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燃烧的敦刻尔克(4)

作为一个军人,虽然比天天玩政治的阴谋家要单纯许多。但是这只是军人不愿意想这么多而已,并不代表军人好糊弄。况且这次德国士兵的喊话,延续了德国以往一贯的宣传策略,那就是用实话说谎。只要英法不是一个国家,互相不信任的情况就永远存在,只要这种情况存在一天,德国就有机会把他们的联盟彻底拆散。

事实上以后存在的维希法国,也是德国成功分化了英法联盟的成果。维希法国政权建立,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合法代表法兰西国的政府(丛国际法上来说,自由法国的地位介于叛军和***组织之间)。贝当元帅在参议院以569:80高票当选为元首(约四分之一的参议员没有出席)。

听到了德国士兵喊话中的善意,再结合自己心中所想以及英国人一如既往的拙劣表现。和英国远征军一起抵抗的法国陆军,再看见自己周围的英国远征军的时候,眼光就不这么友善了。虽然没有到立刻倒戈相向的地步,但是在抵抗的力度上,已经下降了不少。细心地法国士兵已经发现,自己身边的英国远征军士兵的数量是如此的稀少。结合德国士兵们的喊话,法国士兵们马上就发现,现在等待着撤离的士兵们,大部分都是英国人,这种明显区别对待的行为,立刻在法国士兵们的内部风传。可以说现在只要一个契机,这些英法联军立刻就会瓦解。

这样显著的效果,一则是因为德国老早就把法国定为主要的敌人,所以准备的十分完全。不论是军事威胁还是弱化攻势,德国针对法国所准备的计划,实行起来都十分得心应手。早在德国闪击波兰的时候,在马其诺防线的正面,也就是德国巨资修建的齐格菲防线上,那里驻守的德国士兵就不断的对马其诺防线上的法国士兵进行弱化攻势,双方士兵跨越的战线的阻隔不断往来通信,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德国政府的推波助澜之下运行的,这其中海德里希的盖世太保在其中也功不可没。

“你们为什么要提英国人和我们打仗?我们不想和你们进行战争!”这两句话可能是齐格菲防线上的德国士兵用的最多的两句话,虽然没有这么高超的心理暗示作用,只是简简单单双方都能听懂的话语,但是这确实最有效的语言。对于普通的士兵来说,他们不需要政客那种洋洋洒洒的万句长言,他们只希望能够听见也想知道,在对面的另一条防线上,敌国的士兵们到底和他们是否一样,一样不愿意战争的来临。

当然时过境迁,现在马其诺防线的法国士兵,一定会对德国国防军恨之入骨。不过现在处在包围中的法国第一集团军的士兵们来说,这一切又不一样了。既然能够体面的活下去,那么谁又愿意去死呢?既然是人,就都会怕死,如果没有经过德国那种国家几乎解体,周围的每一个小国家都能随意欺负德国人的时代,是不会出现像德国现在这种充满仇恨的军队的。

虽然士兵们对于自己的英国盟友已经开始不信任,但是法国军队的高层,仍然对英国皇家海军为主力的发电机计划,保佑充足的幻想。仍然和英国远征军站在一起,继续和德国作战。

比利时王国军队的投降,令B集团军群司令博克将军终于可以腾得出手来专心对付,被包围在敦刻尔克地区的英法联军了,30日整整一天里,冯.赖歇瑙上将的第六集团军,彻夜猛攻敦刻尔克的东部防线,第六集团军二十个师的强大力量,被冯.赖歇瑙上将一股脑的投入到了作战当中。东部防线压力的骤然增大,迫使戈特勋爵不得不抽调了英国远征军的三个师,配合法国陆军稳固防线。不过就算这样,东部防线仍然岌岌可危,随时都会有崩溃的危险。

