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战后惊言

然而,军士们却是异常兴奋,很久没有这么爽了,根本不用担心有太过顽强的反抗,只需围着贼人打,收获战利品即可!

这些贼人如同惊弓之鸟,一个个惊骇莫名,战斗力极度低下,只需用五成力就可以将他们一网成擒,这可都是军功啊!简直不要太爽!

不知不觉间,贼人们已经尽数被擒,军士们意犹未尽地打量着战场,希望能够再次发现几个漏网之鱼,然而,随之而来的就是失望,哪还有漏网之鱼啊,所有的贼人已经被他们收拾了!

无奈,大家只好收拾战友的尸体,这时,他们才发现,战场之上战友的伤亡居然可以忽略不记。

却原来,战场之上,除了吴起带着的一队军士以外,已方根本就没有伤亡,余者尽皆是贼人的尸首,这场战打得爽啊!

于是,他们开始打扫战场,掩埋贼人尸体。当然,在掩埋之前,先找随行的监察御史进行记功。

这里,咱们就不得不说说大明的军功制度了。

明代的军功制度,实行“以战斗表现论功”和“计首论功”两大标准。“首功制”为大明军功制度中的主导标准。

以战斗表现论军功,乃是从决定战局胜败的整体出发,考察军士的实际作用及勇敢精神。首功制,则是以斩获敌人首级的多少,来评定赏格等次。

以战斗表现论功,阵前刀箭重伤者,升署职一级;当先次数多者,分别等第加赏;无伤而当先数多者,止给赏;有轻伤者,亦加赏。阵前当先殿后、斩将搴旗、擒斩贼首等项奇功,临时奏拟升赏。

大明以首功四、战功二等辨武功。凡首功四等,日北虏,日辽东女直,日西番苗蛮,日内地反贼。而今日他们的军功必会定为内地反贼。乃是四等。凡战功二等,日奇功,日头功。首功四等,实际是以擒斩对象不同而划分不同的首功赏格,而战功二等则体现的是以战斗表现论功次的原则。

而军功的定赏,分为将士战功的稽查、申报、审批和复核制度分为四个步骤:一是由主管官亲临现场,查勘战功;二是由巡按御史主持查对文册,注册出身,造册上报;三是由兵部查核、请赏、批准后,移文下达;四是原来负责查勘申报的巡按御史,接到功赏勘合和兵部转发的详细咨文后,须复核最初申报的名册,如无异议,言许授职颁赏。

实际上,地域的不同也会影响赏格的高低。

《明史兵志》言:将士功功赏视立功之地,准例奏行。北边为上,东北边次之,西番及苗蛮又次之,内地反贼又次之。

而具体的标准为:“擒斩八名颗以上及俘获男女者,升二级,加赏这;七名颗以下,有俘获及阵亡者,升一级,量赏;五名颗以下,有俘获,升一级,不赏;三名颗以下及土官擒斩四名颗以上与阵亡土兵,俱加赏,不升。”

至于更详细的,则是成化年申明升赏功次:一、甘肃、宁夏、陕西、延绥、偏头关、大同、宣府、册海关一带虏贼,一人擒斩一名颗,升一级,至三名颗,升三级;二人共擒斩一名颗,为首升一级,至三名颗升三级;验系壮男与实授,幼男、妇女与署职;为从及四名颗以上俱给赏。一、辽东女直,一人擒斩二名颗升一级,至六名颗升三级;验系壮男与实授,幼男、妇女与七名颗以上并不及数者,俱给赏,不升。一、陕西、甘肃、四川、贵州、湖广、两广番贼苗蛮,一人擒斩三名颗升一级,至九名颗升三级,验系壮男与实授,幼男、妇女与十名颗以上并不及数者,俱给赏。一、内地反贼,一人擒斩六名颗,升一级,至十八名颗,升三级:验系壮男与实授,幼男、幼女与十九名以上并不及数者,俱给赏。其功次须验不系一日一处者,方如前例:若系一日一处之数,止拟一级,其余给赏。

