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

“大哥哥,岑先生他们来了,在长明殿那边,咱们过去吧。”一大早李玄清就在忙来忙去的,直到巧兮过来的时候才发现都快到中午了。

“正好,这两天我整理了一下这些资料,巧兮你帮我看看到时候。”李玄清将手中的一大叠写满字的资料递给巧兮两人边走边道。

巧兮好奇的笑道:“大哥哥你这都忙了三天了就是忙着这些吗?我来看看啊,千年家族?不会是那些大家族的材料吧?”

两人朝着长明殿走了过去,巧兮边看边蹙眉道:“关陇门阀这一块基本上已经快消亡的差不多了,而且事实上太原府那边经过沙陀人的入驻现在也已经看不到大家族的身影了。类似于宇文大哥他们其实也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宇文家了。重点还是永嘉年以后南渡的江南大族,和安史之乱之后迁居江南的大家族。他们人数众多而且分布也很广,才是我们需要重点对付的。”

“是啊,这些家族当中很多可是传承上古,历经千年而不衰,其影响力太大了。”李玄清点点头道:“我查了一下洛阳这边的典籍和玄影卫历年来发回来的报告,但是就这些估计还是不全,还有很多咱们都不知道的巨鳄没有浮出水面。”

“皇上,皇后。”两人边走边说很快就到了长明殿。长明殿是东都洛阳皇宫的主体,也是唐时皇帝在洛阳的主要办公地点,昭宗皇帝到洛阳之后朱全忠专门修缮了所以保存的比较完好。此时岑天时和徐天翔已经等着李玄清了。

不过李玄清没有去正殿,而是带着岑天时等来到偏殿东暖阁,几人坐下之后巧兮吩咐门外的宫女去沏茶,几人传阅了一下李玄清整理的材料。

“皇上的意思是镇压这些千年大家族?”岑天时将手中的材料递给徐天翔问道:“只是他们在江南盘踞数百年,各方势力是盘根错节要想根除难度太大,咱们贸然下手只怕是容易失去民心啊。”

“我倒是不这么认为。失去的估计也只是那些豪门势力而已。只不过岑先生说的也是他们势力盘根错节上下勾连。幸亏咱们是在北方起家,主要高层身世都比较清白,否则的话咱们估计都没办法应对。”徐天翔摇摇头不过也是苦笑连连。

“先生,二哥。其实江南的世家大族在政治上的主要是以文士为主,取得官位从而形成一个集团。这也应该就是唐初和中期江南文士集团的主要出处吧?”巧兮这时候插话道:“只是咱们上位之后一举将之前的科举给端掉了,取而代之的是公务员制度,从教材到施政理念全部都和这个时代不一样,等于是彻底推翻了千年来儒家学而优则仕的这种观念,这样一来这些文士集团就没有优势了。而且随着教育部推行的学历制度逐渐完善和教育体系的全面铺开,江南文士集团在政治上面临一个巨大的断层,而且北方各区逐年推行义务教育制度,等于是断了知识文化垄断的念头,这是挖了文士集团的根基,他们肯定会不依不饶的。”

“要想实现普世的价值观和让底层百姓从社会发展中获益,从而得到一个相对公平的晋升通道,这种垄断必须彻底打破。咱们现在是乱世,乱世有一个好处就是所有的规则的竖立都是通过兵权来建立的,以暴力手段强行推行我们的理念和价值观。”李玄清接过巧兮的话茬道:“所以江南的改革必须要加大力度,务必让这片繁华地区纳入帝国的正统当中。”

岑天时对此倒是意见不大,只是对于李玄清所说的暴力手段有点迟疑,所以微一沉吟道:“皇上的意思是打算军管,以军队来推行改革?”

