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罗姆

3月选举以后,德共早已不能进行任何合法活动,只能在地下进行斗争,此后社会民主党也于6月22日被禁。7月14日,希特勒凭借《授权法》宣布:在德国唯一的政党就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从这一天起,其他政党在组织上的结合或任何建立新党的活动,都将受到苦役徒刑的惩罚。这样,在德国只留下了一个";合法";的希特勒党,一个实行最残酷的恐怖的党,一个最卑鄙的欺骗群众的法西斯党。

这样,从国会得到全部权力还不到3个月,希特勒就完成了俾斯麦、威廉二世和魏玛共和国所从来不敢尝试的事情:他废除了历史性各邦的单独权力,使它们归属于掌握在他自己手中的国家中央权力之下。他在德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统一了德国,摧毁了它的历史悠久的联邦性质。在1934年1月30日,希特勒就任总理一周年纪念日,他颁布了一项《国家重建法》,就正式完成了这个任务。这项法律取消了各邦的";人民议会";,各邦的主权移交给国家,邦政府隶属于全国政府,邦长受全国政府内政部长管辖。法律前言宣称,这项法律是";国会一致表决通过的";。这话并不错,因为到了这个时候,除了纳粹党以外,德国所有政党、团体都已经被消灭殆尽了。这种一党极权的国家,是国会放弃了它的民主职责后4个月内在几乎未受丝毫反抗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

受到历史嘲弄的巴本,尽管狡诈多谋,这时已经完全无能为力了。他自己就被轰出了普鲁士总理的职位,而由戈林来接替。他虽在全国政府中仍旧担任副总理一职,但是正如他悻然承认的那样,";这个职位是徒有虚名";。企业界和金融界的辩护士休根堡已经辞职,他的党已经解散。纳粹党的第三号人物戈培尔已在3月13日参加内阁,担任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长。希特勒已经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和权力的移交,不少保守的政治家悲叹自己上当受骗。但到那个时候,有谁要在希特勒面前力挽狂澜,为时已经晚了。

虽说希特勒轻而易举地征服了德国,但是到1933年夏天来临的时候,他还面临着许多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

虽说希特勒施展阴谋诡计,一个个打败自己的政敌,夺取了全国的政权,成为德国历史上至高无上的独裁者;但是,当1933年夏天来临的时候,他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最主要的是防止出现";第二次革命";,解决冲锋队与陆军之间令人不安的关系问题。

";第二次革命";这个口号是冲锋队头子罗姆制造出来的,他坚决主张实现";第二次革命";。纳粹党摧毁了左派,但是大企业界、金融界、贵族和容克地主仍然牢牢地控制着陆军的普鲁士将军们。罗姆、戈培尔和纳粹运动中的";激进分子";,要求把他们清算掉。当时罗姆手下的冲锋队已发展到200万左右,几乎是陆军的20倍。8月间,罗姆在一次讲话中说:";今天仍有担任官职的人,对于革命的精神毫无了解。如果他们胆敢把他们的反动思想付诸实践,我们将毫不留情地要把他们干掉。";

但是,希特勒却有不同的想法。在他看来,纳粹党的";社会主义";口号只不过是宣传而已,只不过是取得政权道路上争取群众的手段而已。现在他既然已经夺取了政权,对这个口号就不再感兴趣了。他现在需要时间来巩固他的地位和国家的地位。在目前,他还得巴结企业界、陆军和总统。他并不打算使德国陷于混乱,从而危及他自己的政权的生存。绝不允许有什么";第二次革命";。他在7月1日对冲锋队和党卫队领袖的讲话中说明了这一点。他说,德国现在需要的是秩序。";对于任何破坏现有秩序的企图,我将同所谓‘第二次革命‘一样,加以无情的镇压,因为这只会造成混乱。";

戈林视罗姆为眼中钉,随时随地都想找机会扳倒罗姆高巩固自己的位置,为此他找到了希姆莱,以手下秘密警察的控制权换取了希姆莱的支持,希姆莱早想从冲锋队手中独立,却奈何罗姆手中的冲锋队实力强大以及党卫军军中另一个实权人物兰帕德&克虏伯的不表态,迟迟不敢有动作,现在罗姆和希特勒闹翻之后,希姆莱再次找到了林威希望合作除掉罗姆,经过了讨价还价之后,林威终究答应希姆莱助其一臂之力。

