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装甲突击

他们在等什么!?

难道是陆战队的坦克没藏好?

想到这里,丁镇南还特意观察了一下那些借地形隐蔽的坦克与战车。

这个担心明显有点多余。

要说的话,夜色与距离就是最佳掩护。

虽然由骆沙民主共和国研制生产,与迢曼帝国联合推销的T-72,也号称是第三代主战坦克,出口的T-72M为广大第三方国家能够在国际市场上买到,性能最好的主战坦克,比如配备了威力巨大的125毫米滑膛坦克炮,拥有不错的机动性能,但是T-72本身就是低配版的备胎,出口型就更加低劣了。

在很多方面甚至比不上“ZT-80DG”等经过现代化改进的第二代主战坦克。

比如为了降低成本,依然采用早就被淘汰的机械弹道计算机。

关键还有,因为没有可靠的双向稳定系统,所以行进间射击能力几乎为零,而且缺乏可信的夜战能力。

在出口的T-72M上面,使用的都是由骆沙民主共和国研制的主动红外夜视仪,没有配备迢曼与洛克企业合作开发的红外成像夜视仪,因此T-72M在夜间的战斗力,更像拿来宣传的噱头。

靠红外探照灯,其夜间观察距离不会超过1000米。

有趣的是,配备了红外成像夜视仪的坦克,能够在2倍于此的距离上,观察到红外探照灯发出的辐射。

显然,T-72M有夜盲症,根本就不适合在夜间作战。

伊拉克人肯定没有发现埋伏在2000米之外的“ZT-99AL”。

至于空中侦查,更加不可能。

在经过白天的战斗之后,伊拉克空军早已老实下来,而且伊拉克空军没有几架能在夜间出动的侦察机。

显然,伊拉克装甲部队的指挥官肯定早就接到命令。

他们的任务只是到边境线上示威,也就在做做样子,而不是真的要入侵沙乌地。

其实,这完全能够理解。

丢掉了制空权,根本不可能在地面战争中占到便宜,更别说让装甲部队在没有依托的情况下推进数百千米。

从边境线往南数百千米,全是人迹罕至的荒漠。

就算沿途有几处绿洲与城镇,也不足以为装甲部队提供支持,就连基本的水供应都保证不了。

让装甲部队到边境附近驻扎,更多是为了展示军事存在,也就是挑战由联合部队司令部设定的禁飞区。

说得更加直接一些,就算告诉伊拉克装甲部队的指挥官,南面一个敌人都没有,他也不会率领部队越过边境线。

看来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长官,快看!”

在丁镇南犹豫要不要动身返回的时候,旁边的营部参谋突然大声喊叫起来。

其实,在营部参谋喊叫出来之前,丁镇南就看到了右前方的那个快速移动,而且十分刺眼的光点。

只是,等到他拿起微光望远镜的时候,光点已经消失了。

错觉?

营部参谋也看到了,肯定不会是错觉。

那是一枚骑兵战车发射的重型反坦克导弹。

导弹采用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工作时间只有几秒钟,在把导弹推进到每秒250米之后就停止工作。

正是如此,那个光点只存在了几秒钟。

导弹已经射出,正朝着目标飞去。

从导弹出现的位置来看,发射反坦克导弹的是一辆突前执行侦查任务,处在战线北面的骑兵战车。

骑兵战车为什么要开火,以及在朝谁开火?

“在那边,BMP战车!”

在营部参谋指示下,丁镇南很快就找到了那辆正在快速行驶,而且位置明显更加靠前的步兵战车。

那是一辆同样从骆沙民主共和国进口的BMP-1步兵战车。

在外观上,这辆步兵战车最为显著的标志,就是架在73毫米低压滑膛炮炮管上的反坦克导弹发射架。

关键,战车正在朝北面狂奔。

显然,那辆伊拉克的步兵战车在此之前很有可能已经越过边境线,只是并没深入沙乌地境内。

大概是搞不清楚边境对面的情况,或许只是为了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务,象征性的越过边境线。

或许,只是在边境附近试探一番。

不管怎样,那辆伊拉克战车在越过边境之后就立即转向返回。

“长官!”

“看到了!”