李玄清点点头道:“不错,就是军管,人选我都已经找好了。让玄影卫的李继鹏退役转入地方,任警卫部副部长兼任东南军管区按察使,去执行改革任务,内阁挑选人手辅助。军管结束以后再将东南地区划省归建。”

岑天时一听到李继鹏的名字顿时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感情李玄清是想让李继鹏将在四川的那一套拿出来,顿时苦笑道:“皇上,这样一来这帮文人必然要口诛笔伐咱们新生的帝国了。”

“没关系,反正军队干的就是暴力,先生的内阁到时候接手的时候多点怀柔手段,人心就抚平了。再说等到土地改革一结束咱们就可以彻底获得下层百姓的支持,区区文人集团不在话下。”徐天翔倒是无所谓,对于这些千年家族可是没有一点敬畏之心。

“这样吧,我让杨秋到时候去金陵负责配合李继鹏,协助他完成各项任务如何?”岑天时微一沉吟点头道:“其实江南文士集团由来已久,早在本朝初年就已经和关陇门阀以及山东寒门集团并称三大势力。只是在武周到玄宗年间,由于大力推行科举考试以及不间断的政策打压,前两者基本消亡,但是文士集团却生存下来,其势力和范围也在不断壮大,天宝年间中原甚至都被这种倚靠科举考试的势力所覆盖。只是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兴起,文士在战乱年间失去了其权力倚靠,所以才会没落,但是在江南一带即使藩镇节度使也需要倚靠这些文人来治理其领地。”

“咱们第一步还是要做好土地改革,他们的经济基础,只有剥夺了世家大族的土地才会迫使其从根本上脱离剥削阶层,也使得其他百姓能够在物质上和这些家族站在一条水平线上。”李玄清对于这段历史这几天了解的也比较多所以忍不住感慨道。

“大哥哥,其实还有一个补充办法。”巧兮想了想道:“等到土地改革之后让徐大哥他们五大豪商联手开拓江南市场,一方面打压这些家族在工商业上面的垄断,一方面也是给他们带一个头,看看咱们这边的商人是如何做生意,如何处理政商关系,也算是给他们一个融入社会主流的机会。”

“皇上,我觉得巧兮的这个办法好。毕竟这些大家族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在政治上我们不能让步,必须确保帝国建国初衷不能变,但是在经济上还是要想办法让他们融入进来的。这也符合帝国兼收并蓄,包容开放的特色。”岑天时对于巧兮的这个办法点头不已。

“这也也好。你让杨秋到时候和李继鹏商议着来吧。”李玄清点了点头。其实江南那边的情况在他和巧兮看来就是经济上世家大族垄断,政治上文人集团把持的局面,要想扭转经济上先要废除其统治根基,然后迫使其参与到新兴的工商业发展当中,从而被社会熔炉彻底熔炼。巧兮的建议实际上就是后面这一步。

“这样吧,让杨秋来洛阳一趟,有些事情我要亲自交代他,刚好李继鹏那边在处理完玄影卫的事情之后也要回洛阳,让他们在洛阳碰面吧。”李玄清想来想去还是打算亲自叮嘱,这件事涉及到整个江南地区,几乎就是现在帝国版图的半壁江山了,不能不慎重。

岑天时点点头,对于李玄清的担心他也是心中有数,正要起身告辞门外亲卫匆匆走进来递过来一份情报。

“皇上,北线开动了。”徐天翔接过扫了一眼道:“陈凡那边打算于五月底开始发动北线战役。”

李玄清闻言拍了拍手笑道:“好了,正好有地方稀释江南的人口了。去告诉杨易此次江南战役的所有俘虏连同家眷到时会全部迁到北地,屯垦戌边。内阁和后勤部要在东北新建二十个以上的大型国营农场。”

“大哥哥不妨到时会将这些大家族打散部分也放到东北,那里气候严寒估计长时间都需要军管,这样一来不出十年就可以完成人口布局,减轻江南土地少而人口稠密的现实。”巧兮的话让李玄清忽然想起后世那个著名的“上山下乡”运动,可以说这也是改变社会阶层的一个好机会。

