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关键的一年1941

也许是现在身体比较虚弱的原因,刚刚醒来一会的林威又开始犯困了。虽然知道现在不是睡觉的时候,但是有的时候发生什么情况,不是林威说的算的,很干脆的,林威又睡着了。

在林威住院的这段时间,作为林威的父亲,古斯塔夫有生以来偷一次开始照顾起自己儿子的生活。由于担心林威母亲贝尔塔&克虏伯的身体,再加上林威妻子已经怀孕八个月了,古斯塔夫只身来到了英国。看着林威手下的宪兵和平常手脚颇重的护士,古斯塔夫很是怀疑这些人照顾人的能力,于是一手包办了林威的日常生活。

此举让林威颇为感动,在林威眼里,古斯塔夫一直都是以严厉的形象出现,小时候简直把林威当做机器人对待,让林威很长时间都在脑海中刻意的忘掉古斯塔夫,因为在林威小时候,古斯塔夫实在是颠覆了林威心中父亲的形象,直到林威到了十几岁的时候,才逐渐认同古斯塔夫的行为,为什么认同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古斯塔夫的教育和严厉在林威十几岁的时候,已经逐渐的开始显露威力。

本来是很温馨的事情,林威终于在这辈子重生了三十多年后,享受到了父亲的关爱,而不是到头到尾的严厉,但是马上林威就明白了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与其让古斯塔夫照顾自己,林威还真的希望自己那些除了杀人剩下什么都不会的宪兵照顾自己,无他,因为古斯塔夫实在是不会照顾人。

也不试试就把不知道是热是凉的粥塞进林威的嘴里只是小儿科,刚开始打点滴几天里,林威竟然能疼醒,一看点滴早已经打完,林威的血已经开始顺着针管往上冲,而古斯塔夫好像像是没有发现,通常在这个时候不是拿着一份报纸,要么就是在计算什么公式,总之就是没有安静等着林威打完针的时候。

在这段时间里面,古德里安上将的装甲集群已经在苏格兰大地上横冲直撞,根本没有能够阻挡装甲集群的力量,而蒙哥马利在布莱德福德福之战率部突围之后,一直没有出现,现在暂时还没有人伦敦方面到底是怎样应对德国的攻势,如果说反击,英国实在是没有这个实力。如果是死守的话,除了会增加一下德国军队的伤亡之外,不会起到更大的作用,就像是德国一开始预料的一样,从德国登陆成功的那一天开始,整个战争已经没有悬念了,唯一的悬念在于德国什么时候会占领这个英国。

虽然在签订和平协定的时候,因为林威被暗杀让和谈掀起了一阵波澜,不过既然知道是谁要杀自己。林威自然不会无所谓的迁怒,这件事情和英国没有关系,公私分明这点林威还是知道的。正因为林威的公私分明,没有在和谈中胡搅蛮缠,所以张伯伦和里宾特洛甫顺利的签订了《英德合约》,在合约签订之后,在德国柏林的戈培尔立刻起草了宣传新闻,无外乎是德国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战争将会在三个月内结束的一系列论调。

合约的签订对德国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从张伯伦公布合约的一开始,德国在战争中遇到的抵抗明显减小,这份合约对英国来说并不苛刻,虽然严厉的限制了英国的空军和陆军,虽然对海军的限制却没有限制,不要求割地,赔款虽然数额巨大,但是英国可以把自己的赔款转嫁到殖民地上面去,其中不可避免的是在战争停止之后,英国肯定不会让手里的殖民地顺顺利利的就独立了。

二战后各殖民地独立,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自由民主思想影响了全球的殖民地,另一方面和英法两国的实力被重创也有关系,如果英法还保持着世界第一海军和世界第一陆军的名头,以及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就算是下属的殖民地被美国的思想所影响到,又怎么会这么简单的就独立?归根结底,英法两国的实力已经在美国之下,所以对美国的动作已经没有了反击的力量,才会顺水推舟允许殖民地独立。如果美国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谁会在乎美国是什么东西。

