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

这种情况出乎天策府高层的意料,不过也迅速催动了当初殷红林建议的对外宣传部门扶正,变成天策府正式的宣传厅。不过李玄清却和巧兮这边悄无声息的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也是大唐第一家传媒机构——盛唐传媒公司。借着这次事件的影响,这家很奇怪的传媒公司也开始迅速出动,在街头散发一种名叫“报纸”的东西,里面详细叙述了易宁线的相关情况,也首次登载了李玄清亲自书名的一篇名叫《工业发展的催化剂——铁路运输的影响》。这种新奇的东西也迅速和铁路火车一起走红,成了百姓津津乐道的新话题。而面对着才一文唐币一张的这种报纸也让那些想要知道此次事件真相的百姓开始掏钱购买。

不过这个价格倒是让工业集团负责人感觉到苦笑不已,巧兮也不管张强的眼神,而是笑道:“一文钱一张的确让传媒公司短期内陷入亏损,但是要看清楚的是,传媒业目前只有咱们盛唐一家,这是肩负着凿空拓荒的任务。我想很快局面就可以扭转了。”

李玄清挥手让张强去忙自己的事情,自己和巧兮在商议这个传媒公司下一步该怎么办。其实传媒业在李玄清和巧兮看来很好做,只不过两人苦恼的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负责人,张强让他负责工业集团其实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在传媒这个需要时刻想点子做营销的行业来说却有点应付不过来了。

“实在不行我自己来。现在各行各业都在缺人才,光靠几个学院每年培养出来的几百名学生根本就不够。以前遗留的人很多都不符合新式工业发展的需要。”巧兮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合适的人选,所以在那苦笑道。

李玄清上前揉了揉巧兮的小脑袋笑道:“要不这样吧,盛唐传媒就由巧兮你领头,带着那个杨伏瑶还有飞雪这几个丫头一块吧。也算是女子创业的第一份了。”

巧兮拍手道:“大哥哥这个主意好,就这么办吧。搞不好到时候盛唐传媒会成为第一大传媒企业呢。”

“好了,这件事定了咱们去看看造船厂,这后方的钢板钢材也都运过来了。这一次看看张强能不能真的打造出一艘铁壳船出来。”李玄清也不管这些了,有巧兮在这传媒公司也基本上算是定下来了,了不起前期烧点钱而已。后世的营销模式很多可以直接套用过来。

两人定好这些事情之后携手走进造船厂准备看看张强的锻造车间加工钢材做得怎么样了。因为易州钢铁厂那边很多设备都没有完全到位,工业集团在易州的分厂情况也差不多,反倒是造船厂因为筹备时间长所以配套设施很齐全。张强索性改变了原来的计划,船厂所需要的所有设施全部建在了营州,易州的锻造厂则选择其他的品种,独立运营。

其实营州所在地并不是北方最好的造船基地,这个后世天津市的所在地此时并没有其他航运设施,而且渤海湾一到冬季还会结冰。但是对于此时的李玄清来说躲在渤海湾里建设造船厂只不过是后世的恶趣味发作而已,加上后世的天津港地理位置其实也很好。

不过此时李玄清走进锻造车间倒是很诧异,这个锻造车间应该可以对得起自己的名字了。通过蒸汽机和滑轮组联合组建的动力设备和原始的压力设备也已经全部到位。

“巧兮,这个不会就是水压机吧?”李玄清被眼前那一块巨石一半纯钢铸造的正方体的怪物吓呆了,思索了半晌才想起来这应该和后世的水压机作用类似。

“对啊,不过这个只是替代品,因为水压机目前密封性没办法保证,而且液压传动没办法研制所以只能用这个来代替。算是有点后世水压机的功能了。”巧兮皱着细细的眉头在旁边解释道。

李玄清比划了一下然后拉过看见自己走了过来的张强道:“你这个是不是通过吊高让后撞击来锻造大锻面钢材?效果怎么样?你这个撞击设备有多重?”