身为英国远征军司令的戈特勋爵,此时的心情已经由得知发电机行动开始时兴奋地心情,转变为忧心忡忡。这几天的时间里,可能是戈特勋爵作为军人几十年里,过的最漫长的几天。从发电机行动的开始,就已经泄漏了消息,从二十六日德国装甲集群突然加大攻势的时候,到德国空军权利阻止英国皇家海军的行动,局势正在一步步的滑向深渊。到了现在戈特勋爵对发电机计划能不能成功,在心理面都开始出现了怀疑,;“不会的,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在我们手里,计划一定会成功!”躺在椅子上的不断的安慰自己,也许在英国元证军和空军全面的失败下,英国皇家海军已经成了英国人最后的心理防线。

“将军,法国第一集团军被德国武装党卫军宪兵师分割,并且已经被包围,和我们失去了联系!”就在这种时候,参谋好像要考验戈特勋爵心脏的承受能力一样,又告诉了这位老人一个不幸的消息。

“什么?这么快就不行了!”戈特勋爵不敢相信的说道,;“那是一个集团军,不是一个师!”这位为英国操劳了一辈子的老人,不敢想象这其中带来的后果。一旦法国第一集团军投降,那么仅仅凭借自己手里的几个远征军师,怎么可能是德国强大的装甲集群的对手呢?

“将军,具体情况我们也不是很了解,但是法国军队确实已经被包围了!现在仍然和我们在一起的法国军队只有四个师左右,不到六万人!”参谋虽然很想宽慰一下这位老人,但是本职工作却必须让他说出事实。

“好了,你下去吧!”戈特勋爵强打精神的说道,;“相信我们的海军兄弟,我们一定会平安的!”

说完话,戈特勋爵好像耗尽了全身的力气一样,摆摆手让参谋下去了。

参谋张张嘴还想说什么,不过看在戈特勋爵已经疲倦了,还是叹了一口气头也不回的下去了。他想问的是,这次的撤退真的能成功么。到现在为止,作为一个一直跟着戈特勋爵身边的人,他知道现在成功撤退的英法联军就算是加在一起,也不过三万人左右。对于几十万被围困的英法联军来说,这么点的撤退人数,实在是杯水车薪。德国装甲集群离港口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了,不知道在坚守的军队还能在坚持多长时间,还能不能再让多一点的军队成功撤退。

这个时候远在几十公里之外的地方,武装党卫军大将,党卫军全国领袖兰帕德&克虏伯,正在和自己的师长们济济一堂,谈论最后的进攻,;“现在我们的目的是,一天之内让法国第一集团军投降,至于英国远征军,就暂时让处于侧翼的古德里安将军解决!”。

“将军们!”兰帕德一脸期望的看着自己的几个师长,;“我们离胜利只有一步了,现在我希望你们能够在这一场注定载入史册的战役中,留下自己的名字!”

“胜利万岁……”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只要稍微有一点点战略眼光的人,都能看得出来,所谓的英法联军现在不过是强弩之末了。只需要在加上一点点力量,这个号称世界上最强大的联盟就会轰然解体,不会在对德国形成威胁。

虽然现在法国第一集团军和英国远征军的距离不过只有四公里,不过在武装党卫军全面的堵截下,这点距离对英法两军来说,无异于是咫尺天涯。被分割成功的法国第一集团军,整个集团军被笼罩在一股失败的气愤之下,看着近在眼前随时有可能撤退的英国远征军。

一个被包围却仍然能够撤退,而另一个却可以在海军的庇护下随时可以撤退。这个时候要说被包围的法国士兵不多想,那是不可能的。毕竟人都是自私的,一个有才能但是家境贫寒的人,看见一个草包却因为家里的福荫过得比他好,心理自然就会产生不满。这种事换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样可以说得通。

所以当气势汹汹的武装党卫军装甲集群准备迎接一场硬仗,万分小心的冲上来的时候,法国第一集团军的士兵们,只是稍作抵抗马上就投降了。让准备十分小心的武装党卫军像一记重拳打在棉花上一样难受,不过转瞬间,这种难受就被巨大的惊喜所取代,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快速的完成自己的任务,然后和古德里安的第十九装甲军一起围攻敦刻尔克港最后的英国远征军。

