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永历十一年(一)

永历十一年三月二十三,零丁洋畔的南洋天妃庙,从咨议局投票确定了褒封的请旨开始,经过了长达数月的修缮和扩建工作,在前不久总算是大致完成了主体的扩建工作。

按照整体的设计思路,建筑群仍旧矗立于大角山南麓,山上郁郁葱葱,绿意盎然,原本的林木少有破坏不说,更是设法从他地移植了一些树木过来,将建筑群环抱于大自然之中。

宫殿的样式是照搬湄洲妈祖庙修建的,那里是妈祖的家乡,那座妈祖庙亦是全世界妈祖庙的祖庙,故而如此。

为了确保工程的有效展开,陈凯特意从福建请了负责维护、修缮湄洲妈祖庙的工匠与广东的工匠协作。至此时,笔直、高大的承柱插入精雕细刻的柱础之中,将巨大的梁木支撑起来。中式的梁柱结构,青砖红瓦,显得庄严肃穆。

建筑群主要由献殿、正殿和寝殿构成。三殿之前,是为山门,门内殿堂里供奉着千里眼和顺风耳的塑像,分别侍立于两侧,因为民间传说他们被天后收复,成为给渔民预报海浪风涛信息的神灵。

山门再往前就是牌坊,上书着的却并非是原本的天妃庙,而是直接写着南沙天后宫这五个金灿灿的大字。

字,自然是位尊巡抚且作为营造的提议和主导者的陈凯亲笔,可是花了好久才练好这五个字的,光是临摹用的纸张就不知道用了多少。如今看来,倒是功夫不负苦心人,写得确实颇有气魄,彰显了天后宫的气势恢弘。

不过,自家知道自家事,除了这五个字以外,其他的字写起来依旧没有太大的长进,书法水平的提升也仅限于这五个字而已。

“估摸着下一步得到提升的就是名讳了。”

陈凯如是想来,带着一众前来参拜的人员已经在牌坊前的广场上等候吉时了。今天正是一年一度的妈祖诞辰,只是不似往年那般,要不官府组织,要不民间的士绅、商贾牵头,此时此刻的广场上已经被广东的文武官员以及咨议局的议员们所占据,闻讯而来的其他士绅、商贾和百姓们则只能在更外围等候。

计划中的建筑群尚未彻底完成,这几个月的时间,陈凯调集了大量的工匠和民夫,加班加点,才强强的完成了三大殿、山门、牌坊、钟鼓楼、碑亭的营造,以及对广场的扩建和平整。

如此大规模的营造,势必会有劳民伤财之嫌。但是,而今之广东却无有任何一人发出质疑和不满,有的只是不断的有商贾、士绅乃至是文官武将们要捐献财物以供营造之用。

这,并非是陈凯的权利所致,逼迫得旁人不得不如此。说来,还是妈祖信仰在中国沿海地区的盛行,尤其是文武官员和议员们,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来自于广东、福建这样的身份,有数并非这两省人物,如曹从龙那般也多是出身江浙,与大海打交道甚多,可以说是人人都信奉妈祖的。信仰深入人心,如今褒封得到了天子的批准,扩建自然是理所当然。

银子,捐献自然是少不了的,广东官场自陈凯以下的文武官员和议员们捐献了大量的银钱,外加上士绅、商贾们的捐款,数量颇为巨大。只是他们没过多久就一个个的尽数被郑成功比了下去。

褒封之议以及营造天后宫的事情,陈凯是专门写信给郑成功的,郑成功对于咨议局并没有任何表示,但是对褒封之议和营造天后宫却是非常赞赏,并且直接拿出了两万两白银出来,并且带动了包括郑泰、洪旭、陈豹等大批文武官员捐款。山门侧的碑亭那里有一块捐款的碑文,正文以下的名录之中,最上首的就是捐款最多的郑成功,其次才是第二多的陈凯,以及广东、福建两省的大批文武官员、议员和士绅、商贾们的名讳和捐献数额。

银钱是不用担忧的,郑氏集团本就是靠海吃饭,哪怕是这些银钱还不够的话,只要一句话,郑成功那里是不会有一秒钟的犹豫的。

除此之外,所需的名贵石料、木料以及其他材料,陈凯没打算去真的给百姓造成负担,干脆少什么就直接从平南王府和靖南王府那里拆,反正他们那里也都是民脂民膏,陈凯拆得是心安理得。想必,妈祖娘娘也不会愿意真的去给百姓造成负担,那并不符合她的仁慈。

这期间,倒是那些咨议局的议员们纷纷表示,咨议局的办公场所乃是用靖南王府的土地和建筑修建的,于他们而言,那里用什么材料也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但是天后宫的建筑材料一定要最好的,这是绝对没有半点儿商量余地的事情!

