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闪击波兰(8)

战斗仍在持续……

看似羸弱的民众,颠覆了党卫军心中平民的形象,他们拿着粗制滥造的布朗宁M28型轻机枪,笨拙的朝宪兵们射击。虽然如此笨拙,但是他们还是继续重复着笨拙的动作。

林威一会儿在拿着望远镜观察宪兵师的进度,一会儿拿着华沙地图推算最佳的进军路线。甚至好几次都安奈不住自己想出去看看,不过还是被保罗&豪赛尔还有菲利克斯·施坦因纳给拦住了。

重炮的声音从远处的华沙城传来,甚至大地都有些因为重炮的轰炸而颤抖。不断从屋顶上震落的灰尘,提醒着指挥部的所有人,现在仍然是在战争中。

一个小时之后,宪兵师还没有传来消息,林威终于忍无可忍的咆哮道,:“罗伯特.C.克劳福德那个饭桶现在在干什么!怎么这么长时间还没有消息?”

“领袖!”菲利克斯·施坦因纳劝说道,;“罗伯特.C.克劳福德现在正在宪兵师制定进攻计划,也许华沙城内的波兰人确实抵抗的非常凶猛,也许一会罗伯特.C.克劳福德就会传来好消息的!”

“我不管!”林威怒道,;“我现在只知道,华沙城里的军队武器装备都很差,我不明白为什么宪兵师这么长时间还没传来一丁点让我感到高兴的消息”。

“领袖,你也曾经在马德里指挥过巷战!”这次出来劝说的变成了保罗&豪赛尔,他说道,:“巷战的残酷性不言而喻,这不是多少武器可以解决的问题”。

保罗&豪赛尔暂时让林威平静下来,林威转头对通讯兵说道,:“联系罗伯特.C.克劳福德,让那个他给我一个解释,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没有消息”。

过了一会,通讯兵扭扭捏捏的走过来不好意思的说道,:“领袖,罗伯特.C.克劳福德副官说,宪兵师目前正在在华沙老城区和波兰军队交战,可能还需要一点时间才能突破对方的防线”。

“老城区……”林威满脸疑问的嘟嘟道,随即顺手拿起了华沙城区的地图,一看,又把林威气的七窍生烟,原来老城区在位于维斯瓦河西岸,正是林威率领的党卫军在布祖腊河会战后赶来的地方;“这么长时间,竟然还在老城区?”林威不可思议的喊道,:“他是白痴么?”林威抓紧通讯兵的领子喊道,:“你想告诉我的是,从宪兵师开始攻击开始到现在,他们仍然被堵在刚开始进攻的位置?”

“领袖,也许……,嗯……是这样的”通讯兵艰难的说道。

“到底是波兰人太顽强,还是党卫军的战斗力太差?嗯!”林威扫视着周围的人,这个时候又是保罗&豪赛尔说道,:“领袖,波兰的老城区有很多文物和古老的建筑物,如果全面摧毁太可惜了@!”

确实,各种历史纪念物、名胜古迹大都集中在老城区,特别是宏伟的宫殿、巨大的教堂,各式各样的箭楼、城堡等,每年吸引着大批来自境外的游客。老城区位于维斯瓦河西岸,中世纪巍峨壮观的红色尖顶建筑群集中在这里,四周环绕着采用红砖砌成的13世纪的内墙和14世纪的外墙,四角有高?耸的古式城堡。著名的古老建筑有被誉为“波兰民族文化纪念碑”的昔日皇宫、华沙最美丽壮观的巴罗克式建筑克拉辛斯基宫、波兰古典主义建筑杰出代表作瓦津基宫以及圣十字教堂、圣约翰教堂、罗马教堂、俄罗斯教堂等。城区到处耸立着纪念碑、雕像或铸像,维斯瓦河畔的美人鱼青铜雕像为华沙的城徽图案。

林威冷眼看着保罗&豪赛尔把话说完,然后说道,;“将军,比起你说的艺术品,我更在乎波兰国家金库的位置在哪里?是不是已经被转移?”林威丝毫不掩饰自己对眼中黄金的崇拜说道。

