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招

皇后不爱听他人许诺,她自己也不怎么信这个。可她那时想着,一个八尺男儿能拉下自己的面子,在女子的娘家人面子放低身段,说些心坎里的话,已是及其难得的了。

到头来,还不是负了承熹?她到底是挑错人了。

而如今这个,跪了这么久也一声不吭,瞧着也不是个明白事的。皇后猜不准他心里在想什么,会不会是在犯拗?可看他神情淡然又不像;又或者是笃定了承熹的心意,知道承熹会护着他,所以才能这般气定神闲?

皇后心中一拧,在他身上剜了一眼,江俨身为武人,不习惯这般古怪的视线,直觉一般想要抬起头来,却立马反应过来此举不妥,垂下眼去。

却忽听皇后问他,“你与承熹,平日也不说话?”若平日就是这般一声不吭的模样,让一向性子淡的承熹变着花样哄他……皇后气息绵长了一些,将怒气沉在心里。

“说的。”江俨记得先前公主的话,开口前定要再三斟酌才敢答。

皇后心里更拧巴,瞧这惜字如金的,比自己这个主子说得还要少……回话前也不知加上“回娘娘的话”?可见在承熹身边也是个没规矩的!

想想几个妃嫔在她面前说的,竟在大庭广众之下拉拉扯扯搂搂抱抱,丝毫不顾忌承熹的身份,品格尚不能定论。

她哪知道江俨是真紧张?方才一室静寂之时,他还能岔开思绪想想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可皇后开口一问,江俨便紧张得心肝脾肾肺五脏六腑都在哆嗦。莫怪先前公主脸都白了,连他这般遇事沉着冷静的都着慌。

偏偏紧张到了如此境地,江俨倒比平时表现得更沉稳,坦然得丝毫不像是当众轻薄了人家姑娘。又因知道自己嘴笨,一个字都不敢多说。

“与本宫说说,都说些什么?”

江俨干巴巴说:“公主今日午膳吃了什么?公主昨夜睡得如何?公主要不要出去散步?”初时还有些紧张,说了这许多,越来越顺溜了。足足说了一刻钟,甚至连“公主少吃甜,吃甜多了会致脾胃气机阻滞,水湿不运”这类的都说了。

江俨一向记性好,把最近十日来与公主说过的话都背了一遍。这还是因为这几日两人见得少了,不然会说更久。

当然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江俨还是明白的,比如那夜他欺负公主还把公主弄哭的事,说了就是犯蠢……

待流云紫砂香炉里的清心香燃尽,丫鬟进来续过香,江俨这才说完。

总算不再如先前一般惜字如金,可皇后呼吸却更绵长了,先前瞧他的目光还是丈母娘对女婿不满意一样的挑挑拣拣,如今颦着眉尖懒得瞧他——承熹如今的眼光实在堪忧,居然能被个这样的哄住……

唯一叫她满意的,便是这侍卫记得这许多,想来是真的把承熹放在了心上。

又忍着心中不喜细细瞧了两眼,因江俨垂着头,只能看见他额头饱满,眉眼开阔,瞧着竟有些熟悉。皇后心中一动,便说:“你抬起头来。”

江俨应声抬头,目光仍是垂下的,不敢直视凤颜,任皇后细细打量的目光在自己脸上转了好几圈,听她又似不确定一般疑道:“你与前些年跟在承熹身边的那个侍卫,可是同一个?”

江俨呼吸一顿,应了喏。当年他只在临走的当日,与陛下和娘娘说过一回话。如今娘娘既这么问,想必是想起来了。

皇后静静瞧着,她常年久居深宫,诸事都有底下的人打理,平日见得人不多,需要记得人更少,却对只在五年前见过一回的江俨印象挺深刻。

这人如今眉眼更为沉峻。五年前他虽也是这般的沉默寡言,心事却浅得一眼就能看得分明。如今面上滴水不露,连她都看不出他心中所想了。

可既已认出了这人是曾经在承熹身边呆过的,也不需要再挑拣了。皇后收回视线,不再瞧他一眼,缓声说:“在本宫眼中,徐家与你家,甚至是平头百姓,并无差别。”

