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来首相的视察

产业转移并不是什么不能触碰的秘密,实际上已经出现过一次了,十九世纪美国就是欧洲的血汗工厂,英国资本对美国渗透的程度,是任何后世任何时间段都能以望其项背的。

不仅仅是英国资本,美国国内可以找到欧洲任何国家的资本,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让美国挣脱了外资的控制。

接下来的这一次,就是未来几年将要开始的,由日本接棒美国承接全球制造业。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是全球前十的工业强国,当然这个前十,不过是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的水平,和欧洲强国相差甚远。

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被美国一国独占,当时日本很多工业设施都在战争中损毁,基于复兴日本工业化的考虑,美国决定将日本作为西方的亚洲工厂加以改造。

现在日本可能被苏联切下来一块,美国会不会不在进行产业转移,艾伦威尔逊认为不至于,北海道面积虽然不小,但人口太少了。对日本被美国控制的日本其他部分,完全够不上什么冲击。

既然美国可以这么做,那么欧洲也可以这么做。反正美国是在五十年代才开始这么做的,那个时候欧洲各国应该早已经恢复了,甚至可以更早一点,抢在美国人前面进行产业转移。

英属马来亚的人口远少于日本,欧洲完全负担得起,不可能被掏空。

其实并不是艾伦威尔逊选择英属马来亚,而是伦敦政府选择了英属马来亚。几乎在英属印度独立的同时,工党政府就调集了五万英军在英属马来亚挥动屠刀,荷印战争英军也是参战了的。

当然最让哈罗德威尔逊感兴趣的,还是那个一架飞机换上百万件衬衫的比喻。非常的传神,“艾伦,如同你所说的,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但像是纺织业这种产业可是养活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国会秘书,纺织业的附加值太有限了。我们总不能一件衬衫出口卖一百英镑吧?谁会买啊!”艾伦威尔逊满脸的无奈,表示无能为力。

其实倒也不是没有国家能够做到,加上奢侈品色彩就行了。不过恰好英国是做不到的,欧洲能做到的国家是法国和意大利,法国人名声在外,意大利更是有罗马帝国的加成。

虽然某些亚洲国家,非常喜欢证明意大利和罗马帝国没关系,不过艾伦威尔逊知道,欧洲国家是认可意大利的历史的,什么日耳曼蛮子的言论没有市场。

“和你的聊天十分愉快,相信这一次的英占区之行会是一段不错的经历。”哈罗德威尔逊发现?眼前的年轻公务员似乎非常健谈。

对他没有排斥的意思!今天自己来到汉诺威?收到的冷遇,曾经做过公务员的哈罗德威尔逊怎么会想不明白?就在几个月之前?自己还是公务员群体的一部分。

现在处在了对立面成了下议员?这些英占区的公务员想要给自己一个下马威。

自然过来接待的艾伦威尔逊,表现出来的友善?让哈罗德威尔逊非常的欣慰。

下午时间,哈罗德威尔逊就和英占区贸易委员会的成员见面了?参加了一场枯燥而且非常无聊的会议?做公务员的时候哈罗德威尔逊就没有发现,这种会议是如此的枯燥。

换了一个身份,以前经常参加的会议在哈罗德威尔逊眼中,同样也变了味道。

会议结束之后?哈罗德威尔逊心中做了一个决定?亲自到英占区走一走,亲眼看一看现在的英占区到底是什么状态,回去之后好告诉首相。

“哈罗德先生还是一位实干家。”艾伦威尔逊听了之后,满脸的赞赏道,“这太令人敬佩了?还是说工党的政治家,都喜欢贴近民众。”

贴近民众!哈罗德威尔逊非常喜欢这个词汇?成了政客之后他很快就转变了思维,什么事情都喜欢和选票挂钩?虽然英占区的德国人,并没有英国选举权。但是仍然可以视为一次不错的锻炼机会。

“主要体现在大英帝国对德国人没有恶意。”哈罗德威尔逊虽然心里想着自己的前途?开口还是把大英帝国的国家形象放在了第一位。

“不错?这说不定是一个和解的机会。我们需要塑造一个亲切?而且不脱离底层民众的形象。”艾伦威尔逊也顺着哈罗德威尔逊的话侃侃而谈,“我们需要让德国人明白,英国的议员其实和德国普通人是一样的,这样可以塑造亲近感。”

