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参战阴谋

bookmark

冯承乾回到北京的时候,已是九月下旬。

鲁志刚与李向龙已经把舰队的作战计划送了过来,等到冯承乾批准之后,西太平洋舰队将在十月初出发。

冯承乾没有立即批准舰队作战计划,因为此时战局有了新的变化。

日军在朝鲜半岛的登陆行动取得成功之后,因为海运没有得到保证,所以登陆日军一直龟缩在釜山地区,没有向北推进。陆军司令部已经拿出了进攻釜山的作战计划,要求海军在保证海运畅通之外,为地面进攻提供支援。因为舰队不能冒险进入朝鲜海峡,所以能够提供的只有空中支援。这样一来,就要求西太平洋舰队前往济州岛海域,而不能前往西太平洋与联合舰队决战。

当然,这还不是主要问题。

在冯承乾去找过吴铁生之后,为陆军提供支援的任务就交给了空军。按照计划,陆军将在十一月发动进攻,而到时候空军在朝鲜修建的四座基地与十多座野战机场均已完工,空军就能为陆军提供足够的空中支援。

只是这样一来,轰炸日本本土的作战行动就得推迟。

虽然由西飞制造的“兀鹫”式中型轰炸机,即ju-88a的中国仿制型能够飞到日本本土上空,但是从东北的机场起飞的话,这种轰炸机必须满油起飞,最多也就只能携带一吨的航空炸弹。

显然,轰炸效率太低了。

如果从朝鲜半岛起飞,至少能携带两吨炸弹。如果机场在朝鲜半岛南部,去轰炸日本西部地区的话,还能携带三吨炸弹。

正是如此,空军才在朝鲜修建了四座基地与十多座野战机场。

为了支援陆军作战,轰炸日本本土的行动只能推迟。

这也不见得是坏事,毕竟“兀鹫”的数量不算太多,而且库存零备件也不够多。持续作战能力非常有限。按照冯承乾的说法,只要对日轰炸开始,就一直要持续下去,直到日本宣布投降。如果轰炸行动半途而废,不管是什么原因都会影响中**队的士气,更会助长日本的嚣张气焰。

如果等到一九四一年再开始轰炸日本本土,由西飞制造的四发重型轰炸机就能在下半年接替“兀鹫”,成为轰炸日本本土的主力。而这种国产轰炸机的产量肯定能得到保证,对日轰炸也就不会半途而废。

事实上,这不是推迟对日轰炸的主要原因。

冯承乾回到北京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大使已经送来了最新的战报,德军正在为围歼乌克兰方面军做准备。

虽然战报中没有提到更多的消息,但是冯承乾与吴铁生都断定,德军在乌克兰平原上取胜之后,很有可能暂时停止大规模进攻,集中力量巩固战线。原因很简单,等到德军围歼了俄军的乌克兰方面军的时候。严冬已经到来,而德军不大可能定着零下数十度的严寒与俄军作战。

也就是说。在十一月底之前,德军肯定会停止进攻。

这下,问题来了。

如果中国在十一月底之前开始轰炸日本本土,意味着中日战争进入了新的阶段,而中国也就得兑现承诺。

虽然中国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出兵攻打俄国,但是肯定要为攻俄做准备。

俄国已经战败了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更重要的是,如果德军在一九四一年春天没有及时发动进攻。那么俄军很有可能暂时把主力转移到远东地区,更中国陆军打上一仗,甚至会为了掌握主动权抢先发动进攻。牵制住中国陆军的主力部队。

在冯承乾与吴铁生看来,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非常大。

首先是,德军在一九四一年春季发动进攻的可能性并不大。原因很简单,开春后,积雪融化,道路交通变得恶劣,德军的后勤保障不一定跟得上,而且机械化部队在泥泞的沼泽地里也很难快速推进。按照冯承乾与吴铁生的判断,德军只要停下来,那么再次发动进攻的时间很有可能是一九四一年五月底或者六月初,也就是初夏的时候,因为要到那个时候,交通状况才会有所改善。此外,德军也需要足够多的时间向前线运送作战物资,并且让已经鏖战了数月的部队得到充分休整。