具体细则更加繁复,就不一一明说了。

而军功奖赏则是两种途径:爵和财。

爵,即官爵封赏,包括升职、封爵、荫子、加衔、给予诰敕等多种手段。

其中封爵、荫子、加衔、给予诰敕等主要是对于高级将领或以文职领军而获有军功的文官的特殊的政治性荣誉,一般临时奏拟,须由皇帝亲自批准。

但封爵也只是大明建国初期有过大规模的封赏。但之后,其余几种封赏更加常见。

以上的奖赏,对于广大普通军士和武官来说都比较遥远,主要是官职升级。

明代武官职级一般分为以下等级:都督(正一品)、者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都指挥使(正一品)、都指挥同知(从二品)、都督挥佥事(正三品)、指挥使(正三品)、指挥同知(从三品)、指挥佥事(正四品)、卫镇抚(从五品)、正千户(正五品)、副千户(从五品)、所镇抚(从六品)、百户(正六品)。至正六品为止,武官无七、八品,惟圭官才有从七品。再往下等级就是总旗、小旗、军人及舍人。其中,百户、所镇抚各有试职,试职起自永乐十五年,作一级,支半俸。都督同知、都督佥事、都指挥使、同知、佥事、指挥使、同知、佥事、正副千户、试百户、试所镇抚,各有署职。凡署职,递加本职一级,署副千户以实授百户,署试百户、试所镇抚俱以冠带总旗。署职起自景泰元年,作斗级,不支俸。在军职升级时必须把试职、署职的情况计算在内,任试职署职者都须再立有军功方许实授,凡升授试职,永乐十年令:武职升试职,未经实授者,须立功方许实授,所加署职,非有军功,虽遇恩例,不得实授。

大明成化十四年:“军人有功升一级至小旗,舍人升一级至冠带小旗,小旗升一级至总旗,冠带小旗升一级至冠带总旗,总旗升一级至试百户,冠带总旗升一级至实授百户,试所镇抚升一级至实授所镇抚,实授所镇抚升一级至实授百户,百户升副千户,副千户升正千户,正千户升指挥佥事,佥事升指挥同知,同知升指挥使,该升都指挥、都督者,类推而行。其军人、舍人至小旗,小旗至总旗,舍人至试所镇抚,总旗至试百户,俱无署职。惟百户以上,听以次署升,其署职至实授亦作一级。有缘事该降即以此为则递降。”

除以上官职升赏,还有一种为财。所谓财,也就是物质奖赏。

大明军功的物质奖赏除明确规定了数目的赏银、赏钞之外,还有三种形式,就是给赏、加赏、量赏。这三种赏格不是全国通行一致的。基本被划分为陕西三边、大同、宣府、辽东、四川、湖广、广东、贵州等几大区域。如在陕西三边、大同、宣府这些地方,给赏的赏格为都指挥,每员银五两、彩段一表里;指挥,每员银三两、彩段一表里;千百户、镇抚,每员银二两、绢二匹;旗军、舍人、总小甲人等,每名银二两、布二匹。如在辽东给赏就变为了,指挥每员银一肉、绢布各二匹,四川则指挥每员钞六百贯、彩段一表里,湖广广东贵州同四川。加赏意为各照地方则例,于正赏外,仍加一倍。量赏则是在给赏的基础上减去若干,仍是依各地不同而所减去的赏格亦各不同。如陕西三边应得银两、彩段表里者,减去彩段表里,加绢二匹,得银两、绢布者,减去绢布,而在四川则变为应得钞贯、彩段、绢布者,减去钞贯。总体而言,北边赏格重于南方。

而此番有两场大战,明中信及他的学员们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得了主功,而他们根本没有使多大力,但如今可是首功制,余下的贼人可也不少,如今明中信吃肉,他们也喝到了浓汤啊!这番可比在京安然坐在家中可划算多了。

两场大战,他们收获的头颅可是实打实的,这可都是军功啊!

君不见他们马鞍之上挂着的头颅吗!此番大获丰收啊!

于是,现场监察御史成了最忙碌的人。

大明实行的是军功稽查审核制,主力可正是科道官员,而这个科,指的就是六科给事中,道指十三道监察御史。他们的职责正是“明行山有虎行则监军纪功,各以其事专监察。”

而此番钦差出巡自是有监察御史跟随,他也未曾料想到,还未到云南,就有两场大战,而且还尽数胜利,这军功,可是杠杠的!

于是,随军的监察御史坐于一旁,静候军士们上前将斩获的首级审验明白,有功军士,查勘造册,以备奏缴升赏。

当然,被“天雷”轰杀的贼人,自是记在了明中信及学员们的身上。

明中信此时已经回转,站于王守仁与吴起身边,商讨着下一步的行动。

至于军功,自有学员去为其记功。

“明师爷啊!你此番可功勋卓著啊!”未等明中信的马匹站稳,吴起就一脸钦佩地向他夸道。

“吴将军谬赞了!”明中信一拱手,笑道,“其实,此番首功乃是吴将军您啊!”

