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储备计划

“会这么顺利么?”哈罗德·威尔逊一听,面带思索之色,随后像是想起来了什么,“能不能和法国一起,让美国站在英国一边。”

“这个可能性不大,大臣。美国之所以选择伊朗,原因很多,伊朗和英国、苏联都结仇过,美国远在天边,名声不错等种种因素。而我们如果拉上法国的话,法国的中东利益几乎没有,英法站在一起的话,首先我们排除战争因素,美国无非就是扶持我们两国势力范围的反对派,伊朗自然是最合适的选择,而我们选择法国共同应对,不一定有效果。”

“法国的利益主要集中在非洲,而我们利益优先序列明显是亚洲,包括远东和中东。不可能做到亲密无间。现在我们先说说这一份备忘录,法国所要求的是和英美两国平起平坐,不提美国,其实我们心里也是不同意的。”

“如果实话实说的话,北约框架之内英国是一个辅助者,真正的领导者确实是美国。我们在北约占据利益,而美国的利益更大。不提别的,既然法国的主张是平起平坐,那么北约总司令肯定不能为美国预留,大臣觉得华盛顿会同意么?”

“我想应该是不会同意。”哈罗德·威尔逊顺着常务次长的思路往下想,摇头苦笑道,“法国在外交上还是不够熟练,这种事硬顶着是不行的。”

“所以,法国的要求确实不会成功,我们不反对,美国也一定会反对,如果美国施压让英国和美国一起反对,我们一定要在美国人之后再反对。”

艾伦威尔逊说了一段绕口令,“我相信戴高乐将军这一份备忘录,不是这么简单的目的。往后事情还多着呢。但当前,对伊朗问题的帮助不大。不过我们可以把问题拖到和法国态度重合的时间,不知道面对伊朗的收回国有企业举动,本届政府的态度是?”

“一定要展现强硬姿态。”哈罗德·威尔逊斩钉截铁的道,马上就要选举了,这一次的伊朗问题可能会被保守党做文章,摆在工党面前有也只有一个选择,不能就这么算了。

“我们先和伊拉克、科威特、以及现在还能施加影响力的酋长国好好谈谈。这一次让伊朗认真体会一下英国的实力。”

五年前的伊朗石油危机,英国其实办法不多,美国的外债没还完,马来亚的发展也没有成型,虽然制裁起来伊朗还在能力范围之内,却无法形成对比。

“艾伦,你想说什么。”哈罗德·威尔逊已经感觉到,似乎自己的常务次长有些想法。

“这需要内阁决策的支持,和我们市场和能源基地的计划同步进行。而第一步是要一个利好消息,要通过一项名为石油储备计划的决策,这就需要大臣和首相沟通。”

艾伦威尔逊拿出来了几天来的工作成果,当然不是载人航天的那部分。

“法国人的石油储备?”哈罗德·威尔逊看着这一项计划,不由自主的嘟哝一句。

世界上最早建立石油储备的国家是法国。早在二十年代,法国要求石油运营商必须保持足够的石油储备。法国成立“国家液体燃料署”管理石油储备。法国石油战略储备由国家、专门机构和石油生产经营者三者共同管理并承担费用。

法国作为当时的世界大国,但没有控制在手的石油产地,所以首先建立了石油储备。英国不同,英国的实力范围包括中东,自然不需要建立大规模的石油储备。

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都是在七十年代世界石油危机的时候,才建立了国家石油储备。

在外交大臣看石油储备计划的时候,艾伦威尔逊解释道,“上一次伊朗危机,英国还在恢复当中,虽然仗着在中东的影响力没有受到损伤,但也给不了阿拉伯人多大的利益。这一次完全不同了,马来亚工业基地已经成型,亲英阿拉伯国家需要什么,我们都可以提供。”

“要建立英国全国使用一百八十天的石油储备?是不是多了一些。”哈罗德·威尔逊看到了关键之处,显然对这个数字感到吃惊。

“大臣,这样才能把英国石油公司的损失降低,而且有足够的份额拉拢亲英国家。”艾伦威尔逊十指交叉,“如果能够带动其他欧洲国家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最主要的是,应该会对政府的支持率有所作用。”

最后的话是艾伦威尔逊胡说的,英国现在两党的支持率很长时间不动,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后世美国的两党支持者呢,你赞成的不管多好我都反对。

