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防守反击战略

“秘书长,你回来了,首相正在等你。”艾伦威尔逊刚刚现身,首相首席私人秘书在布雷斯特就出现,“首相也比较关心,这一次的情报交流。美国人肯定说了一些对越战的看法。”

“我马上去!”顶着熊猫眼,艾伦威尔逊不敢耽搁,直接就去了唐宁街十号,见面之后艾登也不可避免的关心了一下内阁秘书长的身体状况,他发现好像每次秘书长出国,回来之后都好像身体被掏空一样。

艾伦威尔逊自然是解释舟车劳顿,水土不服,以及工作繁忙,把五角大楼和中央情报局的行程说了一遍。绝对和载人航天事业无关。

被问及美国要怎么打越战,以及他给出了什么建议的时候,艾伦威尔逊张了张嘴,十分为难的苦笑道,“问题就在于,我直到现在也不明白美国为何而战,不管是中央情报局还是五角大楼,他们的设想非常的瞻前顾后。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我能够感受到,那种彷徨无措。”

“这样?”虽然艾登早就打定主意,不理会越南战争,可听到这种描述还是觉得心里一紧,“说出你的感觉。”

“这种感觉的具体就是,美国人似乎对陆军强国心有畏惧。”艾伦威尔逊想了半天,对照着脑海中美国历次战争的过程,说出自己的看法。

我大英虽然在几十年后被躺平任嘲,但在争夺世界霸权的时候,干的是西班牙、法国、帝俄、德国、远东还干了我大清。还打了美国两次。我大英陆军也是狠角色,只不过是海军更强。

再看看美国,相对实力上面对最强的敌国并且取胜的是日本。日本根本不是陆军强国,在欧洲大概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水平。取得二战胜利之后,如果美军登陆日本正面粉碎了日本的抵抗,说不定会有助于美国建立在陆地上的信心。

可事实是,二战才结束没几年,美国在最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就在朝鲜战争挨了当头一棒,陆军的自信心没有建立起来。说实话哪怕是美国趁机干了一次印度,对陆军的信心建立都会好得多,制定战略的时候就不会考虑陆军打不赢的问题,在南越打了十几年的防守反击。

每次碰到事情,美国想的就是出卖仆从国,在这一点上美国都不如日本,日本还真敢打全面战争和帝俄、苏联打一场呢。

这种对本国陆军没信心的表现,在后世也坑过美国,小布什的中东路线图在美国最独孤求败的时候拿出来,伊朗东边的阿富汗和西边的伊拉克都已经拿下,只要干掉伊朗,世界能源中心就不存在刺头了。

结果拖了这么多年,美国也没有动手,最后都在阿富汗撤军了,中东路线图失败。这个战略的失败引起的后果,堪比丘吉尔两艘军舰覆灭帝俄。

“艾伦,是不是说的有些夸张了?”艾登听了最后直咧嘴,追问道,“你在五角大楼也是这么说的。”

“元帅告诉我,不要在盟国那里揭短。我在五角大楼说的都是美军必胜。可实际上?”艾伦威尔逊有些难以启齿的道,“战略上不过北纬十七度线,近二十万美军待在南越等着北越进攻,这不就是不相信陆军战斗力的战略么?我感觉莫斯科看到美军迟迟没有出击的想法,迟早会明白过来,这个战略根本就打不赢。”

整个越南战争,哪怕是几十年后,也没人能明白美国到底是一個什么战略,只能明白越南战争真实发生过,美国花了几千亿。

把自己的想法说完,艾伦威尔逊还没忘记这是蒙巴顿的看法,并且在私人角度希望首相艾登不要说出去。他并不是在把责任推卸到岳父大人身上,蒙巴顿确实透露过,美国这种近乎于缩头乌龟的布置,根本打不赢。

问题就来了,连一个英国海军的元帅都能看出来打不赢,美国为什么会把战争这么打?难道刚开始五角大楼就是奔着捞钱去的?

