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将

在早先,林登·约翰逊并没有对肯尼迪有什么不满,无非就是对这两年,马丁路德金发起的平权运动越发高涨,而有所不满罢了。

林登·约翰逊出身于德克萨斯,是一个非常正统的迪克西人。而南部各州的民主党保守派,之所以成为民主党雷打不动的南方基地,就是认可民主党白人政党的属性。

在洛杉矶民主党大会召开的时候,林登·约翰逊以民主党保守派的支持和肯尼迪对垒,输给了肯尼迪,最终肯尼迪提名他为副总统。

虽然出身于民主党,林登·约翰逊和白银党人却并不熟悉,而是依托于德克萨斯的石油集团,在肯尼迪把阿美石油还给沙特的时候,他也曾经提出异议。

但却没有被肯尼迪采纳,但在钢铁争端当中,他还是站在了肯尼迪的一边。

但这一次,他感觉到了一种危险的信号,两年来已经存在数十年的白银党人死灰复燃,已经发展到了令华尔街警惕的地步,伴随着白银的上涨,还有国外的白银流入美国,这让华尔街十分不满。

华尔街认为,早在威廉布莱恩时期,白银党人就应该接受现实了。现在竟然还要起来挑战华尔街对金融的主导权,现在看来还说动了现任总统。

林登·约翰逊思考良久,这件事是瞒不过的别人的,华尔街迟早会知道。

“这也太激进了!”林登·约翰逊不想还好,一回想简直吓一跳,肯尼迪上任三年,竟然已经有了如此多的反对者。阿美石油和石油集团的对抗,钢铁争端和华尔街的对抗,以及对黑人平权运动的暧昧,导致南方民主党人的不满。

要是艾伦威尔逊在这的话,还会提醒还有拿骚会议威胁英国。古巴导弹危机对抗苏联,要对某大国进行外科手术式打击。

“印度那边情况就是这样,内阁秘书长。”外交大臣首席私人秘书迪克逊,将和印度驻英国大使见面的来龙去脉一一讲明,“不知道秘书长怎么看。”

艾伦威尔逊上任内阁秘书长之后,加上艾登胜选,英国的外交政策就成了政客一号人物艾登领导外交工作,公务员首脑兼任外交部常务次长这个格局。

关于葡萄牙在果阿边界布雷,引起了印度方面的抗议,作为曾经调停葡萄牙和印度果阿争端的英国,自然需要听印度人比比叨一番。

“怎么办?”艾伦威尔逊不为所动的道,“能怎么办?这个世界是很现实的,之前我们还可以和萨拉查谈一谈,现在?凭空增添了许多困难。谁让印度军队不争气呢?现在最为要紧的还不是果阿,本月二号,中巴签订了边界协定得以公开,印度应该多注意一下中巴联盟才对。”

从决战喜马拉雅之巅的那一刻开始,巴铁就出现了。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占据整個印度河流域的巴基斯坦,都将会起到牵制印度的作用。

指望这两个国家反目,在印度存在这个基础上,是不可能出现的。

印度存在一天,巴基斯坦就是巴铁,艾伦威尔逊虽然觉得印度不像自己宣传的那么强,但国防力量看体量不堪人均,看人均英国应该是和美国平起平坐的国家,根本不用拉拢欧共体。

印度是不会灭亡的,但也别想过的太好,巴基斯坦身后不但有某大国,还有美国人。

南亚格局已经形成了连环套,用有声有色的大国平衡某大国,在用巴基斯坦平衡有声有色的大国,现在还有一块果阿的问题,总而言之很复杂,一时之间,艾伦威尔逊也不好说以后会怎么发展。

目前已知葡萄牙因为果阿问题,和巴基斯坦交好,巴基斯坦又因为克什米尔问题,和某大国交好,这是一种什么组合?殖民国家联合和平教国家,联合共产主义者?