如果德军把进攻时间拖到五月底或者六月初,那么俄军就完全有能力在远东地区发动一场规模有限的进攻。

当然,这就关系到了第二个原因。

俄军在远东发动进攻,肯定不是为了打败中国。要知道,中国也有广袤的国土,有着不输于红俄的战略纵深,因此俄军不会指望在一场进攻中击败中国。如此一来,俄军的进攻行动实际上是在牵制中**队,为日本减轻压力。如果中国在一九四零年轰炸日本本土,那就更是为了阻止中国攻打日本本土。

说白了,俄军在一九四一年肯定得尽量让日本免于战败。

要知道,如果日本在一九四一年战败,那么中国肯定会在一九四一年向红俄开战,而俄军也就得两线作战。

更重要的是,中国肯定会竭尽全力攻打红俄。

道理也很简单,只有击败红俄,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战区才能连成一片,也才能够相互支援与相互照应。

显然,只要日本还没战败,中国就不会向红俄开战。

这样一来,是否轰炸日本本土就显得非常关键了。

可以说,只要中国空军开始轰炸日本本土,那么中俄战争就很有可能在一九四零年的冬天开打。

相反,如果中国空军没有轰炸日本本土,红俄很有可能不会盯着远东。

说得简单一些,欧洲永远是红俄的中心,只要日本还能坚持下去,还能牵制住中国的主力军团,俄军就会盯住德军,甚至有可能在冬季到来之后,在欧洲战场上打得更加积极,以此消耗德军的锐气。

显然,这才是延迟对日轰炸的主要原因。

只不过,这还不是当时最为严峻的问题。

当时,陆军情报局与海军情报局都收到了消息,日本很有可能已经与美国达成了一份秘密协议,美国将向日本开放苏比克湾,供联合舰队使用,而日本海军将借此进军南洋,甚至会攻打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

虽然最初的时候,冯承乾与吴铁生都对这份情报持怀疑态度。要知道,日本联合舰队只剩下了两艘航母与一艘战列舰,即便还有十多艘重巡洋舰,也没有能力在远离本土的南洋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情报送回来,两人也不得不相信,这很有可能是日本临死前的挣扎。

深入考虑的话,甚至可以认定这是美国当局拉美国下水的阴谋。

要知道,菲律宾是美国的殖民地,而苏比克湾早已被美军征用。问题是,菲律宾事务由白宫负责,与国会没有多大关系。更重要的是,苏比克湾在名义上属于菲律宾,而不属于美国。也就是说,如果美国总统把苏比克湾借给日本海军使用,不需要得到国会批准,而且也没有违反中立原则。原因很简单,即把苏比克湾借给日本的是菲律宾当局,属于菲律宾殖民政府的行为,与美国联邦政府无关。

即便这么说有点牵强,也总比美国当局直接出面好得多。

问题是,如果日本把联合舰队派往苏比克湾,中国海军肯定不会坐视不管,也就会采取针锋相对的行动,比如轰炸苏比克湾。

这下,问题就来了。

美国在菲律宾有一支规模不大的地区性舰队,而且就驻扎在苏比克湾,此外苏比克湾还有大约一万名美国驻军。

显然,在轰炸行动中不可能避免误伤美军战舰与美**人。

只要美国战舰遭到轰炸、或者美**人出现伤亡,美国就会以中国攻击美国的海外驻军为由而向中国宣战。

至于日本能否借助苏比克湾攻打南洋,反而是次要问题。

说白了,如果联合舰队前往苏比克湾,肯定是为了让美国参战。

这下,问题严重了。

要知道,在中国的战争计划中,首先得击败日本,然后才与美国开战,至少得在日本败局已定之前不能与美国开战。如国美国在日本还能坚持下去的时候参战,那么中国打赢太平洋战争的可能性极为渺茫。原因很简单,美军以日本为基地,能够攻击中国本土,而中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攻击美国本土。在被美军压着打的情况下,考虑到美国的强大工业实力,中国没有半点胜算。

显然,击败日本、或者说击败日本海军是中国的当务之急。

九月二十七日,冯承乾返回青岛海军司令部。

当天,中国海军情报局截获了一份高价值情报。由“瑞鹤”号与“翔鹤”号为核心的航空战队已经返回东京湾,而日本海军已经集结了包括“雾岛”号战列舰与十多艘重巡洋舰在内的数十艘战舰,此外还有征用的数十艘商船在东京湾待命,联合舰队很有可能在十月初离开东京湾。

