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0111三江源

与甘纯和蔡葵说了一会话后,范二便将他们留在了衙前小广场。

到底还是因为他们装束整齐,他实是不便将他们领入政府工作人员的办事机构。

返回衙门之后,范二和甘绦等人各自回房换上出行的衣服。

范二再次回到前院时,却见此行的向导范中规,正在正大厅前的一颗柚子树下走来走去,仿佛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范中规看到范二出现时,便急步走了过来,有些扭捏地叫了一声“二公子”。

“你怎么?咱们什么时候去三江源?”范二见他神色有异,便盯着他问道。

“甘家大郎他们也要跟着您一起去吗?”范中规就像没听到范二的问题似的,自顾自地问了起来。

范二点点头,“是啊,他们十个人都跟着我一起。”

范中规皱了皱眉,颓然道,“那我准备的船装不下这么多人。”

范二不由哑然失笑,其实在他得知三江源离豫章城只有五六里地时,便没想过要坐船而去,毕竟码头不在衙门门口,上船下船的实在不便。

最重要的是,范二对水现在还有着天然的恐惧,坐小船前往就算了吧。

得知范中规是为给自己安排坐船还是坐车发愁时,范二不由笑道,“那咱们就走路好了,反正也没有多远。”

范中规点点头,“倒是是小人考虑不周了,其实现在乘船前往三江源的话,需要拐一个大弯才能进入碧溪湖中,这一个大弯就要多走四五里路;而现在碧溪湖的水位降了下去,咱们可以直接穿湖而过,一来一去,可以省一半的路程呢。”

“那你还犹豫什么?咱们就坐车了.......”

“听说二公子还要带着金枝和小莫一起,要不然小的现在就出去租一辆车?”

“得了,咱还是早点出发吧。”范二想着只是几里路的事,倒是毫不在意怎么去,但内心里是给了这个范中规一个“不靠谱”的评价了。

一时周如海驾车出来,范二便让金枝和小莫坐了上去,他则与甘绦跟在车后,阿仁和范中规走在车前。

汇合了甘绦、蔡葵等人之后,范二等人便出了郡衙,而后往豫章城的西城门昌门而去。

豫章城有两个城门,一为昌门,一为皋门。

皋门是水门,豫章城的东湖出了水门之外便形成了东水,这条东水以东湖为源头,由东向西注入江州最大的河流赣水中。

而赣水的源头则是彭泽湖,它的流向为由北向南。

范二的船队当日便是由彭泽湖进入赣水,再沿着东水逆流,由此进入豫章城的皋门。

这样的行船路线,算是多绕了一个半个圈子,范二当日所走的冤枉路没有一百里也有八十里。

而三江源便夹在赣水和东水之间,可要是从豫章城到三江源的话,还是要经过一个碧溪湖。

旱季时,碧溪湖和豫章城的距离有五里多;夏季来临时,当碧溪湖涨水之后,它与豫章城的距离就不到四里了。

在豫章城和碧溪湖间之间,除了东水之外便再无其他的水流。

范二行走在这条黄泥土路上时,入眼的是两边的旱地,以及层峦起伏的土坡,坡上无数的灌木丛已经冒出了新绿。

偶尔有几只鸟儿无声地飞过,它们的嘴里似乎正衔着准备筑巢用的干草。

走了大约半个时辰,范二等人终于到了碧溪湖。

此时的碧溪湖应该算是最弱小的时候,但与豫章城的东湖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江源正好在碧溪湖的西岸,所以范二等人开始沿着湖床往北走,又绕了两三里地才算是到了他们的目的地。

三江源以三江而闻名,此地的地貌更像是一个盆地。

三江源西面是高山,此地地势最高,三江由西山而出,在山脚汇于一处后便一直往东流向碧溪湖,其路程大约有五六里。

南北两侧相距三四里,皆为层峦起伏的丘陵。

在范宁任职豫章郡守以前,三江源的良田不过一两千亩而已,方圆十里内也只有东北方位有一个名为芦花村的小村庄。

范宁到了豫章之后,一眼便看上了三江源的发展前景,而后就以官田的名义占据了这里的两千亩良田,又以郡守的身份庇护了芦花村的四十余户人家。

从那以后,芦花村的农夫分到的田就交回了官府,他们所种的田则由范宁来提供;他们只需要交给范宁很少的租金,但他们在农忙时必须先帮范宁抢种抢收。

受到范宁庇护后,这些佃农需要交纳的租金,相比于朝廷收的税可以说是云泥之别,更重要的是他们连其他苛捐杂税都可免除了。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特色,他们宁愿一无所有,也要选择让大族来庇护。

将这些人组织起来之后,三江源一带就相当于是形成了后世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范宁的统一管理下,他们又开发出了一千多亩良田。