这就和后世的立人设差不多,明星像公众塑造出的积极向上的正面、讨喜形象。人设之于明星相当于包装之于商品,更便于吸粉。常见的就有吃货人设、耿直人设、学霸人设

其实仔细想想,随时随地在应付选举的政客,还这就和演艺明星的需求差不多。

都是一样的虚伪,但表面上又不得不违心的做出不符合本人的行为,来博取好感。

哈罗德威尔逊认可的点头,对艾伦威尔逊的叙述非常满意,虽然来到英占区产生了小小的不愉快,但是现在看来,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收获。

实际上尊敬的执政党下议员,已经准备好了做演讲的准备,虽然不一定能用得上,但如果用上了,可以作为他刚刚进入政坛的一次历练。更新最快 手机端::

也正因为才刚刚进入政坛,哈罗德威尔逊现在学习的地方还非常多,演讲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经验不足,哈罗德威尔逊也需要时间准备,精炼是最难,对于政客演讲的四阶战术,无非是这么四个步骤。

演讲第一阶段:能讲下来;第二阶段:把短的讲长了。说明知识储备够了;第三阶段:把长的讲短了。说明把握住重点了;第四阶段:想长就长,想短就短,完全控场。说明已经掌握规律,能够有针对性的讲的,效果能达到最佳。

才二十九岁的哈罗德威尔逊,和名义上已经二十多岁的艾伦威尔逊,都在为国会秘书的英占区之行做准备,只是准备的地方不一样。

平心而论艾伦威尔逊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同样他也知道,哈罗德威尔逊其实也没有。双威尔逊组合都是处在新手上路的阶段。

第二天开始,双威尔逊组合就开始了英占区之旅,简单来说从一个废墟走到另外一个废墟,在国内的时候哈罗德威尔逊只是听说英占区的惨状,在哈罗德威尔逊的眼中,应该也就是伦敦遭遇德国轰炸时候的样子。

但是真正亲眼所见之后,才知道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战争已经过去了三个月,目光所及仍然是一片废墟,时不时人们还能从情理的废墟当中,挖出里面的尸骸。

不过也不是没有欣慰的地方,比如说英占区贸易委员会的报告当中,提及了德国妇女在重建当中表现出来的干劲,就完全不是谎言。

把口粮和劳动挂钩之后,德国人的勤奋程度令人吃惊,现在已经被哈罗德威尔逊所证实。

从汉诺威到汉堡、从科隆到埃森,进入了政客状态的哈罗德威尔逊爆发出来了,令人震惊的体力,艾伦威尔逊甚至有种错觉,自己是在陪着对方举行大选。

完全没有必要,一天甚至跑两个城市,这比前段时间艾伦威尔逊本人纵横鲁尔区表现的还要勤奋,从这一刻开始,他已经对政治家为了支持率能做出来什么事,有了新的认识。

八月下旬,艾伦威尔逊和哈罗德威尔逊到了计划当中的最后一站,波恩市,波恩市终于有了一点城市的样子了,至少比起其他鲁尔区损毁程度眼中的城市,这里还算看得过去。

波恩市德国妇女工作劳动局的负责人,伊莎贝拉波金娜带着劳动局组织的妇女对哈德罗威尔逊的到来表达了欢迎,这种夹道欢迎的场面,让艾伦威尔逊微微皱眉,因为类似的场面好像和苏联相近的国家总是出现。

但一想到第三帝国时期,类似的组织欢迎应该也司空见惯,倒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要是哈罗德威尔逊是德国人,没准也能获得什么妇女之友的称号,当然现在也差不多了。

