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减负

海军裁军的重点不是裁减人员,而是减少战舰。

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是根据中国官方的资料,以及海军在大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可以大致推测出,海军在大战期间至少占用了中国战争资源的百分之四十,而且没有包括陆战队。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比例。

要知道,美国海军在大战期间占用的资源,把援助给英国的运输船只排除在外,还不到百分之三十五。

如此巨大的投入,帮助中国在太平洋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可是,也造成了很多严重问题。

事实上,在一九四六年初,中国的军事力量很不均衡,海军几乎一家独大,陆军与空军的地位远不如海军。

更重要的是,这一局面在战争结束之前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虽然在攻上美国本土之后,承担主要作战任务的是陆军与空军,但是所有作战物资都得由海军运送,而且海军是攻打美国本土的基础。

毫无疑问,这种海军独大的局面,对中国的军事力量建设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

要知道,海军就算很重要,也不可能取代陆军与空军。

为此,就必须压制海军,让其他军兵种能够获得足够的资源,从而打造出一支均衡的军事力量。

压制海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战舰的数量。

原因很简单,海军是一支高技术型军种。即便军人的价值也非常大,但是战斗力是堆砌在技术基础的,而承载技术的就是作战平台,也就是战舰。因此只要限制了战舰,也就限制了海军。

显然,任何一名海军军人都不希望削减战舰。

只不过,这是必须做的事情。

要知道,如果不对海军的发展做出严格限制,那么到战争结束之后,庞大的舰队就能压垮整个国民经济。

可以说,当时中国海军的造舰计划极为惊人。

比如。在一九四五年中期通过的军费预算案中,“白起”级的订单已经下达到了一九四七年,到时候将总共建造三十七艘,并且在一九四九年底之前全部交付。如果一九四六年也通过了类似的海军造舰计划。那么到一九五零年,将有近五十艘“白起”级舰队航母交付给中国海军。

问题是,中国海军需要这么多的舰队航母吗?

哪怕战争持续到一九五零年,美国也不可能建造出这么多的舰队航母,更不可能在一九五零年拥有这么多的舰队航母。

即便按照海军自己做的评估。维持三十艘舰队航母就能打赢这场战争。

显然,多余的都是浪费。

当然,这还不是最根本的问题。

大战爆发之前,中国海军的舰队建设工作就围绕着舰队航母进行。即绝大部分作战舰艇的建造工作都以舰队航母为准。比如,防空巡洋舰就是按照舰队航母的两倍进行建造。而且在建造进度上与舰队航母同步。此外,轻巡洋舰、专门用于舰队反潜的驱逐舰、以及快速战斗支援舰都按照这个标准建造。

这样一来。建造一艘舰队航母就需要建造数艘其他大中型战舰。

显然,这些战舰的造价、特别是所消耗的资源,绝对不比一艘舰队航母低,基本上是一艘舰队航母的两倍。

除了护航战舰,还有舰载航空兵。

按照采购价格,一支数量为八十架的舰载航空兵联队里的所有舰载机,其价格之和相当于一艘舰队航母了。

这样一来,一支航母战斗群的总造价,就相当于四艘舰队航母了。

显然,这是中国海军、乃至中国所不能承受之重。

要知道,战斗舰队只是海军的核心,而不是海军的全部。在战斗舰队之外,海军还有其他很多的战斗单位,比如两栖登陆舰队、火力支援战舰、运输船只、潜艇、岸基航空兵与护航舰队等等。

战后,有人做过估计,如果中国海军在一九四七年拥有四十八艘舰队航母(包括正在建造的),那么海军占用的资源将达到中国战争资源的百分之六十,而占用的军费则相当于当年的百分之七十。

显然,这是谁也不可能接受的。

说得简单一点,海军根本要不了这么多舰队航母,也要不了这么多作战舰艇。

这样一来,削减战舰就势在必行了。

因为中国海军的造舰工程完全围绕着舰队航母展开,所以在削减舰队规模的时候,自然拿舰队航母开刀。

一九四六年初,海军裁军方案确定下来。

按照规定,当时除了完工率超过百分之六十的舰队航母之外,其他的全部停建,而配套战舰也按照同样的标准执行。

仅此一项,就直接导致十多艘“白起”级舰队航母永远留在了船台上。

只是,当时没有确定是否拆除那些还在建造的战舰。

主要就是,战争还没有结束,而且谁也不能肯定战争将在什么时候结束,甚至无法断定能在什么时候打上美国本土,因此战局还有可能出现波折,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也就有可能需要更多的战舰。