边境对面,之前已经排好队列的几辆伊拉克坦克开火了,而且瞄准的就是那枚反坦克导弹出现的方向。

显然,敌人看到了导弹。

在理论上,如果能够及时摧毁发射导弹的战车,就能让导弹脱靶,因为重型反坦克导弹采用的是线导控制。

没有战车控制,导弹就只会直线飞行。

比导弹飞得快,而且能够摧毁战车的,也只有坦克炮打出的炮弹。

用不着使用穿甲弹,破甲弹或者榴弹就行。

可问题是,伊拉克坦克的炮击根本就没有准头可言。

要说的话,伊拉克坦克肯定没有看到那辆骑兵战车,因为瞄准的位置,其实全都在骑兵战车前方。

原因也很简单,“弩炮-8”重型反坦克导弹采用由高压气体推动的冷发射原理,在推出发射管之后才让发动机点火。

如此一来,等发动机发出可见光,导弹已经飞离了战车,并飞行了数十米。

这么设计,就是为了让战车保持隐蔽。

十多秒钟之后,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传到了。

显然,坦克炮开火的声响可不是一般的大。

丁镇南清楚的看到,伊拉克坦克打出的十几枚炮弹,几乎全都落到那辆藏在沙丘后面的骑兵战车前方。

此外,那辆骑兵战车根本就没有动弹。

在发射导弹的时候,骑兵战车只把炮塔露出来,车体藏在沙丘的后面,因此被炮弹打中的概率并不高。

要跑起来,反到有可能挨揍。

当然,在导弹命中目标之前,骑兵战车也不能运动。

就像前面说的,“弩炮-8”反坦克导弹为线控制导,在导弹命中目标之前,需要由射手控制。

导弹的平均飞行速度不到每秒200米,因此向几千米外的目标开火时,需要飞行很长的时间。

在坦克炮开火的轰鸣声传来之后,边境线附近,那辆还在狂奔的BMP-1战车突然发生爆炸。

十分猛烈,爆炸产生的火球照亮了附近的伊拉克坦克与战车。

其实,导弹的威力没那么大,看上去像是战车里面的弹药殉爆了。

电光石火之间,30多辆“ZT-99AL”像是提前商量好了一样,几乎在同一时间,准确说是在前后几秒钟内发出怒吼。

来得非常突然,甚至可以说有点吓人。

当震耳欲聋的炮击声传来的时候,连丁镇南都不由得哆嗦了几下。

此外,坦克炮开火时的炮口闪光,非常的刺眼。

主要是离得近,直观感受更强烈。

也就一眨眼的功夫,大约一秒钟出头,在边境线的对面,30多辆伊拉克坦克战车被穿甲弹“点名”。

大部分是坦克,而且几乎都是位于最前沿的T-72M。

“长官!”

开火之后,30多辆“ZT-99AL”从藏身的沙丘后面冲了出来。

边境线的对面,那辆BMP-1战车被反坦克导弹打爆的时候,之前已经停下来的坦克就重新发动。

可惜的是,伊拉克坦克的反应速度太慢了。

或许是伊拉克坦克重新发动,才让刘尊山下达了开火的命令,即大部分伊拉克坦克是在向南行进,而不是向后倒车。

首轮交战,就有近30台坦克战车被摧毁。

这个打击力度,明显太过猛烈了。

也就过了不到10秒钟,第二轮打击接踵而至。

要说的话,这是陆战队型“ZT-99AL”的一大优势。

选择52倍径125毫米滑膛炮的同时,陆战队的“ZT-99AL”采用了B型才有的尾舱式自动装填机,以便使用长度更大的整装炮弹,战斗射速也要比“ZT-99A”的半自动装填机与出口型的“ZT-99AG”上的转盘式装填机高一些,在理论上能达到6秒一发,实际战斗射速在每10秒一发左右。

正是如此,陆战队的“ZT-99AL”在外观上更接近“ZT-99B”,之前也经常被外界误认为是陆军的主战坦克。

其实,尾舱式自动装填机算得上“ZT-99”系列的一大创新。

这项发明还获得了帝国的科技创新奖。

除了在安全性等方面的提升之外,尾舱式装填机最大的价值,是解决了大尺寸,特别是长度较大的炮弹无法使用转盘式自动装填机的问题,为采用威力更大的穿甲弹,也为今后使用口径更大的坦克炮铺平了道路。

125毫米整装穿甲弹的质量接近30千克,已经超过人类体力能够承受的极限。

设计中的下一代坦克炮,不管是由梁夏帝国研制的145毫米,还是纽兰共和国正全力打造的140毫米,乃至西陆集团的152毫米,全都采用了整装炮弹,炮弹的质量均在50千克以上。

