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7章 战略大师

一八八八年九月九日,在德皇腓特烈三世亲自主持下,帝国总参谋部秘密举行了一次后来十分闻名的战略沙盘推演。

参与推演的是以毛奇为首的帝国陆军,以及由冯承乾为首的帝国海军。

德意志第二帝国从未公布这次推演的结果,只是从参与人员就看得出来,这次沙盘推演意义非凡。

毛奇身边有瓦德西,还有施利芬,都是成名已久的帝国名将。

冯承乾身边,却是一帮二三十岁的年轻军官。只是,二十多年后,这些军官无一例外的成为了帝国名将。

扮演假想敌的军官名单是:埃里希-鲁登道夫,伯恩哈德-迪姆林,巴伐利亚王子鲁普雷希特,海因里希王子,符腾堡的阿尔布雷希特,费里克斯-伯斯梅尔,亚历山大-弗里坦格-罗林霍芬,奥托-贝洛,埃里希-法尔肯海因,弗里茨-贝洛,约希亚斯-黑林根,格奥尔格-布鲁赫米勒,马克斯-霍夫曼。

当然,当时负责策划德军作战的军官中,也不乏名将。

推演开始前,瓦德西放出豪言,将在二十四小时之内,让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败下阵来。

结果,这次推演没有在二十四小时内结束,而是足足花了一个星期。

虽然最终判定德军集团获胜,但是冯承乾率领的一批年轻军官,着实让自视甚高的毛奇与瓦德西等人大开眼界。

更重要的是,没有让德皇腓特烈三世失望。

推演结束后,腓特烈三世当场表彰了鲁登道夫等人,提升了他们的军衔,连还为预备役军官的霍夫曼都破格晋升为陆军少尉。

这场推演的第一个结果,就是毛奇在九月底正式提出辞职。

腓特烈三世没再挽留,让毛奇元帅回家养老,由瓦德西出任帝国总参谋长,施利芬升任帝国陆军军需总监。

在庆祝瓦德西升任帝国总参谋长的宴会上,冯承乾把注意力放在了施利芬身上。

此时的施利芬,只是一个配角。

冯承乾知道,再过几年,施利芬就会成为主角,而由他提出,而且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帝国军事战略计划,将使他成为帝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战略家,并且一举打下帝国在今后数十年的军事战略。

“上将,恭喜了。”升任军需总监的同时,施利芬也拿到了帝国陆军上将军衔。

“伯爵客气了,也应该恭喜你。”

冯承乾笑了笑,见到一下涌现出如此多年轻有为的将才,德皇腓特烈三世在高兴之余也授予冯承乾帝国海军少将军衔。

这只是荣誉军衔,在拿到帝国海军学校的毕业证之前,冯承乾仍然是文职官员。

“想必要不了几年,上将就将成为帝国总参谋长。”冯承乾朝四周看了一眼,说道,“到时候,肯定会有一场更加豪华的宴会。”

“伯爵,我可没有想过。”跟瓦德西相比,施利芬非常低调。

“想没想过不重要,如果不是上将,恐怕瓦德西将军也成不了总参谋长。”

“此话怎讲?”

“如果上将的计划能够得到贯彻,推演肯定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我只是协助元帅,如何谈得上是我的功劳呢?”

“上将太客气了,就我所知,你才是真正的策划者。”

施利芬勉强笑了笑,没对冯承乾这句话给出回答。

“我很想知道,如果上将的计划得到了贯彻,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恐怕,那得等到战争爆发之后了。”

“也未必得上战场才知道结果。”冯承乾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上将在推演中提出的战略规划,以西攻东守为主,即集中兵力攻打法国,以侧翼打包抄的方式,绕过法国的边境防线,经荷兰与比利时从北部入侵法国。该计划的核心在于速战速决,以比当年色当会战还要快的速度击败法军,挥师巴黎。迫使法国投降之后,再移师东线,重拳出击,一举击溃俄军。”

施利芬没有开口,这确实是他的战略构想。

“有一点我没有搞明白,上将准备花多少时间击败法国?”

“这得由实际情况决定。”

“什么情况?”

施利芬知道冯承乾有备而来,不问出个缘由来,肯定不会罢休。“以我所见,主要得由东线的战况决定。”

“上将的意思是,德军能在东线守多久,就能在西线攻多久?”