但实际上是英国确实有很大一批选民,对工党执政这么长时间有了懈怠。

“确实需要首相的支持才能成功。”一说到支持率,哈罗德·威尔逊就不困了。内阁大臣和影子内阁大臣,可不是一回事。

“睿智的决定,我的大臣。我们以石油储备计划,和即将开始和伊拉克、科威特的谈判做筹码。应该可以避免因为强硬态度的损失。这是考验政府能力的时刻。”

艾伦威尔逊不嫌早,直接现在就给哈罗德·威尔逊和艾德礼首相唱起了赞歌。

对伊朗的制裁一天就可以做出来,但只要持续时间超过一年,就能够和法国实质性退出北约的时间重合,事情是普遍联系的,这是列宁说的。

在有选举制度的国家面前搞事,是一件风险巨大的事情,要么大获全胜、要么损失惨重。虽然工党的几个重要人物知道,工党要解散议会提前大选,但也仅限于他们几个大臣以及首相知道。

连保守党的艾登都不知情,更何况是其他国家,伦敦下议院当艾德礼首相忽然表现出来强硬态度,要制裁伊朗的口风出现,并且拿出来了英国要建立足够一百八十天使用的石油储备计划时,下议院一下子变成了菜市场。

这对保守党来说完全是措手不及的,保守党的一号和二号人物艾登和麦克米伦却沉默不语,从中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

“艾德礼是否要提前大选?”这是艾登和麦克米伦不约而同想到的问题。

通过BBC的转播,整个英国的民众也都知道,伊朗对英国的不友善举动。

“我们支持首相的决定,全体爱国者,都不能忍受这种对英国的侮辱。”保守党一直是以爱国者的面目出现的,短暂的争议之后,保守党党魁艾登立刻一锤定音,在下议院表态,“波斯湾是世界的能源中心,这和英国的繁荣息息相关。属于全体英国公民的共识问题,我们全体支持首相关于本次伊朗石油危机的反应。”

艾登的表态,让下议院出现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团结的议会,团结的英国。保守党党魁一心为国,全力支持本届政府的态度,也随之传遍全国。

在两党的共识政治下,英国石油储备计划在下议院获得通过,英国以此为态度,表明英国要和伊朗进行一次持久战。

“这不是凭空多出来一张牌了么?”艾伦威尔逊拿着本土的电报,冲着迪克逊道,“两天后和伊拉克、科威特它们会谈的时候,我们的回旋余地就更大了。”

英国舆论霸权也在擅长影响,什么责任全在伊朗,伊朗石油工业会因此遭到重创。

华盛顿,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抵达白宫,不多时就见到了现任总统艾森豪威尔,杜勒斯手中拿着两封电报,分别是伊朗石油危机的二点零版,和法国提出要改组北约,要更大权力的备忘录。

“我们还是要支持伊朗,总统先生。伊朗和以色列,是美国打入中东的钥匙。理智上我们当然愿意选择阿拉伯人。但我们不能抛弃以色列,以色列毕竟势单力孤,这就需要其他中东大国牵扯阿拉伯人的注意力。没有比伊朗更加适合的选择了。”

杜勒斯一脸的为难,“我们当然也不愿意和英国不愉快,但伊朗建立美国影响力,对美国的中东利益是十分重要的。”

美国不能放弃以色列,就注定站在绝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的对立面。就算阿拉伯国家有少数亲美国家,也不敢明着站在美国一边。还具有影响力的中东大国就只剩下了伊朗。

“拒绝英国声援的口吻尽量委婉一点。”艾森豪威尔总统沉吟了一下,“对伊朗的经济援助方面,不要让美国直接表态,但是我们同意扶持后发大国的举动。”

“我明白了。”杜勒斯点了点头,旋即离开了白宫开始操办这件事,至于法国提出要改组北约的备忘录,他给忘了。

在英国和海湾国家举办会议之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英国的反对下,向伊朗提供六千万美元的经济援助,消息传遍世界,整个英国满是错愕,对这个举动摸不到头脑。

“这就是我的苏伊士运河战争么?”艾伦威尔逊把伦敦转来的电报付之一炬,不过,总比真的苏伊士运河战争要好。

这个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做出这种决策,毫无疑问就是美国表态了,因为这个组织美国有一票否决权。

