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0217试试旁边那棵歪脖子树

庾楷出自颍川庾氏,他的祖父是征西将军庾亮,他的父亲是会稽内史庾羲,他在就任豫州刺史之前的职务是侍中,他接的是兄长庾淮的班。

颍川庾氏是江左四大家族之一,是继琅琊王氏之后,与司马氏共天下的第二个家族。

庾氏在江左之兴,是从庾楷的祖父庾亮开始的。

庾亮字元规,他是一个仪表出众、稳重严肃、不轻举止的人,他年近十六岁时便受到了东海王司马的征辟,但他并没有响应。

他之所以年纪轻轻就被征辟,当然不是因为他长相出众、有才华,而是因为他的妹妹庾文君受聘于元帝司马睿之子司马绍,当时的元帝还只是征东大将军。

司马绍继位后,庾文君便被成了皇后,庾氏由此成了外戚。

为了制约王导,司马绍遂拜庾亮为中书监,并由此开始将剪出大族势力的工作提上了日程,这让琅琊王氏的人开始警惕起来,并导致了进入东晋后的第一次叛乱,——王敦之乱。

平定了王敦之乱后,司马绍却于次年因病辞世,时年二十七岁。

庾文君由此进阶为太后,还是可以垂帘听政的太后。

于是小皇帝的舅舅庾亮开始排除异已,欲要总揽大权。

而在王敦之乱后,琅琊王氏已经丢掉了军权,所以身为三朝元老的王导此时也只能时常称病不朝,以避庾亮的锋芒。

独揽大权之后,庾亮便开始了对皇族司马氏的大清洗,以及对琅琊王氏的排挤。

庾亮的独断专行很快就激起了变故,随后便引起了苏峻和祖约的叛乱。

叛乱平息之后,庾亮引咎出都,以豫州刺史屯驻芜湖,企图就近控制朝政以达到与王导相持的目的。

平心而论,与琅邪王氏合作,巩固琅邪王氏首创的门阀政治的是颖川庾氏;结束“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使琅邪王氏转衰的是颖川庾氏;使江、荆、梁牢固地连为一气,并取得襄阳以巩固荆州,为桓温的崛起创造条件的,也是颖川庾氏。

庾氏取代王氏,并未改变门阀政治格局,只是用庾与马共天下代替“王与马共天下”而已;颖川庾氏势力的积累,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但是它的衰坠却发生得非常急骤,而且此后的家族地位,也不能比齐王、谢。

庾亮起自外戚,无功晋室,所以朝廷内外对庾氏是很看不起的;由此也不难理解,司马道子从庾楷碗中夹肉,甚至都懒得跟他打一声招呼了。

庾楷认为自己被司马道子无视了,所以很不爽地写了一个反对的奏章,可这个奏章却像后燕皇帝慕容宝送给后秦皇帝姚兴的求援信一样,他们没有收到任何的回应。

受到司马道子的一次又一次的无视,庾楷当时就怒了,——老子何必要在你这一棵歪脖子树上吊死?反正旁边还有一棵呢!

庾楷第一时间想到了王恭,而后就派他的儿子庾鸿为使去了京口。

见到王恭之后,庾鸿便开门见山地说道,“如今的司马休之、司马尚之兄弟专权,他们比王国宝、王绪做得更过分!他们以朝廷的名义削藩,现在还只是豫州,可豫州之后又是哪儿呢?明公,咱们最好趁现在他们的计划尚未完善,早做打算啊。”

王恭也一直在关注着朝廷的动向,之前还抱着看“狗咬狗”的心态,对待司马道子划豫州之地到江州的,可现在却有了新的想法;去年只以北府军和荆州军的力量,就可以把司马道子逼得弃车保帅,更何况如今多了一个豫章呢?

此消彼长之下,朝廷有什么能耐阻止外藩的围攻呢?

王恭理所当然地想到了最好的结果,答应了庾楷的出兵要求后,便急不可耐地派人去通知荆州的殷中堪和桓玄。

经过上次的成功兵谏之后,桓玄一回到南郡,便迫不及待地向司马道子提出了想去广州任职的请求;司马道子原本也想分化殷中堪和桓玄的联盟,所以顺水推舟地将他任命为广州此时,都督交州和广州的军事。

桓玄原本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远行的,可接到京口的来信后,他便兴奋了起来,第一时间赶去了荆州刺史府;殷中堪和桓玄都是从上次兵谏中尝到甜头的人,他们也早就想继续来一次,王恭的要求可谓是正中下怀了。

两人共推王恭为盟主,又与之约定了一起进京铲除奸佞的时间,随后便开始厉兵秣马。

殷仲堪的回信是从陆路取道豫州,由庾楷的人转交到王恭手上的,但由于荆州这些天一直下雨的缘故,书信上的字迹显得有些模糊。

王恭无法从模糊的字迹上认出这是殷中堪的笔记,所以认为这封信是庾楷伪造的,又想到上次的兵谏之后,他便做出了提前出兵的决定。

去年出兵实在是太顺利了,只需要北府军就可以拿下京师了嘛,殷中堪他们来不来又有什么关系呢?

