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万难唯钱,君臣苦乐

冬天是一个多雪的季节,而今年京城的雪显得格外的大。

滋滋……

正值中午时分,一众重臣乘坐轿子踏雪而来。由于地面的雪来不及清理,靴子踩在上面挤掉里面的空气,故而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常凤率领金吾卫顶着风雪严守西苑门,看到这帮重臣纷纷聚集而来,却是知道今天召开隆重的财政会议。

“瑞雪兆丰年,好雪!”

户部尚书李嗣显得苍老了一些,抬头顾不得一片雪花落在眼睫毛上,望着从天空飘下来的鹅毛大雪由衷地发出一声感慨。

不论是帝国的财政,还是普通百姓的吃穿用度,而今的大明太需要一个丰年了。

尽管现在越来越多的声音称呼皇帝为暴君,只是帝国暴虐的对象始终是为富不仁的富绅豪强,帝国对普通的民众执行的是仁政。

若是能够迎来一个丰年,那么朝廷不仅有着更多的财政收入,而且亦能得到足够的生产力来兴修水利和开发建州。

只需要熬过这前期的苦日子,那么大明王朝必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强国,更是能够从周围攫取资源发展己身。

“这雪可不许再这般下了,船厂那边的工期一旦耽搁,陛下怪罪下来工部就担待不起了!”工部尚书贾俊同样身穿厚实的裘衣而来,却是小声地抗议。

自从大明在吕宋岛发现五座金矿得到证实后,皇帝对太祖托梦更是深信不疑,在大洋的彼岸必定存在高产的玉米、红薯和土豆。

现在皇家造船厂已经启动打造致远宝船的计划,由致远宝船横渡东海,派遣使者将生长在大洋彼岸的高产农作物种子带回来。

虽然他不是户部尚书,但亦是清楚高产种子的价值。一旦真存在高产的农作物,那么价值要远胜于吕宋金矿,大明百姓便可以过上真正的丰衣足食的日子。

只是这场雪这般继续下,不仅影响致远宝船下水的时间,而且还会严重影响致远宝船的造船进度。

户部尚书李嗣知道贾俊所统领工部的难处,而且接下来天气如何取决于苍天,故而仅是瞥了一眼贾俊。

由于身份不同,所以立场不同,但他们终究是希望帝国能够变得越来越富强。

轿子陆续到达,只是轿子都在离西苑门十多米处停下,那帮后面到达的官员纷纷进行见礼。

“李尚书,请清查一下人数吧!”

次辅刘吉现在老老实实扮演辅政者的角色,看到六部的重要人员已经来得差不多,便淡淡地提醒吏部尚书李裕。

李裕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已经坐了四年的时间,而且吏部尚书的位置越来越稳固,浑身越来越有大领导的气质。

六部共计十八位重臣,而都察院左都御史王越是过来监察,只是工部两位侍郎和户部左侍郎都不在京城,所以共计人数是十七人。

李裕清查完人员后,便对刘吉进行汇报道:“次辅大人,除了元辅大人外,其他人员均已经到齐!”

万安终究年事已高,特别遇到冬天更是毛病不断。

前段时间突然腹部绞痛而无法下床,皇帝派御医为万安诊治,只是身体才好没两天,却是又染上风寒之症,致使又卧床数日。

弘治帝对万安可谓是宽宏,不仅派遣太医诊治,而且还恩准万安的病假,更是时常派人关心病情。

现在万安没有到来,很可能是因病而不能到场了。

咳咳……

正是这时,一顶轿子从南边匆匆而来,轿中人发出一阵激烈的咳嗽声。

“下官拜见元辅大人!”次辅刘吉等人面对从轿中走出的佝偻的老者,当即恭恭敬敬地见礼。

万安经过一场场病疼后,虽然总能有惊无险般度过,但整个人显得老态龙钟,跟那日在奉天门广场狂奔的那道身影是判若两人。

咳咳……

万安的手枯瘦如柴,在儿子万翼的搀扶走出轿中,忍不住又发出几声咳嗽,对行礼的重臣轻轻地摆了摆手。 шшш ¸тт kΛn ¸¢Ο

“爹,要不您还是告个假吧!”万翼感受到老父亲身体微微颤抖,又忍不住出声劝阻道。

万安的表情虽然僵化,但眼睛仍旧犀利,却是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这才递给刘吉一个眼神。

刘吉跟万安已经共事多年,自然知晓万安的意思,便对在场的重臣道:“咱们跟随元辅大人一起进去吧!”

