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咱们一起拯救大明吧?

通州位于京杭大运河的北端,亦是漕运的终点站。

明洪武元年,燕山侯孙兴祖在旧址修筑通州城,城墙的周长为九里,垛墙高三丈五尺,四个方位各有一门,门各有楼。

正统十四年,虽然大明已经将也先击退,但因想要更好的保护城外的西仓,遂朝廷决定修建通州新城。

通州新城位于老城的西面,跟老城相连。

新城在将西仓囊括其中后,又修建了几个粮仓,全都用于储存南方运来的漕粮,成为北方最大的储存粮仓之所。

时至今日,通州粮食仍旧储存着漕粮,自然是整个北方乃至全世界最大的粮仓,亦是大明王朝的粮食储备之所。

若论粮食的话,虽然通州仓的粮食平均到全国人们的头上很少,但如果想要化解北京的粮食危机,可以说是大炮打蚊子了。

在农业社会,粮食才是真正意义的硬通货。

如果在其他财政困境的时期,那么这里的粮食确实不能轻易动用。只是现在大明朝廷的财政越来越健康,九边的战事是越来越少,所以对通州粮的需求降到冰点。

东北府原本确实需要通州仓的支持,正是通州仓给大明开发建州提供了粮食支持。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东北府跟蒙古和女真进行了羊肉贸易,府内亦已经开启了农业生产,所以摆脱了通州粮仓的依赖。

另外,成化帝虽然在政治斗争败给了文官集团,但给朱祐樘留下超过二千万石的粮食,留下了这个夯实的通州粮仓。

稻谷如山堆,粮仓满满盈。

码头力夫被带到了通州粮仓前,看着眼前数不胜数的稻谷,尽管早已经知晓通州粮仓藏稻谷无数,但此刻仍旧被深深地震撼了一把。

“你们运粮要小心注意:所有人员都要按着通州粮仓的规定到指定区域,身上不可携带火折子,否则杂家亦保不住你们的项上人头!”领着过来的太监面对震惊的众人,便是再度认真地警省道。

虽然通州城拥有足够的粮食,但需要皇家米行招募人员进行运输,将稻谷运回皇家碾米厂进行加工,而后再出售精米。

按着大明的规定,粮储总督由户部右侍郎兼任,此刻吴裕站在城头居高临下地望着这帮前来运粮的力夫们。

由于这个早已经敲定的事情,面对皇家米行前来取粮,自然是打开了方便之门,任由他们从这里拉走粮食。

只是他想到京城那帮权贵在英国公张懋和襄城侯李瑾的号召下屯米谋利,想要到他们手里大量即将卖不出去的精米,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

“京城缺米,那些人是疯了吧?”

“早让你别买高价米,你竟然是不相信!”

“皇家米行的背后是皇帝,咱们又岂会真的缺米呢?”

……

众力夫看着眼前几乎一望无际的粮仓,看着眼前压根搬不完的粮食,突然间发现早前的想法十分的滑稽。

早前京城盛传皇仓已经见底,皇家米行没有米了,连他们很多人都相信这个传闻而进行抢米,殊不知所有人都忘记——大明还有一座通州粮仓。

虽然他们不知晓眼前一望无际的粮仓有多少粮食,但他们却是清楚地知道,哪怕任由全城的百姓来吃都吃不完。

“这下都不用抢米了吧?”

“谁抢谁是傻子,这米够全城的人吃到撑死!”

“都别站着说话了,咱们将粮先运回去,别让那帮蠢货真被奸商忽悠了!”

……

这帮力夫都是从北京城招募而来,现在看到眼前的米粮显得心里无比的踏实,当即便招呼着一起干活了。

只是他们是第二批力工,而前面的第一批力夫已经将粮食运回北京城,同时将皇家米行正从通州粮仓运粮的消息带了回去。

京城的天空瞬间落下道道金灿灿的光芒,整个北京城沐浴在秋阳下。

“通州粮仓?对啊,咱们还有通州粮仓呢!”

“那里的粮食多到堆满一座城,谁还敢说咱们北京城缺粮了?”

“早让你们别听风说是雨,皇家米行让你们等三日,偏偏有傻瓜花十几倍的价钱买高价米!”

