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两部合一(中)

不过这些都不是哈穆德要考虑的,甚至就连马上就要开始的疏勒战事都不怎么关心,那是陌刀营和第七兵团要做的事情,他现在在筹划的是马上要接受疏勒和整个回鹘部族的问题。安西回鹘相对于高昌回鹘来说不仅仅人口众多,而且地域分散非常大,几乎整个安西都是他们的分布范围,各部落从南至北从东到西纵横千余里,饶是西征军指挥部这边有预案自己也有心理准备但是一想到这些都是头皮发麻。所以在德英带着浑身上下打着绷带的奥格扬走进来的时候他都没发现。

“将军,是不是身体不适?”德英作为亲卫队长见到哈穆德脸色变幻不定还以为他也生病了,这几天好多将士都是休息之后都纷纷病倒。

“好了你们来了,先坐下我有事和你们说。”哈穆德见到两人来了摆摆手示意他扶着奥格扬坐下来笑道:“我没什么事,德英这两天照顾下面的兄弟们辛苦了,我也没什么时间去看望大家。今天让你们俩来是有件大事要和大家商量,也是大帅交给我们回鹘兵团的任务。”

“是之前说的让回鹘合二为一的事情嘛?”德英和奥格扬两人之前就不仅仅是哈穆德的心腹还是高昌回鹘除了哈穆德之外在天策军编制之内级别最高的将领所以对于之前西征军这边的计划也是知道一二。两部回鹘此时的确是到了最后合并的时刻了,所以听到哈穆德说话之后德英立即问道。

哈穆德点点头道:“的确是这件事,我回鹘分裂已经百余年了也是到了合二为一的时候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如今大唐一统西北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而按照目前的形势来划分,将来萨曼、突骑施还有其他周边的各族占据的土地其实都是昔日大唐安西大都护下属的土地和势力,也就是说这些地方和部族迟早都会和百年前一样回归大唐的统治。而按照目前大唐设置的机构来算的话只怕不会向前代那样只是区区羁摩州那种可以随时脱离控制,而是一种更加紧密的类似于目前行省一样的机构来管理。所以如果我们不合并不紧紧依靠在大唐朝廷,依靠天策军那么回鹘没落必然是势不可当。因此我们对待安西的这些族人还是需要和当年我们在高昌的办法一样,去芜存菁,让底层的百姓得到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哈穆德对于政务并没有多少了解和见识,这些都是他自己的切身感受,在见识到大唐之前对于汉人的改革之后就认识到只怕自己在回鹘内部执行的改革也需要仿照当初大唐的办法,剔除高层的特权,将整个大唐目前的社会架构在回鹘部族内部建立起来,这样才能够在以后的大唐西北的各部族当中得到生存和发展。而且哈穆德内心也有另外一个想法,那就是通过自己加速回鹘和汉族之间的融合,成为和党项和沙陀那样和汉人不分彼此。

哈穆德的心思他的这两位心腹也是隐隐然能够感觉得到,当初在高昌境内的那场堪称血腥的改革当中奥格扬就是哈穆德手中首当其冲的刀刃,刀锋所指无数自己的同胞人头滚滚而落,这才硬生生的压服了高昌回鹘内部诸多的反对派对于归顺大唐和天策军的掣肘。而此时哈穆德提起改革和两部回鹘合二为一两人顿时明白八成以后的安西回鹘也要重演当初高昌那边场景了,所以两人的脸色都变得异常凝重,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在屠杀自己的族人,而且还不是在战场之上,只怕百年之后自己这些人都有可能被所有人族记恨和仇视。

“在担心以后会被千夫所指吗?”哈穆德看着眼前的两人似笑非笑道:“是不是在想为何指挥部将这件事交给我们而是另外指派其他人?”哈穆德说到这里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道:“这件事是我自己争取来的,其实大帅之前有问过我是否需要帮忙,但是被我拒绝了。我们回鹘要想融入大唐就必须要自己将本族内部所有的污垢全部扫清,以全新的面貌去迎接大唐,迎接这个新的时代。如果这件事假手他人的话那岂不是说明我回鹘人已经没落到连自家的事情都料理不清楚了?你们两个也别多想了,成败得失我们一起荣辱与共,我想百年之后自有后人评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彻底改变如今的回鹘,配合好内阁那边做好安西回鹘的改革和融合。”

