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战略海军

梁夏空军在夜间发起的反击,虽然没有造成多大的损失,但是对后继行动产生的影响却不可低估。

因为被迫转移靠前部署的战略航空兵与支援航空兵,比如大型预警机与加油机,而且撤下去的轰炸机还要占用内陆二线机场,所以到5日上午,纽兰空军无法按照作战计划继续轰炸霍瓦依群岛。

这才开战的第二天!

当然,斯塔克同样留了一手,或者说提前准备好了后备力量。

纽兰海军东望洋舰队的8艘“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潜艇!

在最初的时候,有参谋建议,让这些巡航导弹潜艇执行战略突击任务,去攻击位于岛链防线后方,比如管岛的白止战军港与李铭博海军航空兵基地,或者狭夷本岛的军事基地,甚至是梁夏本土。

其实,这也纽兰海军耗费数百亿纽币,建造与装备16艘巡航导弹潜艇的主要目的。

在海军的所有舰艇当中,巡航导弹潜艇才是真正的战略突击力量。

与战略轰炸机相比,巡航导弹潜艇最大的优势,就是能隐蔽靠近战略目标,在敌人产生警觉之前发起攻击。

此外,巡航导弹潜艇的打击能力也远超轰炸机。

“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潜艇拥有24套7管同心圆垂直发射系统,此外还能在前部鱼雷舱装载38枚雷弹,因此在理论上最多能够搭载206枚巡航导弹,并且在几分钟之内把垂直发射系统与鱼雷发射管里面的172枚巡航导弹全部发射出去。如果提前做好了规划,能够同时打击172个目标。

把16艘“俄亥俄”级全派出去,能同时打击3000多个目标!

放眼全球,就没有一个国家,哪怕是梁夏帝国,能应付来自16艘“俄亥俄”级的导弹打击。

在任何一个战略方向上,值得打击的战略目标都没3000个!

只是,“俄亥俄”级远远算不上完美。

虽然在设计的时候,“俄亥俄”级的性能指标十分突出,比当时任何一种现役巡航导弹潜艇都要先进,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攻击潜艇,但是存在的缺陷也很突出,其中一些根本就无法容忍。

最严重的缺陷就是航速太慢。

“俄亥俄”级的最快潜航速度只有24节,而且当航速超过8节之后,就会产生非常明显的噪声。

同时代的攻击潜艇,航速普遍都在30节以上,少数甚至超过了35节。

此外,梁夏海军的“南江”级的最快安静航速超过了12节,甚至能达到16节,安静性能非常的突出!

在“南江”级面前,“俄亥俄”级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

当然,纽兰海军没有想过让巡航导弹潜艇去跟敌人的攻击潜艇拼刺刀。

搭载近200枚潜射巡航导弹,还要有更远的续航力,更强的持续作战能力,巡航导弹潜艇的排水量普遍在15000吨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了20000吨,而攻击潜艇的排水基本都在10000吨以内。

关键还有,巡航导弹潜艇的动力系统并不比攻击潜艇好。

通常,巡航导弹潜艇使用的同时代大型攻击潜艇的动力系统。

正是如此,巡航导弹潜艇的航速肯定更慢。

为了搭载战略巡航导弹,巡航导弹潜艇往往都有一个突出的龟背,也就会在航行当中产生较为明显的流体噪声。

在“俄亥俄”级上,这个问题更加的突出。

原因也很简单:为了能够在相对安全,即离目标更远的地方发起攻击,纽兰海军坚持要让“俄亥俄”级搭载的潜射巡航导弹拥有1500海里的射程,最好能够达到2000海里,也就是差不多3700千米。

这个要求,直接让“俄亥俄”级的水下排水量逼近20000吨,拥有同时代巡航导弹潜艇中最为突出的龟背。

至少跟梁夏海军的巡航导弹潜艇相比,“俄亥俄”级显得十分的臃肿。

讽刺的是,专门为“俄亥俄”级研制,绰号“三叉戟”的战略潜射巡航导弹却没有跟上潜艇的研制与建造进度。

这种导弹,在去年的年底才进行了第一次试射!