张强没看到李玄清的脸色,所以还是肃然道:“主公,这个装机设备我们取名叫锻压机,重量有十万斤,倚靠四台蒸汽机拉升钢索来驱动,可以一次性升至十丈高,让后垂直落下,倚靠强大的冲击力锻造钢板。”

李玄清点点头,对于这种办法其实也没什么好吐槽的。虽然这种设备让他看不下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倚靠这种设备的确可以有效的锻造大锻面的钢板。那么困扰铁壳船最大的难题也算是解决了。

想到这里李玄清点了点头笑道:“看样子这一次你们是计划的很充分,不错不错。我等着你的铁壳船造出来。”

巧兮示意张强去忙自己的,待他走后笑道:“怎么样,这下子大哥哥放心吧,徐大哥那边都已经下了订单了,所以这段时间工业集团都很有钱的。一口气五艘的订单,徐家的钱可不少。”

“你打算每艘船定价多少?”李玄清摸了摸鼻子笑道:“我看造船业也是一项暴利啊。”

“还没算成本,不过我打算第一批的话平价卖出去就可以了。主要还是想在营州这边建立造船的一条龙产业链,将本地的小商家捆绑在造船厂身上。我已经让张大哥将船舱内部的小部件和小系统全部分包出去,尽量指导接下订单的这些小厂家能够快速跟上来。这样才能够在即将开始的航海贸易中倚靠源头的优势而分取部分利益。”巧兮的话也是紧跟李玄清平时所说的带动全民参与工业建设并分享工业发展的成果。

两人正想着往下说的时候身后再次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巧兮看了一眼笑道:“看来大哥哥这次又看不成造船的细节了。玄影卫的人来了。”

顺着巧兮的话百信带着一名玄影卫信使飞速赶来,呈上了最新的一份情报。李玄清扫了一眼,苦笑道:“还真被你说着了。咱们收拾一下吧,马上赶到蓟州。”

从营州到蓟州距离倒是不远,二百多里地,也就是后世从天津到北京的距离。李玄清夫妇收拾好之后带着戌卫队一路狂奔一个多时辰之后来到蓟州古城。这座后世著名的都城此时并没有多少稀奇的地方,虽然蓟州也已经有了都城的经历但是和后世元明清三代苦心经营的大都城的模样没法比。巧兮从玉狮子背上下来之后正打算看看蓟州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时候,前方迎来了一群人。早先赶到的徐天翔等人已经出来迎接了。

几人见面也顾不得寒暄,直接去了蓟州城内的天策军驻地,因为蓟州年前作为天策军北线集团军的指挥部所在,所以城内的军事设施很齐全。几人来到由城守府临时改建成的指挥部。巧兮回到后面休息,李玄清则和徐天翔等人在几个参谋的簇拥下来到作战室。

“主公,南北两线几乎同时传来情报,北线小四已经按照原定计划挑动了契丹人内乱。但是计划出了点意外,南部部落联盟的首脑万丹并没有被杀,倒是阿保机受了重伤。阿保机率领的王庭卫队也和万丹的卫队在中京地区展开火拼。目前战事东向不明。”徐天翔将北线的情报汇总介绍了一下道。

“阿保机受伤了?”李玄清皱着眉头沉吟半晌道:“你是担心接下来的争斗会和我们预想的不一样?那个万丹如果打败了阿保机的卫队如果正好和耶律瀚雄的支援部队撞上的话会直接被击杀?”