“真是一个悲观的看法,你要是在五角大楼这么说,可能会毁掉元帅和美国军界的良好关系。”艾登不由得苦笑一声。

“所以我们在舆论上还是要支持美国的,把美国那极为被动的战略,塑造成没有野心,只是保护南越自由权益的正面形象,顺便祈祷美国一定要打赢,不然战败了,塑造的形象多正面,战争期间的罪行也会被揭发出来。”

这是肯定的,艾伦威尔逊回来之前,李梅曾经说过五角大楼和陶氏化工在谈,他要是没有记错的话,陶氏化工有两个知名度很高的事件,一个是在越南战争制造橙剂,另外一个是印度博帕尔事件,前者制造了制造了上百万人体畸形,后者一夜之间让博帕尔没了几十万劳动力,化学武器恐怖如斯,怪不得叫穷国原子弹。

艾登了然的点头,也只能这么办了,希望美国不要出现最为恶劣的结局,比如说战败。同时英国不能掺和进去,要表现出来灵活的立场。

艾登告知艾伦威尔逊,现在外交工作是要在斯德哥摩尔和苏联人一起调停印巴战争,根据在外交层面上和苏联人的沟通,两国一致同意,要在谈判桌上把印度在战场上的损失夺回来。

其实印度也没有损失什么,但账面上确实损失了五百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么大一块土地岁印度和巴基斯坦来说都是九牛一毛,但这块土地英苏两国都认为应该还给印度。

从这个角度上,印度肯定是吃亏的,这一次战争印度在空军上吃了大亏,完全是凭借国家体量的优势稳定住了战线,让巴基斯坦打不下去。巴基斯坦在此时还是美国眼中预备役的北约国家,因此在很多方面都给予了支持,包括雷达技术等。

巴基斯坦就拥有多座防控预警雷达,并且这些雷达都有高射炮守护,印度空军根本靠不进这些雷达,但是其自身却在两百公里以外就被发现,根本就没有机会进攻巴基斯坦的军事基地。

当然为了让印巴两国停止战争,在坦克大战阶段结束之后,美国就宣布了对巴基斯坦的禁运,英国和苏联也宣布了对印度的禁运。没有错,正常时期应该是反过来的,但在战争时期,英美苏三国想要让两国停止战争,选择的就是对支持的国家实行禁运政策。

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名义上是听从了联合国的呼吁,但实际上正在派人来斯德哥尔摩,寻求支持决定那五百平方公里的归属。因为美国忙于越战,英苏两国已经决定拉偏架,让印度拿回被占领的土地。

艾登已经对夏斯特里做出承诺,帮忙拿回被占领的土地,艾伦威尔逊表达了对首相高瞻远瞩的赞同,“在都禁运的情况下,印度可动员兵力远超巴基斯坦,不要看现在巴基斯坦沾了一点便宜,一旦印度进行动员完毕,巴基斯坦占领的一点土地是守不住的。要是巴基斯坦不同意把土地交出来,战端重开印度一样能达成目的。”

这就是同样技术水平下,国土大人口多的好处,哪怕是印度暂时吃亏了,继续下去最终吃亏的也是巴基斯坦。

“不过在舆论上,现在印度丢了土地,我们应该把印度塑造成战败者,体现一下英国为印度主持正义的作用。不知道苏联人怎么看?”

艾登听了艾伦威尔逊的话,也觉得把印度塑造成输家更加符合印度的利益,在接下来的斯德哥尔摩会议上有助于建立英国的领导力。

艾伦威尔逊听着艾登表达乐观的情绪,心说英国失去印度也就是倒计时了,印度会越发偏向苏联的,因为勃列日涅夫已经上台,苏联开惠是英国肯定跟不起的,英国可做不了那种冤大头的举动。

不过英国会找到建立影响力机会的,美国可怕在什么地方,并不是他能带着全世界发家致富,实际上最可怕的能力是美国也可以砸锅,只不过美国一般不会这么做罢了,因为世界秩序美国是最大的受益者。

英国也是可以砸锅的,比如说下一次导致孟加拉国独立的第三次印巴战争,英国完全可以极尽升华一下,以保护孟加拉人权出兵,让印度打下来之后就赶紧滚蛋,把孟加拉从印度军队的占领中解救出来。

当然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先把这一次印巴战争处理好,艾登最后告诉了艾伦威尔逊一个好消息,关于大型战列舰为载体的试验舰,也就是蒙巴顿号导弹战列舰的计划,内阁原则上同意,将会大刀阔斧的将当前最新的设备全部上马。

国防部常务次长马金斯,在随后的汇报中,表示两艘鹰级航空母舰已经返回本土,进行升级改造的同时,还要安装蒸汽弹射器。

正在斯德哥尔摩会议即将召开之际,德浪河谷战役打响,这是美军抵达南越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地面战斗。

