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英国仍然在反抗

谈谈,或者是做出要谈谈的样子,作为当今世界唯一一个五千亿经济体,杜勒斯认为美国作为世界霸主的权力是无限的,想要达成的目的就一定要达成。

英国人大可以做出竭尽全力的反抗,这都没有关系,但美国最终还是要逼迫英国就范。

说的这么直白可能有些没有照顾英国的情感,但整个欧洲加上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南非全算上,经济仍然和美国无法相提并论也是事实。

杜勒斯有着这种决心,这一次来英国的访问会是这么态度,自然就非常明了了。

铁了心要让英国低头的杜勒斯,碰上了仍然认为英国是世界大国的现首相艾登,整个见面过程不能说是针锋相对,也可以称得上是针尖对麦芒。

希望英国能够见好就收的杜勒斯,让艾登能够认清现实,不然的话闹下去英国不但得不到想要的,还会因此出现更大的损失。

和首相艾登的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的处境相比。

已经到达印度的外交大臣麦克米伦,则体会到了英国外交大臣的快乐,脚踩印度土地的那一刻,笑容就没断过,这才是生活,才是外交大臣应该有的样子,而不是在国内连外交政策,应该由外交大臣主导的领域,却只能听艾登的话。

要是艾伦威尔逊见到麦克米伦现在的样子,一定会断定麦克米伦反迹以露,可他不在。

印度已经独立了十多年,尼赫鲁的有声有色之路也走过了十年,和英属印度时代相比,要说印度没什么改变那肯定是在撒谎,至少独立这么多年印度没发生过大饥荒,当然长期的营养不良继续存在也是必不可免的。

尼赫鲁的威望丝毫不逊色于后世的莫迪老仙,但这只是表象,要是和世界屋脊对面的国家相比,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就能看出来,其实世界屋脊两边的发展有本质的区别。

印度比邻居强的时期,仅限于炮党执政的短短时间前后。

早在朝鲜战争时期,新中国就开启了消灭传染病的计划,接连颁布对传染病的法令,力争消灭鼠疫、天花、血吸虫病、霍乱、白喉、回归热、疟疾等等一系列的传染病。

传染病的有效防治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进行社会动员,协调各方面开展防治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建立健全卫生防治机构,实行疫情报告制度,制定卫生政策法规,开展科学研究,迅速有效控制消灭危害严重的传染病。

十年来效果显著,和刚建国时期有着天翻地覆的差别。而印度政府在这方面不能说是没成绩,但印度政府的成绩,不一定比蒙巴顿医药集团的仿制药高。

有熟知历史的艾伦威尔逊帮忙,妻子的医疗产业利用了印度这片神奇大陆,开始在医药领域奋起直追,在印度的特殊国情掩护下,以济世救人的精神,开启追赶者的必经之路,无视知识产权的大量仿制,同时在印度的多元化社会中取得想要的数据。

麦克米伦这一次的访问,还准备去一趟在班加罗尔的蒙巴顿医药集团视察,讴歌一下英印特殊关系,表彰英国企业在印度的重要作用。

不出所料的是,尼赫鲁在热情招待麦克米伦访问的同时,提及了果阿的归属问题。

麦克米伦心说,要不是现在的外交部常务次长是原来的英属印度专员助理,专门在来之前提醒过他,这个问题还真称得上是手忙脚乱。

“尊敬的总理,现在英国深陷伊朗危机当中,在这个时候对葡萄牙施压的话,可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麦克米伦苦笑一声,冲着尼赫鲁说道,“我这一次来到印度,甚至是希望印度能够发挥国际影响力,站在英国一边,从传统关系上帮助英国,共同解决伊朗问题。毕竟在地理层面上,印度和伊朗的距离并不远,波斯湾的安全不但和英国的利益相关,对印度也极其重要。”

麦克米伦并不是在撒谎,他来到新德里的其中一个目的确实是有拉拢印度支持英国的意思,在这个年代,印度虽然不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但很多国际会议都是邀请印度,以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者出现来表明公正的。

“呃?”尼赫鲁陷入了犹豫当中,他很清楚伊朗石油危机是英国和美国的对抗,他也一直在关注伊朗问题的发展,也知道英国联络了法国,而美国拉拢了德国,围绕着伊朗石油危机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交战。