这样一来,就必须把那些还没建成的战舰暂时保留下来。

当然,这些战舰的命运几乎一样,即在大战结束之后,立即被下令拆毁,完成的部分都被当成废钢铁处理掉了。

事实上,在大战结束后,被处理掉的不仅仅是那些没有建成的战舰。

大战结束后,中国的军事物资严重过剩,不但储备的弹药堆满了仓库,也没有必要保留那么多的武器装备。

结果就是,大战结束后,中国就开始处理过剩的军事物资。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多余的武器装备无偿援助给友好国家,特别是同盟国集团中与中国关系密切的国家。

虽然无偿赠送显得太大方了一点,但是对中国来说,这是必须做的事情。

要知道,保留下来的武器装备,就算不使用,每年都要在维护保养上耗费大量军费,而且最终都会被当成废钢铁处理掉。赠送给友好国家,也不是无利可图,除了让中国军队不需要掏维护保养费之外,这些武器装备依然需要中国的军火企业提供售后服务,而且后期改进也会为中国的军火企业提供大笔订单。

事实上,在战后的最初五年里,中国的军火企业就是靠吃老本维生。

除了无偿赠送之外,中国还以极为低廉的价格,把更多的过剩军事物资卖给了数十个国家。

这些武器装备,有的甚至使用到了二十世纪末。

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在非洲与南美洲的战乱地区,依然能够见到中国在大战期间生产的几种性能优越的枪支。

战后,就有很多人认为,正是中国当局不顾道义的输出军火,导致了战后的世界乱局。

当然,正面评价也有。

比如,正是中国提供的武器装备,在广大的殖民地世界里抛弃了民族独立浪潮,使得以西方国家为核心的殖民地体系土崩瓦解。大战结束后二十年,除了少数殖民地之外,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几乎都宣告独立,全球的国家数量也由大战前的不到八十,爆涨到了一百六十多个。众多的殖民地能够在大战后纷纷宣告独立,摆脱宗主国的控制,除了两个最大的殖民地国家,即英国与法国均是大战的战败国有关,即这两个国家在战后自身难保,根本不可能顾及海外殖民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输出的武器装备,以极为低廉、甚至是免费流落到了殖民地独立运动组织手里,让殖民地的居民获得了可以跟宗主国对抗的武装力量,也就获得了独立的机会。

最突出的,就是印度了。

在大战爆发前,印度爆发过好几次民族独立运动,但是无一例外的被镇压了下去,而到大战结束的第二年,英国就不得不承认印度已经是一个实质上的独立国家,也就不得不宣布印度。

印度能够在战后率先取得独立,就与中国提供的武器装备有关。

在宣告独立的时候,印度军队里的枪支有七成来自中国,而重型装备,出了极少数从英军接收的之外,全部来自中国。

中国在战后大搞军火输出,根本原因除了要减轻国防负担之外,还与推行以中国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有很大的关系。

说白了,中国要想取代之前的世界霸主,就必须标新立异,而不是沿用西方国家的方式方法来称霸世界。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对中国海军来说,一九四六年只是一个开始。

所幸的是,海军裁军不像陆军与空军,具有明显的延迟时效性,即海军的裁军行动在当时不会有多大的影响,要等到数年之后才会显现出来。

也正是如此,在一九四六年,中国海军并没有受到裁军影响,即便到一九四七年,也没有太显著的影响。

事实上,因为裁军,降低了建造战舰的支出,反而使海军作战部队有所受益。

这就是,可以把更多的资源用在作战行动上了。

对于正在准备攻打美国本土的顾祝同来说,这显然不是什么坏事。(未完待续……)

