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5章黑水都护

bookmark

却说,在朝廷战略转移到了东北时,感受最深,就是济州岛,以及济州城主墨渊。

来到济州岛十年,从年轻气盛到如今的成熟稳重,墨渊扎根本地,甚至娶妻生子。

对于朝廷最大的贡献,就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战马。

在河西还没有光复的时候,河西良马难求,而济州,则每年贡献数千匹战马,让御营组织起了庞大的骑兵部队与契丹人针锋。

甚至,在皇帝的指派下,墨渊不辞辛劳,从天竺而来的高头大马与契丹马交合,培养出了著名的济州马。

比河西马,还要高大,而且耐热,负载大,奔跑速度快,对于契丹马来说,属于碾压性质的。

这也是幽州营重骑兵组建的基础。

无论是马甲,还是人甲,都是极重,一般的战马还真的是负载不了。

所以,济州马立下的大功。

论功行赏,他也受封了子爵。

烂大街的子爵。

墨渊虽然感到高兴,但还是比较遗憾的。

济州岛并没有前途可言,作为少府寺下辖,进步的空间很少,三十来岁,正处于政治的黄金年龄,他不想被辜负。

“济州岛,也有自己的骑兵!”

墨渊屹立在城头,轻声说道。

在这座岛,几乎全部是为马匹服务,打马掌,马鞍,兽医,以及各种的驯马师,以及学徒,规模达到了三千余人。

其余的百姓,基本上都是种植粮食,除了自己吃,其余的都是喂养马匹。

甚至,马场的规模不断扩大,还得从金山岛进一些。

也因为这样的环境,墨渊也培养了一批骑术了得的少年骑兵。

与其他的骑兵不同,他手底下的这只骑兵,不仅会钉马掌,给马看病,训练马匹,与马匹甚至能达到心灵相通的地步。

这种情况下,骑术自然了得,也是格外的厉害。

而,训练良久,终于,墨渊看到了希望。

“朝廷运送那么多的粮食过来,看来是准备起战事啊!”

“城主,那咱们骑兵能上场吗?”一旁的副手忙不迭地问道。

“肯定能!”墨渊认真道:“朝廷的骑兵,终究还是缺少的,所以,咱们必然要上战场。”

“到时候,咱们就会大显身手了!”

墨渊颇为兴奋道。

只有功勋,才能有赏赐,无论是土地,钱财,还是爵位,战争才是最快的路径。

……

与积极主动的济州岛不同,金山岛的热情并没有那么强烈。

或许是多年来的中转贸易,以及金矿的采伐,让金山岛的数十万人,更热衷于做生意。

在没有朝廷主动的安排下,他们抓紧时间做生意赚钱。

多年来的经营,让金山岛自给自足,渤海人的迁居,更是带来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光是挖矿的工人,就超过了万人。

“听说了吗?好像要打仗。”

“城主没发政令,咱们就别凑热闹了——”

“高丽人今年好像受灾了,咱们再运粮食过去,能赚一大笔呢!”

以商立城,金山岛晓得有些不同。

而在定理府与率宾府之间,有一座港口城池——北海城。

这也是后世海参崴的所在地,算是半个不冻港。

黑水都护府,就建立在这里,从库页岛搬离而至。

这里常年下雪,天气极寒,与吐蕃有的一拼。

即使在八月份,南方的秋老虎还没有,这里就已经开始降温,得穿皮袄了。

李致远望着不远处的海港,喃喃道:“再过一个多月,就得冻起来了,就再也看不见船只了!”

“呸,这该死的天气,真恶心!”

在他的视线中,那些脚夫们,则抬头挺胸,与那些商船的商量钱财,显得游刃有余,甚至态度颇为恶劣。

但,商人们也只能忍着。

由于地广人稀,人力昂贵,再加上黑水地区的皮毛,药材,海参,乃至于虎骨,虎鞭等极为珍贵,所以商人们只能强忍着其价格,雇佣起。

脚夫们虽然赚的多,但一到冬天就会港口封冻,物价高昂,还得被商人们赚去。

李致远就感觉,自己就是那些脚夫。

长久的坐镇黑水都护府,为那些贵族们,商贾,朝廷,少府寺,守候着大量的财富,结果,他不仅功勋少,还极为辛苦。

“某天寒地冻在这,还夺了两府,数万人,结果还是个子爵!”

李致远总是有些不甘心,亏他还是宗室,一个子爵,他可不满足。

“都护——”

这时,亲卫跑了过来,言语道:“朝廷传来了消息!”

“该不会是有仗要打了吧?”

李致远念叨着,随即,摊开一看,果然如此。

他大喜,忙道:“看来,我的立功机会来了,真是太好了!”

原来,皇帝的谕旨,是让他与渤海国配合,直接杀入辽东,将其搅和的鸡犬不宁,让契丹人无法集中全力。

“让儿郎们精神起来,此时不操练,更待何时?”

一时间,整个北海城鸡飞狗跳。

北海城特殊的地理位置,让这里是北方首屈一指的大城。

别的不提,光是那些偶尔的金矿,就足以让人疯狂。

对于此,少府寺甚至鼓励商人,汉子们去冒险采矿,采伐到了的黄金,只是按照市场价八成收购

除此之外,猎取皮毛,与女真人交换,都是小行商们发家致富的手段。

随便点东西,甚至能够换回价值千金的虎骨,虎鞭。

如果采到人参,那就更是发家致富了。

少府寺每年在黑水都护府赚取的利润,超过了五十万贯。

“咱们北海城,有多少人了?”