印度能不能参与进去?尼赫鲁不得不好好考虑一下,尼赫鲁在印度的职位是总理兼外交部长,其实就和现在的英国首相艾登一模一样,做着总理的工作管着外交的事情。

这些年来尼赫鲁做的相当不错,为此尼赫鲁还专门留在了英联邦当中,保持和英国传统关系的同时,留在了英联邦体系中享受红利,这给了印度政治精英阶层很大的自信,大国心态的种子自此萌芽。

尼赫鲁也利用美国和苏联的拉拢走中间路线,这样不敢说不说称霸全球,但是起码独立自主,不再任人摆布,合适的时候还想敲打一些不听话的朋友,笼络一批小弟,起码南亚印度要说了算,最终梦想时建立一个大印度联邦,而且在国际社会中还要有相当的存在感和话语权。

“总理先生,如果印度想要做中间路线的话,可能还需要英国维持相当实力才行。世界慢慢走向两级格局当中,会排挤掉其他大国的影响力,如果英国和法国都无法抵抗的话,印度现在抵抗这种趋势也很难。”

麦克米伦尤其强调了大国这个词汇,艾伦威尔逊虽然在来之前提醒过他,但作为外交大臣,他也在外交领域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全都听首相的。

这一次来访本就是怀着拉拢印度支持英国的心,“如果印度能够在伊朗问题上帮助英国一把,英国在解决伊朗石油危机之后,尝试就果阿问题和葡萄牙好好谈谈,拿出来一个双方都接受的方案,实在不行就制定一个路线图,逐步将果阿移交给印度,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葡萄牙的利益应该得到保留。”

大国?尼赫鲁不由的心驰神往,其实当今的印度在国际上左右逢源,并不是完全依赖于尼赫鲁的外交到处蹭热度,归根究底还是经济建设有了成果。

苏联的高歌猛进,为尼赫鲁提供了后发国家崛起的样本,印度开始了大踏步的走向发展的康庄大道。

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如增加粮食生产,抑制通胀,减少收入不平等等。

紧接着印度又发布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第二个五年计划则是解决可持续的吃饱问题,如提升国民收入水平、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发展国家基础和关键工业。

现在亚洲的经济体当中,印度是亚洲第二,和日本不相上下,刨除人均这个比较,印度不比日本差,为什么要只算总量呢?因为北方的人口大国也只算总量。

如果印度可以在伊朗问题上支持英国,英国愿意在伊朗危机结束之后,为了印度和葡萄牙创造一个谈谈的机会,这是好的方面,当然麦克米伦也发出了一些挟持的意味。

英属肯尼亚有四十万印度裔人口的存在,在非洲殖民体系出现松动的当下,这些印度裔的去留问题,已经被英国所注意到,麦克米伦暗示,一旦出现了流血事件,可能会对尼赫鲁的政治声望造成打击。

好处是果阿问题英国愿意创造一个沟通的桥梁,坏处是肯尼亚的印度裔会打击尼赫鲁的政治声望,时间走到现在,英国固然是和日不落帝国时期没法比,但仍然有六百多万平方公里本土之外的领地存在,还处在变卖祖产套现的过程中,而不是已经到了结果。

留给了尼赫鲁几天时间好好想想,麦克米伦便前往班加罗尔,表彰英国企业对印度人生命安全的杰出贡献去了。

几天之后,在伦敦方面艾登和杜勒斯不欢而散的他同时,麦克米伦和尼赫鲁共同宣布英国和印度达成了一揽子促进彼此发展的协议,同时肯定了印度的国际地位,“世界未来的中心在亚洲,而亚洲的中心在印度,对很多看起来毫无关系的事务,印度也有表态的资格。”

不管是朝鲜战争,还是连带着越南分治的日内瓦会议,印度都是参加过的,印度的国际地位由此可见一般,那么这一次伊朗石油危机,印度也当然应该表态,这很合理。

在国内被艾登亲自指导外交工作的麦克米伦,终于在印度这个前殖民地,找到了证明自己外交能力的机会。

伊朗石油危机的波及的国家,又多了一个,整个事件波及的国家越来越多,事情也变得越发的复杂,就在麦克米伦在印度取得成果的几乎同时,英国外交部宣布对苏联发出邀请,增进英国和苏联的文化交流。