武装党卫军马上就由打仗转变成了抓俘虏,心情轻松的一个武装党卫军战士开始唱起了每一个装甲兵都耳熟能详的装甲兵之歌,这种激昂的歌曲马上就感染了所有在场的装甲兵,歌唱的范围越来越广,最后变成了万人大合唱。每个坐在坦克里面的无线电员,都从坦克里面爬了出来。开始在坦克上坐着歌唱,:“无论面对风暴或是雪花,还是太阳对我们微笑;火热的白天,寒冷的夜晚,扑面的灰尘,但我们享受着这种乐趣,我们享受着这种乐趣我们的坦克轰鸣向前,伴随着阵阵尘沙。当敌人的坦克露出踪影,我们加大油门全速向前!我们生命的价值就是为了我们光荣的军队而战!为德国而死是至高的荣誉!…………”

不得不说,装甲兵之歌作为德国军歌的代表作,确实充满了激昂向上的腔调,每次听都禁不住热血沸腾,其经典的程度只有现在仍然没有出现的苏联军歌《神圣的战争》可以向媲美。当所有的装甲兵都唱起这首歌的时候,就算是暴露的装甲兵让这些法国士兵有充足的时间射杀他们,法国士兵们也依旧没有这么做,因为这首歌的魅力已经折服了仍然处于敌对的法国人。

真正的军歌都是亲身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浴火重生般创作的。没有经过战争的军歌不能称之为军歌,一首好的军歌起到的作用远远不是鼓舞士气这么简单,甚至可以成为一支军队的信仰。让这支部队不论在什么时候处于什么样的处境,都能够保持充足的战斗力。《装甲兵之歌》显然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这首军歌不但军队中被广为传唱,甚至在德国国内的普通民众,也十分喜欢它。

5月31日,敦刻尔克地区上空再次阴云密布,这一次早有准备的德国空军不会在忽视天气的因素了,早已经得到气象部门预警的德国空军,在前一天晚上再次在英吉利海峡上布满了厚厚的火墙,以阻挡英国大部分船舶渡海救人。

敦刻尔克地区的包围圈在法国第一集团军投降之后,西部防线的武装党卫军和东部防线的B集团军群第六集团军之间的距离,中间只有短短的二十公里了。如果这时候有一名士兵拿着高度军队望远镜,就可以看见自己近在咫尺的友军和英军作战的场面。

这一天,兰帕德&克虏伯以全国领袖的身份下达命令,;“不惜任何代价,歼灭英国远征军!哪怕一比一的交换生命,我们也要义无反顾!”

得到了领袖命令的武装党卫军,开始了不计死伤的进攻,西部战象频频告急。戈特勋爵不断将等待撤退的部队投入到和武装党卫军装甲集群作战的战场上,反正本海上大火阻止的大部分救援船舶无法到岸,预计仅凭着几艘战列舰每天只能撤走几千人。所以这么多等待上船的部队留着不用,也只能到时候被俘虏,索性一起投入到了战场之中。

不过就算是如此,面对已经疯狂的武装党卫军,去增援的英国军队仍然无法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战线仍然向敦刻尔克港推进。精疲力尽的英国远征军好像已经看见了末日的到来。

德国空军作战室的气氛异常沉闷,因为敦刻尔克战役好像已经接近完结,空军却因为该死的天气无法行动,这让戈林很是郁闷,看着兰帕德的武装党卫军一步步朝着胜利的方向迈进。他实在气愤难平。这时,气象报告打破了室内死一般的沉静:预计24小时内敦刻尔克上空将出现晴朗天气,轰炸可继续进行。大家顿时忙碌起来。

与此同时,英军也得到了同样的气象报告,战时内阁决定动用大量先进的";飓风式";战斗机和";喷火式";飞机在敦刻尔克上空进行不间断的巡逻,为撤退部队提供安全保障。同时皇家海军全力进攻,战列舰必须阻止德国武装党卫军的装甲集群,对英国远征军的包围。也就是说,丘吉尔的战时内阁允许,英国皇家海军冒着误伤远征军的危险,用战列舰上面的巨炮朝岸上攻击。