这种画风艾伦威尔逊也没有经历过,也不知道怎么推演局势。

不过有一点要是站在某大国的角度上,确实是值得一说的,那就是巴基斯坦站在某大国一边,会成为和和平教世界的桥梁。

和平教世界反欧美的情况是很实在的,巴基斯坦作为和平教世界军力最强,未来还会有核武器,虽然国家的普通人穷了一点,但国家地位在和平教世界其实算是相当可以。

还是那句话,国力还总量不堪人均,巴基斯坦尤其受到沙特那种不能打的国家青睐。

要不是东巴基斯坦独立,巴基斯坦将是和平教唯一一个人口超过三亿的国家,是和平教人口第一大国,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外号真主之剑。

这样一个国家靠拢某大国,那么和和平教国家的沟通就不用这么麻烦。

摆在某大国面前的路并不平坦,有钱有势的国家不屑于和某大国牵扯,欧美毕竟算是穿一条裤子,某大国不管未来怎么发展,和苏联的政策终究是差不多的,除了黑叔叔就是和平教徒,这两个群体是真讨厌欧美的,但实力确实是差。

当然也可以不选,做好准备一国单挑全世界就行了,就和苏联一样,估计结果也类似。

“巴基斯坦!”感叹了一句,艾伦威尔逊询问布雷斯特得知首相有空之后,把南亚的最新情况向首相汇报,首相主导外交工作,他就挑选外交事务汇报。

至于国内经济发展,顺其自然就行了,上个月艾伦威尔逊还召开了半导体发展会议。如果现有支持还不够的话,那就只有老办法,“帕梅拉,打钱……”

艾登是极为关注世界局势的首相,连世界各地的船队把粮食运到哪都要过问。

艾伦威尔逊也关注世界局势,所以总是抽出时间,接待来自波恩、巴黎和斯德哥尔摩的客人,为世界局势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龙骑兵姐妹就询问为何,世界粮食价格出现了波动,迎来了艾伦威尔逊还有这事?的目光,“可能是天气异常的原因。”

实不相瞒,内阁秘书长都询问过印度是不是要粮食出口,就怕印度手中有余粮,耽误了他的大计,不过好在尼赫鲁正在进行工业化,对农业并不是很上心……从去年战败之后,印度又在军工上不断加码,更顾不上农业了。

少了未来重要粮食出口国的搅局,南北越还在交战当中,菲律宾本身余粮不多。印尼人口负担太大,只要搞定泰国和缅甸,各国喜迎粮食涨价的未来是可以期待的。

艾伦威尔逊不知道,后世世界经济的晴雨表,已经首先感受到了粮食上的压力。

韩国人已经出现在了马来亚首府吉隆坡,经过再三扩建的行政公署前面,正在等候高级专员理查德召见,理查德回到马来亚之后直接签署了禁止小麦出口的禁令,小麦种植面积占据马来亚的四分之一,看起来没问题。

而且马来亚的小麦种植大头本身就是供应欧洲和中东的,但四分之一的粮食直接被禁止了,剩下四分之三的水稻就变得奇货可居起来。

而本身就不能粮食自给的日韩和诈骗岛,首当其冲就感受到了这种不友好的价格波动,其中韩国是感受最快的。

因为当前的韩国经济十分脆弱,美国虽然给了韩国无数美元,但在李承晚时期,韩国主要把这些援助用来更新军备,至于经济层面,李承晚时期只有最低端的三白产业面粉、制糖、棉纺织发展较快,从中诞生了韩国最初的财阀。

李承晚时代,整个韩国成为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市场,李承晚的选举仰仗七大企业泰昌纺织、金星纺织、朝鲜纺织、东洋水泥、东立物产、首都物产、中央产业的政治献金。

这些财阀又得到李承晚政权的扶植,中小企业则纷纷倒闭,失业率猛增。由于美国援助粮食导致农产品与工业产品价格间出现剪刀差,使韩国农业亦遭受沉重打击。

而同样借着马来亚实践粮商之路的女总裁,在这个过程当中起到了助纣为虐的作用。韩国的农业萧条,也有英国的一份功劳。

现在英国面对二百二十吨黄金不能自已,经济结构极其脆弱的韩国立刻就受不了了。

韩国国内的粮食已经出现了不可抑制的涨幅,这让刚上台的朴正熙头疼不已。派人来到一大粮食进口基地来询问出了什么事。

理查德思考片刻,决定见见来人,时间不长穿着正装,眼睛不大的男人出现在了高级专员办公室,直接自我介绍,代表韩国来商谈粮食进口的事务。

“全斗焕?”理查德深深地看了来人一眼,暗叹亚洲人确实不显老,点头道,“英国本土正在进行粮食储备改革,所以作为高级专员,我对部分粮食出口下达了禁令。就是这样!至于粮食价格问题,一切遵循市场机制自我调整。”

“专员先生,韩国现在国内有困难,总统阁下希望看在同属于自由世界,能够给与一定的支持?”全斗焕马上带着请求的口吻说道。

“同属于自由世界?”理查德一个战术后仰,没有开口回答,但是那副具有深意的眼神,深深刺痛了初出茅庐的全小将,你也配?