虽然连续10多次试射都取得了成功,可靠性非常突出,但是要正式服役,恐怕还要等上大半年。

结果就是,所有的16艘“俄亥俄”级装备的都是军方代号为C4的潜射巡航导弹。

按理来说,这种导弹应该叫“海神”C4。

说得简单一点,这是纽兰海军正式采购与列装的第四种潜射巡航导弹,之前的三种分别为“北极星”A1、“北极星”A2与“海神”C3,而“海神”C4其实是在3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也就是说,C4与代号“三叉戟”的新式导弹没什么关系。

可问题是,为了在国会获得拨款,也为了欺骗对手,或者说自欺欺人,纽兰海军将其命名为“三叉戟”C4。至于还在研制中的“三叉戟”,则获得了D5的编号,以便跟这种导弹加以区别。

其实,“三叉戟”C4的性能并不差。

最大射程为1500海里,也就是差不多2800千米,勉强达到海军提出的要求。

至于其他方面,只能说一般。

比如,全程只能以高亚音速飞行。跟“海神”C3相比,采用了弹头分离技术,能够在飞行末端,也就是突防阶段,抛掉笨重的弹体,弹头依靠小型火箭发动机推动,完成最后的机动飞行。

在理论上,如果采用高弹道,最后俯冲阶段的速度能达到3马赫。

可问题是,战略巡航导弹在高空飞行很容易被击落,因此在实战当中,几乎全都是从超低空突防。

如此一来,“三叉戟”C4的末段速度很难超过音速。

此外,弹头的毁伤能力也不够强。

虽然在理论上,“三叉戟”C4能携带重达1吨的单弹头,而且可以使用能够打穿5米钢筋混凝土的钻地战斗部,具备打击战略掩体的能力,但是要实现这个能力,对作战使用有很多的限制。比如说,因为钻地战斗部太重,必须得减少燃料,所以能达到的最大射程将缩短到1100海里。再比如,只有从高空俯冲,落点速度达到3马赫,钻地战斗部才能够达到设计的指标。如果是通常的超低空突防,弹头落点速度不到1马赫,那么最大钻深只能达到设计指标的三分之一。

其实,大部分“三叉戟”C4配备的是高爆战斗部。

这也是最为严重的问题。

说得简单一点,1枚“三叉戟”C4只能对付1个目标。

梁夏海军的第二代战略潜射巡航导弹,就能使用子母战斗部。后期改进型配备3个串联弹头,能够打击同一个区域内的3个目标。已经正式量产与服役,绰号“骇浪3”的第三代战略潜射巡航导弹,配备10个具备独立寻的能力的战斗部,能够对飞行途中,也就是航线附近的10个目标发起打击。

在理论上,“骇浪3”的子弹头在小型火箭发动机的推动下,能飞行300千米,允许的最大偏移距离超过150千米。

“三叉戟”D5针对的就是梁夏海军的第三代战略潜射巡航导弹。

在确定战术性能指标的时候,纽兰海军瞄准的也就是“骇浪3”,主要性能指标都要求超过“骇浪3”。比如说,要求最多能搭载14个子弹头,而且每个子弹头都得具备机动飞行能力,而且能独立飞行500千米,从而让允许最大偏移距离超过250千米,获得更为宽广的打击范围。

此外就是,每个战斗部质量不低于500磅,也就是大约227千克。

其实,也就这一点要稍微差一些,“骇浪3”的子弹头是250千克。

当然,“500磅”与“250千克”是跟枪械口径差不多的军用计量单位,也就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

广义的“500磅”是指质量在375磅到750磅之间,并不是说一定得是500磅。

在梁夏海军也一样,即“250千克”在当成炸弹口径使用的时候,指的是一个范围,而不是某个特定数值。

要说的话,就是纽兰海军定下的战术性能指标太高,才导致“三叉戟”D5的研制工作一再延期。

不然的话,也不会用“三叉戟”C4来充数。

换个角度来看,就是因为“三叉戟”D5的性能太先进,或者说为了达到指标,不得不反复修改基本数据,特别是弹体直径,所以在16艘“俄亥俄”级全部建成后,纽兰海军才猛然发现,“三叉戟”D5根本就装不进“俄亥俄”级的垂直发射系统,要强行装载,就得用新的发射系统。

也就是说,到时候16艘“俄亥俄”级都要返回造船厂进行大改。

因为不能动耐压壳,只能拿7管同心圆垂直发射系统做文章,也就是把一套发射系统减少为3管,加上“三叉戟”D5肯定没办法用21英寸鱼雷发射管发射,所以在改装之后,“俄亥俄”级装载的潜射巡航导弹将由之前的200余枚锐减到72枚,导弹的装载数量,直接减少了六成!