呃……,保罗&豪赛尔现在敢肯定,林威绝对继承了古斯塔夫贪婪的本性,只不过林威贪的更大,连波兰的国家金库都惦记上了。

林威接着补充道,;“再说了,比起波兰那些不知所谓的艺术品,或者什么古建筑。我更在乎党卫军士兵们的生命,现在每一分钟都可能会有一个士兵离开人间,所以不要管什么艺术品了,战斗的胜利才是主要的”。

“兰帕德……”保罗&豪赛尔还想再劝,就被林威打断道,;“帝国师和维京师马上进去老城区,”随后转头对通讯员说道,;“联系警察?师和骷髅师,如果已经结束了自己的战斗,马上来华沙支援,另外给第八集团军发电,要求他们的火力支持!”

“是!领袖”通讯兵说着就要去传达林威的、命令。

“回来!”林威喊住了通讯兵再次说道,;“通知所有参战的士兵,这次战斗中所有的战利品,都归他们所有!一定要把我的话传达到每一名士兵的耳朵里,知道么?”林威冷声道。

“明白,领袖”通讯兵敬了一个礼,在确实林威没有在叫住他之后,马上去传达命令去了。

9月18日下午三时,宪兵师接道命令,缓缓推出华沙城。华沙城里面的波兰军队和居民终于松了一口气,虽然这支军队和早先的军队一样,被老城区错综复杂的建筑物和犹如迷宫般的街道,搞得焦头烂额,但是防守这里的军队知道,他们所付出的代价远远比对阵国防军的时候大得多,当然对方的损失也大得多。

而现在,他们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了,趁着宪兵师撤出的时间里,波兰军队利用着这来之不易而又短暂的时间,快速的修理着工事。把死去的战友和居民拖到角落里,并祝福他们在天国安息。

波兰守军疲惫的躺在工事中,嘴里哼哼着不知道是波兰哪个城市的小调,等待着敌人的再次光临。

紧紧两个小时之后,当天已经开始渐渐的黑了的时候,白天的那只穿着黑色制服的魔鬼部队再次的开始进攻了,有了准备的波兰军队躲进工事里,等待着炮击过后,再出来和敌人开战。

可是他们这次错的很离谱,炮击的强度远远比他们预料中的更加猛烈。炮弹不断在他们的身边爆炸,看上去很坚固的工事,正在遥遥欲坠,仿佛马上就要倒塌了一般。

炮击持续的时间持久而猛烈,炮兵得到的命令很简单,就是尽可能的把所有的炮弹打出去,仅此而已。不少波兰军人生生的被震死在工事中,再也没有出来,更多的人则被震伤,耳朵中流出血来。

渐渐地,炮声越来越远,有经验的老兵知道,敌人已近开始火力延伸了,一般情况下,这个时候是安全的,不过就在他们从工事中走出来之后,炮弹再一次铺天盖地的打过来,马上让波兰人再一次的增加伤亡。

当炮击终于过去,残存的波兰人仅仅从工事里走出三分之一的人,剩下的人全部都死在这次的炮击当中了,当他们从工事里走出来的时候,被追击看到的景象深深的震撼住了,那些古老而艺术的建筑物已经被夷为平地。错综复杂的街道也已经不存在了,整个老城区被炸成了一片焦土,所能看见的东西,就是那一片片的瓦砾和砖头。

不过宪兵师没有给他们多想的时间,马上在炮击停止后冲了进来,波兰军队一如既往的继续抵抗,居民也不断的从小道或者胡同里给这些保家卫国的人支援,虽然他们所能做的只是给守军送送饭,喂他们喝点水,不过还是让波兰军队感到由衷的感动。

这次宪兵师真正的贯彻了林威的指示,不管穿着什么样衣服的人,只要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人,那么它就是宪兵们的敌人,对待敌人的方法就是毫不客气的消灭。经过白天的激战,宪兵师也渐渐的反应过来了,就算他们再不想成为屠夫,也必须为自己着想,一个白天的激战使他们的损失比布祖腊河会战的损失还大,让他们明白了,战争是不能有任何怜悯之心的。因为敌人不会和你讲骑士精神。