就像是一战时期的美国,那时候美国已经已经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但是在欧洲各国的眼里,美国的地位还是不怎么高,如果那个时候美国说一句,让你们下属的殖民地独立,谁都不会理会美国的主张,一战欧洲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美国已经和欧洲平起平坐,但是在欧洲强国的眼里,美国仍然不是可以让自己改变想法的一股力量,虽然这个时候美国已经被当回事了,但是英法在国际上的地位仍然在美国之上,只有在德国闪电般的干掉了法国,重创了英国之后,然后被美国干掉。美国和欧洲之间的差距才算是颠倒过来,世界上的主角才由欧洲各国变成了美国人。

如果战争仍然朝着向德国有利的态势发展直到胜利,可想而知美国的影响力仍然建立不起来。如果战争的结果是轴心国取得了全胜,战后美国在想让各国的殖民地独立,就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了,说句不客气的话,意大利人都会把美国人的话当做放屁。 wωw▪ тTk дn▪ ℃ O

话说回来,如果战争到现在结束了的话,英国人还可以保留一定的元气,至少不会比历史上更惨。凭借着没有受到消耗的实力和工业,英国人只要好好发展的话,仍然在世界上是一个响当当的强国,到时候也许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这些国家单对单都不是美国的对手,但是这些国家加起来,欧洲的实力仍然可以压倒这个新兴的国家。

普通的人看不到这点,但是这个世界随时随地都不缺少聪明人,英国人中的聪明人也不少,自然不会看不到这点,这回还没等林威放出风声,合约对英国及其有利的消息就已经在英国人的周围风传了。

对于张伯伦的行为,也不是没有人反对,至少丘吉尔就出面极其严厉的批判了张伯伦的行为,还搬出了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宣布张伯伦为卖国贼。这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大义凛然。这中间只有一个小小的瑕疵,同时也让盖世太保一直的疑惑解开了,那就是这份声明是在加拿大发表的。丘吉尔已经跑到了北美洲。从隐蔽性上面讲,这次英国方面做的很不错,成功的瞒住了盖世太保无所不在的特工。当然这其中小小后遗症,比如说蒙住了全体英国人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英国人忽然发现,一直叫他们抵抗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已经不在英国了,而他们成了炮灰。在丘吉尔嘴里的卖国贼张伯伦,则一直没有离开英国,一直跟他们在一起。有些人心中就不免觉得自己现在不值,既然张伯伦一样可以保证英国的利益,为什么还要继续战争呢。就算是英国人全死了,丘吉尔也会毫发无伤,这时候一些想起了德国在八月份呼吁和谈的消息,当时德国就提醒自己不要被丘吉尔蒙蔽,一旦德国军队登陆,丘吉尔一定会组建流亡政府,而全体英国人是不会跟着一起跑掉的。

“还真让德国佬说对了,丘吉尔真的跑了!”有人如是说道。

舆论真的是一种可怕的东西,特别是没有好好引导的时候,他的能量是十分可怕的。什么言论是传播的最快的,不是权威的统计,也不是专家的言论,而是谣言。在丘吉尔的影响变成负面的时候,马上就会有很多人跳出来踩他,这些人可能和丘吉尔没什么冤仇,甚至没有交际,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跳出来。

很快,伯明翰和考文垂的英国守军就派出代表和张伯伦商谈,在得到龙德施泰特上将保证不伤害英国居民之后,曾经在半个月前和德国B集团军群死磕的两个城市放下了自己的武器,等候德国军队的接管。

这两个城市的投降让德国的战线又往东推进了一大步,现在仍然被丘吉尔主战派控制的英国领土,北到约克南到伦敦,大约还占据着英国三分之一的面积,可以说只要德国在加一把劲,战争就结束了。

墙倒众人推,林威一直以来以为这种事情只会在自己原来的祖国才会发生,现在看来全世界都是一个臭德行,谁也不比谁高尚多少。丘吉尔不在国内,英国的主战派已经找不到可以和张伯伦相抗衡的人,这时候张伯伦的影响,在没有丘吉尔的情况下发挥到了极致,一些人还没有忘记张伯伦为英国经济的发展所作出的努力,只是由于战争的爆发,才没有让张伯伦的主义成功。