就算靠子弹头,打击能力增强了不少,可是自寻的子弹头的研制进度更加缓慢!

再说,等到“三叉戟”D5服役的时候,“俄亥俄”号的服役时间已经超过了10年,进行现代化改进的意义并不大。

正是如此,纽兰海军没有采购更多的“俄亥俄”级,而且在几年前启动了下一代巡航导弹潜艇的研制工作。

这种代号为“SSCX”的新式潜艇,就是为“三叉戟”D5研制的。

就斯塔克所知,SSCX才配得上“战略”二字,而纽兰海军也将通过这种潜艇,获得可靠的战略打击能力。

说得简单一点,依靠“三叉戟”D5,SSCX能在北马群岛以东海域与北东望洋,对梁夏帝国本土核心地区实施远程打击。换句话来说,SSCX不用突破北起狭夷本岛,向南延伸到东南地区,最后到达咽喉海峡的“本土战略安全防线”,也就不用担心在突防的时候被梁夏潜艇击沉。

要说的话,这也是过去几十年里,纽兰海军一直努力追求的能力。

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为了证明海军的价值!

一直都说,海军是战略军种。

此外,纽兰海军在历史上也非常强大,不比梁夏海军差,纽兰共和国还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可惜的是,在第二次全球大战后,纽兰海军从来没有证明存在的价值。

用别人的话说,拥有60万官兵的纽兰海军做出的贡献,还比不上连6万人都没有的国务院。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维护海外利益的是国务院的外交官,而不是海军舰队!

即便是仅有的几次行动,对付的也不过是加勒比地区的弹丸岛国。

至于海军宣扬与标榜的“战略”价值,不但从来没有使用过,也很不可靠。

说得难听一点,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是部署在珍宝港的梁夏潜艇到纽兰西海岸的军港外面蹲点,跟踪监视纽兰海军的潜艇,而肩负着战略使命的纽兰潜艇,很少去梁夏本土的港口外徘徊。

其实,按照梁夏海军采取的盯防战术,只要纽兰海军的巡航导弹潜艇出港,肯定会有梁夏海军的攻击潜艇跟在后面,而且通常是由性能最好的攻击潜艇执行盯防任务,确保在开战后立即将纽兰潜艇击沉。

为此,纽兰海军不得不动用大量反潜巡逻机与反潜战舰,在本土西海岸的外面,准确说是北东望洋东部海域构筑“堡垒区”,驱逐试图进入的梁夏潜艇,并且安排攻击潜艇为巡航导弹潜艇护航。

可问题是,堡垒区离梁夏本土太远了。

就算巡航导弹潜艇幸存下来,也要朝西边航行数千千米,才能打击梁夏本土核心地区的战略目标。

显然,在战争时期,这是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

正是如此,在过去几十年里,纽兰海军并没有大量装备巡航导弹潜艇,每个级别都只建造了几艘。

直到“俄亥俄”级才超过10艘。

可惜的是,因为“三叉戟”D5的研制工作没能按计划完成,所以“俄亥俄”级依然没有可靠的战略打击能力。

用国会议员的话说,这是16件总价值超过400亿纽币的“玩具”,其主要价值就是让海军有理由保留16艘巡航导弹潜艇的编制,让至少5000名潜艇部队的官兵,以及10倍于此的勤务人员获得金饭碗。

只是,纽兰海军没有打算让“俄亥俄”级与“三叉戟”C4退役。

不止是16艘“俄亥俄”级还能够服役20多年,还跟“三叉戟”C4有关。

在经过了中期升级之后,“三叉戟”C4已经具备打击移动目标的能力,可以充当超远程反舰导弹使用!

