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微服(上)

新旧制度的变革必然伴随着大规模的动乱和流血,这也是陈燮一直在极力避免的事情。幸运的是现在是明末,经历了一场绝对低谷之后的大明,无论是皇帝还是文人阶级中的清醒者,都在思考怎么改变的问题。陈燮的出现,避免了一场民族沉沦的开始,同时也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改革之风。朱由检死后,皇权的衰弱,民间资本力量的抬头,文臣集团的软弱等等因素,在陈燮这股绝对强势的力量面前,在各种妥协之后,形式上的变革完成了。

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完成政治变革从来都可能是朝夕之事。民间的各种顽固势力和新兴势力之间的对抗,不过是刚刚拉开了序幕。陈燮做的不过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没有去动摇大一统帝国的根基,这才是变革能够达成形式上的完成的根基。

陈燮只有五年的时间,能做的事情就是不断的完善法律,培植新兴势力登上政治舞台。这场变革,放在明朝的任何一个时期都绝对不可能完成,只有在明末,经历了外部战争和内部动乱的洗礼后,传统势力的军事力量变得无比孱弱的时候,才有得逞的可能。

后来的历史学家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更多的重点不是放在内部力量的自发,而是放在陈燮的军事力量绝对碾压的层面去看待这次变革。故而,历史学家们更愿意把正史上的“建新宪政”称作“刺刀宪政”,因为这次宪政的本质,就是在刺刀下完成的。

宪政会议结束之后又过了一个月的某个早晨。打开门的百姓发现,几乎在一夜之间,街面上随处可见的军人消失的干干净净。负责京师治安的人换了一批身穿黑衣的人,这些人自称“警察”。有看报习惯的人,其实早就知道了这个变化。《京都时报》作为皇家喉舌,第一时间就发布了消息。新的警察部成立,城内的驻军仅保持人数为三千人的御林军,专责守卫皇室。负责京师治安者,变成了警察。这些警察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过去六扇门的鹰犬。一个是原来的京营中挑选出来的青壮。

人还是这些人,不过变化却不小,在城外军营内被教官操了一个多月后,这些人换上了新的制服和装备,又换了个名称。重新上岗了。被裁撤的京营士兵,正常有两条出路,一个是做警察,一个是做城管,两条都不行的,拿一份遣散费回家某个营生。

警察归警察部管,城管则作为顺天府下面的一个部门,作为京师脚下的第一府。其内部机构的改革完成必然是走在最前面的,将来是作为模本向天下推广的。

秋高气爽的早晨,一身便装的朱慈烺。像过去一样,跟在陈燮的身后,在大街上随便找个茶馆,要了个大堂的位置坐下。自宪政会议后,这是两人第一次结伴出行。已经认命的朱慈烺情绪不高,受邀之后又不敢不跟着出来。所以一直沉默以对。陈燮对此没有任何反应,依旧跟以前一样。似乎大家还是过去的关系。

京师的百姓早就恢复了正常,新军的军纪根本就不是原来的京营能比的。在短短几天的紧张之后,一切都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该做事的做事,该吃饭的吃饭。绝大多数的京师百姓,每天都要做事,不做事家里就得挨饿,所以体制改革对于他们来说,没有米缸里的米重要。

茶馆墙壁上有一个公告栏,这是顺天府做好了送来的,你还不得不花一个银圆买下来。没这个东西,你都不能开门营业。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妥妥的恶政啊。

事情总是有好坏两个层面,每天一早衙门来人更换公告栏里的内容时,这个恶政变成了普通百姓了解或者八卦朝政的最佳场所。

“看见了么?这大明的天下没变化,《京都时报》上说的很清楚,这次叫宪政改新。”

“不对,我看《明报》上说的是宪政改革,别看只有一字之差,意义差别不小。”

两个读书人的对话,就在隔壁的桌子上,声音还不小。有的读书人喜欢在公共场合高谈阔论,彰显自己的存在。果然,他们这么一说话,立刻勾起了附近一些桌子上客人的注意力。大清早的出来喝茶的,往往都是生活比较好有闲暇的人,这些人最大的特性就是爱八卦。

“二位兄台,我看不必纠缠于改新还是改革,最新的《京都时报》写的明白,陛下求的是垂拱而治,为的是大明江山的长治久安。”隔壁桌子上的一个读书人开口,插了一句嘴。

“嘿嘿,如果没有这个什么国会,倒是真的垂拱而治了。”

“没有国会?谁来监督官府?过去的御史台么?他们要是能成事,大明何至于此?”

“你这是胡搅蛮缠,改新之后,纲常混乱,上下不分,何来长治久安?”