“将军放心,这一点我们明白。”奥格扬点了点头,这位副将自从安集延一战成名之后仿佛开了窍一般变得聪明起来,这一点甚至比德英反应速度还要快,不过到底藏不住什么事,点头应诺之后忽然道:“将军的意思让我们配合好内阁,哦,就是副首相那边,那我们岂不是要划到民政那边去?我听说咱们大唐现在可是军政分离的,咱们入了民政以后只怕打不了仗了。”

“应该不会吧,咱们回鹘兵团虽然不是西征军的主力兵团但是咱们这一次可是打了大胜仗啊,你没看大帅之前都亲自迎接我们呢,肯定不会被编入民政那边的。我就是遗憾咱们上次打的太狠了,这下好了疏勒城就在眼前却没我们什么事了。”德英比奥格扬明白的事情多了不少,知道民政和军政大致的区别,他不担心这个倒是对于马上要开展的疏勒攻坚战有点遗憾,“将军,咱们不参战的话岂不是对于疏勒城没有什么想法了?要知道疏勒可是安西回鹘的王庭所在地,咱们不参与的话到时候对于战后不好管理的。”

“这就是我找你们来的原因,这两天玄影卫那边会有人从城内出来,到时候会将城内目前所有的布置和城内各方势力的分布位置等等具体信息都带出来,到时候德英你和我一起参加会议,并且负责和玄影卫联络。大帅说了因为回鹘兵团在恢复修整期,所有疏勒收复之后会作为城防部队负责疏勒河周边的防务,主要任务就是协助副首相进行部族内部改革,不参与其他战事。”哈穆德一拍手道:“那时候才是我们需要负责的时候,所以德英的任务最重。”哈穆德话两人都明白,指挥部那边会将疏勒交给回鹘兵团进行军管也就是让回鹘兵团放手进行改革。

“安西境内的其他大小部族也教给我们负责吗?”德英想了想问道。安西这边最大的麻烦就是和高昌那边不同,高昌那边是以回鹘人为主,其他部族基本上都是少数,但是安西地域庞大,境内部族大大小小算起来没有一千也有五百了,其势力也大小分布不均,这比起回鹘内部的问题更加复杂。

“那个不需要我们负责,是副首相的事情。但是按照以前的惯例,我们作为疏勒城防部队也就是军管部队是需要负责协助民政机构和官员处理这些事情的。”哈穆德道:“所以也可以说需要我们负责处理,只不过我们只是听命行事就好。”

“这样的话咱们还好一点,否则的话我只怕我们一个兵团根本忙不过来。”德英点了点头道:“不过还好,安西境内倒也有不少人对于大唐心怀敬意,至少昭武九姓那些人对于大唐很拥护,以他们为基础倒也问题不大。”

“好了,这个到时候由副首相负责。我要说的另外一件大事是——”哈穆德看了看德英道:“这几天德英你把兵团的事情全部交给奥格扬负责,他这样子处理军务问题也不大,你去想想,大帅那边也已经派人将甲木从中原那边送了过来,到时候和他商议一下我们在疏勒召开一次回鹘部落联盟大会,你负责通知各部落,包括我们高昌那边,让各大部族派出要人参加,讨论商议回鹘的未来。”哈穆德的话让德英一阵头疼,看着他苦笑道:“将军你只怕这次组织的这个会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就算我通知过去他们也未必会参加,咱们几个现在在本族内部的名声可不太好,那些高官汗王长老可是有很多人恨不得宰了我们呢。”

“这个简单,你派人通知的时候直接挑明了说,各部落不管是长老来也好,还是底层的人来也好就算是一个奴隶来都行,我都会一视同仁当做是他们部落的代表。会盟的时候代表各部落签字的人就是我们内定上报朝廷核准的部落的酋长。如果有人有异议的话那就是对回鹘部落联盟有异议更是对大唐有异议,到时候我会亲自率军替他扫平阻碍助他登上大位。”哈穆德话让奥格扬感觉心惊肉跳,顿时明白这位主将到底想要干嘛了,这简直就是要让整个回鹘各部落从此永无宁日啊。不管是谁只要来会盟都可以代表本部落,那这样的话岂不是那些部族内部的反对派可以借机一举干掉原本的部落酋长和长老一步登天?最后还出动军队帮忙?这不就是找个借口血洗那些叛乱的部落吗?到时候清洗之后的各大部落除了老老实实紧随大唐的步伐根本没有其他的出路。