徐天翔点了点头道:“而且让我很奇怪的是,檀州李三发来情报说,前来攻城的南部部落人马并没有撤退,按照时间推算的话,他们早就应该接到了后方的传讯示警,但是檀州的情况是这些人仍然在按部就班的围城。”

李玄清摇摇头道:“消息应该是接到了,但是万丹肯定做了安排。这么看来这个家伙不简单啊。如果我估计不错的话他应该没有想要对阿保机下杀手。他是想抓住阿保机然后和耶律瀚雄摊牌,最好是列土封疆,自己占据中京。主力南下拿下幽州这样就能够彻底独立出来。”

“说到底他应该是对耶律瀚雄有所察觉,但是也是将计就计而已,否则的话以阿保机的身手怎么可能还会受重伤,定然是在乱战当中被重点照顾才会这样的。”李玄清忽然一笑道:“你马上传讯给陈凡,让他暂时别出现,稍微等等,然后让玄影卫传讯给小四,让小虎想办法摸进战场,在关键的时刻给阿保机致命一击。最好是在耶律瀚雄亲眼看见的情况下。把包袱甩给万丹。阿保机只要一死,耶律瀚雄必然压抑不住丧子之痛。到时候万丹的计划也必然会落空。让陈凡调整计划,静静等待两人火拼,在战局进入僵持阶段和万丹夹击耶律瀚雄,灭掉对手之后一刻不停攻击万丹。你派遣支援部队隐蔽在檀州以北,到时候尾随万丹的主力部队行动。”

шшш◆ тTkan◆ ℃ O

李玄清的想法让徐天翔惊奇不已,但是却没有丝毫反对的意思,这种根据战情的变化果断调整计划的方式也是天策军一直以来贯彻始终的一条核心思想。两人合计好所有的细节之后身边的参谋开始火速撰写命令然后一封一封下发紧急传达。

做完这一切之后徐天翔以总参的名义急调在中原休整的第九军团高思继的骑兵营秘密北上进入指定位置待命。

与此同时南线的策略也在两人的不断商议中定下基调。李玄清的基本策略就是南守北攻。北线大举出击力求一战歼灭契丹人的主力。南线对于朱全忠以防守为主。为此李玄清给负责中原方向的杨天成总参前进指挥部,责成他统一指挥东起沧州的王厚纯,西至长安大本营这条长达几千里的防线。

不过很显然李玄清的防守只限于军事措施,对于玄影卫正在执行的计划却一点影响也没有。徐天翔甚至以总参的名义直接给汴梁地区的负责人赵四,让他在北部发生战事期间务必想办法吸引宣武军的视线,想办法破除郑璠联络契丹人夹攻天策军的计策。

不过此时在汴梁腹地的人变成了彪子,赵四已经前往南方淮泗一代准备执行胡小四的关于联络杨行密远交近攻的计划。所以在彪子见到了总参的传讯之后几乎是想也不想就直接派遣龙组前往宣武军和天策军对峙的前线德州,将计划定在这个宣武军前线的后勤基地上。

而天策军这边做出应变措施的时候,郑璠那边的人也接到了契丹人动静的情报。郑璠将情况简要的介绍给宣武军高层之后,朱全忠却再次陷入迷茫之中。因为按照宣武军的计划,这时候天策军主力应该大举北上的,但是迄今为止黄河以北的杨天成和王厚纯的二十万多军队不仅没有丝毫动静,原本已经前往关中的亲卫营和直属营也开始移兵东向,这典型的是防备自己。

如此一来自己的方向一下子少了一半,可是如果只是南下的话那么郑璠的这番努力岂不是白费了?而且自己驻扎在前线的兵力还要抽调回来。一来一回折腾必然会军力白白消耗在路途之中。

“主公,微臣看郑大人的办法并没有白费。”谢瞳和敬翔对视一眼,均是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意思。谢瞳朝着对方微微一点头,敬翔心领神会站起身来道:“契丹人大举南侵必然和天策军激起大战,我们北线的兵力不要动,视战局的变化再做调整,但是南线的兵力却可以趁机拿下徐州。”敬翔走到地图旁边手指一圈徐州的方位道:“徐州有多重要我想诸位不用说也都清楚吧。拿下了徐州不仅仅主公的领地可以极大的向南拓展,而且徐州的富庶必然极大的增强我宣武军的实力。而北方李玄清不管胜负如何,面对契丹人的铁骑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一增一减,我们的实力必然能够压倒对方。所以我们的动作要快。一定要在李玄清和契丹人分出胜负之前拿下徐州,然后北上,趁李玄清军力疲惫之际和对方打消耗战,到时候我们消耗一分对方就要消耗三分。不要半年的时间必然可以拿下天策军。”