张伯伦在刚刚被解除首相职位的时候,也曾经幻想过会马上回到首相的位置,而现在张伯伦一直想的事情马上要成为现实了,一些人已经准备推举张伯伦重新担任英国首相,虽然暂时只能管理德战区的英国人。可惜张伯伦知道,自己身体已经不行了,如果运气好的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张伯伦现在完全使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来工作,他所希望的完全是看到战争在英国的土地上停止,至于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张伯伦已经管不了什么多了,至少张伯伦已经不期望英国还能继续成为日不落帝国了。

其实张伯伦一直以来就已经发现,英国虽然一直在竭力的保持自己的荣光,但是影响力还是不可避免的衰退,这也是张伯伦希望德国崛起饿原因,只是张伯伦小看了希特?勒的胃口,事实上张伯伦和希特?勒在目标上是一直的,张伯伦希望德国强大,但是不希望德国独大,张伯伦的底线是法国,波兰被灭了可以,但是法国必须保留,而希特?勒的底线恰好是灭掉法国,让英国承认德国在欧洲大陆的地位。他们最终的目标都是遏制咄咄逼人的苏联,只不过希特?勒是要灭掉法国之后在解决苏联问题,而张伯伦对于德国希望,仅仅是让德国抵挡住苏联这个危险的国家,而不是在欧洲大陆独大。两个人的终极目标相同,抵挡苏联的威胁,中期进展不同,希特?勒要灭法国,张伯伦不会同意。

但是现在一切都不需要争论了,德国已经打成了自己的目的,而英国失败了。现在张伯伦需要的是如何才能保住英国的强国地位,在适当的时候体现一下自己的价值。

所以在11月1日,张伯伦在全英国都能听到的广播上面发表了自己的讲话,张伯伦说道,;“曾经有很多人批评我的政策,说我放纵了德国的强大,但是我要说的是,我所要说的是,我不是绥靖,只是要和其他的欧洲强国联合,是联合主义!英国是一个岛国,不可能长久的控制住欧洲的局势,正因为如此我才希望得到其他强国,比如德国的支持!谁都不能否认德国在大陆上的影响力!放弃控制大陆才是我们要面对的时候,和大陆上的强国走向联合才是我们英国需要干的事情,是联合而非绥靖!”英国和德国这场脚力中,英国已经一败涂地,张伯伦必须让英国人认识到这点,张伯伦一直想和希特?勒建立英国为主的联合,但是现在看来张伯伦只能退而求其次,建立一个不让英国影响力从此消失的联合。张伯伦相信,只要英国可以好好经营殖民地,恢复自己的工业,至少在大陆上的话语权不会比法国低。

在这个时候,B集团军群在适当的时候发起进攻,配合张伯伦的讲话,所过之处没有地道抵抗。就这样一直到了伦敦城下。这时候张伯伦的病情越来越重,已经不能处理事情了,所以把事情交给了哈利法克斯勋爵,自己找地方养病。

伦敦战役林威是不可能亲自观战了,在十几天的休养之后,林威已经能够下床活动,所以古斯塔夫直接把林威送上了船,一直和林威回到了德国,到了基尔港之后,直接上了飞机直飞柏林。

在柏林机场下了飞机之后,林威绝对不想见到的人出现了,琳达挺着肚子来接机,让林威在感动之余多了一份担心,上前说道,;“你怎么来了,天气已经很冷了,你应该呆在家里!”确实,十一月的天气已经很冷了,但是林威说这个除了关心之外,还想逃避琳达的责怪。所以刚刚下飞机就抢先训斥了琳达一顿。

琳达是一个聪明的女人,自然知道林威的小心思,所以也没有在公众场合纠缠,而是顺从的和林威一起走出了机场,钻进了仆人准备的汽车。回到家后林威自然是少不了被妻子一顿埋怨,不过其中到底是沿岸还是温馨,就只有林威才知道了。