“啧啧,一看你就是官宦人家的出身,不然不会这么说话。大明吏治败坏,积重难返,御史台难辞其咎。凡是不愿意改新者,用《明报》上的说法,都是既得利益者。”

шшш ¤Tтkд n ¤co

争论不可避免的开始了,这一次宪政改革的内容多了一点,很多新的东西虽然报纸上反复宣讲,但是效果很一般,别说普通百姓了,就算是读书人也都难以理解全部。不能不说这次改革显得有点生硬,但是任何一次改革本身,哪有不生硬的?这种事情就无法做到水到渠成,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有人得力,就有人利益受损。

陈燮一直笑眯眯的听,朱慈烺的表情变幻不定,不时的偷窥陈燮的反应。就在他为过去的纲常礼法深入人心暗自窃喜的时候,一个客人拍案而起道:“陈公改革,用心良苦,岂是你们这些凡夫俗子能理解的?大明过去是个什么样子?现在是什么样子?你们忘记了建奴铁骑纵横直隶的过去,京师的百姓没有忘记。你们忘记了赤地千里,饿殍遍地,大明的百姓没有忘记。为何要改革,就是因为过去的那一套不合时宜了。”

此人站起来说话后,本来是敌对的双方,居然同仇敌忾的应对。

“一介商贾,也敢言政,还不速速退散。”“呸!新的宪法看了么?宪法赋予每一个纳税人对国家政治的批评权利。在下不才,每年纳税二百银圆,你们才交几个银子的税?也好意思在这里大放厥词?”

正争吵的激烈时,门口一阵香风飘来,打断了两边的对持。众人看过去,来的是一个带着面纱帽子的女子,身边还有一个丫鬟和一个婆子。

“晚香玉姑娘,怎么这么早就来了?”店里的伙计立刻迎上去,招呼这个一看就是粉尘出身的女子。“楼里的姑娘们相约出城登高,我家姑娘订的火烧和卤菜都备好了么?”带着帽子的女子一直没说话,婆子上前来打招呼。

读书人听到这个名字,都有点不淡定了,最近京师名声大噪的“晚香玉”,据说才艺冠绝京师风尘届,谈的好琴,吹的好箫,下的好围棋,写的一手好字,诗词也是上佳。这么一个才女,沦落风尘,自然是招蜂引蝶,狂生追逐,猛砸银子,以求一亲芳泽。

不过这女子可不好见一面,寻常日子都是深居简出,想要见她一面,不是会砸银子就能见着的。你得能具备一定的才艺不说,还得精通算数。这是很有趣的事情,别的才女挑选客人,最多是琴棋书画上设一点障碍,这个女子则弄了一些算数题,做的出来才能成为入幕之宾。这一招真是难住了不少才子,以前算数在大明的读书人中间不受重视,现在被列入了科举内容,而且还比重不小之后,算数得到了重视。问题是,很多人就算是重视,也花了不少时间去学习,依旧解不开晚香玉的三道算术题。据说她出道至今,在众人面前路面往往是惊鸿一瞥,一共也才单独接待过一个客人,那位幸运儿据说是个来自江南的张姓才子。

“有礼了,在下直隶李求明,见过香玉姑娘。”果然有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上前搭讪,毕竟是风尘女子,就算取消了贱籍,依旧变化不大。换成官宦人家的闺秀,谁敢如此冒失。当然了,闺秀也不会这么出现滴。

女子侧了身子,不敢受此一礼,声如黄莺道:“客气,香玉不过一介微末红尘,不敢当先生的礼。”搭讪成功,自我感觉良好的读书人立刻来了精神,正欲说话的时候,已经被同伴抢先拱手道:“香玉姑娘,适才我等在谈论宪政,姑娘是才女,可否说说感官。”

这女子微微迟疑,少顷才道:“失礼了,姐妹们都在等着我,告辞了。”

这时候多巴胺分泌失控的朱慈烺忍不住了,站起来大声道:“这位姑娘,为何避而不谈宪政?”

