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暗夜凤凰

阿留群岛,基斯海军航空站。

夜幕落下之后,平时为大型巡逻机服务的西北勤务区里面是灯火辉煌,上百名地勤人员正在忙碌。

不过,并不是海军航空兵的地勤人员,全是空军的官兵!

此外,停在这里的也不是巡逻机,而是两架隶属于空军,外形非常怪异的飞机。

绰号“暗夜凤凰”的“侦-333”型高空高速侦察机。

要说的话,帝国空军对“侦-333”的存在一直讳莫如深。

早在十多年前,也就是在纽兰空军的SR-71A“黑鸟”问世之前,就出现了帝国空军也在研制这类空高速侦察机的传言。只不过,帝国空军一直都没有承认,还对这种依靠高度与速度来对抗防空系统的侦察机提出了质疑。道理很简单,侦察机的性能再出色,也肯定不如防空导弹。

显然,实际是另外一种情况。

纽兰空军靠SR-71A大出风头的时候,帝国空军也在研制高空高速侦察机,只是遇到了技术难题。

配套研制的发动机没有能够通过测试验收!

要说的话,这是空军司令部的锅。

当时,帝国空军的头号项目并不是侦察机,是代号“霹雳”的“双三”轰炸机。

按空军提出的要求,在航程、载弹量等指标达到战略轰炸机标准的前提下,“霹雳”还要拥有3马赫的飞行速度与3万米的升限。在最后的设计方案中,将为“霹雳”配备4台大型涡喷冲压复合发动机。

其实,这就是后来说的变循环发动机。

至于研制难度,自然是不必多说。

帝国空军忙活了十几年,至少投入200亿金元,最后也就制造了3架用来进行技术验证的原型机。

这种原型机的空重超过了100吨,最大起飞重量接近300吨,载油量高达160吨,配备4台最大加力推力为160千牛的涡喷冲压复合发动机。只可惜,没有达到空军提出的性能指标。虽然在22000米的高度上,飞行速度能达到3马赫,但是升限才24000米,没达到30000米。

关键还有,“霹雳”的经济性实在太糟糕了。

即便按照最乐观的结果估计,“霹雳”的造价都高达“轰-9”的5倍,而且最终有可能再翻一番。

此外,烧掉160吨燃油之后,“霹雳”只能把20吨弹药投掷到6000千米之外,而在同等情况下,“轰-9”只需要120吨燃油。关键是,“霹雳”没办法使用外部挂架,也就无法搭载大尺寸弹药。

当然,最为要命的还是勤务性能。

直到下马,配套研制的发动机都没有能够通过测试验收,而且预估的使用寿命只有可怜的100个小时。

哪怕“霹雳”的机体设计寿命也不长,只有2000小时,仅为“轰-9”的三分之一,可是配备寿命仅100小时的发动机,而且是4台,也意味着在全寿命周期内,更换发动机的费用将超过轰炸机自身的价格。

何况,这种发动机很不可靠,也没人知道能在什么时候达到成熟状态。

3架技术验证机在封存之前,差不多3年里面,总共才飞行100多个小时,大部分时候在地面嗮太阳。

原因就是,发动机的故障率实在是太高了。

要说的话,其实就是发动机太不靠谱,所以“霹雳”才在造出3架原型机之后,被空军束之高阁。

一起完蛋的还包括配套的发动机。

问题就在这里。

高空高速侦察机项目所采用的发动机,其实就是为“霹雳”研制的发动机,只是根据实际需要做了适当的调整。

其实,在最初阶段,空军搞的不是侦察机,而是截击机!

关键就是,纽兰空军也在研制跟“霹雳”旗鼓相当的轰炸机,也就是同样以下马收场的XB-70“瓦尔基里”。

当时还有情报表明,迢曼帝国也在研制3倍音速轰炸机,只是稍微小一点,最多算是中型轰炸机。虽然这份情报不是很准确,即迢曼帝国与西骆沙研制的是飞行速度仅2.4马赫的TU-22M,但是在当时,这些情报足够促使帝国空军研制一种针锋相对的,或者说能追上这些轰炸机的截击机。