“将军,你这招也太狠了,我服了你了。”奥格扬和德英对视一眼都在替那些部落默哀不止。德英都不用想了,那些来疏勒参加会盟的人只怕在途中就会担忧自己部落中到底会有多少反对者也去疏勒,借助哈穆德乃至于天策军的强大战力登临部落的最高位置。

“我怎么觉得咱们不参加疏勒攻坚战也节省不了多少体力啊?安西这么大咱们不会到时候一个部落一个部落去帮他们打仗吧?”德英刚刚发了一句牢骚,帐外忽然传来了集合的号角声,而且听位置还是指挥部那边。

“好了,大帅那边集合了,我先过去,你们俩先去准备,这些事情必须在疏勒战事打响之前落实下去。”哈穆德站起身来一边往外走一边叮嘱道。

哈穆德走后德英和奥格扬对视一眼苦笑道:“我怎么觉得这两部合二为一之后我们俩的日子过得更苦了?这以后只怕天天都在外行军了。”

第三百一十章 追击胡敬璋第八十七章 关中剧变第六百一十八章 舍近求远第二十六章 突击强化(六)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战(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运河(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阗灭国(五)第三百四十二章 归义军东进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纪公审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国(中)第七十九章 乌梁素海遭遇战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启后(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拖后腿第八十章 重骑营首秀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军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开始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只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统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战(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肃州风云(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为一第十章 自创武功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风第五百零五章 崩开的多米诺骨牌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钱与改制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战(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五百一十九章 马穆鲁克的无奈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复河西(五)第一百九十九章 绵州之战(四)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一百五十六章 沧州之战(五)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二百九十章 编修唐史第六百一十九章 瞒天过海第七十二章 平地惊雷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难干(三)第五百一十一章 决死一战(下)第九章 兄弟团队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三十六章 双雄决斗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变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经济刺激计划第二百四十八章 陇海线肇始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一年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后手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动作第三百三十七章 东西商路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战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占王宫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四百一十章 瓮中捉鳖(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来使第二十三章 突击强化(五)第五百二十七章 场面压制第六十七章 长安来使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战(四)第三十四章 河东来客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黄沙第三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绝和亲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绝和亲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后的葬礼(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统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难干(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二百六十二章 钱镠渡海(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种子和希望第十二章 三年学艺(上)第五百九十二章 怂恿大食开凿运河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战(上)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锅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变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压东南(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马穆鲁克的无奈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旧交替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鹘会盟第一百零五章 两世缘定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军东征(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达岭大捷(上)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动作第三百一十九章 达鞑大战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战(一)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一百九十八章 绵州之战(三)第五十六章 铁血战魂第二百四十二章 两线战略第四百一十一章 瓮中捉鳖(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战(二)第七十三章 一年赌约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五百九十五章 运河条约
第三百一十章 追击胡敬璋第八十七章 关中剧变第六百一十八章 舍近求远第二十六章 突击强化(六)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战(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运河(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阗灭国(五)第三百四十二章 归义军东进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纪公审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国(中)第七十九章 乌梁素海遭遇战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启后(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拖后腿第八十章 重骑营首秀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军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开始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只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统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战(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肃州风云(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为一第十章 自创武功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风第五百零五章 崩开的多米诺骨牌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钱与改制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战(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五百一十九章 马穆鲁克的无奈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复河西(五)第一百九十九章 绵州之战(四)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一百五十六章 沧州之战(五)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二百九十章 编修唐史第六百一十九章 瞒天过海第七十二章 平地惊雷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难干(三)第五百一十一章 决死一战(下)第九章 兄弟团队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三十六章 双雄决斗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变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经济刺激计划第二百四十八章 陇海线肇始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一年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后手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动作第三百三十七章 东西商路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战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占王宫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四百一十章 瓮中捉鳖(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来使第二十三章 突击强化(五)第五百二十七章 场面压制第六十七章 长安来使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战(四)第三十四章 河东来客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黄沙第三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绝和亲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绝和亲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后的葬礼(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统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难干(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二百六十二章 钱镠渡海(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种子和希望第十二章 三年学艺(上)第五百九十二章 怂恿大食开凿运河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战(上)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锅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变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压东南(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马穆鲁克的无奈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旧交替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鹘会盟第一百零五章 两世缘定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军东征(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达岭大捷(上)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动作第三百一十九章 达鞑大战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战(一)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一百九十八章 绵州之战(三)第五十六章 铁血战魂第二百四十二章 两线战略第四百一十一章 瓮中捉鳖(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战(二)第七十三章 一年赌约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五百九十五章 运河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