英国方面,英国的主战派已经认定张伯伦所在的主和派已经出卖了英国,准备为了保卫伦敦而决一死战,宣传这个东西是很奇妙的,同样一句话会因为说话者站的立场和看的角度不同,领会出来两种完全不同的意思。在伦敦的主战派彻夜的宣传下,大部分的伦敦市民都相信了主战派的言论,准备为了保卫伦敦而战斗。这种情况让龙德施泰特将军很为难,避免大规模巷战一直是德国的主张,虽然英国战役城市中的巷战不多,但是就是为数不多的几次巷战也让德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所以在商议禀报威廉二世之后,龙德施泰特将军开始指挥德法意三国的军队对伦敦进行了围困。

张伯伦最终没有创造奇迹,还是在11月的时候因为病情加重去世了,得知张伯伦去世的林威,心头一沉,不知道威廉二世会不会也这样到时候被上帝召唤走。

而林威这个时候,则因为枪伤伤到了骨头,所以老老实实的养伤,至少林威对老家的一句话还是没有忘的,伤筋动骨一百天,伤到了骨头的伤势没有几个月的修养,根本好不了,期间没有任何捷径可走,除了自己本身的恢复能力,基本上没有药物对骨头有明显的帮助。

在养伤中过了一个圣诞节之后,整个世界开始朝1941年迈进,林威也开始了在德国的第35个年头。

一月份,怀孕十个月的琳达生产了,林威有了第二个儿子,林威给自己的儿子起了一个很普通的名字,安迪&克虏伯,普普通通的长大就好,林威现在已经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活的太累。安迪&克虏伯的出生让古斯塔夫十分高兴,这也意味着克虏伯家族未来又多了一个继承人。