王恭此时是充满自信的,但自信有时候也会转化为自大。

司马道子听说庾楷倒戈,这才意识到他对自己的重要,遂写信赶忙派人去劝他回心转意,“当初你我恩同骨肉,曾一起在帐中喝过酒,一起结下互不背叛的誓言,彼此间何其亲密!而如今你舍弃故友另结新援,难道忘了王恭当日对你的羞辱?纵然你肯屈身事他,可他大权在握时,难免不会将你当成反复无常的小人,又怎么可能信任你?身首都难保,又谈什么荣华富贵!”

庾楷回信说,“当初王恭带兵入京参加先帝的葬礼,王爷您可是束手无策,几乎要坐以待毙啊。要不是我发现情况紧急,提前率军抵达京城,王恭怕是那次就开始作乱了吧。上次王恭发动的兵谏,我也早有准备,只能您一声命令的。我自问没有对不起您的地方,可您呢?因为害怕王恭而杀了王国宝和王绪,从那之后,还有谁肯为您效力?我庾楷可不想学王国宝,把全家一百多口人送给别人去屠杀!”

司马道子接到庾楷的拒绝后,便知事情已无法挽回,只得下令全国戒严。

司马元显对司马道子道,“这就是您上次姑息纵容的结果啊!如果这次再趁了他们的心意,那他们下一步的目标就是您了!”

司马道子已经吓得六神无主,不知如何是好,索性一头扎进东府城,拼命借酒消愁。

司马元显在西洲城设立临时指挥所,命卫将军王珣、右将军谢琰带兵征讨王恭,命司马尚之带兵攻打庾楷。

从此东府城门可罗雀,而西洲城开始车水马龙。

此时殷中堪也已集结好军队,以杨佺期兄弟率舟师五千为前锋,桓玄为第二队,自己率兵两万接应,三路兵马相继顺流东下。

可王恭的身边却响起了刘牢之的反对声,“您是朝廷的国舅,会稽王是天子的叔父。会稽王秉政以来,并没有得罪将军,前不久还为您杀了他宠爱的王国宝和王绪,又将王廞的阴谋告诉了您。他对您的尊敬,已经足够多了。朝堂上最近的人事调动虽不能说是尽善尽美,可也算是差强人意;而且他割的是豫州庾楷的地,您有什么损失呢?晋阳清君侧的战事,岂可反复发动呢?”

王恭自认为是名士,他对刘牢之这种“兵家子”提出的意见是不可能在意的;刘牢之对王恭这位顶头上司,也是颇不服气的。

刘牢之的官位,是靠为立下汗马功劳拼来的,其间的每一步升迁,都对应着一段流血流汗、搏命厮杀的历史。

放眼整个大晋,现在还有谁论战功比得过刘牢之?

刘牢之对王恭的一番话,可谓刻薄已极。

其言下之意是,——朝廷人事任命是你该过问的吗?你以为你是哪根葱啊?

王恭向来胸怀坦荡,当然不可能听得出刘牢之的潜台词了,所以依然故我,还高调地上表谴责司马尚之兄弟和王愉的罪责,要求朝廷允许自己讨伐他们。

刘牢之所以说出这番话,是有底气的,因为此前司马元显的秘使已拜会了他。

这个秘使就是庐江太守高素,他出身北府军,同时也是刘牢之的老朋友,他带来了司马元显的承诺,——你只要造王恭的反,他的官职你来干。

这个重诺也只有年青无畏的司马元显才敢发,因为在门阀士族秉政的东晋,下等士族、寒门是不可能成为方面大员。

谢安就曾说过,“刘牢之,不可独任。”

东晋的历史上,出身寒门的大将似乎也只有陶侃一人而已。

司马元显看到的是眼前利益,只要干掉王恭,什么都成;至于以后如何发展,管不了那么多。

刘牢之不由得怦然心动,便与儿子刘敬宣商议此事,后者也表示赞同,而且听命于中央总比听命于王恭更名正言顺。

可这世上哪有不透风的裤子?