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马来亚第八百一十章 人人有独立权力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尔及利亚公投第1609章 化学武器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伦在莫斯科第十三章 如何处理印奸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将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国决不投降第三百七十一章 从电影市场开始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胆的想法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六百二十四章 苏联全都要第二百八十三章 贵客抵达新德里第八百四十五章 支线客机第1615章 内部斗争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国任务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决定性胜利?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中国光刻机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出卖刚果第九百五十七章 安排大臣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国变可疑了第三十三章 第二个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荐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罗德西亚来客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国变可疑了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锅的艺术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们是专业的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起学习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尔访美第三百七十三章 军事一体化的借口第一百三十七章 烟草利益分配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罗场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五百六十章 占领区合并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达伦敦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胁摩萨台第一百零八章 内阁秘书的认可第三百八十七章 驻法大使馆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运用第一千四百章 吓唬基辛格第1748章 听天由命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军的未来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肯尼迪的不满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1760章 五杰和钻石再就业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国任务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灾预警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厚道的英国第八百八十八章 导弹竞赛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机第1709章 欧美贸易战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务员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独立浪潮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获第二十三章 安达曼群岛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劳苏联费心第八百零二章 参观鹦鹉螺号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美国后院第九百九十六章 后座议员撒切尔第六百七十八章 苏伊士运河问题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亿的大买卖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国防大臣第八百八十七章 敌人的洲际导弹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后的好时光第1664章 动荡的开始第四百二十二章 官僚本能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古巴导弹危机第1677章 奥迪争夺战第六百一十一章 鸠山的发难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国唱反调第九百六十章 欧佩克设想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个好地方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混乱中立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空霸权序曲第二百八十一章 信心满满的德里克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义者末日第1650章 资深德粉第八百二十三章 也有美国的责任第五十章 爱波斯坦宫第三百章 先分个赃第1738章 动手的理由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运动弹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运动的后果第二百一十九章 印命贵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走茶凉第1684章 驱逐出境第三百九十章 反苏先锋威尔逊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密谋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第四十六章 艾伦报告第六十五章 英军在柏林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肯尼迪的老朋友第九百六十一章 窥视神器的大臣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领袖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决定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锅的艺术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请愿
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马来亚第八百一十章 人人有独立权力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尔及利亚公投第1609章 化学武器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伦在莫斯科第十三章 如何处理印奸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将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国决不投降第三百七十一章 从电影市场开始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胆的想法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六百二十四章 苏联全都要第二百八十三章 贵客抵达新德里第八百四十五章 支线客机第1615章 内部斗争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国任务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决定性胜利?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中国光刻机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出卖刚果第九百五十七章 安排大臣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国变可疑了第三十三章 第二个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荐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罗德西亚来客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国变可疑了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锅的艺术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们是专业的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起学习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尔访美第三百七十三章 军事一体化的借口第一百三十七章 烟草利益分配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罗场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五百六十章 占领区合并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达伦敦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胁摩萨台第一百零八章 内阁秘书的认可第三百八十七章 驻法大使馆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运用第一千四百章 吓唬基辛格第1748章 听天由命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军的未来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肯尼迪的不满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1760章 五杰和钻石再就业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国任务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灾预警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厚道的英国第八百八十八章 导弹竞赛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机第1709章 欧美贸易战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务员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独立浪潮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获第二十三章 安达曼群岛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劳苏联费心第八百零二章 参观鹦鹉螺号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美国后院第九百九十六章 后座议员撒切尔第六百七十八章 苏伊士运河问题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亿的大买卖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国防大臣第八百八十七章 敌人的洲际导弹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后的好时光第1664章 动荡的开始第四百二十二章 官僚本能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古巴导弹危机第1677章 奥迪争夺战第六百一十一章 鸠山的发难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国唱反调第九百六十章 欧佩克设想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个好地方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混乱中立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空霸权序曲第二百八十一章 信心满满的德里克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义者末日第1650章 资深德粉第八百二十三章 也有美国的责任第五十章 爱波斯坦宫第三百章 先分个赃第1738章 动手的理由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运动弹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运动的后果第二百一十九章 印命贵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走茶凉第1684章 驱逐出境第三百九十章 反苏先锋威尔逊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密谋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第四十六章 艾伦报告第六十五章 英军在柏林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肯尼迪的老朋友第九百六十一章 窥视神器的大臣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领袖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决定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锅的艺术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请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