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48章 风波(5)

bookmark

兵部侍郎钱惠带着人急急忙忙朝着辉州府大牢而去,他刚刚接到兵部尚书姜瑞平的命令,大牢里面有几十个意图谋逆之徒,罪无可赦,按律立即处决,不用禀报了。审理和处决人犯本是刑部和大理寺的事情,可是,涉及到造反、谋逆之大罪,兵部是可以直接过问的,因为这些事情涉及到了社稷之安危。

钱惠是姜瑞平大人之得力助手,对朝廷中的诸多大事了如指掌,身为3品朝廷官员,钱惠必须要在朝廷中有依靠,他的选择恰好和周世平相反,所以,这次的重任便直接落到了他的身上。

钱惠很有信心,这些人都是羽林军中的军士,关在辉州府大牢,好比是天赐良机,处决这些军士之后,将矛头直接对准辉州府衙和周世平,也是周世平的疏忽,没有加强对大牢的管理,却将这么多军士关押在大牢里。而且,这些军士都是午时以后押解来的,周世平大概不会想到,兵部这么快就会有动作了。

钱惠知晓这个步骤的重要性,冲击辉州商会,大不了赔偿损失,严重些会受到皮肉之苦,无论如何罪不至死,可是,几十个冲击商会的人全部死在大牢里,外界会怎么看,羽林军会怎么想,若是真的能够引发羽林军和辉州府衙之冲突,那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钱惠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在处决这些人之后,会假他人之手,发觉这些人的身份,然后将羽林军直接出来表态。钱惠至今不明白,魏丞相为什么要着羽林军出来表态,直截了当不是更好吗。

周世平亲自领着府兵前往府衙大牢,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这次,压根没有想到大牢居然成为了双方关注的焦点。原来没有计划留下活口,所以用不上大牢,可是抓了这么多人,不能当时就放了,所以暂时关押在大牢,就是这一点的疏忽,险些酿出滔天大祸。周世平明白,这些人死了,羽林军就会活了,自己是没有什么理由好说的,杀了不该杀之人,商会登记审核事宜就变了味道了。就是皇上全力支持,也难以维持下去,朝廷中的百官要是都反对了,就回天无力了。

府兵的声势已经吓坏了守在大牢外面的军士,如此多的身穿铠甲、骑着战马的军士冲着大牢而来,再笨的人都明白是为了什么。

一马当先的周世平没有说话,停在了大牢门外10余米处。

“来人,将这些守候大牢的人全部给我抓了。”

“大人,我等是京城兵马司的军士,奉命守卫大牢的。”

周世平根本不理睬这些军士的解释,如今,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控制大牢,不能让大牢里面的那些冲击商会的人遭遇意外。

大牢的大门紧紧关闭着,平日里,这扇门是不会开的。

大牢里面兵马司的军士已经看见了这一幕,他们不敢乱来,这些气势汹汹的军士可不必外人,稍不小心,就会人头落地,而且,还没有地方哭诉。军士们认识外面的府尹大人,很快,刚才和蒋松华说话的军官出来了。

“府尹大人,下官奉命守卫大牢,不知府尹大人驾到,不知府尹有什么吩咐

。”

“哦,你是领头的吗,很简单,本官要将先前押解来的冲击商会的人犯悉数带走。”

“大人,这些都是重犯,小的做不了主啊。”

“是吗,本官今日一定要将人犯带走,本官倒要看看,谁敢阻拦,传本官令,进入大牢提人,凡有敢阻拦者,杀无赦。”

没有人不长眼,已经被控制到里面的大牢狱卒飞快打开几道牢门,周世平身后的府兵下马进入大牢,不久,冲击商会的几十人悉数被带出来。

周世平来得快,去得更快,提到了人,马上离开。

钱惠目瞪口呆听完兵马司军士的禀报,才明白小看了周世平,没有想到,兵部如此迅速的动作,还是被周世平抢在前面了。钱惠亦很快离开大牢,这里发生的事情,必须让上面马上知晓。