第79章 直击要害第99章 卖国与亡国第32章 精气神第64章 无力回天第376章 有备而来第4章 政治体制第596章 关键点第25章 死有其所第69章 谎言与真相第286章 异想天开第478章 接二连三第8章 人间地狱第174章 射杀失手第79章 偷袭第444章 减负第101章 远战第605章 裁军压力第354章 知难而退第341章 进攻开始第20章 衰落的帝国第80章 多此一举第396章 一再推迟第328章 传统精神第57章 钱第170章 错失第612章 决裂第98章 军人的眼光第101章 躲躲藏藏第599章 谈判第120章 紧要关头第40章 列强干涉第296章 上帝的节日第349章 倒下的巨人第196章 新式武器第140章 有心无力第119章 螳臂当车第165章 落幕之战第414章 走投无路第208章 唯一的机会第14章 战斗力第174章 欲擒故纵第102章 反客为主第580章 新使命第413章 出征第8章 三权第575章 向东推进第48章 战争的号角第1章 职业士兵第117章 战斗开始第618章 短暂的繁荣第327章 死战到底第525章 轰炸难题第627章 应急手段第34章 战争之门第205章 战争需求第540章 兵败如山倒第193章 时代奇迹第283章 离经叛道第185章 夜间恶战第26章 只进不退第361章 强行出征第243章 消耗品第2章 重新开始第166章 所罗门海第126章 得手第150章 争分夺秒第59章 帝国军人第12章 危机浮现第156章 战略侦察机第170章 报道第21章 扑空第560章 准备不足第324章 尖端技术第31章 外交家第22章 迫敌决战第150章 争分夺秒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408章 最后的机会第433章 最后的机会第372章 诱饵第570章 大举进攻第407章 坐失良机第87章 生于忧患第143章 农场第52章 奋战到底第338章 进军威克岛第116章 目的地第222章 最后的攻击第85章 阵营第284章 高标准第257章 关键岛屿第169章 转移第35章 雪中送炭第57章 皇朝末日第113章 高瞻远瞩第196章 转移重点第129章 意义第399章 欲盖弥彰第99章 牺牲第148章 勇闯鬼门关
第79章 直击要害第99章 卖国与亡国第32章 精气神第64章 无力回天第376章 有备而来第4章 政治体制第596章 关键点第25章 死有其所第69章 谎言与真相第286章 异想天开第478章 接二连三第8章 人间地狱第174章 射杀失手第79章 偷袭第444章 减负第101章 远战第605章 裁军压力第354章 知难而退第341章 进攻开始第20章 衰落的帝国第80章 多此一举第396章 一再推迟第328章 传统精神第57章 钱第170章 错失第612章 决裂第98章 军人的眼光第101章 躲躲藏藏第599章 谈判第120章 紧要关头第40章 列强干涉第296章 上帝的节日第349章 倒下的巨人第196章 新式武器第140章 有心无力第119章 螳臂当车第165章 落幕之战第414章 走投无路第208章 唯一的机会第14章 战斗力第174章 欲擒故纵第102章 反客为主第580章 新使命第413章 出征第8章 三权第575章 向东推进第48章 战争的号角第1章 职业士兵第117章 战斗开始第618章 短暂的繁荣第327章 死战到底第525章 轰炸难题第627章 应急手段第34章 战争之门第205章 战争需求第540章 兵败如山倒第193章 时代奇迹第283章 离经叛道第185章 夜间恶战第26章 只进不退第361章 强行出征第243章 消耗品第2章 重新开始第166章 所罗门海第126章 得手第150章 争分夺秒第59章 帝国军人第12章 危机浮现第156章 战略侦察机第170章 报道第21章 扑空第560章 准备不足第324章 尖端技术第31章 外交家第22章 迫敌决战第150章 争分夺秒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408章 最后的机会第433章 最后的机会第372章 诱饵第570章 大举进攻第407章 坐失良机第87章 生于忧患第143章 农场第52章 奋战到底第338章 进军威克岛第116章 目的地第222章 最后的攻击第85章 阵营第284章 高标准第257章 关键岛屿第169章 转移第35章 雪中送炭第57章 皇朝末日第113章 高瞻远瞩第196章 转移重点第129章 意义第399章 欲盖弥彰第99章 牺牲第148章 勇闯鬼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