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

“父亲,赶快拿个主意吧。如果拖延日久咱们裴家一定撑不住的。是走是留要早下决断啊。”金陵城裴家府邸内,裴世勋和裴家主家人裴永健以及一众族内长老都聚集在书房内议事。这段时间军管区衙门的政令是一个接着一个全部都将矛头直接指向他们这些大家族,而且所有政令发布之后全部交给军队执行,根本就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在这种暴力面前这些大家族在被分割之后迅速衰落,前期手中囤积的海量物资粮食也迅速被对方五大豪商水陆两路源源不断的物资大军涌入而硬生生的将价格拉了下来。现在金陵城和附近极大州县的粮食价格已经不足战前一半的水平了,而且看样子似乎还在往下降。他们这几个大家族手中的粮食算是彻底砸到手里了。而且五大豪商利用这段难得的机遇抢占市场,几乎是明目张胆的将东南地区的所有市场全部收入囊中。甚至裴世勋都听到坊间流传着一句话,五大豪商已经和军管区衙门达成协议,直接将军粮都拿出来了,几十万大军的军粮那是一个不敢想象的数字,一下子倾泻到市场上,光靠他们这些被各个分割在各州县的势力根本无力抗衡。而且要命的是已经进入六月份了,东南地区的夏粮马上就要收割,那些分到天地的百姓可是将土地上种植的水稻等农作物一起分过去的。这样一来几大家族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

但是此时给裴家、张家等几大家族的选择一下子少了很多。虽然目前为止军管区衙门并没有直接向对待顾家那样将他们连锅端起,但是几乎每一项政策都是直接针对他们。留下来除了无条件投降甘心变成普通家族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办法。可是如果走的话,除了嫡系人马其他人实难撤出,而且如果要走,就意味着放弃整个东南市场,几大家族经营了几世数百年的基业这样白白放弃没有人能够甘心。这些念头在在场所有人心头一一闪过,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裴家的当家人裴永健身上,这位年过六旬的老人这段时间仿佛是一下子老了几十岁,满头白发,像是历经沧桑一般坐在那里。

其实裴永健也知道大家的想法,但是站在他的角度,作为裴家当家人,此次几大家族联盟的掌舵人,如果他一开口就意味着前期他们所做的一切都会被否定。即使大唐帝国事后不会追究,裴家也势必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从此以后,以前那种辉煌的时期将一去不复返。

“启禀家主,各位长老。张家被查处勾结钱镠,家主张起灵已经被军管区衙门带走了,张家少主张启山也去找军管区区长李继鹏了。”就在几人一筹莫展暗自犹豫之时,门外亲卫的汇报声更是打破了最后一丝平静。

“去通知家族内所有作坊商铺全面抛售粮食物资,家族嫡系人手立即启动,咱们马上走,各路人马立即分头进入广州。”裴永健被这个消息惊得半晌沉默之后缓缓道。他这句话一说出口就意味着东南六大家族之首的裴家已经进入撤退时间了。一时之间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裴世勋更是喃喃自语道:“父亲为何不能留下来?我已经和徐家家主徐兴夏打听过了,只要咱们放弃一切幻想,老老实实经商,不触碰律法他们不会对咱们斩尽杀绝的。”

裴世勋的话让裴永健长长的叹息了一口气,挥手让其他长老出门准备,留下父子二人独自在书房内。

“痴儿,你现在还不清楚吗?徐兴夏是因为提前站队早,而且本身和大唐帝国的皇帝交情深厚,政商关系可谓是融洽之极,所以他才能够在各地混的如鱼得水。对于他来说大唐的律法等于就是他们徐家的家法,他如何会触碰?可是咱们不一样了,如果是在天策军占领金陵之前咱们就选择站队大唐帝国,那么咱们也可以和徐家一样。现在一切都晚了,你赶紧去收拢资金吧,趁着咱们手里还有一个秘密黑市,看看能够换取多少红白之物,或者铜钱也可以,带着去广州,咱们从头再来。”裴永健的话里透着浓浓的感慨和不甘,只是奈何形势比人强,大唐帝国在各方面都已经初具规模,国势更是如日中天,不仅军队战力极强,就算是拼经济自己这些人也根本不是已经成长起来的五大豪商的对手。