不管怎样,面对3倍音速轰炸机,以往的战斗机与截击机的飞行速度都太慢了。

在这个问题上,帝国空军与纽兰空军可以说同途不同命。

纽兰空军在研制SR-71A的时候,想要获得的,其实也是截击机,而且在研制阶段一直以截击机为主。

只是,研制截击机的难度实在太大了。

此外,在各国的3倍音速轰炸机陆续下马之后,加上导弹的性能愈发先进,3倍音速截击机已无存在必要。

结果就是,纽兰空军先放弃了3倍音速截击机,然后利用已经取得的研制成果弄出了3倍音速侦察机。

必须承认,在这一点上,帝国空军做得不够好。

因为发动机的研制进度太慢,所以在“霹雳”下马之后,帝国空军的热情也一下跌到了谷底。

过了3年,在获知纽兰空军在研制3倍音速侦察机之后,帝国空军才翻出之前的高空高速截击机项目。关键是,经过3年的积累,几个关键的技术难题已经得到解决,发动机有了希望。

此后,也就有了“侦-333”项目。

虽然采用了正规军用飞机的编号,但是这并不是真正的军方编号,只是一个比较直观的研制代号。

三个“3”代表就的是三项主要性能指标,飞行速度3马赫,飞行高度3万米,作战半径3000千米。

可见,至少在立项之初,空军玩了借尸还魂的把戏。

说得简单一点,当初让“双三截击机”项目下马的不是空军,而是由论议两院把持的国防预算委员会。也正是如此,在该项目下马后,空军还在为配套的发动机破款,也才有了后面的突破。

站在帝国空军的立场上,飞得更快与飞得更高是永恒的目标。

关键还有,三倍音速截击机所用到的很多技术,都有超前性,今后肯定能用在其他作战飞机上面。

最有代表性的,其实就是涡喷冲压复合发动机。

现在称为变循环发动机,而这种发动机是帝国空军第五代战斗机,也就是“战-20”的标配动力。很明显,如果当时没有投资研制复合发动机,帝国空军获得变循环发动机的时间至少要推迟10年。

说得直接一点,用一个不算太大的项目来推动各种尖端技术,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不止空军,在帝国海军,也有很多类似的项目。

此外,空军热衷于搞三倍音速截击机,也是在为第五代战斗机做前期探索,并借此确定研制方向。

不要忘了,在研制“侦-333”的时候,两种主要的第四代战斗机都已研制成功,并且进入到量产阶段。按生产一代,研制一代的惯例,空军在“战-11A”投产之前就启动了第五代战斗机的预研工作。

显然,在那个时代,没人知道第五代战斗机是什么样子,也才需要尝试与探索。

可惜的是,这次明显是眼高手低。

项目启动之后不久,帝国空军就发现,3倍音速截击机不但研制难度很大,也没有什么实战价值。

原因也很简单,同样由空军主导的DK-10“神箭手”防空系统已经进入到定型阶段,其设计指标是能够拦截飞行速度在6马赫以内的高空目标,射高30000米,射程在100千米以上。

此外,海军主导的DK-9,最大射程达到了160千米,改进型超过200千米。

与这些防空系统比,3倍音速截击机不止价格昂贵,用途接较为单一,明显不适合未来战争。

直到这个时候,空军才正式确定,“侦-333”为高空高速侦察机。

最初几年,空军的目的并不是要研制出这种侦察机,而是利用该项目套取经费。

后来用在“战-20”上的很多先进技术的启动资金,其实就是来自“侦-333”。

当然,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在各军兵种都很常见。

正是如此,帝国空军才一直没对外宣传“侦-333”项目,甚至一再否认其存在,以免给自己惹上麻烦。

也就是在这几年里,纽兰空军完成SR-71A“黑鸟”的研制工作,还采购了几十架。

直到8年之前,一架SR-71A“黑鸟”飞掠乌木岛,帝国空军才如梦方醒。

当时,部署在乌木岛上的远程系统及时发现了“黑鸟”,而且获得了火控数据,甚至对其进行了持续跟踪,却一直没能锁定,或者说没有获得开火机会,全程目送“黑鸟”飞掠乌木岛。

接下来的2年,“黑鸟”成了帝国空军的梦魇。

基本上每一周,都会有1架“黑鸟”从阿留群岛或者霍努岛上空飞过。

“黑鸟之灾”的高潮在周涌涛出任帝国首辅的那年到来。

当时,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纽兰空军秘密部署在梵罗国东北地区的1架“黑鸟”突破了帝国本土西南地区的防空系统,然后深入帝国本土1000千米,飞到渝州上空之后才转向返航。