能够庇护什么人,能够庇护多少人,其实是有朝廷定例。

可在这个坑爹的时代,名教尚且无人在乎,更何况朝廷定例?范宁的职权范围虽只能庇护十户人家,他却敢暗度陈仓地将这个数字扩大十倍。

不仅范宁如此,江左的四大家族以下成百上千的家族无不如此。

大族庇护平民,平民就可正大光明地逃税漏税了,国库的税收理所当然会减少;所以扩大庇护规模的行为,实际上是挖江左朝廷的墙角,这也皇室最不愿意看到举动之一。

可朝廷的实力实在太弱了,皇室就算看到大族如此动作,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种潜规则在士族间是半公开化的,但若是有人将某个小族这样的所为写成弹劾的话,皇室大概不会错过杀鸡儆猴的机会。

听说范宁庇护了整个芦花村的四十余户人家之后,范二顿时就有种吃下苍蝇的错觉。

这事要是被人捅出去,范宁肯定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从芦花村村民选择做佃农而不做农夫来看,现在很像“苛政猛于虎”的时代,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芦花村村民很会审时度势。

当范二等人由碧溪湖拐入芦花村后,很快就引来了四五个在村边巡逻的部曲;他们还以为范二一行是来找事的,直到他们看清了走在前面的范中规。

范中规郑重其事地将范二介绍给他们,又解释道,“他们共有四十余人,驻扎在西面。”

这些部曲多半是芦花村的青壮,也有从丹阳跟着范宁来此的。

范宁只养四十余部曲看家护院,并不算过分。

范二想着自己的甘蔗大概还得靠芦花村的人来种,所以并不敢摆出公子的姿态,反倒是折节下交,与这些部曲天南海北地攀谈起来。

范二聊得更多的还是咨询三江源往年的天气,又问起了部曲营地的状况。

范二的甘蔗相当于是他的希望了,他当然不能种下去就了事,如果有可能的话,他是希望派人来看守的。

这样的话,原本驻扎在这里的部曲心理会不会有别的想法呢?或者说,范宁的部曲和范二的人会不会发生矛盾呢?

如果能够将自己的投资交给范宁的部曲看守,显然是最好的结果。

理论上,范二是希望能够和他们打好关系的。

可是其他人又哪能猜知,范二这样年纪轻轻就有这复杂的心思?他们只是觉得这个范公子很好相处,特别平易近人。

聊了一阵后,众人也大抵算是歇息了过来,范中规则提议先去选田,范二自是没有异议。

其实种植甘蔗的条件并没有种植水稻这么苛刻,范二实际上可以选择,在芦花村周围的任何一个地方种植甘蔗。

除了水源这个最大的问题之外,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就是运输问题了。

种甘蔗需要将甘蔗种子从苏园运过来,收甘蔗时,则需要将甘蔗运到加工成蔗糖的地方......

运输的成本,是每一个买卖人都应该着重考虑的成本之一。

甘纯和蔡葵这会低声讨论的,也是如何将甘蔗种子运来这里播种的细节问题。

范二只听了几句,就笑着说道,“这个问题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讨论的,将种子从苏园运到碧溪湖没有问题,从碧溪湖沿着这条江运到上游也不是事儿。”

这条江,就是三江汇于一江的那一条江了。

这条江现在的水面并不算高,范二从吴郡买来的那些中型船,现在想进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载重一两千斤的小型船只逆流而上是无任何压力。

两人听了范二的说法之后,都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这也是他们的讨论结果。

范中规遂问道,“那二公子的意思是?”

范二笑了笑,一指前方到,“我的意思是,咱们继续往前走走吧。”

下游交通便利,但秋天的时候却不一定能保证有充足的水源;上游水源充足,却因为地势落差的原因而无法行舟.......

关键是范二等人离开芦花村已有三四里地了,这一带根本就不是水田而是旱地啊。

这儿别说种甘蔗了,就算是种麻都够呛!

