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战

眼看着费雯丽兴趣缺缺的样子,艾伦威尔逊心中叹息,大英国宝还不知道两人的关系,已经被美国的联邦调查局知晓了。

这固然不是什么好事,不过艾伦威尔逊也不觉得多么令人畏惧,一个堂堂的情报部门还管男女关系的事?仅仅因为男女关系这件事,他对联邦调查局的畏惧十分有限,又不是被苏联内务部盯上。

现代情报部门,真说气吞山河还得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也就是后来的克格勃。十几个总局各管一滩,军事、交通、边防、内卫、科技、民防消防乃至于干部疗养。

但克格勃只是内务部分拆之后的部分权力部门,真要说立在那就让人畏惧的,还是贝利亚亲自管理的苏联内务部,这是完全体内务部,具有独立审判权。后来的克格勃所具有的权力,只不过是现在内务部下属部门的正在做的事。

在克格勃时期,苏联也是有内务部存在的,之所以看起来没有克格勃强力,那是因为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内务部的权力被下放到了加盟共和国,而克格勃的权力仍在莫斯科,才造成了克格勃权力的后来居上。

总之能把艾伦威尔逊吓尿的部门,并不在美国,他也并不担心联邦调查局会因为这件事,就对他怎么样。

在洛杉矶的艾伦威尔逊,无非就是没事摸摸费雯丽的肚子,体验一下孩子的茁壮成长。然后就是找几个熟悉的朋友,最近他找宝莲高黛挺勤的,毕竟是有丞相之才的领事,没事找卓别林的前妻聊聊,再正常不过。

印度首都新德里上空阴云密布,细雨霏霏。弥漫升腾的水汽犹如浓厚的暮蔼,笼罩着整座城市。国际机场上的各色信号灯,也失去了往日的绚丽光彩,远远望去,好似一篷篷朦陇的光晕。

印度总理兼外交部长尼赫鲁,站在贵宾厅宽大的落地窗前,久久地凝视着窗外的停机坪。他身着长袍,棕色的脸庞上嵌着一对黑亮而灵变的眸子,微微翕动的嘴唇不知在自语些什么。他步伐稳健,精神矍铄,除了那一头华发和唇间黑白相杂的胡须。

“尼赫鲁影响了世界。”印度人这么说,世界上许许多多国家领导人都这样评价过他。

尼赫鲁从青年时代起就致力于印度的独立解放事业,先后五次被捕入狱。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超人的组织才能,他和圣雄甘地一道,将印度各党派、各阶层、各种宗教信仰的民族团结到一起,终于赢得了印度的独立。

“每一个新生政权的最初的几乎是本能的反应,就是紧紧保住遗留给他的那份领土。凡是殖民国家曾经统治过的地方,新兴的国家就一定要统治。”

最初,他看到英国史学家贡纳尔·米达尔这段后时,曾经加以讥笑。没有想到,现在自己也品尝到了此中的苦辣滋味。

然而此刻,他的心境却如这阴雨的天气,晦暗、沉郁,大英帝国统治次大陆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不同于热情高涨的印度公民,尼赫鲁心里明白,独立只不过是刚刚开始,他所拥有的名望不能代表印度这个国家就已经摆脱了一切弊病。

尼赫鲁希望借由自己的名望推动和解,但是事与愿违,还是不得不走到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地步,但这又是一定要解决的。

如果说近年有什么事情对尼赫鲁形成了触动,那就是印尼独立的过程中,欧洲殖民国家联合在一起,在联合国强行把印尼拆分,拿走了这个群岛国家当中了两个面积最大的岛屿,几乎占据了新生国家领土的一半。

印尼的遭遇让尼赫鲁,清楚的认识到,如果说印巴分治还有阿里真纳坚持的原因。那么从印巴分治之后,欧洲殖民国家已经发现了带来的好处,并且把分治当成了一条可行性道路。

对于苏加诺以及整个印尼的遭遇,尼赫鲁心里当然是同情,不过现阶段他还有自己的事情,内部的众多土邦,尤其是实力最强的海得拉巴土邦,其大君阿里汗一直抵抗新德里对整个印度的权力行使。