吏部尚书李裕和工部尚书贾俊默默地交换一个眼色,没有想到万安病重仍旧坚持前来,单是这个举动便值得他们尊敬。

“老不死,我看你能撑多久!”刑部尚书何乔新看着万安步履蹒跚的身影,却是恨恨地道。

虽然万安亦是词臣,但并不是清流官员,而是通过献媚的方式上位,故而遭到他们正直官员的唾弃。

而今来到弘治朝后,万安这个媚臣更是极力巴结暴君弘治,已经成为大明建朝以来的最大奸臣。

正是如此,他们都希望万安和刘棉花都死掉,从而换上真正的清流官员统领他们恢复周礼开创盛世。

咦?

王越并不是最高会议的参与者,而是一直充当旁观者的角色,却是注意到刑部尚书何乔新恶毒的目光,顿时有所警惕地盯着此人。

最高会议的地点仍旧安排在御书房,而今地暖已经开始运作。

众重臣来到这里后,由于身上都落了雪毛,所以纷纷脱掉身上的裘衣。

他们身上的裘衣是去年大明收复建州之时,弘治在处置战利品之时,特意对他们的一项赏赐。

虽然他们的财力买一件裘衣不在话下,但身穿自己购置的裘衣过于惹人眼,只是皇帝赏赐之物自然另当别论了。

正是如此,他们对身上的裘衣格外的重视,先是将裘衣小心地挂在外面,而后走进了温暖如春般的御书房。

他们可以说是这里的常客,而今更是享受了地暖,浑身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畅。

大家已经习惯于这种议事模式,跟以前的模式相比,现在的决策更加的高效和快捷,特别各个部门间的合作显得亲密无间。

二十一把椅子早已经准备妥当,前来的官员在见礼后,便按自己的衙门和官职入座。“开始吧!”

朱祐樘在阁楼上静静地品着香茗,看到内部和六部官员到齐后,便淡淡地开口。

财政会议最重要自然是钱,虽然今年大明朝廷收入得到很大的提升,但奈何开支同样庞大。

跟很多人所想的不一样,以为只要封建王朝能够做到政治清明,便可以开创周朝盛世。

只是社会生产力摆在这里,社会财富体量亦不可能用之不尽。且不说不可能做到将所有的富绅榨干,哪怕真能将所有社会财富归到朝廷重新分配,其实亦不过能过几年的好日子。

正是如此,现在大明想要真正的强盛,仅仅从官绅阶层那里要回一些社会财富仍旧不够,最重要还是社会生产力的提升。

阁楼上下,已经算是两个等级。

郭镛手持佛尘站在下面,得到信号便操着特有的腔调道:“诸位大人,此次是明年的财政会议,在户部说明今年的财政详情后,大家便要畅所欲言了!”

虽然大家早已经大概知晓户部是捉襟见肘,但并不知晓具体的数目,所以纷纷扭头望向李嗣。

李嗣的屁股却是没有动,而是轻轻咳嗽一声。

户部右侍郎吴裕已经早有准备,当即将国家各个经济数据进行公布,只是脸上并无半点喜色。

“奢靡税只有两百五十万两?”

“少是少了点,但总归是一笔重要的进项了!”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咱们的开支项过大,完全顶不住啊!”