这意味着,必须使用自动装填机。

其实,也就是有了尾舱式自动装填机,梁夏帝国才在扩大坦克炮口径的问题上,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计划中的“ZT-99C”就将采用145毫米坦克炮。

当然,要想把145毫米坦克炮的威力完全发挥出来,需要下一代坦克,也就是还在研制中的ZTX。

在实战中,自动装填机最主要的价值,就是保证了战斗射速。

不管是在快速行进当中,还是在崎岖的地面上,除非装填机出了故障,不然战斗射速都能够得到保证。

显然,换成装填手,根本办不到。

就算体格强壮的装填手,当坦克在野外快速推进的时候,也很难保证达到停止状态下的装填效率。

在野战状态下,“ZT-99A”的战斗射速不到1分钟四发,而其设计射速为7秒一发。

差距就出在装填手身上,而“ZT-99A”采用的还是半自动装填机,只需要装填手把发射药包推进炮膛。

这次,又有10多辆坦克与战车被摧毁。

不是命中率大幅度降低,而是没有更多值得用穿甲弹对付的目标,有好几辆伊拉克坦克被多枚穿甲弹击中。

根据战后统计,在这场战斗当中,有一辆T-72M先后挨了4枚穿甲弹!

直到这个时候,最后几辆幸存的伊拉克坦克才开火还击。

可惜的是,基本上是在浪费炮弹。

不但没有准头可言,而且打出的是破甲弹或者榴弹。

显然,这几辆伊拉克坦克之前准备朝骑兵战车开火,选择的破甲弹与榴弹,而且没来得及换上对付坦克才用的穿甲弹。

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任何一辆坦克都不会有太多穿甲弹。

按照不成文的规矩,只有遇到敌人的坦克,才能使用穿甲弹,对付其他目标都使用破甲弹或者多用途榴弹。

原因也很简单,穿甲弹的用途很单一,而且非常的昂贵。

陆战队那些“ZT-99AL”,一个基数42枚炮弹,通常只有8枚穿甲弹,其他都是多用途榴弹。

此外,部分坦克会带上几枚照明弹之类的特种炮弹。

只有在任务明确的时候,才会提高穿甲弹携带数量。

比如这次,每辆坦克把穿甲弹增加了一倍。

其实,这完全能够理解。

在战场上,跟敌人坦克遭遇其实是小概率事件,在绝大部分时候,坦克面对的其实是非装甲目标。

面对碉堡、街垒这类目标时,价格昂贵的穿甲弹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

在开火还击的同时,残余的伊拉克坦克与战车开始撤退。

陆战队的坦克集群没有停下,仍然在向北推进,并继续向溃退的敌人开火。

战斗已经打响,谁顾得上边境线?