施利芬点了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上将有没有想过,俄军根本不可能攻破我们的东部防线呢?”

“这……”

“我们能在东西两线之间迅速调动兵力,并且集中兵力发动战略进攻,有一个极为关键的基础,即帝国有着较为完善的铁路网。”冯承乾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俄国的欧洲地区有类似的铁路网吗?如果帝国在东部首先进行防御,就能充分利用内线作战的优势,而俄国却没有进攻的基础。”

施利芬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冯承乾的意思。

“由此可见,俄国在东线很难有所作为。关键就是,帝国能否在西线速胜,而不是打成持久消耗战。”

“伯爵的意思是?”

“如果是我,会把重兵集中在西线,在东线只留很少的兵力,大约占帝国陆军总兵力的十分之一。”

“这也太冒险了吧?”

冯承乾笑了笑,说道:“有多大的风险,就有多大的收获。”

“可是……”

“我明白上将的意思,东普鲁士是帝国的根本,如果东普鲁士失守,恐怕我们会被容克贵族生吞活剥。”

施利芬苦笑了起来,他也是这个意思。

“问题是,如果不在西线集中占绝对优势的兵力,上将的战略计划根本不可能实现。”

“这……”

“如果我没看错,上将这份计划的核心是右翼突击,猛攻法军左翼,避免在正面战场上与法军作战,然后直捣黄龙,攻占巴黎,迫使法国投降。这种大回旋式的进攻,最注重的就是兵力投入。”

“伯爵说得没错,兵力调动当属第一。”

“问题是,攻入法国之后,我们的优势就荡然无存了。”

“这……”

“上将忘了,我们能在西线投入重兵,依托的是强大的本土铁路网,可是从比利时进入法国,根本就没有可以支撑大兵团进攻的铁路网。就算有,也会遭到敌人破坏,很难为我所用。”

“伯爵的意思是……”

“很明显,帝国军队越是深入法国,后勤保障越是跟不上,兵团作战的压力就越大,最终将寸步难行。”

施利芬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他还真忽略了这一点。

“由此可见,速战速决将是西线取胜的关键,任何拖延都将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冯承乾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如果西线打成持久消耗战,上将还认为,我们能够在东线取得胜利吗?”

“这……”

“如果东西两线都打成了持久消耗战,以帝国的实力,恐怕最多三年,就会因为物资枯竭而战败。”

“伯爵所言有理,必须得速战速决,也就得把兵力集中到西线上。”

冯承乾笑了笑,说道:“上将,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伯爵的意思是……”

“能在短期内击败法国自然再好不过,问题是,如果不能在短期内击败法国,西线肯定会变成士兵的坟墓。”冯承乾看了施利芬一眼,说道,“那么,上将有多少把握在开战后的几个星期内击败法国呢?”

“这……”

“我们还得考虑一个问题,即在法国已露败像的情况下,英国会不会参战,会不会向欧陆派遣远征军。”

施利芬的眉头跳了几下,神色显得更加严峻了。

“如果会,那么情况将对我们更加不利,甚至使我们丧失在西线迅速取胜的机会。”

施利芬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开始认真思考冯承乾提出的问题。

“上将,我觉得很有必要制订一份备用计划。”

“备用计划?”

“如果西线不能速战速决,就只能把希望放在东线上,以雷霆之势击败俄国,解决腹背受敌的问题,再在西线跟英法决战。”冯承乾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不可否认,英国的援助会使法国实力大增,但是英国的优势在海上,不在陆地上。如果能够赶在英国完成战争动员之前击败法国,我们依然能够取得胜利。即便不能,我们也有希望在资源枯竭之前迫使英法媾和。”

“果真如此的话,就得制订一份更加详细的战略计划,而且不仅仅是军事计划。”

“上将所言极是,作为帝国军人,我们必须考虑得比其他人更加长远一些,备好完全之策,才能应对不时之需。”冯承乾笑了笑,说道,“所幸的是,我们还有充足的时间,至少法俄现在还没有向我们开战的资本。”

“伯爵盛名在外,并非虚传。只是伯爵甘愿负责海军,是否有点屈才了?”