刘牢之密会高素的事,还是被王恭的参军何澹之探到了风声,于是王恭也很快得到了这个消息。

正文_0134先做私活正文_0100苏园正文_0041升级榨汁机的技术壁垒正文_0420灭亡后秦正文_0349庾楷和王愉的失策正文_0085顾恺之的乱入正文_0292赶赴海盐正文_0233柏肆之战正文_0189卫队长正文_0432四军混战正文_0188一场闹剧正文_0003破坏约战的正确打开方式正文_0122你也配姓赵?正文_0316第四次登陆正文_0299孙恩的真正目标是京城正文_0174暗流涌动正文_0139我来教你做菜正文_0444入主契吴城正文_0217试试旁边那棵歪脖子树正文_0257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正文_0409新罗王正文_0063上门求辱正文_0363柴壁之战正文_0083分工正文_0182兵制正文_0260黎民军正文_0361中国梦正文_0185山雨欲来风满楼正文_0216厚此薄彼的尴尬正文_0182兵制正文_0092士族公敌正文_0077进击的混血儿正文_0040主公正文_0422鸠摩罗什正文_0431临阵倒戈正文_0063上门求辱正文_0415背水一战正文_0068世界上最好的糖正文_0258桓玄必须死!正文_0101军细柳正文_0020一剑杀马正文_0129达者为先正文_0011还有谁可救范宁?正文_0180再摆鸿门宴正文_0192釜底抽薪之策正文_0158莫比乌斯环和克莱因瓶正文_0300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正文_0201梅岭的战略性地位正文_0022传说中的司马道子正文_0173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正文_0297孙恩的橄榄枝正文_0388沼泽地正文_0254全军覆没正文_0115野猪烧烤主题派对正文_0052江山大一统正文_0396秘密潜回京城正文_0053坑爹的打油诗正文_0096孺子路正文_0194从天堂到地狱正文_0223天花正文_0025谢灵运的猫叫声正文_0233柏肆之战正文_0095范宁的田产正文_0081报账正文_0017舍粥少女正文_0104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正文_0044公主之野望正文_0453称帝迁都正文_0192釜底抽薪之策正文_0315读书与男女之事正文_0011还有谁可救范宁?正文_0447三山正文_0402五路大军正文_0148囫囵吞枣正文_0331妍皮不裹痴骨正文_0291势在必行正文_0278东下吴郡正文_0235十国并立正文_0085顾恺之的乱入正文_0135术算世家正文_0132点石成冰正文_0417杀入关中正文_0011还有谁可救范宁?正文_0363柴壁之战正文_0123水泥的进一步试验正文_0401目标:洛阳!正文_0305如何处置俘虏?正文_0380公主受伤了正文_0036点石成金正文_0026让国民活得有尊严正文_0262孙恩的布局正文_0400拓跋珪之死正文_0061双喜临门正文_0195尔虞我诈正文_0050扯淡扯到蛋了(第二更)正文_0363柴壁之战正文_0060阿基米德定律正文_0103建军思路正文_0256小人的巅峰造极之境正文_0234过把瘾就死
正文_0134先做私活正文_0100苏园正文_0041升级榨汁机的技术壁垒正文_0420灭亡后秦正文_0349庾楷和王愉的失策正文_0085顾恺之的乱入正文_0292赶赴海盐正文_0233柏肆之战正文_0189卫队长正文_0432四军混战正文_0188一场闹剧正文_0003破坏约战的正确打开方式正文_0122你也配姓赵?正文_0316第四次登陆正文_0299孙恩的真正目标是京城正文_0174暗流涌动正文_0139我来教你做菜正文_0444入主契吴城正文_0217试试旁边那棵歪脖子树正文_0257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正文_0409新罗王正文_0063上门求辱正文_0363柴壁之战正文_0083分工正文_0182兵制正文_0260黎民军正文_0361中国梦正文_0185山雨欲来风满楼正文_0216厚此薄彼的尴尬正文_0182兵制正文_0092士族公敌正文_0077进击的混血儿正文_0040主公正文_0422鸠摩罗什正文_0431临阵倒戈正文_0063上门求辱正文_0415背水一战正文_0068世界上最好的糖正文_0258桓玄必须死!正文_0101军细柳正文_0020一剑杀马正文_0129达者为先正文_0011还有谁可救范宁?正文_0180再摆鸿门宴正文_0192釜底抽薪之策正文_0158莫比乌斯环和克莱因瓶正文_0300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正文_0201梅岭的战略性地位正文_0022传说中的司马道子正文_0173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正文_0297孙恩的橄榄枝正文_0388沼泽地正文_0254全军覆没正文_0115野猪烧烤主题派对正文_0052江山大一统正文_0396秘密潜回京城正文_0053坑爹的打油诗正文_0096孺子路正文_0194从天堂到地狱正文_0223天花正文_0025谢灵运的猫叫声正文_0233柏肆之战正文_0095范宁的田产正文_0081报账正文_0017舍粥少女正文_0104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正文_0044公主之野望正文_0453称帝迁都正文_0192釜底抽薪之策正文_0315读书与男女之事正文_0011还有谁可救范宁?正文_0447三山正文_0402五路大军正文_0148囫囵吞枣正文_0331妍皮不裹痴骨正文_0291势在必行正文_0278东下吴郡正文_0235十国并立正文_0085顾恺之的乱入正文_0135术算世家正文_0132点石成冰正文_0417杀入关中正文_0011还有谁可救范宁?正文_0363柴壁之战正文_0123水泥的进一步试验正文_0401目标:洛阳!正文_0305如何处置俘虏?正文_0380公主受伤了正文_0036点石成金正文_0026让国民活得有尊严正文_0262孙恩的布局正文_0400拓跋珪之死正文_0061双喜临门正文_0195尔虞我诈正文_0050扯淡扯到蛋了(第二更)正文_0363柴壁之战正文_0060阿基米德定律正文_0103建军思路正文_0256小人的巅峰造极之境正文_0234过把瘾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