此事,直接促成当时的文职首辅倒台。

虽然在此之后,也就是在周涌涛的统帅下,帝国摆出了打全球大战的态势,逼迫纽兰共和国从梵罗国撤走“黑鸟”部队,还让梵罗当局承诺不再为纽兰空军提供支持,但是此事所造成的影响却不可低估。说得严重点,这是第二次全球大战之后,帝国本土首次受到实质的军事威胁。

过去的几十年,都是帝国去威胁其他国家!

在某种意义上,几个月之后,帝国出兵西兰国,就与此事有很大关系,可以看成是在分散外界注意力。按照当时的传言,西兰国的叛乱很有可能是军情局在幕后策划,创造了出兵理由。

最直接的影响,也就是让空军加大了在“侦-333”项目上的投入力度。

因为不再要求执行截击任务,所以对一些性能指标做了调整,比如不再要求3000千米作战半径,只是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最大航程不得低于6000千米,以3马赫速度冲刺飞行的时间至少30分钟。

当然,之前10多年的研究,发挥了关键作用。

关键,依然是经费充足。

俗话说的,有钱好办事。

仅仅用了2年,帝国空军就接收了7架“侦-333”的原型机,并且以极高的效率完成了全部验收测试。

最终的量产型,其实就是一架大型战略侦察机。

空重为43吨,正常起飞重量为88吨,最大起飞重量112吨,30000米高度时最大飞行速度3.3马赫,28000米高度允许最大巡航速度3马赫;实用升限为32000米,最高升限为330000米;最大航程为7500千米。

为了达到这些性能,匹配的是2台最大推力220千牛的涡喷冲压变循环发动机。

跟“黑鸟”比,“侦-333”才是货真价实的“战略侦察机”。

在理论上,“侦-333”能突破当今的所有防空系统。

帝国空军在4年内采购了86架。除掉6架双座教练型,另外80架编为了4个大队,分别部署在4大战区。

因为性能极为先进,所以获得了“凤凰”这个名字。

也就是在4年之前,即量产型开始服役后,外界才知道了“侦-333”的存在。

只是,帝国空军始终都没有承认。

原因也很简单,“侦-333”的很多性能都超过了设计指标,到了一个未知的区域!

在测试飞行中,05号原型机在30000米高空飞出了3.5马赫的最高速度,07号原型机则飞到了36000米。此后量产的03号在33000米的高度上,通过小角度俯冲,达到3.75马赫的极限速度。

通过这一系列测试飞行,帝国空军对“高超音速”与“中间层”有了全新认识。

要说的话,“侦-333”在服役之后的主要用途其实就是帮助帝国空军,准确说是帝国军方的科研人员去研究与了解这些未知领域。至于其本质工作,因为侦查卫星的存在,反到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因为全都是绝密级别的科研项目,所以“侦-333”基本上都是在日落之后出动,并且在天亮之前返航。

为此,有了“暗夜凤凰”的绰号。

在纽兰共和国参战之前,就有一个小队的4架“侦-333”部署在乌木基地,其实是临时进驻。按照空军的安排,主要是加强战备训练,确保在纽兰共和国参战后,能够立即利用部署在该基地的“暗夜凤凰”执行战略侦查任务。关键是,帝国空军给予厚望的军事卫星已经遭到重创。