杜勒斯访问英国的结果竟然是这样,华盛顿对此惊呼,老牌帝国主义不可战胜。

第1612章 政绩交换第四百三十七章 牵线搭桥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英国不养懒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国任务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亚国父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劳苏联费心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红海军出击第一百三十二章 劳动和口粮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红海军出击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气象第二百四十四章 凯瑟琳赫本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七十四章 办法总比困难多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美元危机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体系第七百二十八章 仰光的求助第五百九十一章 轻罪重罚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唇枪舌战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出访英联邦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勾心斗角第八百八十二章 爱德华的指点第九百二十九章 我大英又回来了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国陷阱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美国想谈谈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集体主义第三章 世界首富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九百五十二章 应该扛白旗!第二百七十八章 无趣的艾伦第五百五十五章 连锁反应第三百八十七章 驻法大使馆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先签个密约第三百三十章 北罗德西亚第四百四十二章 欢迎王储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坚持一年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请甘地!第一百五十九章 学校没教过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专员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剑四顾心茫然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礼花到港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来首相的视察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什么苏德同盟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懂得都懂第一百一十六章 来自盟友的背刺第一百五十三章 彰显团结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六百零一章 亿顶王冠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较第七百四十七章 苏联加入北约的建议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以后不要说了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与民争利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五月风暴第三章 世界首富第一百三十章 奔驰公司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战第七百五十一章 精神建设工作第1592章 德日有危险第八百九十九章 再苦一苦殖民地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法煤铁共同体第1616章 有理有据第三百四十九章 批判的心第八百六十一章 有能量的小圈子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供水系统国有化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压力全在英国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出访英联邦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时代的灰烬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国陷阱第九百二十四章 圣诞礼物第一百五十二章 输出分治经验第五百四十五章 翘首以盼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荣誉和惩戒第六百八十五章 启程第一千四百章 吓唬基辛格第一千零三章 一地鸡毛的辩论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纵连横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质危机第六百四十九章 感觉良好的公主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赚他一个亿第1555章 皇家海军出击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后通牒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艰难的决定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第三百六十章 温文尔雅威尔逊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岛渔夫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调停建议第九十九章 欢迎新首相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美人计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国任务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东京奥运会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八百三十四章 压力全在法国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以后不要说了第七十二章 潜艇生产线第二百零六章 主动示好第一百九十六章 钢丝上的印度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会议成果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军元帅蒙巴顿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军
第1612章 政绩交换第四百三十七章 牵线搭桥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英国不养懒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国任务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亚国父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劳苏联费心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红海军出击第一百三十二章 劳动和口粮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红海军出击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气象第二百四十四章 凯瑟琳赫本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七十四章 办法总比困难多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美元危机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体系第七百二十八章 仰光的求助第五百九十一章 轻罪重罚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唇枪舌战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出访英联邦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勾心斗角第八百八十二章 爱德华的指点第九百二十九章 我大英又回来了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国陷阱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美国想谈谈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集体主义第三章 世界首富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九百五十二章 应该扛白旗!第二百七十八章 无趣的艾伦第五百五十五章 连锁反应第三百八十七章 驻法大使馆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先签个密约第三百三十章 北罗德西亚第四百四十二章 欢迎王储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坚持一年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请甘地!第一百五十九章 学校没教过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专员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剑四顾心茫然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礼花到港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来首相的视察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什么苏德同盟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懂得都懂第一百一十六章 来自盟友的背刺第一百五十三章 彰显团结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六百零一章 亿顶王冠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较第七百四十七章 苏联加入北约的建议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以后不要说了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与民争利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五月风暴第三章 世界首富第一百三十章 奔驰公司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战第七百五十一章 精神建设工作第1592章 德日有危险第八百九十九章 再苦一苦殖民地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法煤铁共同体第1616章 有理有据第三百四十九章 批判的心第八百六十一章 有能量的小圈子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供水系统国有化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压力全在英国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出访英联邦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时代的灰烬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国陷阱第九百二十四章 圣诞礼物第一百五十二章 输出分治经验第五百四十五章 翘首以盼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荣誉和惩戒第六百八十五章 启程第一千四百章 吓唬基辛格第一千零三章 一地鸡毛的辩论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纵连横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质危机第六百四十九章 感觉良好的公主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赚他一个亿第1555章 皇家海军出击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后通牒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艰难的决定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第三百六十章 温文尔雅威尔逊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岛渔夫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调停建议第九十九章 欢迎新首相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美人计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国任务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东京奥运会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八百三十四章 压力全在法国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以后不要说了第七十二章 潜艇生产线第二百零六章 主动示好第一百九十六章 钢丝上的印度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会议成果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军元帅蒙巴顿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