……

礼部尚书徐琼等官员听到朝廷的财政开支明细后,却是没有半点喜色,反而显得忧心忡忡起来。

自从弘治帝登基以来,整顿盐政、清丈田亩、查抄大明第一贪和推出奢靡税等,无不增加财政收入。

只是正如一些人所感慨的那般,现在最大的症结是朝廷的开支太大,以致又陷入财政赤字的困境中。

阁楼上的朱祐樘默默地喝了一口茶,亦是暗叹一声,同样意识到最大的财政问题其实是开支过大了。

不过大明王朝现在的弊病丛生,民众的生活质量必定持续下滑。若是什么事都不做,哪怕没有建州女真,亦会有其他势力推翻腐朽的王朝。

正是如此,虽然他无意于改变政治制度,但要打造一个最强盛的王朝,甚至成为唯一一统全球的暴君。

“咱们财政开支虽然很多,但哪一项不是功在千秋之举,又有哪一项是能够终止的?”户部尚书李裕将这些声音听在耳中,当即发出灵魂拷问。

由于种种的因素,现在朝廷的财政开支确实很高,但每一项开支都不是头脑发热的结果,而是经过他们深思熟虑的决策。

治理黄河,这关系到民生水利工程,更是河南、河北和山东三省百姓的生计,所以根本不可能叫停。

开发建州,既是百万灾民的生存的希望,亦是关系到大明京城粮食安全保障的东北粮仓计划,更是没有理由叫停。

强军计划,这是大明王朝强盛的基石,既保障大明的领土和边民的安全,亦是为大明走出去保驾护航,所以同样不能喊停。

致远宝船,这看似最不重要的项目,但却是大明真正走向强盛的有力保障,通过推广种植高产农作物使更多百姓解除土地束缚。

大明精耕细作已经长达数千年,很多种植经验已经是炉火纯青,更有了他们的堆肥技术,想要提升产量的方式其实只剩下发明化肥这一条路。

只是科技的进步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日积月累的科研。

即便到现在,工部仍旧弄不出尼龙绳,想要得到化肥更不是易事,所以最好的做法是引进高产农作物。

若是能够得到高产农作物,那么整个社会的生产力都能得到提高,粮食同样得到迅猛增加。

正是如此,跟粮食产量的迅猛增长相比,而今挤占一笔财政开支打造致远宝船将是一笔十分合算的买卖,自然没有叫停的道理。

“多争无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现在还得着眼目前的困难,解决近期最迫切的资金问题!”吏部尚书李裕现在越发沉稳,当即发表自己的看法道。

礼部尚书徐琼等官员知道这些开支确实不能喊停,故而默默闭上了嘴巴。

“目前最大的难题是开发吕宋金矿的前期资金缺口,经过此次随行工部官员的核查,预计要投入三百万两!”户部尚书李嗣轻叹一声,便将最大的难题亮出来道。

开发吕宋金矿的事情早在几个月前便已经提上日期,只是皇帝将户部筹备的银子全部拨给皇家造船厂后,已经再无能力负担得起开矿的前期费用。

原本秋收已经填补一些资金缺口,但文武官员、宗藩、武勋、皇亲和军队都需要发俸,这都是一大笔的开支。

虽然三百万两听着不是很多,但这终究是海外白银没有疯狂涌入的时代,而今的三百万简直是天文数目。

李嗣这段时间的头发抓掉了一把又一把,只是仍旧没有好的解决办法,这三百万两的缺口宛如一座大山压在他的心头。

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他亦是进行补充道:“今年京城豪宅的成交不多,所以明年奢靡税恐要降低一半以上!”

在奢靡税的占比中,最大比例其实是京城的豪宅,但奈何京城的资本不再热衷于炒豪宅,而成交量下降亦已经影响到奢靡税的收入。

工部尚书贾俊等官员得知进项竟然变少了,心里暗暗叹息一声,而今的财政还真是雪上加霜了。

“早前咱们不是有提及可通过发行国债筹集采矿资金吗?此事户部调查怎么样了,可能试行?”礼部尚书徐琼像是想到什么一般,突然进行发问道。

大家亦是想起此事,不由纷纷扭头望向李嗣。

虽然丁吃卯粮被视为饮鸩止渴,只是现在开采金矿将有持续的产出,却是一个能够双赢的做法。

李嗣没有说话,身后的户部右侍郎吴裕则是站起来道:“我们户部已经做问卷调查,但效果并不理想,大家始终还是担心朝廷违约!”