不过巧兮的这个办法却让岑天时一阵皱眉,他自然能够感觉到巧兮的办法能够在短期内带来的好处,但是这种迁徙人口无异于是发配这些大家族,而且在分散打乱之后进入军管区,等于直接抹杀了这些人的所有政治前途。军管区和地方行政区可不一样,很多政策法规都不需要完善,完全是以军法来代替政务,可以想象以后的东北必将面临着多民族混合杂居的局面,而李玄清迁徙的这部分汉人还要不自觉的承担着汉化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重担,这让岑天时隐隐然有些不忍。

岑天时脸色的变化自然逃不过其他三人的眼睛,巧兮见到李玄清点头顿时笑道:“先生也不要将东北看作是不毛之地,那里是名副其实的宝地,如果经营得好不会比江南差的,而且我和大哥哥保证,那里将来必然是帝国重工业的核心地区,所以内阁不妨到时候也提前布局一下。我的造船厂已经去辽东地区考察了,如果估计不错会兴建一个超大型的造船厂,并且大哥哥也决定将天津的铁路想办法延伸到辽东。”

“宝地?”岑天时看了一眼李玄清,见到他也点头不已顿时来了兴趣,连带着之前的不忍神色也没了笑道:“我也还有点积蓄,要不回头巧兮也算我一股,我也投资投资造船厂如何?将来退休了也能给家里留点家底。”

“算了,咱们几个暂时也没事,南线由天成他们盯着,等交代完杨秋他们,咱们一起动身北上吧,去实地看看。到时候陈凡在前面大战,咱们在后面考察如何。”李玄清笑道。

李玄清的话让徐天翔和岑天时都哈哈大笑,徐天翔瞟了巧兮一眼笑道:“嫂子带着小天启去是不是路途太颠簸了,要不要给你找个伴?”

李玄清还没等他说完就白了他一眼,摆摆手道:“行啦,你的心思我还不知道吗?先生到时候让杨秋将伏瑶也带到洛阳,这样你就不寂寞了。”

“他呀,死要面子活受罪,上次我去给他提亲,人家杨秋都一口应承了,这家伙半途反悔,说想要自己解决。结果到现在为止还在磨磨蹭蹭。我看不行我去帮天成提亲算了,藩镇我觉得天成也很不错,成熟稳重。”岑天时的话让徐天翔满脑门黑线直冒,差点当着李玄清夫妇的面和首相大人对掐。

几人嬉笑了一会之后岑天时站起身来告辞,准备去找徐宁研究一下河南和中原两地的运输事宜,并且安排两地协调准备重修运河和山东一起将幽州地区的那种标准延续下来,顺便和河关那一块打好招呼,随着帝国领土的逐步收复,河关税务也需要相应调整,这些事情自己来了正好一起解决。还要抽空看看各省在钱庄、税务等方面落实的如何。

徐天翔则和李玄清留在洛阳皇宫应对南北两线战事。大本营的万毅也接到命令来洛阳坐镇,总参大本营也暂时从长安转移到洛阳。不过相对于南线的逐步开打,北线陈凡的准备时间就长了许多,前段时间南线物资吃紧,将原本用于北线的钱粮物资全部通过运河南调,长洛铁路通车之后才逐步从洛阳转运,被挪用的物资也在逐步恢复。

可以说这场大战后勤部以及以及逐渐成长的四家运输公司才是关键。其中徐兴夏的运河航运公司和慕容家的北方运输公司利用后勤部海量的运输任务在众多的小公司中脱颖而出,迅速成长为跨地区的大型专业运输公司。

“大哥哥,张大哥说造船厂马上准备上马一款新式军舰,按照尺寸计算估计排水量有一千吨以上,咱们提前去看看。”巧兮走进长明殿摇了摇手中的报纸道。

“一千吨?看来徐兴夏的扶桑之行有希望了。”李玄清点点头笑道:“天翔你去问问海军有没有军舰或者船只,咱们过几天就北上。”