敬翔的话让满场皆静,一时之间宣武军的大脑全部停顿下来。

第二百五十八章 断其退路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广州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袭交河城(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战(三)第三百零四章 南诏分裂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二百七十一章 围点打援第二百八十八章 浔州之战第二百五十八章 断其退路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战前会议第三百四十二章 归义军东进第七十三章 一年赌约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临德州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击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云级的威力第六百一十章 保卫运河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战(中)第一百零四章 关中发展(五)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枪队第二十八章 长安之战(上)第二十七章 战前整编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复广州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论泰西局势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难干(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编授衔(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临德州第四百三十八章 来自丝路的馈赠第四百八十三章 两部合一(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运河(四)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铁路动脉(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门关之战第三百一十八章 群狼战术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开元(中)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杀敬翔第五百九十二章 怂恿大食开凿运河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战(七)第十二章 三年学艺(上)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复河西(六)第十一章 横霜剑锋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闲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袭洪州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战(五)第六百二十二章 东西逆转第一百九十六章 绵州之战(一)第十五章 点化山贼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国之殇(中)第三百七十章 诸教隐没(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一百五十二章 沧州之战(一)第一百四十章 以义之名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二百零六章 风起洛阳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灭西洋海盗第一百六十七章 铁路动脉(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复河西(六)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战(下)第四百零五章 请君入瓮(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劳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战止和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压大食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变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败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战(中)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五百三十四章 扫荡咸海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垦戌边和人口迁徙计划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门关之战第四百三十九章 资本的原始积累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占王宫第三百四十一章 军心大乱第三百四十二章 归义军东进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战定高昌(中)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业带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运河(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运河条约第五百九十六章 绝境求生(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归义军东进第一百五十三章 沧州之战(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业的春天(上)第十三章 三年学艺(中)第二百三十九章 长洛铁路第三百七十一章 诸教隐没(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沧州之战(七)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广州第二百四十章 行业准入资质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只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国力(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广州
第二百五十八章 断其退路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广州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袭交河城(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战(三)第三百零四章 南诏分裂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二百七十一章 围点打援第二百八十八章 浔州之战第二百五十八章 断其退路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战前会议第三百四十二章 归义军东进第七十三章 一年赌约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临德州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击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云级的威力第六百一十章 保卫运河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战(中)第一百零四章 关中发展(五)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枪队第二十八章 长安之战(上)第二十七章 战前整编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复广州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论泰西局势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难干(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编授衔(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临德州第四百三十八章 来自丝路的馈赠第四百八十三章 两部合一(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运河(四)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铁路动脉(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门关之战第三百一十八章 群狼战术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开元(中)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杀敬翔第五百九十二章 怂恿大食开凿运河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战(七)第十二章 三年学艺(上)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复河西(六)第十一章 横霜剑锋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闲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袭洪州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战(五)第六百二十二章 东西逆转第一百九十六章 绵州之战(一)第十五章 点化山贼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国之殇(中)第三百七十章 诸教隐没(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一百五十二章 沧州之战(一)第一百四十章 以义之名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二百零六章 风起洛阳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灭西洋海盗第一百六十七章 铁路动脉(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复河西(六)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战(下)第四百零五章 请君入瓮(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劳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战止和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压大食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变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败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战(中)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五百三十四章 扫荡咸海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垦戌边和人口迁徙计划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门关之战第四百三十九章 资本的原始积累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占王宫第三百四十一章 军心大乱第三百四十二章 归义军东进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战定高昌(中)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业带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运河(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运河条约第五百九十六章 绝境求生(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归义军东进第一百五十三章 沧州之战(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业的春天(上)第十三章 三年学艺(中)第二百三十九章 长洛铁路第三百七十一章 诸教隐没(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沧州之战(七)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广州第二百四十章 行业准入资质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只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国力(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