裴世勋也是跟着长叹一口气黯然失色的走出了书房,去布置家族的后撤事宜。裴家的这个举动很快就在市场上形成轩然大波,前期囤积的海量粮食物资等日用品被抛售立即引起了五大豪商的警觉,纷纷前往军管区衙门准备商议对策。

“不管他,他抛售多少咱们就收多少。反正现在金陵等地的物价已经不足战前的一半,全部收过来,你们资金不够就去找钱庄临时借。”慕容瀚海这几天的忙碌此时终于露出了笑容,对着身边的徐兴夏等人笑道:“物资收购完毕之后部分运回大本营关中,一部分运往中原各地,其他的都送到幽州,卖给后勤部。我已经和后勤部说好了,这些都作为军队物资采购。而且会按照当地的均价收购,大家放心吧,咱们还会赚一笔呢。”

“部长,咱们这算是发帝国的财吗?皇上知道了会不会怪罪?”何文进在一旁若有所思道,何家因为和岑天时的关系所以和李玄清的关系走动的不多,所以才有这个问题。

“老何你就放心吧。咱们这可是正规做生意,皇上怎么会怪罪?再说了舍妹现在可是去了天津,皇上都没有什么话传过来。而且最重要的是军方可没有多付钱给咱们。”慕容瀚海摇摇头道:“而且这也是工商部制定的计划,物价低于正常水平其实也不利于东南地区的发展。所以你们收购的时候可要注意了,要在后期将物价水平逐步拉升上来,恢复到工商部制定的指导价附近,协助军管区快速稳定物价,稳定经济。”

“部长放心,咱们五大豪商可不是裴家那些只顾自己的乌合之众,肯定会携手共进,和帝国站在一起的。”宇文礼笑道:“待会我就把裴家准备撤退的打算公布出去,让其他家族也加入抛售物资的行列当中来。”

“这还用你去公布啊,他们早就知道了。”一旁坐着原本打盹的胡小四笑道:“这几大家族可是鬼精鬼精的,几乎是前后出手。我估计你们这些大家族的管事都忙的脚不沾地的收购了。不过这个张启山倒是很有趣,兴夏,你们家在南边和张启山认识吗?”

徐兴夏点点头笑道:“张启山我知道,老实说他差点就和我一起在金州长大,只是后来被他姑妈带到了金陵,我们才分开的。此人淡泊名利,向来不问世事的。怎么啦?是不是他准备将家族所有的产业全部献出来保他父亲一命?”

“既然你们俩认识那就好办了。你们聊,兴夏你跟我走,去看看你的发小,看看能不能救他一命吧。你小子啊,这么深的关系也不早说。”胡小四拉起徐兴夏边走边笑道。

“好了,大家快去准备吧,我已经和钱庄打过招呼了,你们如果流动资金不够的话可以走简易程序从钱庄抽调。”慕容瀚海笑道:“还有一点希望大家帮忙,这些家族抛售完物资之后一定会想办法将唐币兑换成黄金白银等,钱庄他们是没希望了,所以他们肯定还有黑市交易。大家帮忙盯一下,有什么消息要及时告诉玄影卫。”

慕容瀚海这边安排好这些之后胡小四那边却带着徐兴夏来到军管区衙门旁边的一座小院子里,肃然道:“张启山就在里面,他说他要替父受过,你去和他说说吧。勾结钱镠的事情我们会继续查下去的,如果真有其事那么还希望他能够遵守帝国律法。我们不会对他另眼相看的。”胡小四交代完这些之后换了一张笑脸道:“功是功过是过,大唐帝国的律法不会因人而异,但是也不会牵连无辜。”