“我?”吴起为之一愣。

“此言何解?”王守仁也是一头雾水地望着明中信。

“嗯!”明中信笑了一声,解释道,“我们在一线天前,围剿那些追赶而来的贼人,其中就有吴将军的功劳!”

王守仁眼神一亮,不自觉点点头。

“真的有追兵?”吴起吃了一惊,望向王守仁。

“不错,不只是有,而且还有将近三百余人啊!”王守仁点头应道。

“三百人?”吴起瞪大双眼望着二人,不由得上下打量他们,有三百人?那你们是如何逃脱的?

“我们已经将其尽数剿灭!”王守仁大笑。

“剿灭了?”这下,吴起呆若木鸡了。

毕竟,这个消息可是够震憾的!

要知道,王守仁他们,即便加上吴起带走的一队人马,也仅仅只有几十人啊!面对三百贼人,根本就无一点胜算啊!他们又是如何战而胜之的?

“这?”王守仁一呆,苦笑一声,望向明中信,“具体如何胜的?咱们得问问明师爷了!”

“明师爷?”吴起奇怪地望向明中信,这又与明中信有关?难道与那“天雷”有关?

想到此,他的眼神一亮,期待地望向明中信。

“唉!”明中信未语先叹,毕竟,他也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秘密武器啊!但事已至此,再隐瞒也没有什么意义了!望着王守仁与吴起,他郑重其事道,“不瞒二位大人,其实,所谓‘天雷’乃是明家研究而出的一项开山所用的东西,我只是为防万一,才随身带了一些,未曾想,还真的用上了!”

“开山所用?”二人一听,对视一眼,不解地望着明中信。

明中信笑道,“事已至此,明某也不能再瞒着二位了!”

显然这是一个秘密,王守仁与吴起好奇地竖耳恭听。

“那件物事,其实是鞭炮所用的黑药!”

鞭炮?黑药?有这么大威力吗?王守仁与吴起皱眉不已。

“其实,也就是火药!”明中信一语点透。

“火药?”王守仁与吴起更加惊愕,火药有此威力吗?

“不用怀疑,明家只是掌握了一种能够将火药的威力尽数发挥的方法!但是,还很不稳定,所以明某才未明言,当然,过后,如果能够更加稳定,一定会献于朝廷,运用于军队之中。”

这样啊!王守仁与吴起面面相觑,眼神之中先是一丝惊喜,再就是一面惊骇。

他们想到,如果这“改良火药”运用于军中,那些大明的敌人还会有活路吗?大明军队就会无往而不利,周边的贼寇还是问题吗?剿灭他们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到时,大明再无外患,将会强盛异常啊!

那将是何等气象啊!想想就令人激动!

但随之他们脸色一变,想到,如果这“改良火药”被敌对势力所用,那将是何等的悲惨!