“一千吨?”徐天翔也来了兴致,笑道:“这么大的船我也要去看看。说起来我这个大参谋长还没见过军舰呢,说出去都有点丢人,天天还去指挥郭崇韬,要不看看这家伙该笑话我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虫病防治办法第一百三十章 收复河西(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四百八十章 一战惊天下第六章 劫后重逢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战(五)第一百九十九章 绵州之战(四)第七十七章 关中联盟第三百三十章 火烧虎丘关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观战团第三百三十章 火烧虎丘关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变故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开元(中)第五百三十七章 边境堡垒和贸易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骑施终结第五百六十七章 权力交接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国并立第二百四十八章 陇海线肇始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六百一十章 保卫运河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观成败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战(四)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战(中)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会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开元(下)第八十五章 李茂贞的算计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军旗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击第三百三十七章 东西商路第三百三十四章 汉化政策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复萨法尔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国(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两岸晓烟杨柳绿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战前会议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鱼岛和卧龙港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钱庄(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连环布局(下)第三十章 长安之战(下)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云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离心第四百零九章 减灶法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开元(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护密会战(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战定高昌(中)第五百二十七章 场面压制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压东南(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战(中)第二百六十二章 钱镠渡海(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业扩张(上)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国(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袭(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决死一战(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动作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败垂成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军齐至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来使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开元(中)第二百零九章 钓饵战术(上)第五百九十六章 绝境求生(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运河(五)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军生变第五百一十一章 决死一战(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后的葬礼(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贩卖人口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东西商路第四百九十六章 换得胡酋慰国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转战安集延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袭洪州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袭(上)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国并立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纪台风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罗之战(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绵州之战(二)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烟第一百零七章 变生疑云第五百六十章 行进中的机械化第三十六章 双雄决斗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战(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国主义殖民时代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五百一十一章 决死一战(下)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锅第五百七十二章 种子和希望第七章 坩埚炼铁第二百八十章 兵临广州第五百八十二章 钱庄改革第四十七章第四百八十一章 两部合一(上)第二十七章 选拔出征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战第三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六百二十四章 异域战争第八十三章 疲敌之计
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虫病防治办法第一百三十章 收复河西(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四百八十章 一战惊天下第六章 劫后重逢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战(五)第一百九十九章 绵州之战(四)第七十七章 关中联盟第三百三十章 火烧虎丘关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观战团第三百三十章 火烧虎丘关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变故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开元(中)第五百三十七章 边境堡垒和贸易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骑施终结第五百六十七章 权力交接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国并立第二百四十八章 陇海线肇始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六百一十章 保卫运河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观成败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战(四)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战(中)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会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开元(下)第八十五章 李茂贞的算计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军旗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击第三百三十七章 东西商路第三百三十四章 汉化政策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复萨法尔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国(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两岸晓烟杨柳绿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战前会议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鱼岛和卧龙港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钱庄(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连环布局(下)第三十章 长安之战(下)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云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离心第四百零九章 减灶法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开元(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护密会战(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战定高昌(中)第五百二十七章 场面压制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压东南(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战(中)第二百六十二章 钱镠渡海(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业扩张(上)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国(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袭(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决死一战(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动作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败垂成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军齐至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来使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开元(中)第二百零九章 钓饵战术(上)第五百九十六章 绝境求生(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运河(五)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军生变第五百一十一章 决死一战(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后的葬礼(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贩卖人口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东西商路第四百九十六章 换得胡酋慰国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转战安集延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袭洪州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袭(上)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国并立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纪台风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罗之战(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绵州之战(二)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烟第一百零七章 变生疑云第五百六十章 行进中的机械化第三十六章 双雄决斗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战(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国主义殖民时代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五百一十一章 决死一战(下)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锅第五百七十二章 种子和希望第七章 坩埚炼铁第二百八十章 兵临广州第五百八十二章 钱庄改革第四十七章第四百八十一章 两部合一(上)第二十七章 选拔出征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战第三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六百二十四章 异域战争第八十三章 疲敌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