在结束了和巴基斯坦关于克什米尔的战争之后,尼赫鲁掉过头来开始审视内部问题了。

克什米尔所引起的印巴战争,最终是以印度略占优势收场,克什米尔独立已经不复存在,印度占据了略多于一半的土地,而且更加肥沃人口更多,算是对国内有了一个交代。

对于想要继续战争的部长们,尼赫鲁则是以先解决内部问题的理由作为安抚。内部问题也确实到了应该解决的时候,只不过这一次同样不太顺利。

阿里汗因为有一个编外大臣,也就是正在美国做领事的艾伦威尔逊存在,可以说从二战还没有结束,就在以大英帝国退出次大陆的前提进行准备。

编外大臣艾伦威尔逊,为了证明自己绝不是白领工资,可谓是尽心尽力,让独立后的印度在泥潭当中多挣扎挣扎。大批注定只能当废铁的德国武器,被两翼齐飞带到了次大陆。

同时一批德国军人以教官的名义,帮助阿里汗训练海得拉巴军队。当然到了今天,因为德国的环境已经稳定,并且得到了马歇尔计划的支持,还在海得拉巴的德国军人已经不多,大部分的德国军人已经返回欧洲。

但剩下的德国军官仍然起到重要的作用,指挥阿里汗的军队,使用着大批的德国陆空武器,再这一次的武装冲突中,对进攻的印度军队进行狙击。

海得拉巴的面积其实比克什米尔还要大,几百年来作为英国同盟的强大土邦遗产还是相当丰厚的,庞大的土邦面积,也给了德国人发挥的空间。

如果不是一九零三年,海得拉巴主动将北部的土地送给英属印度直辖,现在的海得拉巴还要更大一些。

诚然,阿里汗军队的德国顾问连少将都没有,但是一批经过战火考验,面对过全世界围攻的校尉军官,在次大陆这边仍然游刃有余。

虽然刚开始面对印度军队的发难,海得拉巴反应不及时,但印度军队慢吞吞的行动,终于还是给海得拉巴做出了布置的时间。

德国人首先确定,进攻的印度军队并不多,事实也正是如此。就连远在美国的艾伦威尔逊,都能看出来印度还缺乏指挥大兵团的经验,真和苏联红军打过仗的德国军官,更是能够轻而易举的判断出来。

做出了这个判断,德国军官便制定了依托德干高原进行抵御,并且伺机反攻的布置。

德干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熔岩台地。是一个庞大的前寒武纪的古陆块,它是构成次大陆的核心,虽然海拔不高,甚至都不如欧洲的山脉高,却十分险峻,不高的德干高原十分支离破碎,也不利于大兵团的进攻。

海得拉巴规模在土邦中位居首位,阿里汗拥有自己的军队、宣传系统、铁路网,邮政系统和货币,还有一个被德国军官注意到的有利条件,就是海得拉巴的铁路是宽轨。

这是因为阿里汗在建设铁路的时候,被英属印度总督府干涉过,导致海得拉巴的铁路网不能和印度大部分的铁路连接。而现在,则被德国军官利用上了,出现防御战争的时候,这不但不是一个劣势,还是一个优势。

德干高原其间道路婉蜒曲折、陡峭狭窄,有些地方不过是些羊肠小道。若想把兵力单薄的部队沿这样遥远的战线分散配置,又要使他们不断获得粮食弹药补给,或者让他们坚决顶住一个差不多是依靠本国基地作战的顽强敌人,确实是不容易。

不过有了海得拉巴自成体系的铁路网,便开始利用这个优势,海得拉巴的军队分成两个部分推进。主力部队沿着铁路北上向北推进。少量但是更加精良的卫队打算沿仅有的一条狭窄道路越过中部高原进抵克里希纳河。

两支部队最终抓住了一支最深入海得拉巴的印度军队,规模有一个团,是刚从克什米尔战场上撤离的王牌部队,来到海得拉巴的目的也简单,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战斗持续了一整天,不时发生近战,其激烈程度是以往战争中所没有的。

夜晚来临之前,不少印度部队的士兵发觉弹药几乎告罄。

直到接到撤退的命令,印度人才发觉退路巳被切断。一支很强的海得拉巴部队在交战之前就封锁了主要道路。他们牢牢地控制着阵地,使为把他们赶在以便前来增援印度军队之前进行准备,让印度的增援部队发起的多次进攻未能成功。

