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人

“何人?”承熹既惊又疑,要见何人需要这般着紧?请进宫来不就是了,为何还要她亲自出宫?

淑妃嗫嚅着唇,面色更白,一时说不出话。

正当此时,耳房中却突然有一阵轻轻的响动。承熹惊疑不定问:“什么动静?”淑妃蓦地一惊,强笑道:“大约是我养的那猫儿吧。”

猫儿哪能弄得出这般大的动静?

承熹要进屋看,淑妃却连忙扯了她的衣袖将她送出了门外,神色尴尬极了:“承熹,你改日再来,今日实在不方便。方才我求你那事,日后我再与你解释。”

“你到底要见何人需要这般着紧?”承熹追问了两句,淑妃却什么都不肯说,承熹无奈只好离去。淑妃目送她走远,便匆匆关上了房门。

见房门已合上,承熹没再往前走,原地站定思忖片刻。

今日这事处处都透着古怪——方才淑妃求她帮着出宫的话还在耳边呢,这会儿却又匆匆把她推了出来。

承熹心中的不安越来越深,她一向有个毛病,惯爱把事往坏里想,好些事情刚显出端倪,她却已经想过了最坏的结果,做了最坏的打算。

明明这春天的温度正合宜,短短一会儿工夫她却出了一身冷汗——方才屋子里那莫名其妙的动静,到底是什么?淑妃为何神色如此慌张,连仔细想个好些的借口来糊弄她都顾不上了?

以往她极少好奇他人私事,即便心中有好奇,也会忍着不去探

以往她极少好奇他人私事,即便心中有好奇,也会忍着不去探究,这是为人的本分。

只是此时这事古怪得很,若由着淑妃一人折腾,不知得捅出多大的篓子。

四下看了看,方才淑妃留了自己说话之时喝退了丫鬟,此处除了她再无别人。承熹纠结一会儿,终究打定了主意,折身返回,站在门前细细听里头的动静。

屋子里头静悄悄的,没一点动静。

承熹略一思索,绕过东面行了十几步,进了正屋旁的耳房。耳房布置简单,未得主子吩咐的丫鬟常在此处坐着歇歇腿。因先前丫鬟都被遣走,此时里头也空无一人。

耳房与正屋相连的地方有两扇黄玉为面酸枝木为框的支摘窗,有一扇窗子被木棍支起,另一扇紧紧闭着。

承熹走到那扇紧紧闭着的窗前往屋内看,长乐宫中也有这般的黄玉窗,透过窗子能隐约瞧见里头的景致,却什么都看不明白。隔得有些远,淑妃说话声音也小,实在听不真切,承熹只隐约听到:“你……不来看我……”

而另一人说话的声音低低的,承熹感觉更不妙,轻手轻脚地走到另一扇被支起的窗前,贴在边缘处往里头仔仔细细瞧去。这一眼看去,当下呼吸一滞。

和淑妃说话的那人——竟是一个男子!

那男子约莫不惑之年,容貌倒是生得不错,他虽是只露了一个侧脸,内殿的光线也不如何明亮,长相也是陌生。

可那双眼睛承熹绝对不会认错。她自小跟着画师学习画艺,往往能凭借寥寥几眼就能记住人的特征,虽记不了太久,短时间内却可过目不忘。更何况,这人的相貌她前两日刚刚描过图的。

——这个中年男子,正是半月前在围场救下她的那人。

淑妃竟贴在了那男子怀里,仰着脸看他,说话的声音更小了,神情却似有娇柔之色。

承熹一时心神巨震,竟不敢听他们在说什么,背后也是一身冷汗,先前那一丝半点的胆量一下子散了个干净,再不敢听下去,连忙扭身要走。

大约是她走得匆忙,扭身的时候衣袖带偏了那支窗的木棍,那扇窗忽然落了下来,“劈啪”一声响,传至空旷的殿内更是响得惊人。

淑妃和那男子都是悚然一惊,那男子不能出声,淑妃定了定神,沉声问:“谁在外面?是明玉吗?”