第九百四十八章第七百一十四章 含恨而去第七百七十三章 中信出手七百七十四章 搅动局势第七百四十二章 解围宜良第九百五十九章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网成擒第二百六十章 去往历城第九百三十二章第八百二十四章 四股势力第一百三十三章 临行布置第五百八十章 一石三鸟第三百零一章 审卷开始第二百九十三章 征服大家第一章 初到贵地第一百三十三章 临行布置第三百二十七章 准备回乡第一百五十八章 夹带事件第四百一十二章 恩怨因果第三百七十三章 祭祖庆贺第九百六十六章第五百三十八章 测试筹备第九百零三章第九百六十章第二百六十二章 萧飒猜测第三百二十章 拜见老祖宗第八百二十一章 危机乍现第七十九章 衙卫碰头第六百九十一章 瘟疫爆发第四百七十九章 第二次接触第四百一十六章 拜访李老第三百一十三章 原来是他第九百五十二章第五百七十二章 暗箭难防第八百三十二章第六百三十四章 国公反目第九百六十三章第四百七十章 语嫣赠药第一百零六章 萧森发难第八百八十七章第三百八十五章 图穷匕见第九百零六章第一百五十三章 征服李老第八百六十章第七百二十九章 中信遇险第四百八十八章 风起云动第七百四十五章 云南势变第六百九十九章 陆凉卫至第二百五十七章 冲锋陷阵第三百零四章 降服李山第八百四十九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十万抽奖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中诊治第四百八十七章 各方疑惑第八百五十章第二十五章 学堂开班(一)第七百四十六章 宜良激战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宴乡邻第三百六十七章 祖孙相见第九百四十二章第八百章 中信回京第四百零三章 再品菜肴第八百九十三章第九百一十七章第三百五十三章 两个奇葩第四百九十七章 中信划策第八百九十四章第七百零五章 阴谋再现第四百八十章 尘埃落定第七百三十七章 各方动向第七百四十八章 准备南下第一百零四章 一题三诗第六百四十二章 南疆局势第二百八十九章 开始作画第八十六章 中信使坏第二百四十六章 解释始末第一百七十七章 踏上归途第四百四十三章 倚红楼反击第二百七十八章 唇枪舌剑第七百四十三章第五百六十七章 策试放榜第五百三十六章 各方琐事第六百九十章 船头惊变第九章 学堂招生(一)第九百二十三章第六百三十一章 忽悠王尊者第五百一十四章 算计中信第三百三十七章 训斥二老第四十三章 暗流涌动第七百八十九章 接应布置第九百九十章第三百二十八章 启程返乡第四百零三章 再品菜肴第五百六十二章 家乡来信第一百七十一章 中信用刑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汉崩溃第四百章 谋划有变第四百零八章 泼皮生事七百七十四章 搅动局势第六百八十七章 骇人论断
第九百四十八章第七百一十四章 含恨而去第七百七十三章 中信出手七百七十四章 搅动局势第七百四十二章 解围宜良第九百五十九章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网成擒第二百六十章 去往历城第九百三十二章第八百二十四章 四股势力第一百三十三章 临行布置第五百八十章 一石三鸟第三百零一章 审卷开始第二百九十三章 征服大家第一章 初到贵地第一百三十三章 临行布置第三百二十七章 准备回乡第一百五十八章 夹带事件第四百一十二章 恩怨因果第三百七十三章 祭祖庆贺第九百六十六章第五百三十八章 测试筹备第九百零三章第九百六十章第二百六十二章 萧飒猜测第三百二十章 拜见老祖宗第八百二十一章 危机乍现第七十九章 衙卫碰头第六百九十一章 瘟疫爆发第四百七十九章 第二次接触第四百一十六章 拜访李老第三百一十三章 原来是他第九百五十二章第五百七十二章 暗箭难防第八百三十二章第六百三十四章 国公反目第九百六十三章第四百七十章 语嫣赠药第一百零六章 萧森发难第八百八十七章第三百八十五章 图穷匕见第九百零六章第一百五十三章 征服李老第八百六十章第七百二十九章 中信遇险第四百八十八章 风起云动第七百四十五章 云南势变第六百九十九章 陆凉卫至第二百五十七章 冲锋陷阵第三百零四章 降服李山第八百四十九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十万抽奖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中诊治第四百八十七章 各方疑惑第八百五十章第二十五章 学堂开班(一)第七百四十六章 宜良激战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宴乡邻第三百六十七章 祖孙相见第九百四十二章第八百章 中信回京第四百零三章 再品菜肴第八百九十三章第九百一十七章第三百五十三章 两个奇葩第四百九十七章 中信划策第八百九十四章第七百零五章 阴谋再现第四百八十章 尘埃落定第七百三十七章 各方动向第七百四十八章 准备南下第一百零四章 一题三诗第六百四十二章 南疆局势第二百八十九章 开始作画第八十六章 中信使坏第二百四十六章 解释始末第一百七十七章 踏上归途第四百四十三章 倚红楼反击第二百七十八章 唇枪舌剑第七百四十三章第五百六十七章 策试放榜第五百三十六章 各方琐事第六百九十章 船头惊变第九章 学堂招生(一)第九百二十三章第六百三十一章 忽悠王尊者第五百一十四章 算计中信第三百三十七章 训斥二老第四十三章 暗流涌动第七百八十九章 接应布置第九百九十章第三百二十八章 启程返乡第四百零三章 再品菜肴第五百六十二章 家乡来信第一百七十一章 中信用刑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汉崩溃第四百章 谋划有变第四百零八章 泼皮生事七百七十四章 搅动局势第六百八十七章 骇人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