显然,联合舰队前往苏比克湾的消息绝非空穴来风。

第93章 各有千秋第27章 冷眼旁观第563章 两手准备第209章 排兵布阵第65章 攻击开始第364章 性价比第580章 新使命第43章 拖累第82章 预料之外第18章 逃跑第210章 此消彼涨第553章 众口纷纭第311章 战术胜利第93章 各有千秋第79章 偷袭第55章 风云再起第133章 不期而遇第60章 精气神第552章 提前部署第178章 参谋的战争第617章 金融霸权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182章 最大化第54章 最后的和平第127章 全新的开始第50章 欧战风云第212章 出动第81章 内讧第2章 重新开始第109章 最后时刻第89章 和平的希望第87章 生于忧患第185章 点拨第15章 开拓者第549章 粮草先行第86章 隐患第561章 更多选择第14章 战斗力第138章 让步第125章 特殊任务第326章 炮击战术第355章 左挡右支第391章 些微遗憾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164章 帝国首相第41章 如释重负第34章 厉害关系第195章 科技进步第356章 舰队回归第109章 冒险之旅第35章 逼谈第447章 备战第342章 战战兢兢第421章 势均力敌第189章 萝卜与坑第125章 参战前谈判第55章 虚与委蛇第181章 总体战局第253章 进军澳洲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466章 蜂拥而来第47章 摩洛哥危机第9章 被妞泡第470章 等待机会第20章 强者第406章 战斗到最后第2章 大国角力第201章 礼貌的外衣第209章 排兵布阵第413章 出征第93章 挑战书第493章 变幻莫测第543章 轰炸与登陆第28章 叔侄第38章 自我牺牲第153章 错失良机第205章 谨慎应战第508章 错误的进军第195章 科技进步第91章 栋梁之才第94章 决战在即第30章 以质为本第111章 战略失误第9章 奇迹第519章 市区混战第242章 一举超越第302章 冲动与理智第403章 沉着冷静第335章 一步之遥第74章 各打各的第18章 委曲求全第111章 突防第191章 大工程第47章 不怕死第535章 等待时机第147章 最后机会第629章 反睦成仇第91章 非正规战斗第261章 坚强后盾
第93章 各有千秋第27章 冷眼旁观第563章 两手准备第209章 排兵布阵第65章 攻击开始第364章 性价比第580章 新使命第43章 拖累第82章 预料之外第18章 逃跑第210章 此消彼涨第553章 众口纷纭第311章 战术胜利第93章 各有千秋第79章 偷袭第55章 风云再起第133章 不期而遇第60章 精气神第552章 提前部署第178章 参谋的战争第617章 金融霸权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182章 最大化第54章 最后的和平第127章 全新的开始第50章 欧战风云第212章 出动第81章 内讧第2章 重新开始第109章 最后时刻第89章 和平的希望第87章 生于忧患第185章 点拨第15章 开拓者第549章 粮草先行第86章 隐患第561章 更多选择第14章 战斗力第138章 让步第125章 特殊任务第326章 炮击战术第355章 左挡右支第391章 些微遗憾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164章 帝国首相第41章 如释重负第34章 厉害关系第195章 科技进步第356章 舰队回归第109章 冒险之旅第35章 逼谈第447章 备战第342章 战战兢兢第421章 势均力敌第189章 萝卜与坑第125章 参战前谈判第55章 虚与委蛇第181章 总体战局第253章 进军澳洲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466章 蜂拥而来第47章 摩洛哥危机第9章 被妞泡第470章 等待机会第20章 强者第406章 战斗到最后第2章 大国角力第201章 礼貌的外衣第209章 排兵布阵第413章 出征第93章 挑战书第493章 变幻莫测第543章 轰炸与登陆第28章 叔侄第38章 自我牺牲第153章 错失良机第205章 谨慎应战第508章 错误的进军第195章 科技进步第91章 栋梁之才第94章 决战在即第30章 以质为本第111章 战略失误第9章 奇迹第519章 市区混战第242章 一举超越第302章 冲动与理智第403章 沉着冷静第335章 一步之遥第74章 各打各的第18章 委曲求全第111章 突防第191章 大工程第47章 不怕死第535章 等待时机第147章 最后机会第629章 反睦成仇第91章 非正规战斗第261章 坚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