……

北京城的百姓在得知消息后,当即是口风大变,原本因恐慌而花十几倍价钱买米的百姓成为了旁人眼中的傻瓜。

谁都不愿意成为别人眼中的冤大头,亦不再担心背靠通州粮仓的皇家米行真的缺米,自然不再光顾那些想要趁火打劫的米店了。

正是如此,虽然皇家米行的门仍旧闭着,京城的所有米铺都统一高价售米,但全城的百姓都没有前去交易,哪怕饿着肚子都会等到皇家米行重新开业。

襄城侯府,书房。

哐!

李瑾在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显得怒不可遏地摔碎手中的茶盏,让碎瓷片和茶水四处飞溅而起。

李管家深知李瑾温文尔雅形象下的那份残暴的心,当即吓得大气不敢粗喘。

“他怎么可能这样!”

李瑾已经得知皇家米行并不是释放烟幕弹,而是人家压根不需要南方粮食和朝鲜米,眼皮底下的通州粮仓拥有数之不尽的粮食,那份侥幸消失便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狂怒。

为了能够尽快买光皇仓,他连自己的祖宅都抵押了,就是想要通过垄断大米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只是现在一切计划都功亏一篑,他不仅面临着破产的命运,而且还要面临其他权贵的怒火,可谓是一败涂地。

李管家发现李瑾突然望向自己,当即硬着头皮解释道:“老爷,此事是小人疏忽,我亦没想到皇帝会动用通州仓,更没想到皇帝能动用通州仓!”

其实他倒没有完全忘记通州仓,一直知晓通州粮仓的存在。

只是通州粮仓最大功能是供应九边的粮食和发放的宗藩和勋贵的禄米,压根没有多余的粮食供应京城。正是由于这种惯性的思维,导致他一直没有将通州粮仓和皇家米行联系到一起,甚至大脑自动忽略通州粮仓的存在。

最为重要的是,历来皇帝只关心王朝的统治,往往不会关心京城的米价,自然更不会因米价而跟权贵集团产生冲突。

“你刚刚说什么?”李瑾的脸色一正,旋即认真地询问道。

李管家面对李瑾的目光,却是捉摸不透地道:“老爷,此事是小人疏忽!”

“不是这一句!”李瑾的脸色顿时一沉。

李管家努力回想,当即便硬着头皮道:“我亦没想到皇帝会动用通州仓!”

“不是这一句!”李瑾再度进行否认道。

李管家咽了咽吐沫,便小心翼翼地道:“更没想到皇帝能动用通州仓!

“不错,就是这一句!通州仓是大明王朝的粮食,是九边将士的保障,还轮不到他弘治乱用!”李瑾的眼睛闪过一抹喜意,当即大义凛然地训斥起朱祐樘道。

虽然说天下都属于皇帝,但在实质的操作过程中,两者其实是分开的。

例如,户部一直掌握属于大明王朝的太仓,而皇帝掌握的是内库,太仓和内库其实是分开管理的。

强势的皇帝自然可以如同嘉靖那般向太仓伸手要钱,但隆庆想要添一堆金银器物结果遭到户部尚书马森的阻挠。

现在通州粮仓属于大明王朝的粮食储备,而皇家米行则是皇帝的私产,两者自然更加不能混为一谈。

弘治将通州粮仓的粮食调拨给皇家米行,这个行为自然是不可以的,哪能将大明王朝的粮仓给皇帝挥霍呢?

小时雍坊,周府。

周经每日下衙回到家里都会换上一套程子衣,而后来到充满江南风韵的后院,欣赏着这里的落日美景,亦是喝着一壶好茶。

他出身于官宦之家,父亲是原南京刑部尚书周瑄,很小的时候便来到了京城,更是进入了国子监深造。

由于他的家境优渥,加上天赋出众,年仅二十岁便已经拿到天下士子所孜孜以求的功名,更是以庶吉士的身份进入了翰林院。

虽然他现在已经身居礼部左侍郎的高位,但这段时间干得并不舒心,而且对未来亦是产生了某种担忧。

蝗灾的事情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但他仍旧不觉得全民灭蝗是好做法,真正有效还是皇帝向上苍斋戒认错。