当然,肯定存在很多的限制。

只是,对于面对15支航母战斗群的纽兰海军来说,一种强大的反舰导弹具有无比巨大的诱惑力。

第537章 远洋的威胁第334章 全面铺开第451章 多此一举第106章 今非昔比第189章 一鼓作气第171章 引领潮流第77章 一锤子买卖第322章 严阵以待第384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578章 重大消息第279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第406章 实弹打靶第518章 声东击西第269章 大皇子的心腹第47章 理想主义者第366章 谁输谁赢第66章 装甲反击第91章 敌机来袭第69章 最后的机会第450章 第一个准确判断第584章 稳步推进第90章 天火第7章 击沉第383章 玉石俱焚第252章 除夕夜的酒第543章 兵分两路第223章 一报还一报第191章 拉帮结派第327章 备用方案第216章 信心十足第33章 踹门之战第286章 私下的讨论第345章 纯空战第190章 各个击破第624章 利益使然第250章 各为所战第63章 协同作战第379章 利益所使第300章 哥斯拉第85章 防空战斗状态第188章 联邦总统第11章 围追堵截第338章 继续前进第274章 人海战术第167章 制海利器第189章 干着急第461章 见好就收第228章 被流放的战将第164章 对攻局面第388章 早有预谋第374章 不是好事第331章 万全之策第586章 精确轰炸第142章 福兮祸兮第433章 猜疑第309章 世代忠良第311章 情报的疏漏第324章 苦肉计第479章 策划第613章 强攻的局面第74章 先发与后发第150章 左右为难第85章 防空战斗状态第135章 难以置信第226章 完成态的舰载机第550章 暗流涌动第440章 荒唐的命令第37章 基本盘第439章 最大的意外第196章 最后一吉第325章 步步紧逼第353章 快准狠第215章 上屋抽梯第281章 被迫的主动请缨第542章 联席会议第296章 总统的担忧第496章 放手去干第212章 作战平台第314章 接近理想的舰队第209章 生不逢时第150章 左右为难第430章 回到舰队第641章 生生不息第278章 最新消息第55章 快马加鞭第493章 各持己见第234章 突击空运第162章 暴露行踪第535章 奋起直追第266章 密约的草案第21章 导弹威胁第42章 突然发难第183章 鸣金收兵第498章 跟随战术第89章 进退两难第240章 全局眼光第381章 中流砥柱第106章 今非昔比第214章 惨兮兮第127章 夺取大桥
第537章 远洋的威胁第334章 全面铺开第451章 多此一举第106章 今非昔比第189章 一鼓作气第171章 引领潮流第77章 一锤子买卖第322章 严阵以待第384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578章 重大消息第279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第406章 实弹打靶第518章 声东击西第269章 大皇子的心腹第47章 理想主义者第366章 谁输谁赢第66章 装甲反击第91章 敌机来袭第69章 最后的机会第450章 第一个准确判断第584章 稳步推进第90章 天火第7章 击沉第383章 玉石俱焚第252章 除夕夜的酒第543章 兵分两路第223章 一报还一报第191章 拉帮结派第327章 备用方案第216章 信心十足第33章 踹门之战第286章 私下的讨论第345章 纯空战第190章 各个击破第624章 利益使然第250章 各为所战第63章 协同作战第379章 利益所使第300章 哥斯拉第85章 防空战斗状态第188章 联邦总统第11章 围追堵截第338章 继续前进第274章 人海战术第167章 制海利器第189章 干着急第461章 见好就收第228章 被流放的战将第164章 对攻局面第388章 早有预谋第374章 不是好事第331章 万全之策第586章 精确轰炸第142章 福兮祸兮第433章 猜疑第309章 世代忠良第311章 情报的疏漏第324章 苦肉计第479章 策划第613章 强攻的局面第74章 先发与后发第150章 左右为难第85章 防空战斗状态第135章 难以置信第226章 完成态的舰载机第550章 暗流涌动第440章 荒唐的命令第37章 基本盘第439章 最大的意外第196章 最后一吉第325章 步步紧逼第353章 快准狠第215章 上屋抽梯第281章 被迫的主动请缨第542章 联席会议第296章 总统的担忧第496章 放手去干第212章 作战平台第314章 接近理想的舰队第209章 生不逢时第150章 左右为难第430章 回到舰队第641章 生生不息第278章 最新消息第55章 快马加鞭第493章 各持己见第234章 突击空运第162章 暴露行踪第535章 奋起直追第266章 密约的草案第21章 导弹威胁第42章 突然发难第183章 鸣金收兵第498章 跟随战术第89章 进退两难第240章 全局眼光第381章 中流砥柱第106章 今非昔比第214章 惨兮兮第127章 夺取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