6月1日拂晓,英吉利海峡上荡起的阵阵微风,吹散了水面上的晨雾,圆盘似的旭日贴着海面冉冉升起,风平浪静的海面上泛起了一道道粼光。

首批担任警戒任务的28架";飓风式";战斗机从英国南部起飞了。它们穿过英吉利海峡,向着预定的敦刻尔克以西30公里的巡逻空域飞去。当机群刚刚抵达敦刻尔克上空时,领航飞机便发现了正在***近的德国机群,飞行员们赶忙提高飞行高度,直扑德机。但当他们临近敌机时却被德机强大的阵容惊呆了:德机组成了上、中、下三层的立体编队,下面是40余架轰炸机,中间是担任近距离支援任务的战斗机,最高一层是进行高空支援的战斗机。

";飓风";飞机钻入了高空云层,试图躲过敌人强大的掩护机群,然后从背后进行攻击,但为时晚矣,敌机显然已经发现了他们的动机,大批敌战斗机急冲下来,死死咬住了他们。英机岂不得已只好将编队一分为二,一部分直扑敌轰炸机群,另一部分向敌战斗机猛扑过去。

这是一场德军占绝对优势的空中肉搏战。

突然,一架德轰炸机首先被英机击中,拖着浓烟滚滚的尾巴掉了下去。德机见状立即将其余的轰炸机排成圆形防阵,互相掩护尾翼,以消除英机从背后攻击的威胁。英机见状只好迅速拔高,企图从高空打开突破口。

不料,此时的高空更是弹雨穿梭,杀声一片。英1架“飓风";战斗机从背后向1架德战斗机发起了攻击,德机向左一拐,巧妙地避开了";飓风";式飞机的火力,子弹从它的右侧擦过,使英机扑了个空。可就在这时,另一架斜插过来的德机却躲闪不及,被击中坠落。

德军一看形势不好,赶紧变换战术。1架德战斗机急速向下滑行,看起来好像要逃离战场。1架英机立即追了上来将它咬住,正当这架德机眼看要成为战利品的时候,突然从高空射来一束急促的子弹将这架尾追的英机击落。这种德军创造出来的";诱饵战术";使英机频频上当,仅仅几分钟就有3架英国飞机被击落。

