什么。”李玄清见到巧兮的笑脸也是忍不住调笑道。

巧兮见到李玄清的神情脸色一红,声音也顿时小了下去,呐呐的道:“那你想要什么奖励?”

李玄清宠溺的将巧兮搂在怀里蹭了蹭她的小脑袋,笑道:“这就羞涩啦?咱们都成亲一年多了吧?脸皮还这么薄。”

“大哥哥,你坏死了,我不跟你说秘密了。”巧兮见到李玄清一脸的笑意顿时羞恼的锤着他的胸膛,恼道:“就知道欺负我,哼哼,改天给你娶个小妾去,看你还欺负我。”

“好了好了,说说吧,什么事情让你这么高兴的?”李玄清也不再继续调笑她了,把话题重新转了回来道。

“咱们工业集团的师傅们已经搞清楚了铁的还原过程。而且最重要的是,合金钢的时代也到来了,锰钢样品已经被造出来了。”巧兮笑道。

李玄清摸了摸鼻子笑道:“这倒真是个好消息,有了锰钢,很多机器设备也可以开工了,看样子咱们躺着挣钱的日子真的来了。”

巧兮拍了拍小胸脯笑道:“怎么样,我的本事还是不错的吧?有了锰钢咱们的造船厂也算真的可以开工了,就算造不了大船,但是造一艘能够航行到如本的船还是可以的。”

李玄清也是一笑,声音都放松下来了,笑道:“这样水路和陆路交通咱们都做了,也算是都齐活了。”

两人在易州城外陶醉了一会之后也没通知其他人而是一路南下,沿着运河去看看运河的施工情况。在春耕进入尾声之后,除了驻军归建以外,建筑公司的大队人马也开始回归施工现场,将已经完成了尽两百多里的运河工程持续推进下去。

不过此时虽然春意渐浓,但是对于运河来说难度也在加大,水泥的凝固时间和条件比起冬天来说差了很多。很多地方在底部渗水太严重,逼迫这些工匠只能将事先制作完毕用水泥凝固之后的大块石头整体放下,再想办法重新整结各部分。

这种办法并不如传统的办法好,不好好在水泥的使用倒是让堤岸的牢固程度变得好很多。而且在一边拓宽运河的时候部分地区也开始了架桥工程。架桥现在比之前要容易很多。在钢筋和水泥出现以后像模像样的后事水泥大桥被提前造了出来。二十多丈宽的河面加上辅桥的长度都快达到三十多丈长了。在考虑了后期的船只航行时需要的高度,这种统一制式的长桥高度就有六七丈高。这种怪异的大桥也让参与工程的百姓开了眼界。不过怪异是怪异,但是这种异常宽敞的桥面倒是功能很齐全,模仿后世布置的通道让马车、人行道层次分明,甚至布置了来往四车道。

李玄清看着其中一座已经完工的大桥偷笑不已,这下子算是圆了自己的一个梦想了。带着巧兮从桥上走过,边走边笑道:“巧兮,这个比赵州桥好不少吧,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赵州桥耐用。”

“大哥哥,不会打算建公路吧?”巧兮看了看桥面都是一水的水泥路面蹙着眉头笑道:“说的也是,现在就差公路了,西北那边的直道已经很好了,但是我们在东边发现反而没有西北路好了。”

“战乱太多啊,唐末以后中原之乱比起边陲更要严重。南边蔡州那一带连人都被黄巢和秦宗权当做粮食了。”李玄清叹息不已道:“以后你就知道了,史书上记载的几行字在咱们这个时代却是血淋淋的现实。”李玄清开始也不清楚蔡州一代的具体情况直到玄影卫的暗卫发回来消息才知道后世从史书上读到的那几行字在此刻竟然真的是一对对白骨垒起来的。

“大哥哥,咱们的动作已经够快的了,但是天下事有时候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了的。为今之计还是想想怎么可以尽快结束战乱,早点还百姓太平吧。”巧兮抱着李玄清的胳膊轻轻道。

“加速剂咱们已经在做了。铁路就是加速剂,只要打通这些经济发展的动脉,那么不管是今世还是在未来,华夏大地至少能够提前一千年进入工业化时代,到时候可以利用全世界的资源来为我所用,打造千年盛世之基石。”李玄清换了个思路,将心头异样的情绪压下,笑道。

“大哥哥是被后世的百年黑暗时代吓到了吧。所以才会不遗余力的推行工业发展,为将来赢的契机。”巧兮明媚的脸上带着一丝丝的笑意道:“就是不知道在西方有没有穿越回来的。不过就算有应该也没有咱们好吧。西方这时候是在哪个时代来着?”