促使林威做最后决定的是时任国防部长的罗姆居然想插手由军官团控制的军队,并提出让冲锋队和国防军合并,组成未来的国防军,陆军扩军尚未开始,全国却有三百万冲锋队成员,罗姆分明是想借机吃掉国防军,容克大佬们通过各个方面给国社党施加压力,以促使希特勒除掉罗姆,林威的古斯塔夫也在给林威的信中直接了当要林威找机会干掉罗姆,林威在回信中答道“父亲,请相信我,我绝不会做出有损于容克地主的事情。,现在决定罗姆命运的人是希特勒,只要希特勒不表态,党内的反罗姆势力谁也不敢动手,所以现在我们(这个我们是指容克)要做的,是想希特勒施加压力,而不是做这些无用的事情,只要希特勒表态了,罗姆的命运就已经注定,过不了多久,罗姆就会消失”。

在普通纳粹党员中间,特别是在希特勒的群众运动核心力量冲锋队员中间,失望情绪是很强烈的。他们大多数人属于心怀不满的失业大军,由于本身经历,生来就反对资本主义。他们相信,在街头斗殴,对";革命";作了贡献,";革命";就一定会给他们带来报酬,不管是在企业中,还是在政府中,应该得到优厚差使。他们在春天,由于采取了一阵过火行动而陶醉了一个时候,如今他们的希望破灭了。原来的人,不管是否党员,仍将保有原来的职位,并且握有任免大权。

不论是国防军还是资产阶级,不论是党内还是党外都给希特勒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在巨大的压力希特勒仍然想留罗姆一命。

希特勒和罗姆过去在冲锋队的地位和宗旨问题上的争吵,如今又爆发了。国社党运动一开始的时候,希特勒就主张,冲锋队员应该是一支政治力量而不是军事力量。他们应该提供国社党取得政权的道路上所需要的暴力和恐怖。而在罗姆看来,冲锋队不仅是纳粹革命的骨干力量,而且是未来革命军的核心。现在已是这样的时候了,应该推开反动的普鲁士将军,组织一支";革命";的军队,一支";人民";的军队,由他和他的那些征服了德国街道的强悍的助手们来领导。

这种想法同希特勒的想法大相径庭。他比罗姆或任何其他纳粹党人更加清楚,没有陆军将领的支持,或者至少说没有他们的默许,他是不可能取得政权的;至少在目前,如果他要继续执政,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取决于陆军将领们的继续支持,因为他们仍旧有着可以撵走他的实际力量。而且希特勒也预见到,在不会很久的将来,当86岁的总司令兴登堡逝世的时候,他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将需要陆军对他个人的忠诚。

此外,这个纳粹党领袖还相信,只有军官团才能帮助他实现他在短期内建立一支强大的纪律严明的军队的目标,因为军官团有着它的军事传统和人才。而冲锋队只不过是一群暴徒、乌合之众,只能在街头殴打闹事,很少有现代军队的价值。况且,它的任务现在已经完成了,从今以后,就必须很有策略地使它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希特勒的看法和罗姆的看法是不可调和的。

于是从1933年夏天开始,这两个既是国社党的元老又是亲密的朋友之间,一直在进行着一场简直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经过了漫长的沟通之后,希特勒终于开始对罗姆失去了信心,戈林和希姆莱频频在希特勒面前说罗姆的坏话,令希特勒对罗姆的印象越来越糟,不过罗姆毕竟是国社党仅次于希特勒的存在,也不得不让希特勒心存顾忌,虽然不满,但希特勒仍然将事情压了下来,接着处理他认为重要的事情。

希特勒夺权以后,曾秘密地向军队作了保证,因此争取到许多高级军官倒向他的一边。在1933年2月2日,即他就职后两天,他在陆军总司令冯?哈麦施坦因将军的家中,向陆、海军高级将领讲了两个小时的话。埃里希?雷德尔海军上将,在纽伦堡审讯时透露了希特勒同军官团第一次会谈的大意。他说,希特勒消除了高级将领们的疑虑,他还保证,陆军和海军现在可以放手致力于迅速重新武装的这项主要任务。雷德尔海军上将承认,他对于建立一支海军的前景是极为高兴的。冯?勃洛姆堡将军后来在他的回忆录中也说,";元首打开了一个使将来有无穷机会的活动余地。";勃洛姆堡于1933年1月30日匆忙就任国防部长一职,也就消除了陆军方面要想反对希特勒出任总理的任何打算。

