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苏芬战争(13)

余额不足

这一阵炮火把已经支离破碎的土地,又狠狠的犁了一遍。现在如果有人走过去,去苏联军队的阵地上,随手抓一把土,也能抓出来几十个弹片。

炮火甚至还没有停息的时候,北方战斗集团的士兵们,就就已经做好了冲锋的准备,这样可以给苏联军队最少的反映时间,当然这样做必须对自己的炮兵,有着绝对的信任。

而北方战斗集团的配合上,显然是很有默契的,就在炮弹快打光的时候,步兵们已经准备好了。随着步兵们冲锋的开始,最后一发炮弹落在了苏联军队的阵地上。

眼见着前面火光冲天,米歇尔?盖伯梅尔上校冷冷的下了命令,;“全歼对面苏联军队的日子,就在今天,不惜任何代价,歼灭他们”。

“明白!上校”本来士兵们想喊嗨,希特?勒。只不过被生生的被阻止了。于是换成了这么一个不伦不类的口号。

不管怎样,一个小插曲并没有妨碍到整体计划的进行,当步兵冲上苏联军队的阵地上时候,并没遇到想象中,苏联军队顽强的抵抗,不过士兵们也不敢大意,这种情况在几天中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也许苏联人正在暗地里面观察着他们。

可是越往前走,发现苏联军队仿佛已经消失了一样,还是没有任何动静,渐渐的,士兵们的胆子越来越大了,也许苏联军队真的被火炮干掉了,从地球上消失了,看着由于月球表面的苏军阵地,党卫军的士兵们如是想到。

到了苏联军队的主阵地上,看着错落有致的碉堡和战壕,士兵们感觉到怎么看怎么觉得有些怪异。因为现场一点也没有慌乱的痕迹。更主要的是死亡苏军的尸体太少了,和士兵们心里的想法差得太远。

“糟了……”米歇尔?盖伯梅尔上校一直拿着望远镜,看着苏联军队的阵地,刚开始在士兵们冲上去的时候,米歇尔?盖伯梅尔上校的想法和士兵们一样,一位苏联军队已经被火炮大量的杀伤了,可是到主阵地上还是没有动静,就说明一定有问题。

“乌拉……”仿佛是证实米歇尔?盖伯梅尔上校心中的猜想,无数的苏联军人从碉堡和战壕中冲出来,他们满身尘土,甚至有的人耳朵上还流着血。看得出来,苏联人也是复出了不小的代价才挺过这次的炮击。

冲上去的北方战斗集团的士兵们,一下子就蒙了。看着自己的身边,从地底下冒出来的苏联士兵们,脑袋出现了短暂的空白。不过苏联士兵马上就用手里武器打醒了发愣的党卫军士兵们。

短距离的战斗让党卫军的士兵们,无法发挥出手中武器的优势,苏联士兵端着步枪带着刺刀,不断的将党卫军的士兵们放倒。而党卫军的士兵们抵抗起来十分无力,毕竟他们也没想到会惊醒一场冷兵器的对决。

“混蛋……”米歇尔?盖伯梅尔上校大骂道,;“告诉后边的部队,马上准备带上上工兵铲,把前面的士兵们换下来”。

几分钟后,再次准备冲锋的德国步兵,清一色的换成了开了锋的工兵铲。随着一声令下,这些士兵马上冲上苏联军队的阵地,替换那些已经被完全压制住的同胞。

白刃战是极为残酷战斗,一般来说双方的伤亡率基本是1:1,这就不仅要求士兵有很好的刺杀技术,而且要有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即稳定的心理素质。先冲上去的士兵们显然没想到苏联军队会端着刺刀冲出来,根本就没有心里准备,再者,他们并没有准备近距离战斗的武器,所以根本谈不上抵抗。

等到第二批冲锋的士兵们,上来支援他们的时候,阵地上已经倒下了一百多名士兵。为了不让自己的同胞承受更大的伤亡,后面的士兵马上轮着工兵铲朝苏联军队扑上去,已经大红眼的苏联士兵,不退反进,端着刺刀和党卫军的士兵拼了起来。这是刺刀和工兵铲的对决,

刺刀又称枪刺,是装于单兵长管枪械前端的刺杀冷兵器,用于白刃格斗。也可作为战斗作业的辅助工具。刺刀由刀体和刀柄两部分构成。按形状分为片形和棱形两种。按与步枪连接方式又分为能从枪上取下装入刀鞘携行的分离式和铰接于枪侧的折叠式两种。分离式刺刀多呈片形,有的刀背刻有锯齿,并能与金属刀鞘连接构成剪刀,具有多种功能。

而工兵铲则不是专门的白刃战工具,铲子就是挖土的,当然了,他也是德国在近战中的重要辅助工具。可是如果这样就认为,工兵铲不是刺刀的对手,那就言之过早了,事实上开锋之后的工兵铲在威力上比刺刀更大,而且现在德国工兵铲的一边已经做成了锯齿状,无疑更加增大他的威力。再者工兵铲的作用力是使用手臂的力量,而不是手腕的力量,从力量上来说,比刺刀大得多。