这话却是实话,多年来,除了有哪家小儿女请旨赐婚时,需要考虑是否门当户对,皇后确实许多年未曾想过身份门第的问题了。即便是太子的两个良娣,也是全凭承昭心意。

都说皇家结亲重的是门第,可承熹的情况却不同。承昭自出生起就被立太子,如今大权在握,也不需要从承熹的夫家处借势。

她的女儿合该挑个最称心如意的,若是人好,性子好,品性学识能得承熹认可,不是贪慕权势之辈,身份再低也无妨。

然而,她盯着江俨,眸光倏地转冷。“若承熹喜欢的是别人,无论士农工商何等出身,本宫都会二话不说允了。”

“唯独你不行。”

江俨身形一震,一颗心都沉到了谷底。

*

承熹等了一炷香,把自己要说的话都在心头打过腹稿,却仍没见皇后来,这才觉得不对劲,忙问孙嬷嬷:“母后怎么还不来?”

孙嬷嬷笑说:“公主莫急,老奴去瞧瞧。”

承熹心觉不对,不顾孙嬷嬷出声阻拦,自己出去瞧,外头哪还有江俨的身影?

孙嬷嬷见瞒不住了,这才引着承熹去了偏殿。

江俨就那样垂着头跪着,承熹从他身后走近时细细瞧了一眼,江俨双耳微动,朝她这边略略转过视线,飞快地看了一眼,又恭敬地垂了头。他脸色不太好,也不知母后与他说了什么话,能让他都微微变了脸色。

再往座上一看,母后冷眼看着这边,承熹连忙走上前去,不敢再给他多使个眼风,就怕母后瞧见了更生气。

坐在母后身边,亲亲热热挽上她手臂,强打起笑脸笑道:“我听孙嬷嬷说母后给我做了芙蓉糕,承熹等急了,就忍不住来尝了。”

皇后瞥了她一眼,原先多好的孩子啊,如今为了一个男人,都会跟自己耍心眼了,“孙嬷嬷说错了,母后没做糕点。”

承熹唇畔的笑有点僵,只好敛了笑,又开口说:“这时辰也不早了,皓儿还等着我用晚膳呢!明儿个女儿再来给母后请安。”

皇后没事人一样,浅笑点头:“你先回吧,这侍卫留下,我还没问完话。”

承熹哪还敢走?一颗心都揪了起来,明明三两句就能说清楚的事怎么要问这么久。只听皇后又问:“我听说,被人瞧见的时候不成体统,这是为何?”

“那时……”江俨不敢停顿,刚开了个头,便被承熹插了话:“那时我鞋子湿了,他又怕我一人掉下湖去,不敢留我一人,事急从权,只能抱着回去。”

皇后静静瞧着她扯出这么个漏洞百出的理由,淡声说:“我没问你。”

承熹只好默默喝茶,唇刚沾到瓷杯,又听她说:“怎的身边连个丫鬟都不带?”

江俨不知如何答,承熹怕他露怯,赶紧接过话头:“丫鬟被我遣回去取鞋子了。”

皇后眸光凉凉的瞥了承熹一眼,“你别说话。”

“既是光明磊落,被人瞧见了又为何藏着躲着?”

这说得是江俨一看见迎面行来了人,动作比脑子还快地躲在了假山之中,承熹一时暗恼,怎么这几位娘娘都事无巨细地与母后说了?连忙说:“那时……”支吾半天,也想不出好的借口。

皇后瞧着,更不开心了。她的女儿一向事事从容,如今为了帮一个奴才开脱,都急成了这般模样,手都拿不稳杯盏,杯盏轻晃的声音她都能听得分明。

更气的是,她还什么都没问呢,承熹便已经要护着她了。自己的暖心小棉袄被别人抢去了一半,皇后更不开心了。盯着江俨,声音中都带了冷意:“入宫多年,连话都不会回,这般不识事的奴才留着有何用?”