“管他什么时代呢,到时候咱们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了,去看看他们的大教堂。”李玄清拉着巧兮走过长桥,避开沿线的施工队,笑道:“走,去沧州看看,我估计南线朱全忠有可能忍不住了,咱们去看看厚纯,说不定啊这家伙忍不住手痒了。”

“嘻嘻,这次我也要去战场看看,看看打仗是怎么打的。”巧兮嘻嘻哈哈的跟上李玄清的步伐笑道。

“好,这次就带你去战场溜一圈,到时候可不要吓着。”李玄清哈哈一笑翻身上马,朝着沧州而去。

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舰队起航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袭洪州第一百零四章 关中发展(五)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难干(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铁路动脉(下)第七十六章 连下三城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战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二十章 突击强化(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编授衔(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门关之战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闲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骑施终结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复河西(四)第十八章 灵州军营(下)第六章 劫后重逢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一百五十四章 沧州之战(三)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战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袭洪州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军生变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铁血手腕第二百七十一章 围点打援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战第三百四十二章 归义军东进第五百七十九章 东航探险第三百四十八章 肃州风云(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绝境求生(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鱼岛和卧龙港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战(六)第四百一十一章 瓮中捉鳖(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战定高昌(中)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击第三百五十一章 归义军遣使第十六章 灵州军营(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烟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阗灭国(五)第二百五十五章 开州之战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败垂成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来袭第九十九章 趁乱打劫(下)第十章 自创武功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临德州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临潮州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战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战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四)第六百零一章 十万劳工开运河(上)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击战(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断其退路第五百零四章 碎叶大战第六十九章 错综复杂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龙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战(七)第五十章 打出来的带路党第八十五章 李茂贞的算计第四百零三章 护密惨案第四百八十三章 两部合一(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五百七十二章 种子和希望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二百八十八章 浔州之战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复河西(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两京连通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鹘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计划第二章 贺兰山遇险第二百四十五章 苏州战役第八十三章 疲敌之计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难干(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铁路动脉(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后一个汉人藩镇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择第三百零三章 长金线开工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谍影第二百七十四章 刘士政的宝藏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后的争夺(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岛统一进程第三十六章 双雄决斗第五百六十六章 观战团回国第六百零八章 东西对进和中央突破第三百零七章 丰州新工业第五百四十九章 丝绸铁路第一百六十八章 铁路动脉(下)第五十章 打出来的带路党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经济刺激计划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击战(下)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战(五)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战(五)第三十五章 将不过李第一百零一章 关中发展(二)第六十六章 灵州改革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钱第九十章 名将悲歌
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舰队起航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袭洪州第一百零四章 关中发展(五)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难干(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铁路动脉(下)第七十六章 连下三城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战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二十章 突击强化(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编授衔(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门关之战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闲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骑施终结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复河西(四)第十八章 灵州军营(下)第六章 劫后重逢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一百五十四章 沧州之战(三)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战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袭洪州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军生变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铁血手腕第二百七十一章 围点打援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战第三百四十二章 归义军东进第五百七十九章 东航探险第三百四十八章 肃州风云(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绝境求生(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鱼岛和卧龙港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战(六)第四百一十一章 瓮中捉鳖(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战定高昌(中)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击第三百五十一章 归义军遣使第十六章 灵州军营(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烟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阗灭国(五)第二百五十五章 开州之战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败垂成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来袭第九十九章 趁乱打劫(下)第十章 自创武功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临德州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临潮州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战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战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四)第六百零一章 十万劳工开运河(上)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击战(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断其退路第五百零四章 碎叶大战第六十九章 错综复杂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龙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战(七)第五十章 打出来的带路党第八十五章 李茂贞的算计第四百零三章 护密惨案第四百八十三章 两部合一(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五百七十二章 种子和希望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二百八十八章 浔州之战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复河西(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两京连通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鹘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计划第二章 贺兰山遇险第二百四十五章 苏州战役第八十三章 疲敌之计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难干(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铁路动脉(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后一个汉人藩镇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择第三百零三章 长金线开工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谍影第二百七十四章 刘士政的宝藏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后的争夺(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岛统一进程第三十六章 双雄决斗第五百六十六章 观战团回国第六百零八章 东西对进和中央突破第三百零七章 丰州新工业第五百四十九章 丝绸铁路第一百六十八章 铁路动脉(下)第五十章 打出来的带路党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经济刺激计划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击战(下)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战(五)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战(五)第三十五章 将不过李第一百零一章 关中发展(二)第六十六章 灵州改革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钱第九十章 名将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