明白形势不利的印度部队开始撤退,但在主要道路上遭到伏击。结果,那里很快就塞满了毁坏的车辆,战车乘员和步兵在慌乱中四散奔逃。

在失去突然性之后,新德里的进攻就步入了克什米尔模式的战斗轨道,战争可以说是每天都在进行,但是旷日持久,变成了互相炮击,互相袭击的样子。

这个时间还没有治安战这么一说,但实际上印度的军事行动已经变成了治安战的模式。

第一千零五十章 谁的责任?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应对方案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样的力量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资源攻势第四百三十章 有声有色的开始第九十三章 光辉时代回来了第四百零一章 蒙巴顿方案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压力全在英国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农业企业化第五百二十七章 合金管完成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赚他一个亿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深表同情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军第五百三十四章 马华公会第六百九十三章 著书立说威尔逊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迹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绝不躺平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召集旧部第四百二十一章 鲍中堂第1572章 都是为了大选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科兹洛夫第一千零四章 都有美好的未来第五百七十九章 签个条约热热身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亿补贴第三百七十九章 匡扶正义的公主第八百二十章 夫妻配合砸车计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两个赌城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法国也要收缩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鸟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决战之果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合纵长第八百三十三章 马来亚二五计划第1718章 遗憾的刺杀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会议成果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对钱没兴趣第四百五十章 准备公投第1724章 内讧的征兆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归上帝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国第四百七十六章 纽芬兰护渔舰队第1557章 一小时二十二分钟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日元没资格第1622章 好大儿的求助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们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激烈争吵第三百四十七章 撤军计划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台风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爸爸的背刺第一章 是,总督!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别傻了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国南波湾第二百八十三章 贵客抵达新德里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国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运动的后果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自由世界的胜利”第二百八十四章 官员和资本家第1677章 奥迪争夺战第1543章 日本有原罪第一百七十章 今天即为审判之日第二百六十四章 芭比娃娃第四百九十二章 话语权第1627章 初露峥嵘的寡头第二百四十章 三方会谈第二百七十九章 蛛丝马迹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没什么不能谈的第三百九十一章 互相拆台的会议第七百二十五章 烦恼的日本人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头第二十一章 葡属果阿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获第五百零二章 调虎离山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们是专业的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订阅)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问题第1568章 狗大户的需求第1711章 废掉南非第八百一十九章 黑人之友威尔逊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岛渔夫第五百五十二章 韩战爆发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机第八百九十九章 再苦一苦殖民地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厅和国防部第六十九章 是,大臣!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银法案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臣的中东政策第1644章 防着点英法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美人计第九百五十八章 可耻的抄袭者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来的德国总理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战争第1544章 恐慌的社会第1624章 数码港计划第九百四十九章 从未设想的道路第1735章 地图头的自信第四百五十九章 从胜利走向胜利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
第一千零五十章 谁的责任?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应对方案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样的力量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资源攻势第四百三十章 有声有色的开始第九十三章 光辉时代回来了第四百零一章 蒙巴顿方案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压力全在英国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农业企业化第五百二十七章 合金管完成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赚他一个亿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深表同情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军第五百三十四章 马华公会第六百九十三章 著书立说威尔逊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迹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绝不躺平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召集旧部第四百二十一章 鲍中堂第1572章 都是为了大选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科兹洛夫第一千零四章 都有美好的未来第五百七十九章 签个条约热热身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亿补贴第三百七十九章 匡扶正义的公主第八百二十章 夫妻配合砸车计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两个赌城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法国也要收缩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鸟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决战之果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合纵长第八百三十三章 马来亚二五计划第1718章 遗憾的刺杀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会议成果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对钱没兴趣第四百五十章 准备公投第1724章 内讧的征兆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归上帝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国第四百七十六章 纽芬兰护渔舰队第1557章 一小时二十二分钟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日元没资格第1622章 好大儿的求助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们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激烈争吵第三百四十七章 撤军计划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台风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爸爸的背刺第一章 是,总督!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别傻了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国南波湾第二百八十三章 贵客抵达新德里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国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运动的后果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自由世界的胜利”第二百八十四章 官员和资本家第1677章 奥迪争夺战第1543章 日本有原罪第一百七十章 今天即为审判之日第二百六十四章 芭比娃娃第四百九十二章 话语权第1627章 初露峥嵘的寡头第二百四十章 三方会谈第二百七十九章 蛛丝马迹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没什么不能谈的第三百九十一章 互相拆台的会议第七百二十五章 烦恼的日本人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头第二十一章 葡属果阿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获第五百零二章 调虎离山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们是专业的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订阅)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问题第1568章 狗大户的需求第1711章 废掉南非第八百一十九章 黑人之友威尔逊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岛渔夫第五百五十二章 韩战爆发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机第八百九十九章 再苦一苦殖民地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厅和国防部第六十九章 是,大臣!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银法案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臣的中东政策第1644章 防着点英法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美人计第九百五十八章 可耻的抄袭者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来的德国总理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战争第1544章 恐慌的社会第1624章 数码港计划第九百四十九章 从未设想的道路第1735章 地图头的自信第四百五十九章 从胜利走向胜利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