承熹咬着唇没说话,整个身子都僵得不能动弹。她站在窗子一侧边上,方才又往外走了两步,里头的人只有探出头来才能看到她。

那男子握了握淑妃的手,以眼神无声地安抚。抽出腰侧匕首,朝着耳房的窗子这处走了过来,霍得掀开了那扇窗子!

他探头过去,颦着眉细细瞧了半晌,合上了窗子。淑妃忙问他怎么了,男子摇摇头,答:“没人在。”

*

耳畔突然有人低声道了一声“得罪”,承熹正是一惊,下一瞬却被身后那人掩了口,另一手在她后襟之处略略一提,这便攀在了房梁之上。

她一颗心噗通直跳,快要跳出喉咙口了。方才那声“得罪”声音极低,承熹没听出来是女子还是男子。此时垂眸细看,掩着口的那双手指骨纤细,贴在自己身后的那人身量矮小身段玲珑,明显是个姑娘。

承熹稍稍放下了心,知道此时不是说话的时候,一动不敢动。

耳房的窗子霍然而开,那男子探出头来警惕地打量一圈,见此间无人这才舒了口气。

待他重新关上了窗子,承熹悬在嗓子眼的心总算归了原位。后襟之处又是一紧,身后那姑娘携着她从此间后窗中飞快掠出,一路踩着房檐疾行,待到了灵犀宫中一片竹林荫处,这才放开她。

那姑娘甫一站定便单膝跪地,垂首请罪:“冒犯之处,还望公主恕罪。”大约是女子终究力气小一些,提着承熹行了这段距离,额间已出了薄汗。

承熹理好了衣裳,颦眉问她:“你是何人?”那姑娘思忖须臾,似在犹豫该不该说自己的身份。

见她一身黑衣,定是宫中暗卫无疑。承熹心中一动,压低声又问:“你是太子殿下♂身边的?”

那暗卫点点头,证明了她的猜测。

她不小心弄出了一点动静,这人便出现带走了自己,能出现的那般巧,想来是得了承昭吩咐早早便呆在这里的,那便是监视了。

按淑妃和那男子熟稔的模样,想来不是一日两日了。念及此处,承熹又问:“那男子是第几次进宫了?”

那暗卫仰着头,神情冷峻地盯着公主看了好久,薄唇紧抿犹疑许久,想起往日太子殿下待公主的厚重,垂下头低声答:“三年来,第十七次。”

承熹倒吸一口凉气,这么说来,此人厮混入宫与淑妃互诉衷肠,已不止三年了?再想起今日淑妃说漏嘴的她也常偷跑出宫去……承熹一时不知作什么表情好。

别的也无须多问,承昭派人监视了三年有余,必然早早知道了此事。承熹浑浑噩噩点了点头,叫那暗卫下去了。

她为避嫌,走正门出了灵犀宫。红素几个本在正殿门口静候,公主却比她们先行一步,心中疑惑,却也不敢多问。

*

今日的午膳承熹没用多少,江俨给她夹的菜堆了一碗,她也没动几筷子,反倒咬着那玉筷头怔怔出神。

江俨一连唤了她好几声也没把人喊回神,这便夹了一块青笋凑在她唇边,承熹呆呆张嘴咽下,待江俨一连喂了好几筷子这才醒了神,连忙嗔道:“江俨,你别闹!”

她没有食欲,江俨也吃不下去,唤人撤了膳只管跟她说话。

“你说淑妃她那般……到底是为什么呢?她费尽心思混出宫去,那男子也时常混进宫来,若不是为了见面,又何苦这般闹腾?”

“她与那男子的关系是不是我想多了?淑妃从来灵慧,怎么会做这样糊涂的事……可她又是那样爱热闹的性子,被拘在这宫里多年,又无宠无子,我实在不敢想……她身为宫妃,若这事被人查住了岂不是自寻死路?她怎么这么糊涂?”