胡小四走了,徐兴夏却在原地深深吸了口气,走到一边已经打开的屋子门口,只见里面盘膝坐着以为年约二十多三十不到的青年人,白色长衫一尘不染,潇洒飘逸,不入凡尘。

“启山兄,好久不见。”徐兴夏拍了拍手走了进去笑道。

“你来了?看样子军管区衙门没打算对我张家斩尽杀绝,也好。”张启山没有起身,只是看了一眼徐兴夏,微微点头道。

徐兴夏对于张启山一副淡漠的样子也是见怪不怪,坐到一边摇头道:“衙门对于张家有没有打算求情我不知道,我是来找你叙旧聊天的。你以前也没见你对家族之事这么上心,怎么如今改性子了?”

“没办法,家父被抓,我这个做儿子的也难以独善其身。”张启山难得的叹了口气道:“说吧,带来什么消息了?”

“帝国律法无情,如果伯父真的是沟通钱镠,那么就算是皇上亲自来说情也无用。但是玄影卫统领已经答应会彻底查清楚此事,不会罔顾无辜。”徐兴夏看着张启山道:“我今天来是想说一件事的。如今和以前是截然不同的一个时代了。我希望你有时间能够去北方好好看看,走走,去用你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这是一个新时代。帝国和皇上竭尽全力打造的是一个属于老百姓的时代,公平公正,海清约晏,人人平等。”

“那你今天来是送别旧时代的吗?”张启山冷笑道:“谢谢你的好意了,这个世上哪有绝对的公平正义?成王败寇而已,彼与此又有何区别?”

徐兴夏也不理会这家伙的语气,淡淡的道:“就是因为没有绝对的公平正义,所以才需要我辈中人去一代又一代不懈努力。否则指望天上掉馅饼,那你我来到这世上又有何意义?反正我是觉得我是赶上了一个新时代了,至少大唐帝国生机勃勃,各项政策律法都在往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提升,纵然有缺漏,一代又一代人查漏补缺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好了,不和你说废话了,我要是你就回去,想办法配合军管区衙门查清楚这件事,等待律法裁决,而不是想着什么以身代罪。在帝国律法这一块,功过不会相抵,功就是功,过就是过。谁也不能代替谁受过,这也是一种公平。”徐兴夏站起身来摇摇头道:“张家还有希望,其他五大家族的历史就要到此为止了。你要是动作快点还赶得上去给他们送别。”

徐兴夏走了,留下张启山一个人独自沉默良久才缓缓从这所小院子中走出来,金陵城的风雨从今天开始似乎要结束了。

天启二年六月初,以五大豪商为首的新式工商业在帝国的支持下,大肆进击东南新区市场,将来自北方先进技术和观念带到这片繁华的土地上。本土的六大世家在顾家被抄家之后,张家在关键时刻调转枪头和军管区衙门全面合作得以保全,剩余的以裴家为首的四个世家大族仓促安排撤离,在经历了物资和粮食低价抛售之后,他们掌握的地下黄金白银等黑市被陆续发现查封。虽然其本家因为提前准备没有被黑市牵扯,但是却失去了最后的兑换机会。在钱庄这个大杀器和军管区铁血打压金银等货币流通之后,几大家族的所有财富都被区区一张唐币锁在了东南各地。各家族除了嫡系人手逃亡广州等地外,其他人陆续被各种官司缠身,在经历律法院判决之后等待的或是流放,或是罚没家产成为平民。

至此这场蔓延了整个东南地区大小无数个世家商户组成的反帝国同盟烟消云散。这也同时宣告了以帝国五大豪商为首的新进工商业代表成功战胜了捆绑土地成为大地主大世家的门阀家族。大唐帝国的新政在东南这片土地上终于成功发芽,等待它的众将是茁壮成长。