这件事情,果不其然的在广州城里传开了,本地百姓们纷纷赞许咨议局的议员们所言乃是为国为民,至于那些渔民、海商们更是对议员们顶礼膜拜,咨议局的存在也迅速的在本地百姓心中得到了巩固。

咨议局的议员是参与投票褒封的,他们自然有资格与本省的文武官员们一起参拜。在广场上等候良久,越来越多的大小船只赶到,所载着的商贾、百姓们也纷纷带着各自的贡品神色匆匆的赶到,见得吉时未到才不由得松了口大气。

良久之后,吉时已到,陈凯行了礼数便带领着文武官员和议员们拾阶而上,郑重其事的穿过了牌坊,并且向山门的千里眼、顺风耳送上了贡品,祈求他们继续为百姓预报海浪风涛。

山门的两侧是钟鼓楼和碑亭,钟鼓楼里此间已经钟鼓齐鸣,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而那碑亭里,矗立着的也并不仅仅是捐款营造的石碑,明成祖的“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碑”以及郑和的“天妃灵应之记”二碑分立其中,碑文记述了明三宝太监郑和屡受天妃庇佑,完成七下西洋壮举的经历。

除此之外,还有一块“天后护国庇民之碑”,碑文上记载着的则是陈凯义救广州和江门之战前向天后祈求,结果两次都是最关键的时刻出现了改写战局的转机。一次是陈奇策的水师赶到珠江战场,与广州义勇合力歼灭清军水师;一次则是江门之战,明军势褪之际,陈凯突然出现在了北线,从而奠定了胜利——这,亦是天后庇佑明军、百姓的实证。

过了山门,即是献殿。献殿里面供奉着官服天后立像,另外还有四海龙王执圭在两旁站班,显示出天后作为海上女神的领导地位。

仍旧是在此献上了贡品,但正式的祭拜活动却是在正殿举行。于是乎,很快的这一众人便穿过了献殿,直入到正殿之中。那里,正是南沙天后宫的中心,陈凯踏入大殿,目光所及之处,木雕神龛中,供奉着香樟木雕,贴金的官服天后坐像,待到众人尽皆入殿,司仪的官员确定了吉时,陈凯便大步向前,径直拜倒在了这位神祗面前。

“永历四年冬月,鞑虏屠戮广州百姓,信男曾在此伏请天后娘娘庇佑舰队掩护百姓撤离;永历八年腊月,王师与鞑虏决战于新会县境,信男亦曾到此请求天后娘娘庇佑王师击败鞑虏,并向天后娘娘许以功成之日,自当向天子奏请,加天妃娘娘尊号,以彰显天妃娘娘之功德之事。”

“今,经广东咨议局的百姓代表投票,一致通过,信男向天子奏请,亦请来了天子的批准。故扩建原南沙天妃庙为南沙天后宫,至此诞辰,特行祭拜。”

言及至此,陈凯起身接过诏书,亲手供奉于贡品之中,旋即重新退回原位。诏书是已经在之前的天妃庙宣读过的,“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后”,比之两百五十八年前的褒封仅仅是改了一字而已,但是完成了天妃到天后的过度。这一次是褒封过后的第一次诞辰,外加上主体建筑扩建的大致完成,意义非凡,是故陈凯直接将诏书献上,日后也是要存放在天后宫之中的。

叩拜,是陈凯带头进行,随行的文官武将,从平夷侯周鹤芝、左提督柯宸枢这双水陆武将大员以下,能够到此的武将是一边,以布政使王江、按察使曹从龙为首的文官又是一众。而那些议员们,由陈凯安排也并没有与文官武将们分庭抗礼的在另外一边,而是位列其后,不过这也并不妨碍他们有模有样的行叩拜大礼。

祭祀活动讲究一个礼数周全,以此向神祗表示尊崇。这也是地方官的主要工作之一,因为从封建社会的理论上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地方官作为天子权威的延伸和面向基层的代表,按道理也是应该进行这样的祭祀活动的。毕竟,君权神授,天子对神祗的敬意亦是对自身合法性的加持,不光是地方官,就算是天子每年也都要举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

如果说,封建社会是自上而下的实现统治的合法性,那么咨议局的议员既然理论上是要从百姓中选举而出,那么权利就是自下而上出现的。比之君权神授,陈凯的思路是行政当局保留执法权、让度立法权与咨议局、由此换取合法性。如此一来,这双方便恰恰是相反的。

不过,现在还只是一个开始,从咨议局的议员上本身就还是从陈凯挑选过的人选中进行选举产生的。他并不打算那么快的步入民选阶段,因为他首要做的该是让制度深入人心,而非一蹴而就。于此间,陈凯以议员代表广东广大百姓投票而有褒封的实现为由,议员得以登堂入室,已经是不小的进步了,他并不打算过分刺激这些文官武将。