府兵大张旗鼓的举动,早在京城里引起了波动,许多人看见了队伍中被押着的几十人,大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松华兄,该你出面了,就在京城最热闹的地方,说明情况,然后放了这些人。”此时的周世平已经退到队伍中间,外面的人已经看不见他了。

接下来的事情都在周世平和蒋松华的预料之中,大批的百姓围观,蒋松华登上一处平日里演戏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大声向百姓讲解府衙的政令,指出这些被抓的人悉数是违法府衙的政令,冲击商会的结果,不过,府尹大人仁慈,考虑商铺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所以这次不予追究,不过,今后若是再出现这样的情况,绝不轻饶。

军士当场释放了被抓的几十号人。

围观的百姓议论纷纷,府尹大人自上任以来,所做的几件事情到处流传,特别是严惩京城第一恶少欧阳飞羽的事情,更是博得百姓的认可,京城里的地痞无赖如今轻易不敢做恶,巡捕房的捕头捕快太厉害了,这次整顿商铺,百姓尚在猜测,不了解其中的具体措施,关心的人不多,不过,现场的宣传在百姓中间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特别是当场释放聚众闹事、冲击商会的普通百姓,让众人认识到府衙并不是不讲道理、一味赶尽杀绝的。

魏鑫正在生闷气。

按照计划,这些羽林军的寻常军士,本来是作为棋子试探周世平的,让他们冲击商会,无疑是警告周世平不要太过分,今日在朝廷中的辩驳,已经使周世平彻底站到了魏家的对立面,魏鑫不能咽下这口气。魏鑫的意思很明显,拉拢周世平已经做不到了,魏家总可以和周世平和平相处,没有想到,周世平还是不买账。

京城和京畿11县,本来是有魏家的心腹,不过,周世平上任时,将所有官员几乎都换了,周世平的动作太快,甚至不惜赌上京城的安危,魏鑫根本来不及布置。后来,在更换官员的过程中,左丞相司马云支持周世平,让魏鑫不能够控制京城和京畿11县的官员,如今,原来还有些联系的县丞、主薄、县尉之类的,都被吓破胆,不敢有任何动作了。

魏鑫原来是看不上这些官员的,魏家把握的,主要是辉州府衙官员和京畿11县的知县,突然遭遇变故,使魏家在京兆失去了控制。

京畿之地10万羽林军,也不是随便可以调动的,掌控羽林军的魏自强、魏自刚、魏自宇等人都不同意大动干戈,如果擅自动用羽林军,引发京城的混乱,魏家将背负上谋反的罪名,一辈子无法洗刷,何况,京城里还有皇上的2万侍卫,若是这些人能够坚持几日,守着京城,等到山南省和湖广省的征边军、勋卫军赶到,无论大周国的命运如何,魏家将彻底覆灭

。不过,派遣军中的士卒骚扰,几人不反对。长期掌兵的魏自强特别嘱托了魏鑫,一定要保护这些军士的生命。

今日突然出现的机会,令魏鑫兴奋,他已经计划舍去这几十人的性命,来激怒羽林军普通军士,当然,魏鑫不会要羽林军攻打京城,只要羽林军借故剿灭商会,给穆家沉重打击,没有了穆家支持的皇上和周世平也无法撼动京城和京畿11县的商铺了。可是,钱惠带回来的消息令人沮丧,周世平居然能够预计到危险吗。

魏鑫成为魏家家主之后,一帆风顺,几乎没有遭遇什么挫折、打击,主要原因无非两个方面,一是他的父亲留下了一个不错的摊子,二是先皇去世时,皇上尚未到亲政之年龄,6年的辅政大臣,让魏鑫充分发挥,几乎将先皇所做的一切限制世家力量的桎枯都去除了。正因为如此,魏鑫在魏家很是风光,他的话,在家族里一言九鼎,哪怕是魏自强、魏自刚、魏自宇等长辈也不好多说什么。