敌人就在那里,只要还具有威胁,就得继续打下去,直到把敌人全部消灭,或者是不再具有威胁。

不过,也就十来分钟的事情。

丁镇南首先反应了过来,在看到坦克集群冲出去后,他立即吩咐营部参谋,立即返回指挥车,联系刘尊山,不得越过边境线。

只要部队还在边境这边,怎么打都没问题。

不管怎样,确实是伊拉克的战车首先越过边境,而且伊拉克坦克开火还击,打出的炮弹落在了沙乌地的领土上。

再怎么闹,也有理可扯。

如果陆战队坦克越过边境线,进入伊拉克境内,留下了证据,比如被击毁,那就没办法扯了。

不要忘了,帝国是在打击入侵者,肯定不能无缘无故的入侵他国,至少不能在正式宣战前攻入伊拉克境内。

正是如此,战斗才在10来分钟之后宣告结束。

至少有80辆伊拉克的坦克与战车被摧毁,陆战队坦克无一损失,准确的说是没有战斗损失。

唯一的损失是一辆靠前部署的骑兵战车在反击开始之后,冲到坦克锋线的前面,结果被坦克误击,车长与炮长受伤。

所幸的是,这辆骑兵战车没搭载步兵。

不然的话,这一炮肯定会产生帝国军队在此次战争中的首批阵亡将士。

第597章 盟友的价值第74章 全面退守第639章 新的威胁第249章 洛福斯的号召第6章 伤亡惨重第135章 超级航母第623章 天下大乱第29章 大局已定第8章 试探虚实第207章 胜乎败乎第311章 情报的疏漏第4章 太空猫眼第74章 先发与后发第149章 一无所获第157章 举棋不定第272章 赐婚第57章 进退失据第641章 生生不息第234章 突击空运第258章 陆上三强第190章 各个击破第318章 年轻人的眼界第443章 一意孤行第182章 暗夜凤凰第106章 今非昔比第68章 兵分两路第210章 校长的点拨第163章 神之转向第234章 突击空运第77章 一锤子买卖第169章 第三只眼睛第91章 “赤诚”覆灭第589章 互通有无第477章 地面突破第376章 感悟第266章 密约的草案第169章 第三只眼睛第192章 时过境迁第375章 独树一帜第79章 黄蜂的毒刺第476章 准备阶段第32章 停战协议第623章 天下大乱第157章 举棋不定第74章 先发与后发第545章 内在原因第449章 等待机会第101章 黯然离开第83章 不期而遇第257章 糖衣炮弹第253章 攻坚利器第109章 豁然开朗第586章 精确轰炸第348章 第一滴血第498章 跟随战术第193章 挑拨离间第104章 攻防转变第626章 尼兹的选择第178章 战略欺骗第172章 死得悄无声息第94章 大祸临头第117章 攻心之战第383章 玉石俱焚第567章 拨云见日第564章 底气所在第14章 生死一百秒第54章 连锁反应第533章 变通之法第258章 广阔胸怀第203章 身残志坚第476章 准备阶段第611章 远征在即第621章 陨落的统帅第480章 继续推进第58章 方向之争第8章 南辕北辙第450章 第一个准确判断第333章 关键情报第569章 进军窄海第326章 连番挑衅第490章 忧心忡忡第16章 开幕之战第537章 远洋的威胁第30章 系统之战第129章 前后矛盾第62章 再相逢第52章 祸根第494章 等待消息第231章 陆航军官造反第179章 快马加鞭第135章 超级航母第64章 冲锋在前第70章 突突突第375章 独树一帜第36章 大败亏输第356章 尾随而至第413章 三人成虎第149章 迷雾重重第10章 鬼使神差第305章 陆军的主战场
第597章 盟友的价值第74章 全面退守第639章 新的威胁第249章 洛福斯的号召第6章 伤亡惨重第135章 超级航母第623章 天下大乱第29章 大局已定第8章 试探虚实第207章 胜乎败乎第311章 情报的疏漏第4章 太空猫眼第74章 先发与后发第149章 一无所获第157章 举棋不定第272章 赐婚第57章 进退失据第641章 生生不息第234章 突击空运第258章 陆上三强第190章 各个击破第318章 年轻人的眼界第443章 一意孤行第182章 暗夜凤凰第106章 今非昔比第68章 兵分两路第210章 校长的点拨第163章 神之转向第234章 突击空运第77章 一锤子买卖第169章 第三只眼睛第91章 “赤诚”覆灭第589章 互通有无第477章 地面突破第376章 感悟第266章 密约的草案第169章 第三只眼睛第192章 时过境迁第375章 独树一帜第79章 黄蜂的毒刺第476章 准备阶段第32章 停战协议第623章 天下大乱第157章 举棋不定第74章 先发与后发第545章 内在原因第449章 等待机会第101章 黯然离开第83章 不期而遇第257章 糖衣炮弹第253章 攻坚利器第109章 豁然开朗第586章 精确轰炸第348章 第一滴血第498章 跟随战术第193章 挑拨离间第104章 攻防转变第626章 尼兹的选择第178章 战略欺骗第172章 死得悄无声息第94章 大祸临头第117章 攻心之战第383章 玉石俱焚第567章 拨云见日第564章 底气所在第14章 生死一百秒第54章 连锁反应第533章 变通之法第258章 广阔胸怀第203章 身残志坚第476章 准备阶段第611章 远征在即第621章 陨落的统帅第480章 继续推进第58章 方向之争第8章 南辕北辙第450章 第一个准确判断第333章 关键情报第569章 进军窄海第326章 连番挑衅第490章 忧心忡忡第16章 开幕之战第537章 远洋的威胁第30章 系统之战第129章 前后矛盾第62章 再相逢第52章 祸根第494章 等待消息第231章 陆航军官造反第179章 快马加鞭第135章 超级航母第64章 冲锋在前第70章 突突突第375章 独树一帜第36章 大败亏输第356章 尾随而至第413章 三人成虎第149章 迷雾重重第10章 鬼使神差第305章 陆军的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