第769章 错中有错,结果不错第519章 两个问题第102章 好奇而已第276章 大火烧营第765章 “义军”第186章 热热闹闹第224章 明朝版催更第143章 别人能看的下去,我看不下去第618章 开大明之先河第133章 关键是没银子第825章 淘金热第569章 宗室第632章 卖命钱第63章 后勤——未雨绸缪第409章 血书对赌第244章 重视第218章 什么是报纸?第851章 决战埃及(三)第464章 收紧绞索第872章 什么才叫民意?第558章 居心不良第871章 深远的影响第37章 辽东流民王启年第291章 丧家犬第853章 女权风潮第681章 法治是基础第647章 没意见吧?第852章 迎新政策风波第501章 和谈特使第223章 名花云集第332章 卿本佳人,奈何做贼第463章 脱胎换骨第438章 养成第312章 抢的差不多了第90章 这就是传说斩草除根么?第143章 别人能看的下去,我看不下去第66章 想叫就叫第605章 利益交换第518章 人口买卖第九百零六章第533章 繁衍生息第492章 丝绸行会第170章 吓唬土鳖很简单第452章 神棍的错误判断第573章 非自由竞争的时代第349章 主动请战第25章 朝局之变第34章 展销会上的新鲜事儿(上)第117章 为什么?第345章 打上门再谈判第257章 不能错过的暴利第364章 先锋遭遇战第664章 根本原因第230章 再遇催更第840章 行动迟缓第888章 决定世界归属的一战(一)第692章 心态之变第105章 出征第356章 根基和掘墓人第484章 大员之行第535章 贸易逆差第916章 时间轴(二)第158章 划分地盘第694章 廉政风暴第386章 小心别失火第616章 关系定位第二百三十四 苏州之行第866章 明法贸易开启第780章 资本的天性第117章 这么简单都没想到第177章 圈和叉第373章 要权第206章 意外的齐心第394章 告一段落第537章 事关尊严和未来第435章 承诺第297章 再上征程第320章 星夜南下第181章 手工定制逼格高第764章 堺港不是元山第855章 不洗澡,就滚蛋第90章 这就是传说斩草除根么?第390章 埋人三部曲(中)第367章 无计可施第861章 狼狈为奸第742章 莫尔斯是哪的人?第325章 舆论的作用第23章 不一样的**之行第698章 新军事思想第653章 公正、意外第688章 滚进来第487章 正式通告第675章 不看忠奸第109章 平地起风雷(上)第232章 新曲第289章 开封城下第450章 要跑第612章 日本变局的祸根第277章 拼死一搏第456章 稳打稳扎
第769章 错中有错,结果不错第519章 两个问题第102章 好奇而已第276章 大火烧营第765章 “义军”第186章 热热闹闹第224章 明朝版催更第143章 别人能看的下去,我看不下去第618章 开大明之先河第133章 关键是没银子第825章 淘金热第569章 宗室第632章 卖命钱第63章 后勤——未雨绸缪第409章 血书对赌第244章 重视第218章 什么是报纸?第851章 决战埃及(三)第464章 收紧绞索第872章 什么才叫民意?第558章 居心不良第871章 深远的影响第37章 辽东流民王启年第291章 丧家犬第853章 女权风潮第681章 法治是基础第647章 没意见吧?第852章 迎新政策风波第501章 和谈特使第223章 名花云集第332章 卿本佳人,奈何做贼第463章 脱胎换骨第438章 养成第312章 抢的差不多了第90章 这就是传说斩草除根么?第143章 别人能看的下去,我看不下去第66章 想叫就叫第605章 利益交换第518章 人口买卖第九百零六章第533章 繁衍生息第492章 丝绸行会第170章 吓唬土鳖很简单第452章 神棍的错误判断第573章 非自由竞争的时代第349章 主动请战第25章 朝局之变第34章 展销会上的新鲜事儿(上)第117章 为什么?第345章 打上门再谈判第257章 不能错过的暴利第364章 先锋遭遇战第664章 根本原因第230章 再遇催更第840章 行动迟缓第888章 决定世界归属的一战(一)第692章 心态之变第105章 出征第356章 根基和掘墓人第484章 大员之行第535章 贸易逆差第916章 时间轴(二)第158章 划分地盘第694章 廉政风暴第386章 小心别失火第616章 关系定位第二百三十四 苏州之行第866章 明法贸易开启第780章 资本的天性第117章 这么简单都没想到第177章 圈和叉第373章 要权第206章 意外的齐心第394章 告一段落第537章 事关尊严和未来第435章 承诺第297章 再上征程第320章 星夜南下第181章 手工定制逼格高第764章 堺港不是元山第855章 不洗澡,就滚蛋第90章 这就是传说斩草除根么?第390章 埋人三部曲(中)第367章 无计可施第861章 狼狈为奸第742章 莫尔斯是哪的人?第325章 舆论的作用第23章 不一样的**之行第698章 新军事思想第653章 公正、意外第688章 滚进来第487章 正式通告第675章 不看忠奸第109章 平地起风雷(上)第232章 新曲第289章 开封城下第450章 要跑第612章 日本变局的祸根第277章 拼死一搏第456章 稳打稳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