受到热烈欢迎的哈罗德威尔逊,似乎也觉得受宠若惊,一直以来准备得演讲稿终于派上用场了,其他城市破坏的太严重,当地妇女没空听一个英国人逼逼叨。

波恩市不同,基本上已经恢复了一个城市的基本条件,正好可以用来树立典型,证明大英帝国为英占区重建所做的努力。

“波恩是贝多芬的故乡……”哈罗德威尔逊对着热烈欢迎自己的波恩市民,开启了已经准备良久,但是没有用得上的演讲。

“头发剪短了,气质也不一样了。”艾伦威尔逊直勾勾的瞅着伊莎贝拉波金娜,对哈罗德威尔逊的演讲左耳进右耳出。

很像是洛奇电影当中由布里吉特·尼尔森扮演的苏联拳王老婆,短发尽显干练,带有一丝女强人的气质。

第七百八十三章 两个反贼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亲切友好的谈判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四十四章 德国投降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大裁员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反战浪潮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中法建交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军演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军方的态度第1685章 年终大戏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独立年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严峻的形势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层路线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守党上台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伦第1673章 英法有共识第1660章 自由万岁第四百二十章 到达伦敦的赫本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军七成论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伦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英迪拉的处境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抵制革命输出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履行诺言第五百七十七章 法不责众第九百五十八章 可耻的抄袭者第九百三十章 进击的买办第九百四十五章 交接工作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锁清单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战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谊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问题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英国水务公司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会向政府低头第三百四十四章 尽善尽美第七百七十二章 转移财产我熟啊第九百四十章 威尔逊爵士第一百四十一章 跨国通婚的征兆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降正义第二百章 钱谁不喜欢?第1650章 资深德粉第六百一十一章 鸠山的发难第四百八十二章 工厂辩论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拿骚会谈第九百八十五章 救民先救官第四百六十八章终结配给制第四百九十五章 影帝演技威尔逊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达卡陷落第五百七十一章 干劲十足第二百四十七章 印度资源多嘛?第八百九十二章 卷起来了第1679章 经贸版小协约国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英国仍然在反抗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对付工会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内部解决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鲁葬礼第九百七十五章 庆典和阴谋第五百零六章 无上之权威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军援以色列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美仁宗第八百三十九章 两套发展战略第1613章 见不得女人落泪第五百三十三章 空降马来亚第五百零八章 抵达霍克森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大英需要的人才第二百二十八章 愿者上钩第九十七章 大选第1563章 登陆作战第四百六十八章终结配给制第九百一十二章 非洲在我笔下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彗星去东方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1746章 黄雀在后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挽救和平第1709章 欧美贸易战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旧日支配者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马来亚模式学习第二百五十章 两封电报第1593章 料敌于千里之外第七百一十二章 女王加冕第二百五十七章 救火队员第二百五十五章 德雷克想进步第九百六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七章 土邦的立场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和罪恶不同戴天第四百七十二章 海外资产委员会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银行第五百二十章 争夺领导权第四百八十章 东印度群岛分治第1746章 黄雀在后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忠诚!第六百五十三章 彰显国威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1691章 四代战斗机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埃及人站起来了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计划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是,首相女士。第五百一十八章 开罗
第七百八十三章 两个反贼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亲切友好的谈判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四十四章 德国投降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大裁员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反战浪潮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中法建交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军演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军方的态度第1685章 年终大戏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独立年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严峻的形势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层路线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守党上台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伦第1673章 英法有共识第1660章 自由万岁第四百二十章 到达伦敦的赫本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军七成论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伦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英迪拉的处境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抵制革命输出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履行诺言第五百七十七章 法不责众第九百五十八章 可耻的抄袭者第九百三十章 进击的买办第九百四十五章 交接工作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锁清单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战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谊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问题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英国水务公司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会向政府低头第三百四十四章 尽善尽美第七百七十二章 转移财产我熟啊第九百四十章 威尔逊爵士第一百四十一章 跨国通婚的征兆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降正义第二百章 钱谁不喜欢?第1650章 资深德粉第六百一十一章 鸠山的发难第四百八十二章 工厂辩论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拿骚会谈第九百八十五章 救民先救官第四百六十八章终结配给制第四百九十五章 影帝演技威尔逊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达卡陷落第五百七十一章 干劲十足第二百四十七章 印度资源多嘛?第八百九十二章 卷起来了第1679章 经贸版小协约国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英国仍然在反抗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对付工会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内部解决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鲁葬礼第九百七十五章 庆典和阴谋第五百零六章 无上之权威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军援以色列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美仁宗第八百三十九章 两套发展战略第1613章 见不得女人落泪第五百三十三章 空降马来亚第五百零八章 抵达霍克森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大英需要的人才第二百二十八章 愿者上钩第九十七章 大选第1563章 登陆作战第四百六十八章终结配给制第九百一十二章 非洲在我笔下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彗星去东方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1746章 黄雀在后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挽救和平第1709章 欧美贸易战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旧日支配者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马来亚模式学习第二百五十章 两封电报第1593章 料敌于千里之外第七百一十二章 女王加冕第二百五十七章 救火队员第二百五十五章 德雷克想进步第九百六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七章 土邦的立场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和罪恶不同戴天第四百七十二章 海外资产委员会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银行第五百二十章 争夺领导权第四百八十章 东印度群岛分治第1746章 黄雀在后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忠诚!第六百五十三章 彰显国威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1691章 四代战斗机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埃及人站起来了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计划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是,首相女士。第五百一十八章 开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