犬牙交错的街道和那些碍手碍脚的建筑物,已经被炮兵轰的连渣滓都不剩了,现在没有任何能够阻挡有着足够装甲力量的宪兵师前进了,再说他们还有着维京师和帝国师的支援,如果这次在失败,那么他们出去自己都不好意思说是由林威最早组建的党卫?军了。

怀着这样一种心情,特别是维京师和帝国师在后面看着,让宪兵师爆发出绝大的热情,任何抵抗都会被毫不留情的镇压下去,新城区的波兰军队不是没有来救援,而是第八集团军也摆出一副大军压境的态势,让他们不得不按兵不动。

在新城区波兰守军的爱莫能助之下,宪兵师势如破竹的攻进了老城区,并已经开始剿灭还在抵抗的波兰军队,维京师和帝国师随后进入,巩固占领的阵地。

战场渐渐的由老城区转移到了维斯瓦河东岸的新城区,新城区作为政?府部门的办公地,大部分机构都在新城区,这里的守军更多,战况也更加激烈。

虽然党卫》军包揽了所有进攻华沙城区的任务,不过第八集团军在党卫?军陷入苦战的时候,终于还是看不下去,开始投入到战争中了。

城内的波兰军队开始腹背受敌,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激战,9月19日凌晨,华沙守军开始停止抵抗,向德国军队投降。

9月19日,华沙陷落的前一天,德国的报纸和电台又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和平攻势,极力表白";德国对西方并无野心";。

同一天,希特?勒又同仍然没有放弃和平努力的达勒鲁斯作了一次长谈。两天以前,这位不知疲倦的瑞典人,在奥斯陆会见了老朋友奥吉尔维·福比斯。福比斯是前英国驻柏林大使馆的参赞,现任挪威首都英国公使馆参赞。

据外交部翻译官施密特博士的一份秘密备忘录说,达勒鲁斯报告希特?勒,福比斯曾经对他说,英国政府在寻求和平。唯一的问题是:怎样才能保全英国人的面子?";假使英国人果真希望和平,";希?特勒回答道,";他们能在两星期内得到和平而又不会丧失面子。";纳粹元首说,他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波兰已经不可能重新站起来了。";除了这一点必须承认之外,他准备保证";欧洲其余部分的现状,包括保证英国、法国以及低地国家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的安全";。

接着就讨论到如何提出和谈的问题。希特?勒主张由墨索里尼出面。达勒鲁斯认为,荷兰女王可能更为";中立";一些。当时也在场的戈林建议,英德两国代表先在荷兰秘密会见,如果他们取得了进展,然后再由女王正式邀请两国参加停战谈判。希特?勒曾经好几次表示他怀疑";英国是否有意于和平";,但最后还是同意了那位瑞典人的办法,由后者在第二天就到英国去按指定的方向进行试探。

";英国人可以得到和平,如果他们想要的话,";希特?勒在达勒鲁斯临走的时候对他说,";不过,他们得要赶快。";与此同时,9月27日,也就是希特?勒刚刚向达勒鲁斯保证他准备同英国讲和的第二天,他就在总理府召集武装部队的司令官们开会,决定趁英法还没有作好准备,尽快地在西线发动进攻。但为了欺骗人民,麻痹对方,10月6日中午,希特?勒又假装诚挚的样子,再次提出";和平";的建议。

9月20日,苏德军方在比亚威斯托克举行会议,就苏德两国的军事行动作了协调。德军表示,凡超过8月23日议定书所规定的分界线达150英里以上的,将立刻开始撤退到四条河流的分界线。对北段边界的划分,苏联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因为8月23日的秘密议定书对维尔纽斯地区没有划定分界线。9月22日,苏军占领了比亚威斯托克和利沃夫。

9月27日,里宾特洛甫再次飞抵莫斯科,与苏联政府于9月28日签订苏德边界友好条约。条约规定:苏德“两国政府在前波兰国家领土上,划定界线,作为两国国界”。双方承认该界线是“两国最后的国界”。任何第三国对此项决定不得干涉。两国政府将各自在自己界线以内原波兰领土上“实行必要的改革”。此外,该条约的秘密议定书还规定,将波兰的卢布林省和华沙省部分地区划归德国。作为交换,立陶宛国家的领土划归苏联的利益范围。立陶宛西南方向一角之地仍留给德国。通过这一划分,苏联从波兰分得约2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人口达1300万。