1941年对林威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在林威眼里不可避免的苏德战争就要爆发了,现在德国也的确在做着最后的准备,准备包括了方方面面,从怎么麻痹苏联到什么时候开始动员,部队什么赶到战场都有明确的规定,其中保持和盟友的同步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53章 渗透第354章 热身运动(3)第338章 黑手党的克星第159章 苏芬战争(21)第80章 初战卡塞雷斯(6)第110章 威逼(3)第287章 直布罗陀之战(10)第366章 宣战第378章 预备队,我不干第162章 苏芬战争(24)第257章 意大利参战第125章 走向战争(2)第82章 初战卡塞雷斯(8)第347章 法有贝当,英有张伯伦(4)第272章 直布罗陀要塞第295章 摊牌(2)第178章 鏖战纳尔维克港(3)第361章 最后的准备第136章 波兰残兵第34章 骷髅会第271章 蓝色计划(2)第202章 埃本·埃马耳要塞攻防战第420章 攻击莫斯科(6)第100章 捷克(2)第423章 攻击莫斯科(9)第347章 法有贝当,英有张伯伦(4)第440章 攻击莫斯科(26)第53章 渗透第191章 打赌(2)第108章 威逼第21章 算计第59章 空军第164章 威廉二世第437章 攻击莫斯科(23)第365章 反击,不惜代价的反击第377章 最初的一个月第430章 攻击莫斯科(16)第69章 奇袭莱茵兰(6)第七章第407章 打破僵局第27章 对策第434章 攻击莫斯科(20)第3章 一战(2)第147章 苏芬战争(9)第274章 战斗开始第235章 敦刻尔克战役第282章 直布罗陀之战(5)第345章 法有贝当,英有张伯伦(2)第366章 基辅会战(15)第245章 燃烧的敦刻尔克(4)第98章 海军S计划(2)第362章 等待第367章 西方面军的杯具第157章 苏芬战争(19)第378章 预备队,我不干第324章 维也纳仲裁(5)第114章 犹太商团第358章 出访苏联(4)第21章 算计第323章 维也纳仲裁(4)第247章 英德大决战(2)第439章 攻击莫斯科(25)第202章 埃本·埃马耳要塞攻防战第195章 女王的态度第56章 测试(2)第6章 算计第456章 进展第304章 英国战役(4)第10章 啤酒罐*第41章 回家第214章 强渡马斯河第67章 奇袭莱茵兰(4)第415章 攻击莫斯科第209章 攻击鹿特丹第431章 攻击莫斯科(17)第298章 捣蛋的墨索里尼第104章 德奥合并(4)第359章 基辅会战(8)第349章 和平的曙光(2)第432章 攻击莫斯科(18)第448章 攻击莫斯科(34)第52章 整编第365章 基辅会战(14)第433章 攻击莫斯科(19)第100章 捷克(2)第58章 测试(4)第201章 战争开始(2)第126章 走向战争(3)第247章 英德大决战(2)第426章 攻击莫斯科(12)第101章 德奥合并第151章 苏芬战争(13)第116章 对决第121章 远东盟友(2)第201章 战争开始(2)第411章 下雪了第153章 苏芬战争(15)第104章 德奥合并(4)第288章 直布罗陀之战(11)
第53章 渗透第354章 热身运动(3)第338章 黑手党的克星第159章 苏芬战争(21)第80章 初战卡塞雷斯(6)第110章 威逼(3)第287章 直布罗陀之战(10)第366章 宣战第378章 预备队,我不干第162章 苏芬战争(24)第257章 意大利参战第125章 走向战争(2)第82章 初战卡塞雷斯(8)第347章 法有贝当,英有张伯伦(4)第272章 直布罗陀要塞第295章 摊牌(2)第178章 鏖战纳尔维克港(3)第361章 最后的准备第136章 波兰残兵第34章 骷髅会第271章 蓝色计划(2)第202章 埃本·埃马耳要塞攻防战第420章 攻击莫斯科(6)第100章 捷克(2)第423章 攻击莫斯科(9)第347章 法有贝当,英有张伯伦(4)第440章 攻击莫斯科(26)第53章 渗透第191章 打赌(2)第108章 威逼第21章 算计第59章 空军第164章 威廉二世第437章 攻击莫斯科(23)第365章 反击,不惜代价的反击第377章 最初的一个月第430章 攻击莫斯科(16)第69章 奇袭莱茵兰(6)第七章第407章 打破僵局第27章 对策第434章 攻击莫斯科(20)第3章 一战(2)第147章 苏芬战争(9)第274章 战斗开始第235章 敦刻尔克战役第282章 直布罗陀之战(5)第345章 法有贝当,英有张伯伦(2)第366章 基辅会战(15)第245章 燃烧的敦刻尔克(4)第98章 海军S计划(2)第362章 等待第367章 西方面军的杯具第157章 苏芬战争(19)第378章 预备队,我不干第324章 维也纳仲裁(5)第114章 犹太商团第358章 出访苏联(4)第21章 算计第323章 维也纳仲裁(4)第247章 英德大决战(2)第439章 攻击莫斯科(25)第202章 埃本·埃马耳要塞攻防战第195章 女王的态度第56章 测试(2)第6章 算计第456章 进展第304章 英国战役(4)第10章 啤酒罐*第41章 回家第214章 强渡马斯河第67章 奇袭莱茵兰(4)第415章 攻击莫斯科第209章 攻击鹿特丹第431章 攻击莫斯科(17)第298章 捣蛋的墨索里尼第104章 德奥合并(4)第359章 基辅会战(8)第349章 和平的曙光(2)第432章 攻击莫斯科(18)第448章 攻击莫斯科(34)第52章 整编第365章 基辅会战(14)第433章 攻击莫斯科(19)第100章 捷克(2)第58章 测试(4)第201章 战争开始(2)第126章 走向战争(3)第247章 英德大决战(2)第426章 攻击莫斯科(12)第101章 德奥合并第151章 苏芬战争(13)第116章 对决第121章 远东盟友(2)第201章 战争开始(2)第411章 下雪了第153章 苏芬战争(15)第104章 德奥合并(4)第288章 直布罗陀之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