第九百一十四章 常务次长的考验第六百六十三章 还有爱国这回事第二百七十九章 蛛丝马迹第七百五十二章 全都是演员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简又没精简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后的好时光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谊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石油禁运第1623章 有偿帮助第七百四十七章 苏联加入北约的建议第二十五章 还得找蒙巴顿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会向政府低头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话说明白点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诗巨制第五百四十五章 翘首以盼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人权大于主权第八百九十六章 救火队员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尔笑话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中国光刻机第五百九十七章 舍我其谁蒙巴顿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英美合作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资产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明牌开打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国白银第1657章 黄金峡谷行动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军官组织第八十四章 是,首相!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报告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主的婚期第二十章 殖民者的友谊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报委员会第六百一十五章 帕梅拉翘首以盼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优柔寡断的巴列维第三百七十四章 艾伦的专业性第1659章 人心思变第九百四十九章 从未设想的道路第七百五十八章 尴尬的法国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灵活的昂山第三百七十一章 从电影市场开始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识政治解决移民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亲切友好的谈判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谈军售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投石问路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达伦敦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沙皇核弹第1600章 转折中的一九八五第四百八十章 东印度群岛分治第1674章 人民的奥迪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领袖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国第一百四十章 呕心沥血的艾伦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风雨之前的宁静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欧洲的拉美战略第九百九十三章 飞行棺材第1603章 广场协议第1758章 家庭和睦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赶美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二百一十八章 饥荒的前兆第一千零七章 首相管外交工作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第七百三十四章 强硬的菲律宾第三百四十七章 撤军计划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储备计划第八百三十四章 压力全在法国第五百九十五章 联名担保第1576章 专访和大选第二百一十七章 干劲十足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亿第九百七十章 北罗德西亚的契机第1725章 换掉他?第七百四十七章 苏联加入北约的建议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马来亚模式学习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台第六百九十章 伦敦烟雾事件第七百七十章 从实力地位出发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个躬第一百九十章 女权主义者艾伦第1660章 自由万岁第七百八十八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欧洲航天局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鱼两吃第八百八十八章 导弹竞赛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顿和李奇微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厅和国防部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别傻了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马来亚模式学习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门事件第二百四十七章 印度资源多嘛?第三百九十章 反苏先锋威尔逊第四百七十九章 让英国再次伟大第三百六十六章 租借战列舰?第四百九十四章 按下葫芦浮起瓢第七十六章 最后一天第九百八十八章 个人档案第五百八十三章 动手的时机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大英需要的人才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专员
第九百一十四章 常务次长的考验第六百六十三章 还有爱国这回事第二百七十九章 蛛丝马迹第七百五十二章 全都是演员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简又没精简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后的好时光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谊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石油禁运第1623章 有偿帮助第七百四十七章 苏联加入北约的建议第二十五章 还得找蒙巴顿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会向政府低头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话说明白点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诗巨制第五百四十五章 翘首以盼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人权大于主权第八百九十六章 救火队员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尔笑话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中国光刻机第五百九十七章 舍我其谁蒙巴顿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英美合作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资产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明牌开打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国白银第1657章 黄金峡谷行动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军官组织第八十四章 是,首相!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报告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主的婚期第二十章 殖民者的友谊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报委员会第六百一十五章 帕梅拉翘首以盼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优柔寡断的巴列维第三百七十四章 艾伦的专业性第1659章 人心思变第九百四十九章 从未设想的道路第七百五十八章 尴尬的法国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灵活的昂山第三百七十一章 从电影市场开始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识政治解决移民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亲切友好的谈判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谈军售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投石问路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达伦敦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沙皇核弹第1600章 转折中的一九八五第四百八十章 东印度群岛分治第1674章 人民的奥迪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领袖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国第一百四十章 呕心沥血的艾伦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风雨之前的宁静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欧洲的拉美战略第九百九十三章 飞行棺材第1603章 广场协议第1758章 家庭和睦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赶美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二百一十八章 饥荒的前兆第一千零七章 首相管外交工作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第七百三十四章 强硬的菲律宾第三百四十七章 撤军计划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储备计划第八百三十四章 压力全在法国第五百九十五章 联名担保第1576章 专访和大选第二百一十七章 干劲十足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亿第九百七十章 北罗德西亚的契机第1725章 换掉他?第七百四十七章 苏联加入北约的建议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马来亚模式学习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台第六百九十章 伦敦烟雾事件第七百七十章 从实力地位出发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个躬第一百九十章 女权主义者艾伦第1660章 自由万岁第七百八十八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欧洲航天局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鱼两吃第八百八十八章 导弹竞赛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顿和李奇微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厅和国防部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别傻了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马来亚模式学习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门事件第二百四十七章 印度资源多嘛?第三百九十章 反苏先锋威尔逊第四百七十九章 让英国再次伟大第三百六十六章 租借战列舰?第四百九十四章 按下葫芦浮起瓢第七十六章 最后一天第九百八十八章 个人档案第五百八十三章 动手的时机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大英需要的人才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