第345章 法有贝当,英有张伯伦(2)第127章 开战第333章 北非的战争(4)第289章 目标,英国!第150章 苏芬战争(12)第356章 基辅会战(5)第321章 维也纳仲裁(2)第447章 攻击莫斯科(33)第325章 殖民地不是领土第357章 出访苏联(3)第189章 再战纳尔维克港(4)第158章 苏芬战争(20)第153章 苏芬战争(15)第90章 马德里攻防战(7)第401章 基辅会战(20)第218章 强渡索姆河第361章 基辅会战(10)第362章 基辅会战(11)第404章 夺权(3)第364章 终于开始了第47章 整合(2)第107章 英国特使第123章 俾斯麦号下水(2)第157章 苏芬战争(19)第283章 直布罗陀之战(6)第206章 荷兰空降第211章 鹿特丹投降第372章 西方方面军的覆灭(2)第377章 最初的一个月第421章 攻击莫斯科(7)第254章 不同以外的海战(2)第202章 埃本·埃马耳要塞攻防战第94章 回国第65章 奇袭莱茵兰(2)第266章 第二次谈判第171章 豹式坦克(2)第335章 雷诺公司第15章 著作第2章 一战第290章 不列颠空战第26章 德意志式哲学第317章 这里叫达蒙第69章 奇袭莱茵兰(6)第158章 苏芬战争(20)第60章 贷款第404章 夺权(3)第56章 测试(2)第76章 初战卡塞雷斯(2)第27章 对策第144章 苏芬战争(6)第162章 苏芬战争(24)第367章 基辅会战(16)第329章 偷偷地准备!第217章 混乱的法兰西(2)第274章 战斗开始第31章 罗姆第144章 苏芬战争(6)第242章 燃烧的敦刻尔克第460章 回国第328章 原子能计划第216章 混乱的法兰西第368章 基辅会战(17)第267章 停战协议第234章 突破里斯河防线第112章 苏台德(2)第102章 德奥合并(2)第41章 回家第134章 闪击波兰(7)第334章 北非的战争(5)第184章 卡廷事件第358章 基辅会战(7)第312章 莫洛托夫来访第294章 摊牌第67章 奇袭莱茵兰(4)第115章 犹太商团(2)第29章 国会纵火第49章 挑拨离间第93章 抓捕(2)第178章 鏖战纳尔维克港(3)第289章 目标,英国!第282章 直布罗陀之战(5)第253章 不同以往的海战第297章 又是扩军第39章 借刀杀人第266章 第二次谈判第197章 意大利盟友的态度第321章 维也纳仲裁(2)第60章 贷款第46章 整合第436章 攻击莫斯科(22)第282章 直布罗陀之战(5)第459章 塔崩、沙林!第373章 西北,一样的下场!第365章 反击,不惜代价的反击第8章 杜邦家族第228章 激战在阿布维尔(4)第154章 苏芬战争(16)第291章 不列颠空战(2)第41章 回家第302章 英国战役(2)
第345章 法有贝当,英有张伯伦(2)第127章 开战第333章 北非的战争(4)第289章 目标,英国!第150章 苏芬战争(12)第356章 基辅会战(5)第321章 维也纳仲裁(2)第447章 攻击莫斯科(33)第325章 殖民地不是领土第357章 出访苏联(3)第189章 再战纳尔维克港(4)第158章 苏芬战争(20)第153章 苏芬战争(15)第90章 马德里攻防战(7)第401章 基辅会战(20)第218章 强渡索姆河第361章 基辅会战(10)第362章 基辅会战(11)第404章 夺权(3)第364章 终于开始了第47章 整合(2)第107章 英国特使第123章 俾斯麦号下水(2)第157章 苏芬战争(19)第283章 直布罗陀之战(6)第206章 荷兰空降第211章 鹿特丹投降第372章 西方方面军的覆灭(2)第377章 最初的一个月第421章 攻击莫斯科(7)第254章 不同以外的海战(2)第202章 埃本·埃马耳要塞攻防战第94章 回国第65章 奇袭莱茵兰(2)第266章 第二次谈判第171章 豹式坦克(2)第335章 雷诺公司第15章 著作第2章 一战第290章 不列颠空战第26章 德意志式哲学第317章 这里叫达蒙第69章 奇袭莱茵兰(6)第158章 苏芬战争(20)第60章 贷款第404章 夺权(3)第56章 测试(2)第76章 初战卡塞雷斯(2)第27章 对策第144章 苏芬战争(6)第162章 苏芬战争(24)第367章 基辅会战(16)第329章 偷偷地准备!第217章 混乱的法兰西(2)第274章 战斗开始第31章 罗姆第144章 苏芬战争(6)第242章 燃烧的敦刻尔克第460章 回国第328章 原子能计划第216章 混乱的法兰西第368章 基辅会战(17)第267章 停战协议第234章 突破里斯河防线第112章 苏台德(2)第102章 德奥合并(2)第41章 回家第134章 闪击波兰(7)第334章 北非的战争(5)第184章 卡廷事件第358章 基辅会战(7)第312章 莫洛托夫来访第294章 摊牌第67章 奇袭莱茵兰(4)第115章 犹太商团(2)第29章 国会纵火第49章 挑拨离间第93章 抓捕(2)第178章 鏖战纳尔维克港(3)第289章 目标,英国!第282章 直布罗陀之战(5)第253章 不同以往的海战第297章 又是扩军第39章 借刀杀人第266章 第二次谈判第197章 意大利盟友的态度第321章 维也纳仲裁(2)第60章 贷款第46章 整合第436章 攻击莫斯科(22)第282章 直布罗陀之战(5)第459章 塔崩、沙林!第373章 西北,一样的下场!第365章 反击,不惜代价的反击第8章 杜邦家族第228章 激战在阿布维尔(4)第154章 苏芬战争(16)第291章 不列颠空战(2)第41章 回家第302章 英国战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