“还有先前在围场时,承昭说几年前就承诺为淑妃保守这个秘密,这说明他是早早知道这事的。打小承昭就被父皇母后管得严,宫里头娘娘这么多,怕他养成了温软的性子,从不让他与宫妃亲近。承昭跟淑妃也不亲,他瞒而不报是为了什么?”

“兴许这事母后也知道……淑妃偷跑出宫,母后也没罚她,只说她‘糊涂’。”那日刚从围场回来,淑妃在坤宁宫给母后请罪,母后却似一点都不惊讶的模样,只长长叹了一句“糊涂”。承熹此时想来,更觉得这两字里头大有深意。

她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江俨插不上话,默了一会儿,迟疑问:“公主……真的想知道?”

承熹微一愣怔,一时瞠目结舌:“连你也知道?”

“先前,属下跟在太子身边,也知道一些。只是从没见过那男子,看了公主那图,也没认出来。”江俨说完这句,见公主怔怔看着他,正色说:“太子殿下确实与淑妃有过承诺,公主若是想听,我就说给你听。”

他这般坦荡,承熹反倒犹豫了:“你可有立过什么誓?我记得侍卫入宫之时是需要立毒誓的,出卖主子、违背诺言要遭天打雷劈什么的……”

江俨点点头,这毒誓他确实是立过的。

这毒誓都发过了,承熹哪还敢叫他说?见江俨都开了个头,忙捂了耳朵说:“你快住口,不许说!何况我听人说,男子乱嚼舌头对其运道不好的,会生晦气灾气。”

江俨闷声笑:“无妨。公主才是属下的主子,太子的事如何不能说?”毒誓他并不信;至于运道,他这许多年的期冀已经得偿所愿,还要那虚无缥缈的运道有何用?

“你别跟我说。”承熹把他推得远远的,江俨顺势退了两步,见她又捂着耳朵坐回椅上,明明她绞尽脑汁也要去猜,却因为不想他破了誓,愣是要犯别扭:“我不听,你别给我讲,我偏要自己猜!”

作者有话要说:

争端(大修)小兵请安先蚕礼送世子去太学院玉坠与遗书热锅子离京决定休夫春宫图琐事徐老夫人病了捉鱼故人文景六年(上)太学院选择解释脱险刺绣南阳战起情不知所起(上)侍读捉鱼叵测养胎年礼大皇子妃心疾迎春日魏家二哥春宫图郡主进京离开捉鱼大婚(上)问话贼窝和好情不知所起(上)作死大婚(上)和好大皇子妃捉鱼养病年礼易容问话侍卫(捉虫)破相隐情方晟睿方大人情深虔城刻骨大婚(上)相府三公子议事重润逛街往事(下)争端(大修)进城纳面首夜雨小三流产决定(大修)故人待嫁一味相思重润逛街临别洗三礼春宫图劫持作坊整书往事(下)整书先蚕礼热锅子遇险煞费苦心发热山洞过夜先蚕礼攀高枝驸马初回京(小修)大婚(下)险招易容降火新居司易江家别说话进城举箸神秘人
争端(大修)小兵请安先蚕礼送世子去太学院玉坠与遗书热锅子离京决定休夫春宫图琐事徐老夫人病了捉鱼故人文景六年(上)太学院选择解释脱险刺绣南阳战起情不知所起(上)侍读捉鱼叵测养胎年礼大皇子妃心疾迎春日魏家二哥春宫图郡主进京离开捉鱼大婚(上)问话贼窝和好情不知所起(上)作死大婚(上)和好大皇子妃捉鱼养病年礼易容问话侍卫(捉虫)破相隐情方晟睿方大人情深虔城刻骨大婚(上)相府三公子议事重润逛街往事(下)争端(大修)进城纳面首夜雨小三流产决定(大修)故人待嫁一味相思重润逛街临别洗三礼春宫图劫持作坊整书往事(下)整书先蚕礼热锅子遇险煞费苦心发热山洞过夜先蚕礼攀高枝驸马初回京(小修)大婚(下)险招易容降火新居司易江家别说话进城举箸神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