可惜的是,谁都没想到,纽兰军队竟然首先突袭了阿留群岛,而且重点轰炸乌木岛。

直到现在,乌木空军基地都处于瘫痪状态。

至于派去的4架“侦-333”,其中的3架已经损毁,另外1架在开战的时候恰好离开了乌木空军基地,才得以保全。

所幸的是,基斯海军航空站的受关注程度要低得多,而且有一条3000米甲级跑道。

第21章 耻辱第108章 声东击西第276章 对牛弹琴第215章 上屋抽梯第220章 全是坏消息第160章 接二连三第474章 交付第83章 三驾马车第140章 担忧成真第335章 最终的推测第417章 成竹在胸第476章 准备阶段第620章 秘密任务第81章 一招输招招输第157章 举棋不定第166章 决死的鱼雷攻击第454章 抢先发现第118章 天助帝国第378章 登门拜访第163章 神之转向第416章 主从之争第613章 强攻的局面第246章 一夜之间第5章 帝国首辅第155章 战略海军第21章 导弹威胁第458章 左右开弓第154章 事与愿违第149章 一无所获第232章 特制燃烧弹第106章 今非昔比第367章 初具规模第282章 前沿机场第298章 三次机会第271章 荒唐之事第104章 长途奔袭第261章 两场谈判第584章 稳步推进第210章 中流砥柱第618章 紧急撤退第75章 实战的门槛第374章 不是好事第112章 必不可少第38章 情景设定第603章 回家第374章 不是好事第366章 谁输谁赢第341章 刘向真出手第291章 还施彼身第96章 战略收缩第8章 南辕北辙第391章 虚虚实实第343章 想当然的错误第331章 万全之策第441章 雄心壮志第79章 佯攻行动第246章 覆灭第143章 黄粱一梦第640章 畅谈第119章 多嘴惹的祸第269章 大皇子的心腹第515章 举棋不定第47章 空中防线第509章 目标明确第409章 当务之急第84章 天马行空与脚踏实地第480章 继续推进第612章 出征第229章 运乎命乎序 命运的交响曲第190章 援助法案第55章 战火重燃第137章 拣来的大便宜第424章 消失的航母第106章 今非昔比第254章 授衔与表彰第17章 奇迹第33章 流派之争第128章 厉害角色第191章 拉帮结派第507章 航母现身第244章 油船挨炸第567章 拨云见日第86章 千里眼第14章 生死一百秒第174章 迎头相遇第25章 淡化处理第196章 最后一吉第298章 三次机会第641章 生生不息第414章 最新消息第229章 飞来噩耗第192章 时过境迁第164章 对攻局面第175章 转攻为守第148章 第一份侦查报告第450章 第一个准确判断第107章 极端手段第209章 感情牌第94章 铁血首辅
第21章 耻辱第108章 声东击西第276章 对牛弹琴第215章 上屋抽梯第220章 全是坏消息第160章 接二连三第474章 交付第83章 三驾马车第140章 担忧成真第335章 最终的推测第417章 成竹在胸第476章 准备阶段第620章 秘密任务第81章 一招输招招输第157章 举棋不定第166章 决死的鱼雷攻击第454章 抢先发现第118章 天助帝国第378章 登门拜访第163章 神之转向第416章 主从之争第613章 强攻的局面第246章 一夜之间第5章 帝国首辅第155章 战略海军第21章 导弹威胁第458章 左右开弓第154章 事与愿违第149章 一无所获第232章 特制燃烧弹第106章 今非昔比第367章 初具规模第282章 前沿机场第298章 三次机会第271章 荒唐之事第104章 长途奔袭第261章 两场谈判第584章 稳步推进第210章 中流砥柱第618章 紧急撤退第75章 实战的门槛第374章 不是好事第112章 必不可少第38章 情景设定第603章 回家第374章 不是好事第366章 谁输谁赢第341章 刘向真出手第291章 还施彼身第96章 战略收缩第8章 南辕北辙第391章 虚虚实实第343章 想当然的错误第331章 万全之策第441章 雄心壮志第79章 佯攻行动第246章 覆灭第143章 黄粱一梦第640章 畅谈第119章 多嘴惹的祸第269章 大皇子的心腹第515章 举棋不定第47章 空中防线第509章 目标明确第409章 当务之急第84章 天马行空与脚踏实地第480章 继续推进第612章 出征第229章 运乎命乎序 命运的交响曲第190章 援助法案第55章 战火重燃第137章 拣来的大便宜第424章 消失的航母第106章 今非昔比第254章 授衔与表彰第17章 奇迹第33章 流派之争第128章 厉害角色第191章 拉帮结派第507章 航母现身第244章 油船挨炸第567章 拨云见日第86章 千里眼第14章 生死一百秒第174章 迎头相遇第25章 淡化处理第196章 最后一吉第298章 三次机会第641章 生生不息第414章 最新消息第229章 飞来噩耗第192章 时过境迁第164章 对攻局面第175章 转攻为守第148章 第一份侦查报告第450章 第一个准确判断第107章 极端手段第209章 感情牌第94章 铁血首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