祭祀活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一切完成之后,陈凯率众离开了天后宫,前往码头回返广州。值此时,那些等候良久的士绅、商贾、百姓们才得以入内祭拜,祈求这一年的风调雨顺。

“后山的那座塔,等到妈祖诞辰的祭祀活动结束后就要开始营造。另外,三大殿、山门还有钟鼓楼,这些地方尚未完成的部分也要尽快完成,妈祖升天日的时候绝对不能再这样了。”

妈祖上天日是九月初九,照例依旧是要举行祭祀活动的。有道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郑氏集团其本质的属性使得他们对妈祖信仰的崇信程度之高,乃是此前任何一个军事政治集团都无法与其相比的。就算是郑和,以及那些七下西洋的宝船舰队船员们,也不过是在伯仲之间罢了。

七下西洋之后,明廷开始禁海,为此甚至焚毁了宝船、图纸以及记载。是故,哪怕是后来隆庆开海,万历年间对海贸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明廷自身政治惯性犹在,而且作为政治主导的文官的权力基础来自于对内的治理,开展海贸真正受益的还是宦官和武将——海贸的受益可以使主持的宦官得到天子的赞许和信任,对外开疆拓土,武将自然是战功赫赫,权利来源如斯,从永乐年间至今,明廷未再有对妈祖的褒封便可见一斑了。

“除非,让文官能够从走向大海的过程中受益,否则他们为了压制其他政治势力就一定会反对的。”

这是从中枢到地方在太平年景的必然,现如今却是个乱世,明廷自身尚且朝不保夕,郑氏集团理所当然的在海贸上大行其道。但是对陈凯而言,褒封的顺利达成其实也只是一个信号而已,真正让这个国家走向海洋,其实光是如此还远远不够的。

“仍旧是利益啊。”

心思如此,陈凯不由得回想起了那些议员们的名讳、籍贯以及出身,尤其是他们当下的政治成分,其中有多少与海洋贸易有关的,他是最为心中有数的。不过,这还远远不够,他还需要做更多的事情。

回到了广州城,议员们还有一个议题要讨论,于是便直接回了咨议局。那里的营造工作比之天后宫是要更快完成的,主体是由一个议事大厅构成,围绕议事大厅的是各个议员独立办公的房舍,以及存放资料等物的库房。

一切还很简单,就像是咨议局的相关制度,基本制度已经讨论、投票完成,这已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后续还要不断的增补。不过,现在已经可以进行基础的运作了,其他的事情则完全可以等到真的有了问题了再行研究。

与他们一般,陈凯亦是直接回了巡抚衙门办公,并不打算借着祭祀活动将到下值前的剩余时间贪污掉。

但是,工作上,陈凯依旧是在处置一件涉及咨议局的事情,确切的说是一封来自于陈豹的书信。其中,陈豹直接询问了陈凯设立咨议局是否是与郑成功商议妥当的,这份直言不讳显得非常别扭。

换做是旁人,陈凯或许还要多想想。但是陈豹其人本就是个直肠子,还对郑成功忠心耿耿,绝无二话。由此这般,其实也正是源于郑氏集团内部的权力构架——陈凯全权节制广东军政事务,陈豹理论上是陈凯的下属,负责潮州的军务,并不是直接向郑成功负责。

陈豹有此一举,陈凯自是明白其意,信是启程前受到的,回到巡抚衙门陈凯就立刻开始作回书。事实上,设立咨议局和褒封之议,陈凯都是写信向郑成功做过汇报的,只是有先斩后奏的成分在,而且郑成功也并没有对咨议局给过任何说法罢了。

“我相信,我的理由足够说服郑成功。不求支持,只要能够不反对就够了。”