双方的士兵,仿佛不共戴天的仇敌一样,不断的把自己身上的武器让对手身上送,一个士兵倒下了,还没等对方上去了解,马上就有另一个人上去。从力量上来讲,工兵铲无疑占据着优势。

苏联士兵的刺刀刺在德国士兵的身上,至少不是刺到要害部位,马上受伤的士兵就会自己扯下去,而工兵铲拍在苏联士兵的身上,就会让苏联士兵暂时不能行动,如果拍在脑袋上,就算没有血肉模糊,眩晕也是少不了的。

况且,要熟练运用刺刀显然比用工兵铲难度大得多。从简单实用上来说,工兵铲也有优势,所以不论你曾经是什么人,干什么的,只要你会挖土,那么工兵铲就是你最适合的武器。

有了简单上手的武器,身材上对上苏联士兵也不吃亏,也许苏联士兵会凭借一时的士气,顶住北方战斗集团的攻击,但是时间长了总是会慢慢落入下风的。

不出所料,在长时间高强度的白刃战中,苏联军队的体力慢慢有些跟不上了,而北方战斗集团不同,他们可以从容的换一只部队上来继续和苏联士兵拼命,被围的饥寒交迫的苏联士兵,本来人数就处在劣势,还要不断的进行车轮战。这简直等于要他们的命。

这对苏联军队当然是不公平的,可是战争从来就没有公平这么一说,不论运用什么卑鄙的手段,胜利者总是不受指责的。

虽然局势已经无比恶劣,但是苏联军队还是在坚持,米歇尔?盖伯梅尔上校焦急的等候着结果,可是长时间的无消息,总是让他感到丝丝不安。

“上校,在包围圈的西北方森林里面出现了一支部队!”仿佛是验证心中的不安,这个时候参谋向米歇尔?盖伯梅尔上校报告了一个不知道是好的还是坏的消息。

“让炮兵部队配上步枪去看看……”米歇尔?盖伯梅尔上校断然说道,;“让所有的预备队全都参加进攻,我就不相信只有两三千残兵的部队,各个都圣骑士?”

“是,上校”参谋立正道。

到了这个时候,连米歇尔?盖伯梅尔上校都有点纳闷,这个被包围的苏联步兵师为什么实力这么强,明明已经落在这种境地了,还在顽抗。事实上现在苏联步兵师的情况远远更加糟糕,因为他们的师长.康德拉肖夫前天被火炮炸成重伤,属于部队的最高指挥机构都已经瘫痪了。

如果米歇尔?盖伯梅尔上校真正的了解这支部队,就知道为什么芬兰军队还会在包围之后,还让他捡便宜了。因为他面对的这支部队就大名鼎鼎的第十八“雅罗斯拉夫尔”红旗摩托化步兵师。

1918年11月26日根据红军第六集团军的命令,在阿尔罕格尔斯克组建了第18步兵师,该部队在1918年-1920年一直战斗阿尔罕格尔斯克及其附近地区;1920年转入西线战场,参加了红军与波兰军队的战争,11月调往高加索地区,参加了库班草原上与白军的战斗,在内战期间曾被授予“雅罗斯拉夫尔”荣誉称号。1928年2月29日被授予红旗勋章。

1939年,18师开赴苏芬战争前线,在1940年1月的战斗中蒙受巨大损失,并且被芬兰军队包围在拉多加湖西北部,但是在.康德拉肖夫的指挥下,虽然承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是第十八摩托化步兵师还是顽强的进行作战,而且从来就没有投降的意思。

米歇尔?盖伯梅尔上校带领着北方战斗集团赶过来的时候,芬兰军队已经几次攻击,但是被纷纷打了回来。一直到了今天,而今天也不是第十八摩托化步兵师标新立异,非要来一次冷兵器的战争,而是他们的弹药已经打光了,真正的到了弹尽粮绝的时候了,但是米歇尔?盖伯梅尔上校不知道,否则一点一点推进,也能用微小的伤亡来换取胜利。