此话一出,让在场众人的心又凉了半截。

第27章 臣有野望,君芒初现第184章 万匹马骡南下意欲何为?515.第513章 国之重臣让皇帝很失望第143章 收网行动5第220章 帝有袖质,国大担当第43章 小我蒙蒙,大我帝王501.第499章 弘治最终还得疯狂挖金第449章 九州易位,泪别故土(求保底月票)第90章 礼部人事,廷推之争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对立面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书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联盟第97章 神盾遇阻,叶淇献计第104章 弘冶抓贪,杀人诛心539.第537章 御用青天,宫廷水深第319章 皇帝面临无可奈何二事第111章 夜有巨银,之清通天。第297章 祸从口出,以血忠君第355章 帝亮重器,斩头有声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枪第410章 不作死或许真的不会死!第125章 操练实况第229章 刀兵不止,斩破虚妄第412章 乾清宫夜里的一场火第167章 大风起兮,兴益之宗第26章 千官听政,新帝敕谕第106章 北元新势,帝斩侯贪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无私。第224章 大夏言烧,一语成谶第9章 帝位未继,亲故上门第267章 春雨知节,侯喝梦水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万变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250章 抽丝剥茧(补更)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礼待第36章 床暖有香,尔雅事君第381章 血染九族,至材当赏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观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请第71章 余波3第90章 礼部人事,廷推之争第456章 疯狂知府,帝使问罪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233章 军魂(求订阅求月票)第387章 京城的米价正在飞第338章 君臣佳话,万安有礼507.第505章 贯彻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32章 文臣一心,杀器终现第112章 国母有缺,帝指军政第320章 一件被当事人遗忘的大事第140章 收网行动2第448章 运筹帷幄,吾言即铁第371章 底牌尽出,阴盛阳衰。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368章 狼崽锋芒,眼白心黑第21章 忠路难行,后宫暗涌第232章 横山(求订阅求月票)第33章 有司十三,帝曰赏罚第216章 内外兼治,帝喜为上534.第532章 国之基石,谜开传胪第169章 王圣人又逃婚了?(求月票)第286章 恶子之首,抄家问罪第86章 科道营救,王相独支第435章 功败垂成,秦淮起风第383章 凶饥曰蝗,众臣争“相”第259章 京城暗涌,会考论雄第438章 江南反噬,军动九州第27章 臣有野望,君芒初现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礼待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谁主?第380章 步步为谋,布局天下第451章 京城无君,妖事频生(求保底月票)511.第509章 比明军更可怕的存在!第435章 功败垂成,秦淮起风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475章 弘治要画一条线第142章 收网行动4第445章 民生有难,九州易主?第196章 大明不许这么牛逼的人存在(求订阅第383章 凶饥曰蝗,众臣争“相”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头一用吧?第245章 家家有本黄经?第9章 帝位未继,亲故上门第289章 王炸兄弟,血流四月第141章 收网行动3第267章 春雨知节,侯喝梦水第36章 床暖有香,尔雅事君第196章 大明不许这么牛逼的人存在(求订阅第219章 清丈有成,扬威大明第330章 帝欲取金,风浪有阻第158章 仁寿有月,王越奏官第224章 大夏言烧,一语成谶第375章 九族齐寿,公主有报第110章 元旦宴仪,扬州胡爷第476章 五百万两的真正意图第193章 逼宫?找死!第97章 神盾遇阻,叶淇献计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乐!第31章 王越在野,知晓苍生第304章 风卷枫岳,王臣惶惶
第27章 臣有野望,君芒初现第184章 万匹马骡南下意欲何为?515.第513章 国之重臣让皇帝很失望第143章 收网行动5第220章 帝有袖质,国大担当第43章 小我蒙蒙,大我帝王501.第499章 弘治最终还得疯狂挖金第449章 九州易位,泪别故土(求保底月票)第90章 礼部人事,廷推之争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对立面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书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联盟第97章 神盾遇阻,叶淇献计第104章 弘冶抓贪,杀人诛心539.第537章 御用青天,宫廷水深第319章 皇帝面临无可奈何二事第111章 夜有巨银,之清通天。第297章 祸从口出,以血忠君第355章 帝亮重器,斩头有声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枪第410章 不作死或许真的不会死!第125章 操练实况第229章 刀兵不止,斩破虚妄第412章 乾清宫夜里的一场火第167章 大风起兮,兴益之宗第26章 千官听政,新帝敕谕第106章 北元新势,帝斩侯贪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无私。第224章 大夏言烧,一语成谶第9章 帝位未继,亲故上门第267章 春雨知节,侯喝梦水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万变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250章 抽丝剥茧(补更)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礼待第36章 床暖有香,尔雅事君第381章 血染九族,至材当赏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观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请第71章 余波3第90章 礼部人事,廷推之争第456章 疯狂知府,帝使问罪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233章 军魂(求订阅求月票)第387章 京城的米价正在飞第338章 君臣佳话,万安有礼507.第505章 贯彻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32章 文臣一心,杀器终现第112章 国母有缺,帝指军政第320章 一件被当事人遗忘的大事第140章 收网行动2第448章 运筹帷幄,吾言即铁第371章 底牌尽出,阴盛阳衰。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368章 狼崽锋芒,眼白心黑第21章 忠路难行,后宫暗涌第232章 横山(求订阅求月票)第33章 有司十三,帝曰赏罚第216章 内外兼治,帝喜为上534.第532章 国之基石,谜开传胪第169章 王圣人又逃婚了?(求月票)第286章 恶子之首,抄家问罪第86章 科道营救,王相独支第435章 功败垂成,秦淮起风第383章 凶饥曰蝗,众臣争“相”第259章 京城暗涌,会考论雄第438章 江南反噬,军动九州第27章 臣有野望,君芒初现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礼待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谁主?第380章 步步为谋,布局天下第451章 京城无君,妖事频生(求保底月票)511.第509章 比明军更可怕的存在!第435章 功败垂成,秦淮起风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475章 弘治要画一条线第142章 收网行动4第445章 民生有难,九州易主?第196章 大明不许这么牛逼的人存在(求订阅第383章 凶饥曰蝗,众臣争“相”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头一用吧?第245章 家家有本黄经?第9章 帝位未继,亲故上门第289章 王炸兄弟,血流四月第141章 收网行动3第267章 春雨知节,侯喝梦水第36章 床暖有香,尔雅事君第196章 大明不许这么牛逼的人存在(求订阅第219章 清丈有成,扬威大明第330章 帝欲取金,风浪有阻第158章 仁寿有月,王越奏官第224章 大夏言烧,一语成谶第375章 九族齐寿,公主有报第110章 元旦宴仪,扬州胡爷第476章 五百万两的真正意图第193章 逼宫?找死!第97章 神盾遇阻,叶淇献计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乐!第31章 王越在野,知晓苍生第304章 风卷枫岳,王臣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