现在,魏鑫开始遭受到了威胁,习惯了独自处理问题的他并没有充分征求家族中长辈的意见,魏鑫总是相信,几百年的世家,实力雄厚,不会那么轻易败给任何人和势力的。

魏鑫内心里,并没有将商铺的登记审核事宜看得太重,没有什么了不起,魏家几千个商铺,每年都可以获取大量的利润,就是上缴朝廷一些赋税,依旧可以赚取很多钱财,足够养活羽林军了。

魏鑫出现这个致命的失误并不奇怪,他不清楚商铺的钱是怎么赚来的,对于商贸,魏鑫历来不屑一顾,哪怕是父亲要求他熟悉精通,他也没有听进去。在魏鑫的眼里,朝廷上的争斗、权力的把握才是最重要的。魏鑫不知道,魏家商铺依靠权势,赚取的利润不过是3到4成,今后,上缴朝廷两成,能够剩下1成到两成就不错了。

姬芈悦一直关注周世平的所有举动,散朝后,他很快得到禀报,冲击商会的人都被抓获,姬芈悦明白,这些人是羽林军的军士,魏鑫的一切举动,瞒不过他。兵部准备处置这些军士的消息,令姬芈悦感觉到了危险,他甚至准备要皇宫侍卫出手,将这些人抢下来。周世平的未雨绸缪,令姬芈悦很是高兴,后来,周世平在京城的闹市中释放这些军士,趁机宣传辉州府衙的政令的禀报时,姬芈悦不禁有些庆幸了,周世平是个人才,很难得的人才。

朝廷上,周世平的所有说辞,明显是表态了,就是魏鑫的退让,周世平也不买账,难得啊,姬芈悦的考虑深远些了,若是能够扳倒世家,那么,今后便会有大量的事情要做,而周世平,正是最佳的人选。

朝廷一番辩驳下来,众人是心态各异,欧阳健、姜瑞平、郝顺平、徐书颛等人都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周世平已经和魏丞相翻脸,他们巴不得,今后,魏丞相能够亲自出手对付周世平,很多事情就简单了,忧的是周世平的强势,如今,这小子背后有皇上、睿亲王的支持,而且,司马丞相、何大人对他印象亦很好,怎么看都不是随便能够对付的最恼火的便是兵部尚书姜瑞平了,计划好的事情办砸锅了,令自家阵营一时间失去了对付周世平的借口,更重要的是,皇上非常清楚今日里所发生的事情,将来,可能会直接拿他开刀的。姜瑞平是紧紧绑在魏鑫丞相的战车上的,想挣脱都不行,当初,儿子姜茂林惹下大祸,要不是魏丞相出面,可能已经人头落地了,可是,付出的代价亦不小,儿子的所有罪证都被魏大人暗地里收起来了,姜瑞平为了儿子,和魏大人数次协商,罪证是拿回来了,自己却卖给了魏家。不过,魏鑫很是关照,在候选人众多的情况下,极力举荐甚至拍板姜瑞平出任兵部尚书。在六部中,兵部排名第二,虽然不直接掌控军队,但是可以决定军队中将军、校尉的提拔,是一个实权部门。姜瑞平正是出任兵部尚书后,儿子的所作所为再无人前来干涉了。

发表书评:

第28章 拜访第1章 奈何桥第17章 韶康州第137章 惊魂(3)第25章 发榜第217章 倔强的小林美子(1)第24章 乡试(3)第87章 粮饷(3)第89章 大发展第54章 军官第148章 风波(5)第170章 渐露峥嵘第78章 订亲(1)第101章 落定第227章 针锋相对(4)第76章 志气第222章 高丽第159章 箭在弦上第132章 京畿官吏第201章 无法抗拒第226章 针锋相对(3)第153章 转折第61章 运粮和剿匪(1)第217章 倔强的小林美子(1)第67章 规则第127章 下马威(3)第129章 补救第152章 雷霆手段第39章 赴任第117章 穆家第51章 城墙和府兵(2)第104章 冲突(1)第178章 罗州之战(6)第173章 罗州之战(1)第169章 立足(2)第122章 规矩(1)第147章 风波(4)第55章 赋税第167章 惊变第63章 知州第217章 倔强的小林美子(1)第144章 风波(1)第110章 祸事上门第155章 步履艰难第68章 现状第7章 突如其来的官司第208章 怡红院(1)第6章 附体第103章 密谋(2)第145章 风波(2)第197章 京城变故(1)第182章 恼火事第213章 水师第235章 姬芈顼的选择第211章 皇上亲政第117章 穆家第47章 大哥第194章 家族事物(2)第73章 考证(1)第79章 订亲(2)第202章 周家有女第172章 情报战第105章 冲突(2)第221章 台湾岛(2)第143章 三道密旨第183章 时机论第214章 征倭(1)第127章 下马威(3)第110章 祸事上门第206章 发展之要务(2)第147章 风波(4)第163章 三军用令 将士拼命(2)第169章 立足(2)第66章 故人来第237章 晴怡进宫第144章 风波(1)第188章 平凡与不平凡第136章 惊魂(2)第214章 征倭(1)第83章 视察第88章 商会第15章 圣意第56章 小试牛刀(1)第122章 规矩(1)第206章 发展之要务(2)第35章 诗文会(1)第91章 户部尚书(2)第194章 家族事物(2)第89章 大发展第45章 小争端第77章 郡主的心思第176章 罗州之战(4)第122章 规矩(1)第191章 打前站(2)第96章 祭祖第221章 台湾岛(2)第90章 户部尚书(1)第43章 送粮第37章 妥协第23章 乡试(2)
第28章 拜访第1章 奈何桥第17章 韶康州第137章 惊魂(3)第25章 发榜第217章 倔强的小林美子(1)第24章 乡试(3)第87章 粮饷(3)第89章 大发展第54章 军官第148章 风波(5)第170章 渐露峥嵘第78章 订亲(1)第101章 落定第227章 针锋相对(4)第76章 志气第222章 高丽第159章 箭在弦上第132章 京畿官吏第201章 无法抗拒第226章 针锋相对(3)第153章 转折第61章 运粮和剿匪(1)第217章 倔强的小林美子(1)第67章 规则第127章 下马威(3)第129章 补救第152章 雷霆手段第39章 赴任第117章 穆家第51章 城墙和府兵(2)第104章 冲突(1)第178章 罗州之战(6)第173章 罗州之战(1)第169章 立足(2)第122章 规矩(1)第147章 风波(4)第55章 赋税第167章 惊变第63章 知州第217章 倔强的小林美子(1)第144章 风波(1)第110章 祸事上门第155章 步履艰难第68章 现状第7章 突如其来的官司第208章 怡红院(1)第6章 附体第103章 密谋(2)第145章 风波(2)第197章 京城变故(1)第182章 恼火事第213章 水师第235章 姬芈顼的选择第211章 皇上亲政第117章 穆家第47章 大哥第194章 家族事物(2)第73章 考证(1)第79章 订亲(2)第202章 周家有女第172章 情报战第105章 冲突(2)第221章 台湾岛(2)第143章 三道密旨第183章 时机论第214章 征倭(1)第127章 下马威(3)第110章 祸事上门第206章 发展之要务(2)第147章 风波(4)第163章 三军用令 将士拼命(2)第169章 立足(2)第66章 故人来第237章 晴怡进宫第144章 风波(1)第188章 平凡与不平凡第136章 惊魂(2)第214章 征倭(1)第83章 视察第88章 商会第15章 圣意第56章 小试牛刀(1)第122章 规矩(1)第206章 发展之要务(2)第35章 诗文会(1)第91章 户部尚书(2)第194章 家族事物(2)第89章 大发展第45章 小争端第77章 郡主的心思第176章 罗州之战(4)第122章 规矩(1)第191章 打前站(2)第96章 祭祖第221章 台湾岛(2)第90章 户部尚书(1)第43章 送粮第37章 妥协第23章 乡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