………………

这个月过年,有些忙乱了,更新实在不好,抱歉抱歉。会尽快恢复正常的,至于拖欠的章节,后续存下来会争取补上,能补多少是多少。

第十九章 加码(一)第四十三章 明日之血(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退(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驱狼吞虎(四)第九章 扬帆第四十五章 无耻之尤(完)第九章 效马骨(四)第十二章 新官上任(上)第三十一章 底牌第一百一十六章 重返旧地(上)第四十一章 明日之血(上)第十二章 新官上任(上)第四十八章 早春时节(三)第十六章 压榨(二)第二十二章 加码(四)第九十一章 落子无悔(六)第十四章 野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捆绑第四十六章 定策(下)第五十四章 图穷匕见(四)第三章 山贼(上)第七十三章 不一样的新会之战(完)第七十八章 分水(上)第九十三章 潮落潮起第四十七章 挤压(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夜火(上)第九十三章 种子(上)第二十九章 加速(九)第二百一十二章 家与国(一)第三十六章 一场戏(三)第十六章 布局(上)第八十五章 破军(下)第五十三章 蓄力(三)第三十三章 力从地起(三)第七十三章 埋人第六十九章 新会之战(下)第六章 从保宁到衡阳第一章 分赃(上)第四十九章 渐变(四)第五章 脚步第六十章 逐龙镇虎(上)第十七章 肇庆之战(上)第二百四十章 刺虎(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嫌隙第三十九章 一场戏(完)第五十五章 夺魄(四)第五十八章 归来(二)第一百一十章 鸥汀寨(上)第一百零六章 季孙之忧(完)第一百九十五章 开裂第三十六章 双赢第一百四十三章 见面礼(下)第二十二章 撕扯第二十一章 打蛇七寸(中)第一百零四章 季孙之忧(七)第五十二章 蓄力(二)第一百零七章 人心所趋第三十四章 栽花插柳(九)第一百一十七章 生意(一)第一百零七章 数学(上)第六章 在江西(一)第七十四章 小盈岭之战第五十八章 藏头露尾(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退(四)第四十五章 加塞(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退(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寒梅(上)第九十一章 质变时刻(上)第三十三章 栽花插柳(八)第五十五章 夺魄(四)第二百零七章 文官守城法(三)第八十八章 铁壁(下)第二十二章 加码(四)第九十一章 恍如昨夜(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默契(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爆炸(下)第三十七章 一场戏(四)第四十四章 定策(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串联(五)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二百零一章 密谋第八十六章 崩溃第一百零六章 季孙之忧(完)第八十五章 棋局(下)第六十三章 藏头露尾(完)第六十五章 相见(中)第七十六章 筑基(八)第二百三十八章 跋扈(下)第十四章 关门打狗(下)第八十六章 不速之客(六)第八十四章 坚城(中)第五十三章 图穷匕见(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求活(一)第二十四章 孤忠第一百二十四章 秋风(四)第九十六章 落子无悔(完)第二百三十七章 跋扈(中)第六章 在江西(一)第二十二章 打蛇七寸(下)
第十九章 加码(一)第四十三章 明日之血(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退(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驱狼吞虎(四)第九章 扬帆第四十五章 无耻之尤(完)第九章 效马骨(四)第十二章 新官上任(上)第三十一章 底牌第一百一十六章 重返旧地(上)第四十一章 明日之血(上)第十二章 新官上任(上)第四十八章 早春时节(三)第十六章 压榨(二)第二十二章 加码(四)第九十一章 落子无悔(六)第十四章 野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捆绑第四十六章 定策(下)第五十四章 图穷匕见(四)第三章 山贼(上)第七十三章 不一样的新会之战(完)第七十八章 分水(上)第九十三章 潮落潮起第四十七章 挤压(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夜火(上)第九十三章 种子(上)第二十九章 加速(九)第二百一十二章 家与国(一)第三十六章 一场戏(三)第十六章 布局(上)第八十五章 破军(下)第五十三章 蓄力(三)第三十三章 力从地起(三)第七十三章 埋人第六十九章 新会之战(下)第六章 从保宁到衡阳第一章 分赃(上)第四十九章 渐变(四)第五章 脚步第六十章 逐龙镇虎(上)第十七章 肇庆之战(上)第二百四十章 刺虎(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嫌隙第三十九章 一场戏(完)第五十五章 夺魄(四)第五十八章 归来(二)第一百一十章 鸥汀寨(上)第一百零六章 季孙之忧(完)第一百九十五章 开裂第三十六章 双赢第一百四十三章 见面礼(下)第二十二章 撕扯第二十一章 打蛇七寸(中)第一百零四章 季孙之忧(七)第五十二章 蓄力(二)第一百零七章 人心所趋第三十四章 栽花插柳(九)第一百一十七章 生意(一)第一百零七章 数学(上)第六章 在江西(一)第七十四章 小盈岭之战第五十八章 藏头露尾(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退(四)第四十五章 加塞(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退(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寒梅(上)第九十一章 质变时刻(上)第三十三章 栽花插柳(八)第五十五章 夺魄(四)第二百零七章 文官守城法(三)第八十八章 铁壁(下)第二十二章 加码(四)第九十一章 恍如昨夜(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默契(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爆炸(下)第三十七章 一场戏(四)第四十四章 定策(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串联(五)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二百零一章 密谋第八十六章 崩溃第一百零六章 季孙之忧(完)第八十五章 棋局(下)第六十三章 藏头露尾(完)第六十五章 相见(中)第七十六章 筑基(八)第二百三十八章 跋扈(下)第十四章 关门打狗(下)第八十六章 不速之客(六)第八十四章 坚城(中)第五十三章 图穷匕见(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求活(一)第二十四章 孤忠第一百二十四章 秋风(四)第九十六章 落子无悔(完)第二百三十七章 跋扈(中)第六章 在江西(一)第二十二章 打蛇七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