在签订边界条约的同一天,苏军抵达苏德分界线。越过分界线的德军先头部队,奉命撤回该线以西,苏德军队友好地会师了。在这场战争中,约23万波兰官兵被苏军俘虏,并押送苏联内地;而苏军只死亡737人,伤1862人,波军残部的零星抵抗一直坚持到10月初。

在签订边界条约的同一天,苏德政府还发表了联合声明,宣称:由于波兰国家的灭亡,“从而为东欧的持久和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声明号召英、法停止对德战争,否则,“苏联政府和德国政府将共同协商采取必要的措施”。边界划定后,苏联政府即把占领区划分为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两大行政区,并建立了相应的临时行政机构,南方以利沃夫,北方以比亚威斯托克为行政中心。10月22日,在利沃夫产生了西乌克兰人民会议,在比亚威斯托克出现了西白俄罗斯人民会议。10月27日,西乌克兰人民会议发表《关于建立乌克兰国家政权的宣言》,同时要求加入苏联。

10月29日,西白俄罗斯人民会议也发表了类似的宣言。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五次特别会议于11月1—2日通过法令,批准西乌克兰加入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西白俄罗斯加入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就是在这次最高苏维埃会议上,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兼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发表了苏联关于对外政策的长篇演说,其中包括侵略者和被侵略者相互换位的错误言论。

提到波兰时,他俨然以征服者的口吻说道:“波兰统治阶级曾大言不惭地宣称,他们的国家如何‘巩固’,他们的军队如何‘强大’。然而,首先由德军,随之由红军,给了波兰一个迅速的打击,于是凡尔赛条约的这个怪胎便荡然无存”。

林威在一个月中,负责和新任的波兰总督汉斯·弗朗克博士一起重建波兰:他是希特?勒的老朋友,也是三十年代希特?勒的私人法律顾问。

在这之间,林威当然没忘了自己的好朋友海德里希,从柏林的党卫,军总部和捷克斯洛伐克抽调精干力量,在一个月内,在波兰境内初步的建立起了一整套情报机构,这里海德里希的盖世太保功不可没。