李致远轻声道。

过段时间要练兵,粮草消耗大,定然是要提前准备,而且,居民们的粮食损耗,也得计算入内。

“咱们军队五千,加渤海人,共有三万七千多人,那些行商,大汉,冒险来发财的,也能有个两三千了。”

一旁的长史闻言,轻声道:“四万人,比之刚来时,可涨了一倍有余!”

“钱赚到了,粮食损耗也多了!”

李致远叹了口气,说道:“你把府库中的钱财,都去少府寺换成武器,粮食,肉食,可不能亏了儿郎们。”

“都护,那可是五万贯钱啊!”

第三百九十五章感悟第1231章开药第一百七十章无题第1179章忽悠第两百零七章大兴科举(中)第九十三章北上之事第四百九十七章焦虑第两百二十一章潜邸搬迁第1160章幽州营第九十九章卑沙城内第七百八十九章威逼第1347章巡查国子监第一千零九十五章雁门关第九百五十五章藩镇第八百四十九章知贡举第六百一十九章命总算保住了第两百三十六章大兴科举(续)第八百六十八章北海利益第1211章第两百二十九章露布报捷第九百八十一章会面第九百八十章第五百三十九章悍勇第一千零二章条件第七百一十四章第1118章亲临第六百一十章致仕第四百九十七章焦虑第五百八十章荆国公薨第1115行事第八百七十三章出征第七百六十七章诞辰第1269章漠北第五百四十八章孟昶心太慌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一千零九十五章雁门关第五百九十章惊美第两百三十六章大兴科举(续)第七百二十三章第七百二十四章晋陵县第五百一十三章准备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土地问题第1244章治浙第1347章巡查国子监第六百三十二章第1288章父子第五百零三章宣战第八百一十七章飞鸽第1338章诸王第两百八十九章前途似锦第八百六十章万寿节第一千零二十三章藩镇入京第十二章杂事繁多(下)第六百零五章愤怒第1412章龙驭宾天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庙第八百三十一章踏脚石第一百七十八章徐闻盐场第四百一十一章权力第四百三十七章章程第两百零一章以功封王第两百四十六章上党李筠第六百七十三章认爹第四百三十八章试射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四百章捉拿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六百四十七章阴谋第四百六十九传播第六十七章人力缺乏第三百八十四章憧憬第1404章安排第七百零三章避暑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气候第八百四十章军制(下)第1256章罢都护、设新府第九百三十七章决战(结)第九百四十四章第1300章假道第四百二十二章兵权第四百四十一章热潮第四百五十三章八大院第三十六章钦州张府第1380章第四百二十八章大理第1241章裁撤边镇第两百八十五章处置安排第1231章开药第1167章惊喜第一章我有嘉宾第一百八十二章金钱与军队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观第七百一十五章热闹第两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第1157章第两百三十三章中原布局(1)第四百六十二章舆论导向第1217章不一样的凉州第1190章第八百八十一章流言
第三百九十五章感悟第1231章开药第一百七十章无题第1179章忽悠第两百零七章大兴科举(中)第九十三章北上之事第四百九十七章焦虑第两百二十一章潜邸搬迁第1160章幽州营第九十九章卑沙城内第七百八十九章威逼第1347章巡查国子监第一千零九十五章雁门关第九百五十五章藩镇第八百四十九章知贡举第六百一十九章命总算保住了第两百三十六章大兴科举(续)第八百六十八章北海利益第1211章第两百二十九章露布报捷第九百八十一章会面第九百八十章第五百三十九章悍勇第一千零二章条件第七百一十四章第1118章亲临第六百一十章致仕第四百九十七章焦虑第五百八十章荆国公薨第1115行事第八百七十三章出征第七百六十七章诞辰第1269章漠北第五百四十八章孟昶心太慌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一千零九十五章雁门关第五百九十章惊美第两百三十六章大兴科举(续)第七百二十三章第七百二十四章晋陵县第五百一十三章准备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土地问题第1244章治浙第1347章巡查国子监第六百三十二章第1288章父子第五百零三章宣战第八百一十七章飞鸽第1338章诸王第两百八十九章前途似锦第八百六十章万寿节第一千零二十三章藩镇入京第十二章杂事繁多(下)第六百零五章愤怒第1412章龙驭宾天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庙第八百三十一章踏脚石第一百七十八章徐闻盐场第四百一十一章权力第四百三十七章章程第两百零一章以功封王第两百四十六章上党李筠第六百七十三章认爹第四百三十八章试射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四百章捉拿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六百四十七章阴谋第四百六十九传播第六十七章人力缺乏第三百八十四章憧憬第1404章安排第七百零三章避暑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气候第八百四十章军制(下)第1256章罢都护、设新府第九百三十七章决战(结)第九百四十四章第1300章假道第四百二十二章兵权第四百四十一章热潮第四百五十三章八大院第三十六章钦州张府第1380章第四百二十八章大理第1241章裁撤边镇第两百八十五章处置安排第1231章开药第1167章惊喜第一章我有嘉宾第一百八十二章金钱与军队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观第七百一十五章热闹第两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第1157章第两百三十三章中原布局(1)第四百六十二章舆论导向第1217章不一样的凉州第1190章第八百八十一章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