至于自己的前途,更是被弘治搞得心烦意乱。

若是在以往,他这位有资历和声望的礼部左侍郎,即便不能一步迈到六部尚书,那亦能够出任掌握天下百官升迁的吏部左侍郎。

只是那个学生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他想要争取六部尚书的位置,却是只能下到地方出任总督历练。

周经有想过在政治争斗落败而辞官归里,有想过自己最终要到南京养老院,但从来没有想过到地方任职。

他一介词臣,既然还要出任总督,当真是千古奇闻。

“左宗伯,还请为了天下苍生,务必要带领大家站出来阻止皇帝如此胡来啊!”襄城侯李瑾来到了这里,当即便哭丧着脸道。

他知道单纯的商业竞争已经落败,现在唯一反败为胜的办法是鼓动朝堂的守旧派,让他们来制止弘治“胡来”。

纵观整个文官体系,词臣才是约束皇帝行为的积极分子。

若不是遇上了暴君弘治,皇帝除了日讲外,还得每个月两次开经筵听训,哪可能像弘治如今这般自在。

周经打量着眼前的来客,却是十分认真地询问:“你的意思是让老夫出面阻挠皇家米行从通州粮仓运粮?”

“左宗伯,此事确实得罪陛下,但这国家法度不可胡来啊!”李瑾知道清流是被皇帝打败了,但还是捏着对方的软肋鼓动道。

周经继续喝着手中的茶,显得不动声色地询问:“何以胡来?”

“通州粮仓是保障九边几十万将士的口粮和生计,若皇帝将通州粮仓的粮食耗光,大明将士以何抵御鞑子南下?”李瑾的眼睛闪过一抹泪花,一副忧国忧民地道。

周经喝了一口茶水,便是淡淡地道:“慢走,不送!”

“左宗伯,你这话是何意?”李瑾当即一愣,显得惊讶地望向周经道。

周经将茶杯放下,眼皮微微上抬道:“老夫确实不喜皇帝的诸多做法,至今都以为蝗灾错在君王!只是此次若非皇帝一再出来平抑米价,京城的百姓早已经吃了高价米,吸你们这帮屯米的权贵吸血敲髓。现在你让老夫替你们出面阻止通州粮,让天下百姓在背后戳脊梁骨,当真以为老夫是糊涂虫不成?”

“本侯……本侯是为天下稳定啊!”襄城侯李瑾意识到眼前的老头不好忽悠,却是仍旧打感情牌道。

周经认真地审视着眼前的侯爷,却是不留情面地道:“你还是想一想屯的米怎么处理吧!如果真是为了天下稳定,即刻将你们手里的米平价出售,如此皇帝不需要动用通州粮仓,而京城百姓不用吃高价米,岂不是两全?”

“休想!”李瑾知道这确实是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法,只是像被踩了尾巴般尖声道。

周经的脸色陡然一变,显得毫不留情地吐出一个字:“滚!”

李瑾被吓了一大跳,完全没想到周经竟然如此大的反应,更没有想到这个老子竟然会跟自己直接撕破脸。

只是看到周经那双憎恨的眼神,知道此人完全不受自己忽悠,甚至这货还想反过来让自己平价出售手里的米。

李瑾站起来恨恨地瞪了一眼周经,而后转身离开,决定前去忽悠其他人。

虽然在周经这里碰了壁,但他并不打算放弃。

毕竟任由弘治调动通州仓给皇家米行输送精米,那么他这边必败无疑,所以现在唯一的解释方法是阻止这种行为。

只有将皇家米行的米粮来源斩断,他们才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正当李瑾想着如何反败为胜的时候,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蒋斌的九族已经缉拿归案,而今刑部要执行朝廷的政令,蒋敩一家无一幸免,包括那个一度被东方道认证为金凤转世的蒋妡。