第458章 撤退,这不可能!第424章 攻击莫斯科(10)第278章 直布罗陀之战第314章 谈?谈个屁!第448章 攻击莫斯科(34)第341章 巴巴罗萨?修改一下吧!第96章 莱因哈特上校(2)第297章 又是扩军第288章 直布罗陀之战(11)第306章 英国战役(6)第272章 直布罗陀要塞第141章 苏芬战争(3)第10章 啤酒罐*第406章 莫斯科战役第59章 空军第81章 初战卡塞雷斯(7)第111章 苏台德第438章 攻击莫斯科(24)第400章 基辅会战(19)第213章 荷兰投降(2)第348章 和平的曙光第69章 奇袭莱茵兰(6)第356章 基辅会战(5)第228章 激战在阿布维尔(4)第71章 西班牙内战第230章 围歼的先决条件(2)第98章 海军S计划(2)第358章 基辅会战(7)第295章 摊牌(2)第264章 仓促举行的停战协定第402章 夺权第402章 夺权第215章 向南向北?第123章 俾斯麦号下水(2)第30章 第三帝国第260章 进入巴黎第59章 空军第8章 杜邦家族第85章 马德里攻防战(2)第249章 英德大决战(4)第142章 苏芬战争(4)第43章 坦克(2)第449章 攻击莫斯科(35)第308章 调停(2)第244章 燃烧的敦刻尔克(3)第351章 关键的一年1941第356章 出访苏联(2)第182章 西线!西线!第460章 回国第296章 预支胜利果实第337章 党卫军法兰西外籍部队第200章 战争开始第10章 啤酒罐*第435章 攻击莫斯科(21)第30章 第三帝国第184章 卡廷事件第450章 攻击莫斯科(36)第447章 攻击莫斯科(33)第88章 马德里攻防战(5)第191章 打赌(2)第314章 谈?谈个屁!第288章 直布罗陀之战(11)第376章 到达战场第415章 攻击莫斯科第64章 奇袭莱茵兰第405章 准备好了第331章 北非的战争(2)第247章 英德大决战(2)第107章 英国特使第95章 莱因哈特上校第63章 “和平演说”第55章 测试第355章 出访苏联第290章 不列颠空战第116章 对决第97章 海军S计划第407章 打破僵局第246章 海军参战第220章 强渡索姆河(3)第363章 基辅会战(12)第58章 测试(4)第85章 马德里攻防战(2)第95章 莱因哈特上校第8章 杜邦家族第430章 攻击莫斯科(16)第413章 等待第72章 西班牙内战(2)第172章 “古斯塔夫”列车炮第199章 各方瞩目的战争(2)第373章 西北,一样的下场!第126章 走向战争(3)第378章 预备队,我不干第127章 开战第279章 直布罗陀之战(2)第3章 一战(2)第425章 攻击莫斯科(11)第89章 马德里攻防战(6)第150章 苏芬战争(12)第124章 走向战争
第458章 撤退,这不可能!第424章 攻击莫斯科(10)第278章 直布罗陀之战第314章 谈?谈个屁!第448章 攻击莫斯科(34)第341章 巴巴罗萨?修改一下吧!第96章 莱因哈特上校(2)第297章 又是扩军第288章 直布罗陀之战(11)第306章 英国战役(6)第272章 直布罗陀要塞第141章 苏芬战争(3)第10章 啤酒罐*第406章 莫斯科战役第59章 空军第81章 初战卡塞雷斯(7)第111章 苏台德第438章 攻击莫斯科(24)第400章 基辅会战(19)第213章 荷兰投降(2)第348章 和平的曙光第69章 奇袭莱茵兰(6)第356章 基辅会战(5)第228章 激战在阿布维尔(4)第71章 西班牙内战第230章 围歼的先决条件(2)第98章 海军S计划(2)第358章 基辅会战(7)第295章 摊牌(2)第264章 仓促举行的停战协定第402章 夺权第402章 夺权第215章 向南向北?第123章 俾斯麦号下水(2)第30章 第三帝国第260章 进入巴黎第59章 空军第8章 杜邦家族第85章 马德里攻防战(2)第249章 英德大决战(4)第142章 苏芬战争(4)第43章 坦克(2)第449章 攻击莫斯科(35)第308章 调停(2)第244章 燃烧的敦刻尔克(3)第351章 关键的一年1941第356章 出访苏联(2)第182章 西线!西线!第460章 回国第296章 预支胜利果实第337章 党卫军法兰西外籍部队第200章 战争开始第10章 啤酒罐*第435章 攻击莫斯科(21)第30章 第三帝国第184章 卡廷事件第450章 攻击莫斯科(36)第447章 攻击莫斯科(33)第88章 马德里攻防战(5)第191章 打赌(2)第314章 谈?谈个屁!第288章 直布罗陀之战(11)第376章 到达战场第415章 攻击莫斯科第64章 奇袭莱茵兰第405章 准备好了第331章 北非的战争(2)第247章 英德大决战(2)第107章 英国特使第95章 莱因哈特上校第63章 “和平演说”第55章 测试第355章 出访苏联第290章 不列颠空战第116章 对决第97章 海军S计划第407章 打破僵局第246章 海军参战第220章 强渡索姆河(3)第363章 基辅会战(12)第58章 测试(4)第85章 马德里攻防战(2)第95章 莱因哈特上校第8章 杜邦家族第430章 攻击莫斯科(16)第413章 等待第72章 西班牙内战(2)第172章 “古斯塔夫”列车炮第199章 各方瞩目的战争(2)第373章 西北,一样的下场!第126章 走向战争(3)第378章 预备队,我不干第127章 开战第279章 直布罗陀之战(2)第3章 一战(2)第425章 攻击莫斯科(11)第89章 马德里攻防战(6)第150章 苏芬战争(12)第124章 走向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