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计划第一百六十一章 图灵第九百九十六章 后座议员撒切尔第1550章 两伊战争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铁矿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运工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国需要你第七十四章 办法总比困难多第六百零八章 鸠山家族第四百一十六章 纽芬兰总泄密第六百五十八章 殖民地巡查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会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欧洲投降了第1585章 硬蹭热点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英国没受到压力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烦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头等大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文化沙皇的访问第九百一十六章 欧洲团结利益均分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战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港督的不满第三百二十六章 未来的出路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文化强国战略第1616章 有理有据第1750章 直面问题第六百六十章 伦敦不高兴第七百六十章 守株待兔第一百一十六章 来自盟友的背刺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儿子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会议成果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英法调停第一百九十六章 钢丝上的印度第五十七章 高效的我大英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决心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守党上台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艰难的决定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场第一百八十三章 圣诞晚宴第三百四十四章 尽善尽美第六百三十八掌 悉心培养姐妹花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三百四十六章 公费旅游第六百六十二章 英法立场一致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英国仍然在反抗第七十二章 潜艇生产线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肯尼迪的不满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图甚大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会议第七百六十二章 民族自决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败女人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战略转型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深表同情第二百四十五章 星光璀璨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顿和李奇微第九百一十一章 殖民者回来了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识政治解决移民第1650章 资深德粉第五百三十四章 马华公会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独立浪潮第六百四十五章 无兄弟不马来亚第1592章 德日有危险第三百二十章 举报信第1700章 要调转枪口?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没判断失误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台第四百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优点第四百九十二章 话语权第1673章 英法有共识第四百六十章 懵逼的共和党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实在是高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获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二百七十章 他们宁死不降第二百三十五章 喷气式时代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首相也有儿子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国情在此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军介入的根源第1646章 简单的复杂化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国梦第1664章 动荡的开始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降正义第一百五十章 团结的会议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热闹的一年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电气化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城市化建设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战略转型第1630章 自由世界领袖第六百零九章 博采众长第一百三十八章 战胜国待遇第二百三十二章 英葡友谊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七十五章 乡村姑娘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属大洋洲领地第八百零三章 敌在国会山第三百一十四章 欢迎前首相
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计划第一百六十一章 图灵第九百九十六章 后座议员撒切尔第1550章 两伊战争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铁矿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运工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国需要你第七十四章 办法总比困难多第六百零八章 鸠山家族第四百一十六章 纽芬兰总泄密第六百五十八章 殖民地巡查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会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欧洲投降了第1585章 硬蹭热点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英国没受到压力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烦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头等大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文化沙皇的访问第九百一十六章 欧洲团结利益均分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战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港督的不满第三百二十六章 未来的出路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文化强国战略第1616章 有理有据第1750章 直面问题第六百六十章 伦敦不高兴第七百六十章 守株待兔第一百一十六章 来自盟友的背刺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儿子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会议成果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英法调停第一百九十六章 钢丝上的印度第五十七章 高效的我大英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决心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守党上台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艰难的决定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场第一百八十三章 圣诞晚宴第三百四十四章 尽善尽美第六百三十八掌 悉心培养姐妹花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三百四十六章 公费旅游第六百六十二章 英法立场一致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英国仍然在反抗第七十二章 潜艇生产线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肯尼迪的不满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图甚大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会议第七百六十二章 民族自决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败女人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战略转型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深表同情第二百四十五章 星光璀璨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顿和李奇微第九百一十一章 殖民者回来了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识政治解决移民第1650章 资深德粉第五百三十四章 马华公会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独立浪潮第六百四十五章 无兄弟不马来亚第1592章 德日有危险第三百二十章 举报信第1700章 要调转枪口?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没判断失误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台第四百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优点第四百九十二章 话语权第1673章 英法有共识第四百六十章 懵逼的共和党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实在是高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获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二百七十章 他们宁死不降第二百三十五章 喷气式时代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首相也有儿子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国情在此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军介入的根源第1646章 简单的复杂化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国梦第1664章 动荡的开始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降正义第一百五十章 团结的会议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热闹的一年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电气化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城市化建设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战略转型第1630章 自由世界领袖第六百零九章 博采众长第一百三十八章 战胜国待遇第二百三十二章 英葡友谊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七十五章 乡村姑娘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属大洋洲领地第八百零三章 敌在国会山第三百一十四章 欢迎前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