在林威的秘密指示下,盖世太保不但单单的力求控制波兰,而且还十分密切的注意苏联的动向。

第15章 著作第303章 英国战役(3)第452章 攻击莫斯科(38)第77章 初战卡塞雷斯(3)第321章 维也纳仲裁(2)第52章 整编第374章 收拾残局第261章 盛大的阅兵式第291章 不列颠空战(2)第443章 攻击莫斯科(29)第418章 攻击莫斯科(4)第218章 强渡索姆河第292章 不列颠空战(3)第374章 收拾残局第124章 走向战争第410章 到达斯摩棱斯克第145章 苏芬战争(7)第89章 马德里攻防战(6)第94章 回国第276章 米尔斯克比尔海战第308章 调停(2)第48章 古德里安第451章 攻击莫斯科(37)第333章 北非的战争(4)第116章 对决第173章 提前出现的欧根亲王师第406章 莫斯科战役第167章 威廉二世(3)第452章 攻击莫斯科(38)第446章 攻击莫斯科(32)第311章 朴茨茅斯之战(2)第233章 敦刻尔克的前夜第61章 下水仪式第3章 一战(2)第298章 捣蛋的墨索里尼第361章 基辅会战(10)第51章 觐见第332章 北非的战争(3)第450章 攻击莫斯科(36)第435章 攻击莫斯科(21)第17章 内讧第345章 法有贝当,英有张伯伦(2)第106章 中国将军第437章 攻击莫斯科(23)第368章 南线,基辅的前奏第193章 火速进军第354章 热身运动(3)第362章 等待第284章 直布罗陀之战(7)第450章 攻击莫斯科(36)第309章 调停(3)第174章 万事俱备第124章 走向战争第271章 蓝色计划(2)第233章 敦刻尔克的前夜第322章 维也纳仲裁(3)第315章 各怀鬼胎的谈判第313章 凝固汽油弹第247章 英德大决战(2)第361章 基辅会战(10)第77章 初战卡塞雷斯(3)第166章 威廉二世(2)第218章 强渡索姆河第36章 游行第181章 四方云动第19章 海德里希第206章 荷兰空降第25章 结盟第179章 斯图卡立威第58章 测试(4)第350张 和平的曙光(3)第265章 凡尔赛宫的威廉二世第26章 德意志式哲学第427章 攻击莫斯科(13)第254章 不同以外的海战(2)第303章 英国战役(3)第149章 苏芬战争(11)第147章 苏芬战争(9)第12章 探监第191章 打赌(2)第441章 攻击莫斯科(27)第336章 贝当元帅第369章 基辅会战(18)第246章 英德大决战第121章 远东盟友(2)第259章 抵抗还是投降?第219章 强渡索姆河(2)第147章 苏芬战争(9)第210章 攻击鹿特丹(2)第368章 基辅会战(17)第254章 不同以外的海战(2)第239章 敦刻尔克战役(5)第15章 著作第457章 三面包围第79章 初战卡塞雷斯(5)第200章 战争开始第155章 苏芬战争(17)第140章 苏芬战争(2)第312章 莫洛托夫来访第174章 万事俱备
第15章 著作第303章 英国战役(3)第452章 攻击莫斯科(38)第77章 初战卡塞雷斯(3)第321章 维也纳仲裁(2)第52章 整编第374章 收拾残局第261章 盛大的阅兵式第291章 不列颠空战(2)第443章 攻击莫斯科(29)第418章 攻击莫斯科(4)第218章 强渡索姆河第292章 不列颠空战(3)第374章 收拾残局第124章 走向战争第410章 到达斯摩棱斯克第145章 苏芬战争(7)第89章 马德里攻防战(6)第94章 回国第276章 米尔斯克比尔海战第308章 调停(2)第48章 古德里安第451章 攻击莫斯科(37)第333章 北非的战争(4)第116章 对决第173章 提前出现的欧根亲王师第406章 莫斯科战役第167章 威廉二世(3)第452章 攻击莫斯科(38)第446章 攻击莫斯科(32)第311章 朴茨茅斯之战(2)第233章 敦刻尔克的前夜第61章 下水仪式第3章 一战(2)第298章 捣蛋的墨索里尼第361章 基辅会战(10)第51章 觐见第332章 北非的战争(3)第450章 攻击莫斯科(36)第435章 攻击莫斯科(21)第17章 内讧第345章 法有贝当,英有张伯伦(2)第106章 中国将军第437章 攻击莫斯科(23)第368章 南线,基辅的前奏第193章 火速进军第354章 热身运动(3)第362章 等待第284章 直布罗陀之战(7)第450章 攻击莫斯科(36)第309章 调停(3)第174章 万事俱备第124章 走向战争第271章 蓝色计划(2)第233章 敦刻尔克的前夜第322章 维也纳仲裁(3)第315章 各怀鬼胎的谈判第313章 凝固汽油弹第247章 英德大决战(2)第361章 基辅会战(10)第77章 初战卡塞雷斯(3)第166章 威廉二世(2)第218章 强渡索姆河第36章 游行第181章 四方云动第19章 海德里希第206章 荷兰空降第25章 结盟第179章 斯图卡立威第58章 测试(4)第350张 和平的曙光(3)第265章 凡尔赛宫的威廉二世第26章 德意志式哲学第427章 攻击莫斯科(13)第254章 不同以外的海战(2)第303章 英国战役(3)第149章 苏芬战争(11)第147章 苏芬战争(9)第12章 探监第191章 打赌(2)第441章 攻击莫斯科(27)第336章 贝当元帅第369章 基辅会战(18)第246章 英德大决战第121章 远东盟友(2)第259章 抵抗还是投降?第219章 强渡索姆河(2)第147章 苏芬战争(9)第210章 攻击鹿特丹(2)第368章 基辅会战(17)第254章 不同以外的海战(2)第239章 敦刻尔克战役(5)第15章 著作第457章 三面包围第79章 初战卡塞雷斯(5)第200章 战争开始第155章 苏芬战争(17)第140章 苏芬战争(2)第312章 莫洛托夫来访第174章 万事俱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