“继鹏兄,咱们给皇上和内阁写汇报吧。”金陵军管区衙门内杨秋对着身前伫立不动的李继鹏道。

“是啊,是该汇报了。咱们送别了一个旧时代。”李继鹏回身一笑,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莫名的气息。

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战(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对峙的雏形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二百一十章 钓饵战术(下)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战(中)第五百四十九章 丝绸铁路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罗之战(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肃州风云(中)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风云第四十二章 丰州新政(中)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战(五)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军东征(上)第七十二章 平地惊雷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样的京汉线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复萨法尔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鱼岛和卧龙港第八十三章 疲敌之计第六十一章 西进战略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后的争夺(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钱庄(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锋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区第五百一十一章 决死一战(下)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战(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战(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开元(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东西呼应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路军至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抢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会第一百五十章 趁乱打劫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临德州第二百六十三章 钱镠渡海(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汉金山国第五百四十九章 丝绸铁路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烟第一百五十六章 沧州之战(五)第一百三十章 收复河西(一)第五百三十四章 扫荡咸海第六百零三章 东和西打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龙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灭西洋海盗第一百六十八章 铁路动脉(下)第三百零四章 南诏分裂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择第三百四十二章 归义军东进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战(二)第五百一十一章 决死一战(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战(中)第五百六十七章 权力交接第一百零六章 成亲大典第五百八十六章 风起耶路撒冷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军东征(下)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换和平第三章 南天门下第一百五十章 趁乱打劫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战(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换和平第十六章 灵州军营(上)第四百零七章 请君入瓮(下)第二百九十章 编修唐史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对峙的雏形第二百五十八章 断其退路第六十六章 灵州改革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后的葬礼(下)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战(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国公民第一章 一梦千古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两端第三百零七章 丰州新工业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阗国灭(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国并立第五百八十二章 钱庄改革第四百一十五章 归义军的落幕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统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门关之战第五百二十七章 场面压制第十三章 三年学艺(中)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战(下)第一百七十章 南守北攻(中)第五百二十九章 倾销商品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临潮州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复河西(六)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烟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胜是负第十二章 三年学艺(上)第一百零六章 成亲大典
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战(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对峙的雏形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二百一十章 钓饵战术(下)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战(中)第五百四十九章 丝绸铁路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罗之战(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肃州风云(中)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风云第四十二章 丰州新政(中)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战(五)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军东征(上)第七十二章 平地惊雷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样的京汉线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复萨法尔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鱼岛和卧龙港第八十三章 疲敌之计第六十一章 西进战略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后的争夺(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钱庄(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锋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区第五百一十一章 决死一战(下)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战(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战(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开元(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东西呼应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路军至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抢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会第一百五十章 趁乱打劫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临德州第二百六十三章 钱镠渡海(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汉金山国第五百四十九章 丝绸铁路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烟第一百五十六章 沧州之战(五)第一百三十章 收复河西(一)第五百三十四章 扫荡咸海第六百零三章 东和西打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龙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灭西洋海盗第一百六十八章 铁路动脉(下)第三百零四章 南诏分裂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择第三百四十二章 归义军东进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战(二)第五百一十一章 决死一战(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战(中)第五百六十七章 权力交接第一百零六章 成亲大典第五百八十六章 风起耶路撒冷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军东征(下)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换和平第三章 南天门下第一百五十章 趁乱打劫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战(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换和平第十六章 灵州军营(上)第四百零七章 请君入瓮(下)第二百九十章 编修唐史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对峙的雏形第二百五十八章 断其退路第六十六章 灵州改革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后的葬礼(下)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战(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国公民第一章 一梦千古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两端第三百零七章 丰州新工业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阗国灭(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国并立第五百八十二章 钱庄改革第四百一十五章 归义军的落幕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统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门关之战第五百二十七章 场面压制第十三章 三年学艺(中)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战(下)第一百七十章 南守北攻(中)第五百二十九章 倾销商品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临潮州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复河西(六)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烟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胜是负第十二章 三年学艺(上)第一百零六章 成亲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