第216章 混乱的法兰西第442章 攻击莫斯科(28)第423章 攻击莫斯科(9)第325章 殖民地不是领土第354章 热身运动(3)第83章 佛朗哥第424章 攻击莫斯科(10)第83章 佛朗哥第100章 捷克(2)第432章 攻击莫斯科(18)第1章 重生第352章 热身运动第124章 走向战争第414章 开始第366章 宣战第155章 苏芬战争(17)第182章 西线!西线!第414章 开始第360章 出访苏联(6)第63章 “和平演说”第115章 犹太商团(2)第67章 奇袭莱茵兰(4)第58章 测试(4)第108章 威逼第51章 觐见第336章 贝当元帅第96章 莱因哈特上校(2)第105章 吞并捷克第32章 无题第216章 混乱的法兰西第135章 闪击波兰(8)第249章 英德大决战(4)第88章 马德里攻防战(5)第181章 四方云动第384章 基辅会战(3)第133章 闪击波兰(6)第406章 莫斯科战役第336章 贝当元帅第49章 挑拨离间第25章 结盟第365章 基辅会战(14)第146章 苏芬战争(8)第287章 直布罗陀之战(10)第307章 调停!第186章 再战纳尔维克港第128章 闪击波兰第47章 整合(2)第458章 撤退,这不可能!第385章 基辅会战(4)第252章 英德大决战(7)第236章 敦刻尔克战役(2)第164章 停战第427章 攻击莫斯科(13)第407章 打破僵局第294章 摊牌第336章 贝当元帅第154章 苏芬战争(16)第207章 荷兰空降(2)第272章 直布罗陀要塞第345章 法有贝当,英有张伯伦(2)第52章 整编第223章 向大海冲锋(2)第69章 奇袭莱茵兰(6)第358章 出访苏联(4)第10章 啤酒罐*第162章 苏芬战争(24)第73章 西班牙内战(3)第200章 战争开始第七章第134章 闪击波兰(7)第2章 一战第192章 戈林,你需要戒毒!第42章 坦克第297章 又是扩军第195章 女王的态度第372章 西方方面军的覆灭(2)第427章 攻击莫斯科(13)第73章 西班牙内战(3)第285章 直布罗陀之战(8)第429章 攻击莫斯科(15)第194章 威廉明娜女王第294章 摊牌第42章 坦克第143章 苏芬战争(5)第358章 出访苏联(4)第216章 混乱的法兰西第157章 苏芬战争(19)第九章第57章 测试(3)第86章 马德里攻防战(3)第215章 向南向北?第214章 强渡马斯河第435章 攻击莫斯科(21)第429章 攻击莫斯科(15)第405章 准备好了第379章 林威的新想法第174章 万事俱备第414章 开始第202章 埃本·埃马耳要塞攻防战
第216章 混乱的法兰西第442章 攻击莫斯科(28)第423章 攻击莫斯科(9)第325章 殖民地不是领土第354章 热身运动(3)第83章 佛朗哥第424章 攻击莫斯科(10)第83章 佛朗哥第100章 捷克(2)第432章 攻击莫斯科(18)第1章 重生第352章 热身运动第124章 走向战争第414章 开始第366章 宣战第155章 苏芬战争(17)第182章 西线!西线!第414章 开始第360章 出访苏联(6)第63章 “和平演说”第115章 犹太商团(2)第67章 奇袭莱茵兰(4)第58章 测试(4)第108章 威逼第51章 觐见第336章 贝当元帅第96章 莱因哈特上校(2)第105章 吞并捷克第32章 无题第216章 混乱的法兰西第135章 闪击波兰(8)第249章 英德大决战(4)第88章 马德里攻防战(5)第181章 四方云动第384章 基辅会战(3)第133章 闪击波兰(6)第406章 莫斯科战役第336章 贝当元帅第49章 挑拨离间第25章 结盟第365章 基辅会战(14)第146章 苏芬战争(8)第287章 直布罗陀之战(10)第307章 调停!第186章 再战纳尔维克港第128章 闪击波兰第47章 整合(2)第458章 撤退,这不可能!第385章 基辅会战(4)第252章 英德大决战(7)第236章 敦刻尔克战役(2)第164章 停战第427章 攻击莫斯科(13)第407章 打破僵局第294章 摊牌第336章 贝当元帅第154章 苏芬战争(16)第207章 荷兰空降(2)第272章 直布罗陀要塞第345章 法有贝当,英有张伯伦(2)第52章 整编第223章 向大海冲锋(2)第69章 奇袭莱茵兰(6)第358章 出访苏联(4)第10章 啤酒罐*第162章 苏芬战争(24)第73章 西班牙内战(3)第200章 战争开始第七章第134章 闪击波兰(7)第2章 一战第192章 戈林,你需要戒毒!第42章 坦克第297章 又是扩军第195章 女王的态度第372章 西方方面军的覆灭(2)第427章 攻击莫斯科(13)第73章 西班牙内战(3)第285章 直布罗陀之战(8)第429章 攻击莫斯科(15)第194章 威廉明娜女王第294章 摊牌第42章 坦克第143章 苏芬战争(5)第358章 出访苏联(4)第216章 混乱的法兰西第157章 苏芬战争(19)第九章第57章 测试(3)第86章 马德里攻防战(3)第215章 向南向北?第214章 强渡马斯河第435章 攻击莫斯科(21)第429章 攻击莫斯科(15)第405章 准备好了第379章 林威的新想法第174章 万事俱备第414章 开始第202章 埃本·埃马耳要塞攻防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