正文_0137你这磨人的小妖精,嘴上说不要正文_0192釜底抽薪之策正文_0101军细柳正文_0296沈氏兄弟的表现正文_0277增兵计划正文_0154截发留宾正文_0354大军集结正文_0131选修课和必修课正文_0098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正文_0337守株待兔正文_0251箭神甘绦正文_0189卫队长正文_0390兵围广固正文_0273新局势正文_0369与后秦建交的可行性正文_0183早点铺里的小道消息正文_0446北魏作战计划正文_0118真正的吃货正文_0400拓跋珪之死正文_0219坏消息和好消息正文_0016碎尸案正文_0019你哒哒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正文_0184运筹于帷幄正文_0263夜袭武昌正文_0335陷阱正文_0285人生贵得适意尔正文_0149范二的术算课正文_0005战斗吧!少年正文_0144晴天正文_0346炸弹的初次亮相正文_0408碾压式攻击正文_0041升级榨汁机的技术壁垒正文_0436三交口正文_0277增兵计划正文_0005战斗吧!少年正文_0262孙恩的布局正文_0318米贼的堡垒正文_0431临阵倒戈正文_0131选修课和必修课正文_0173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正文_0187甘纯大战冉小贱正文_0140阿仁的冰淇淋正文_0074北固山下正文_0379谢氏庄园正文_0399水深火热的北魏朝堂正文_0166一炮而红正文_0060阿基米德定律正文_0119小马过河正文_0182兵制正文_0172倾国倾城第一人正文_0359入主荆州正文_0443尾随而至正文_0350豫章雷氏的覆灭正文_0083分工正文_0123水泥的进一步试验正文_0419定城伏击战正文_0232囊萤映雪正文_0362三权分立正文_0057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正文_0402五路大军正文_0132点石成冰正文_0024酒席间的暗战正文_0406火烧邱小云正文_0127有钱就是任性正文_0109蔡葵的正式加入正文_0024酒席间的暗战正文_0099炒颜料吃正文_0021天师道令符正文_0111三江源正文_0255投石车大战正文_0400拓跋珪之死正文_0400拓跋珪之死正文_0288偷菜的少年正文_0281那些青葱岁月正文_0162拍卖会正文_0069第一桶金正文_0165《庐山图》正文_0168拍卖会的额外收入正文_0235十国并立正文_0266惊弓之鸟正文_0147付诸洪乔正文_0347铩羽而归正文_0288偷菜的少年正文_0032偶遇一只野生“思密达”正文_0115野猪烧烤主题派对正文_0034完成制糖第一步正文_0091不完整的君子六艺正文_0263夜袭武昌正文_0034完成制糖第一步正文_0288偷菜的少年正文_0377刘牢之之死正文_0057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正文_0453称帝迁都正文_0058欺诈者雷恩加尔正文_0066我见犹怜正文_0007袁山松的深情厚意正文_0374风云再起正文_0025谢灵运的猫叫声正文_0110不差钱正文_0182兵制
正文_0137你这磨人的小妖精,嘴上说不要正文_0192釜底抽薪之策正文_0101军细柳正文_0296沈氏兄弟的表现正文_0277增兵计划正文_0154截发留宾正文_0354大军集结正文_0131选修课和必修课正文_0098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正文_0337守株待兔正文_0251箭神甘绦正文_0189卫队长正文_0390兵围广固正文_0273新局势正文_0369与后秦建交的可行性正文_0183早点铺里的小道消息正文_0446北魏作战计划正文_0118真正的吃货正文_0400拓跋珪之死正文_0219坏消息和好消息正文_0016碎尸案正文_0019你哒哒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正文_0184运筹于帷幄正文_0263夜袭武昌正文_0335陷阱正文_0285人生贵得适意尔正文_0149范二的术算课正文_0005战斗吧!少年正文_0144晴天正文_0346炸弹的初次亮相正文_0408碾压式攻击正文_0041升级榨汁机的技术壁垒正文_0436三交口正文_0277增兵计划正文_0005战斗吧!少年正文_0262孙恩的布局正文_0318米贼的堡垒正文_0431临阵倒戈正文_0131选修课和必修课正文_0173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正文_0187甘纯大战冉小贱正文_0140阿仁的冰淇淋正文_0074北固山下正文_0379谢氏庄园正文_0399水深火热的北魏朝堂正文_0166一炮而红正文_0060阿基米德定律正文_0119小马过河正文_0182兵制正文_0172倾国倾城第一人正文_0359入主荆州正文_0443尾随而至正文_0350豫章雷氏的覆灭正文_0083分工正文_0123水泥的进一步试验正文_0419定城伏击战正文_0232囊萤映雪正文_0362三权分立正文_0057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正文_0402五路大军正文_0132点石成冰正文_0024酒席间的暗战正文_0406火烧邱小云正文_0127有钱就是任性正文_0109蔡葵的正式加入正文_0024酒席间的暗战正文_0099炒颜料吃正文_0021天师道令符正文_0111三江源正文_0255投石车大战正文_0400拓跋珪之死正文_0400拓跋珪之死正文_0288偷菜的少年正文_0281那些青葱岁月正文_0162拍卖会正文_0069第一桶金正文_0165《庐山图》正文_0168拍卖会的额外收入正文_0235十国并立正文_0266惊弓之鸟正文_0147付诸洪乔正文_0347铩羽而归正文_0288偷菜的少年正文_0032偶遇一只野生“思密达”正文_0115野猪烧烤主题派对正文_0034完成制糖第一步正文_0091不完整的君子六艺正文_0263夜袭武昌正文_0034完成制糖第一步正文_0288偷菜的少年正文_0377刘牢之之死正文_0057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正文_0453称帝迁都正文_0058欺诈者雷恩加尔正文_0066我见犹怜正文_0007袁山松的深情厚意正文_0374风云再起正文_0025谢灵运的猫叫声正文_0110不差钱正文_0182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