承熹深吸口气,抿着唇再不敢插话了。

又静坐了半晌,皇后只问了两个无关痛痒的,看承熹坐立不安的模样,终究有些不忍心,又不能当着承熹的面敲打,只好说:“回去用晚膳吧。你这侍卫说话挺有意思,赶明儿再过来与我说说话。”

承熹赶忙说:“他嘴笨,能说出什么有意思的啊?女儿来陪您说话便是。”

“他于武学颇有见解。”

承熹仍不死心,“您什么时候对武学有了兴致?”

“今儿个。”皇后淡淡答。

*

他们从内室出来的时候天色已晚。

承熹一时连前头引路的两个丫鬟都顾不上了,忙拉过江俨问母后说他什么了。

江俨未答,颦着眉尖细细思索。其实皇后并没有大发雷霆,意思却再清楚不过,若是他识抬举便该自行离开,若是不识抬举也被会赶出宫外,没得商量。

可在皇后看到公主不停为他说话后,却松动了不少,脸色仍不好看,话却软了些。

皇后大约以为他是那种贪慕权贵的人,想借着公主往上爬,以为是他一腔情愿地糊弄了公主。如果皇后瞧到了公主待他也是有心的,两人已经到了难舍难分的境地,会不会更松动一些?

念及此处,江俨转脸凑在承熹耳畔,轻声问:“公主可怕声誉有损?”

承熹摇头说:“不怕”。

虽她做事一向不怎么在意他人眼光,自己心中却有一套严苛的准则,与人相交的尺度该是多少都心中有数,绝不超出半分。

哪怕前些年她那么喜欢江俨,顶多不经意间碰过他的手,光是那般便觉得自己不知羞了。如今做了好几年娘,回宫之后面对江俨稍稍开明了一些,却也是发乎情止乎礼。

作者有话要说:  霸王硬上弓的梗是我半年前就想好的。顺便一提,我是亲妈~~~~

三字锦囊海底针罚抄书新居押解别说话煞费苦心迎春日决裂往事(中)大皇子妃长乐宫(捉虫)三字锦囊讽刺(小修)刺绣讽刺(小修)情深一味相思养胎讽刺(小修)解释事败押解夜入林府送世子去太学院软禁战胜往事(上)举箸往事(中)山洞过夜问话重逢吃素徐老夫人病了回宫徐老夫人病了解释侍卫娶亲了?海底针养病举箸发热讽刺(小修)裕亲王夜入林府情不知所起(上)押解司易身份可疑和好劫持先蚕礼树林甜甜甜离京希冀迎春日心疾盛王相助遇刺海底针发热进城决定休夫彻查三公子和重润相助驸马初回京(小修)三公子和重润夜雨上元佳节二月始业往事(中)叵测大皇子妃朝事待嫁事毕文景六年(下)养病(捉虫)文景六年(下)圣旨下(大修)虔城离京事毕文景六年(上)魏家二哥夜入林府甜甜甜甜甜甜养胎姻缘不成情分在?神秘人圣旨下(大修)花匠裕亲王
三字锦囊海底针罚抄书新居押解别说话煞费苦心迎春日决裂往事(中)大皇子妃长乐宫(捉虫)三字锦囊讽刺(小修)刺绣讽刺(小修)情深一味相思养胎讽刺(小修)解释事败押解夜入林府送世子去太学院软禁战胜往事(上)举箸往事(中)山洞过夜问话重逢吃素徐老夫人病了回宫徐老夫人病了解释侍卫娶亲了?海底针养病举箸发热讽刺(小修)裕亲王夜入林府情不知所起(上)押解司易身份可疑和好劫持先蚕礼树林甜甜甜离京希冀迎春日心疾盛王相助遇刺海底针发热进城决定休夫彻查三公子和重润相助驸马初回京(小修)三公子和重润夜雨上元佳节二月始业往事(中)叵测大皇子妃朝事待嫁事毕文景六年(下)养病(捉虫)文景六年(下)圣旨下(大修)虔城离京事毕文景六年(上)魏家二哥夜入林府甜甜甜甜甜甜养胎姻缘不成情分在?神秘人圣旨下(大修)花匠裕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