“上将言重了,对于陆军,我还是个门外汉。有上将这样的统帅,帝国陆军必然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两人都笑了起来,施利芬对冯承乾多了几份好感。

;

第165章 落幕之战第166章 日落大洋第556章 冲出海滩第305章 战斗队列第60章 尽力而为第376章 有备而来第384章 最后的机会第627章 应急手段第399章 欲盖弥彰第414章 走投无路第102章 覆灭第594章 政治体制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179章 突击第399章 欲盖弥彰第214章 革命第101章 躲躲藏藏第83章 前仆后继第31章 一举定乾坤第34章 战争之门第355章 左挡右支第224章 一个人的战争第605章 裁军压力第43章 大型化第625章 前进方向第184章 圈套第328章 传统精神第304章 大意轻敌第304章 大意轻敌第609章 国防部第501章 不堪用第348章 非常战术第94章 混血儿第545章 陆海之争第468章 风暴海洋第479章 绝地反击第129章 据点第587章 技术决定未来第157章 最后任务第108章 一网打尽第332章 进军悉尼第96章 突来的战斗第496章 准备就绪第282章 临阵磨枪第103章 大获全胜第538章 主力陆战师第511章 迎难而上第450章 兵临城下第171章 振作第12章 危机浮现第40章 列强干涉第97章 血战蔚山第302章 冲动与理智第301章 优劣有别第39章 义无返顾第59章 帝国军人第65章 生存竞赛第242章 血的代价第49章 中国式奇迹第32章 精气神第151章 自我牺牲第284章 高标准第592章 占领军第183章 雨季攻势第491章 得不偿失第496章 准备就绪第88章 同胞兄弟第224章 险象环生第200章 以小搏大第172章 简单任务第44章 你追我赶第343章 恶仗第138章 进攻第178章 毫无顾虑第89章 联合进攻第518章 无路可退第141章 断裂第57章 皇朝末日第119章 螳臂当车第344章 问题依旧第236章 奇袭与反奇袭第160章 余热第166章 做贼心虚第70章 目标出现第34章 厉害关系第116章 目的地第418章 进占英国第150章 新手与老手第306章 最后的决定第568章 登陆成功第114章 小道消息第50章 我行我素第21章 特工的本色第33章 一意孤行第181章 总体战局第82章 预料之外第192章 拖延战略第538章 主力陆战师第160章 营救行动第68章 不放弃
第165章 落幕之战第166章 日落大洋第556章 冲出海滩第305章 战斗队列第60章 尽力而为第376章 有备而来第384章 最后的机会第627章 应急手段第399章 欲盖弥彰第414章 走投无路第102章 覆灭第594章 政治体制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179章 突击第399章 欲盖弥彰第214章 革命第101章 躲躲藏藏第83章 前仆后继第31章 一举定乾坤第34章 战争之门第355章 左挡右支第224章 一个人的战争第605章 裁军压力第43章 大型化第625章 前进方向第184章 圈套第328章 传统精神第304章 大意轻敌第304章 大意轻敌第609章 国防部第501章 不堪用第348章 非常战术第94章 混血儿第545章 陆海之争第468章 风暴海洋第479章 绝地反击第129章 据点第587章 技术决定未来第157章 最后任务第108章 一网打尽第332章 进军悉尼第96章 突来的战斗第496章 准备就绪第282章 临阵磨枪第103章 大获全胜第538章 主力陆战师第511章 迎难而上第450章 兵临城下第171章 振作第12章 危机浮现第40章 列强干涉第97章 血战蔚山第302章 冲动与理智第301章 优劣有别第39章 义无返顾第59章 帝国军人第65章 生存竞赛第242章 血的代价第49章 中国式奇迹第32章 精气神第151章 自我牺牲第284章 高标准第592章 占领军第183章 雨季攻势第491章 得不偿失第496章 准备就绪第88章 同胞兄弟第224章 险象环生第200章 以小搏大第172章 简单任务第44章 你追我赶第343章 恶仗第138章 进攻第178章 毫无顾虑第89章 联合进攻第518章 无路可退第141章 断裂第57章 皇朝末日第119章 螳臂当车第344章 问题依旧第236章 奇袭与反奇袭第160章 余热第166章 做贼心虚第70章 目标出现第34章 厉害关系第116章 目的地第418章 进占英国第150章 新手与老手第306章 最后的决定第568章 登陆成功第114章 小道消息第50章 我行我素第21章 特工的本色第33章 一意孤行第181章 总体战局第82章 预料之外第192章 拖延战略第538章 主力陆战师第160章 营救行动第68章 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