若是能够重新选择的话,他们绝对毫不犹豫地选择暴君嫔,但奈何一切都已经晚了。 

第32章 文臣一心,杀器终现第68章 君相和,门党生。第5章 漩涡外的太子府第191章 血珠现世灾难生第329章 凶徒在畔,帝有嗣忧第201章 湖广非明,狠人汪直535.第533章 有金闪烁,状元问世第269章 能臣归位,线生祸端第145章 有礼耕藉,帝播新种第8章 国丧和新君第185章 暴风雨中的卖国贼第135章 新官铁面,帝治赣疾第377章 皇命在天,红颜祸水第53章 这块地不好拿啊(求月票)第234章 兵伐谋(求订阅求月票)第99章 滑臣难缠,知县有愚第282章 帝现君像,周后遇鬼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难日第40章 美人迎归,君问何人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211章 孙交求生,公府求荣(我求保底月票521.第519章 谁是那个背后捅刀之人?第98章 开中有弊,群臣保廉第394章 继承人是个大难题第229章 刀兵不止,斩破虚妄第69章 余波1第7章 帝崩第49章 六宫粉黛多姿色第71章 余波3486.第484章 美洲冒险篇的真相一窥第42章 皇家外戚,虎饱鸱咽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网有疏?第344章 百战缺钱,青霉初芽第17章 外朝内廷,忠奸难辩第109章 有声金铃,新元弘治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416章 皇帝向纸醉金迷的江南打出了王炸第473章 狐狸露尾,奸党在网第240章 军功封爵第三文臣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380章 步步为谋,布局天下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200章 风起西南第216章 内外兼治,帝喜为上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国家利益为先第350章 勋戚惧风,百姓爱金第481章 温柔和血性并重的弘治朝第43章 小我蒙蒙,大我帝王第411章 嫁祸的人一点都不专业好吧第142章 收网行动4第81章 王越承重,内臣有害第201章 湖广非明,狠人汪直第309章 缺钱的财政会议第141章 收网行动3第61章 臣为刀殂,君为鱼肉。第320章 一件被当事人遗忘的大事487.第485章 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408章 这个数字连朕都不敢相信呢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399章 反暴君联盟有点强第12章 登基之日,美不胜收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军犯边528.第526章 朝事遇难,喜恩献策第73章 余波5第297章 祸从口出,以血忠君第45章 尔雅训人,忠坤受教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谈判桌第118章 弘治修政(求月票)540.第538章 后宫新势,断案光速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齐奔海外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第94章 天意冥冥,谁生谁死?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飘扬第279章 千年之殇,国有内疾(月票6)第253章 怀璧其罪,帝曰奸臣第275章 黑幕叠叠,帝望辽东(月票5)第149章 春耕在即,武勋有谋第301章 血洗爱新,大明向东第13章 给你机会,你不珍惜?第227章 布票可期,宝监韦眷第235章 举国巨震第357章 有道无道,福祸自解第291章 夏象暴击,帝曰加一第110章 元旦宴仪,扬州胡爷第415章 江南你是真该死啊515.第513章 国之重臣让皇帝很失望535.第533章 有金闪烁,状元问世第146章 有殿养心,实干兴邦第169章 王圣人又逃婚了?(求月票)第193章 逼宫?找死!第340章 王越出击,官滑如油第74章 余波6第455章 帝之手段,疯犬归窝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树千获第448章 运筹帷幄,吾言即铁第239章 大明的旗帜飘扬487.第485章 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431章 灾降华夏,帝解疑团第69章 余波1
第32章 文臣一心,杀器终现第68章 君相和,门党生。第5章 漩涡外的太子府第191章 血珠现世灾难生第329章 凶徒在畔,帝有嗣忧第201章 湖广非明,狠人汪直535.第533章 有金闪烁,状元问世第269章 能臣归位,线生祸端第145章 有礼耕藉,帝播新种第8章 国丧和新君第185章 暴风雨中的卖国贼第135章 新官铁面,帝治赣疾第377章 皇命在天,红颜祸水第53章 这块地不好拿啊(求月票)第234章 兵伐谋(求订阅求月票)第99章 滑臣难缠,知县有愚第282章 帝现君像,周后遇鬼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难日第40章 美人迎归,君问何人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211章 孙交求生,公府求荣(我求保底月票521.第519章 谁是那个背后捅刀之人?第98章 开中有弊,群臣保廉第394章 继承人是个大难题第229章 刀兵不止,斩破虚妄第69章 余波1第7章 帝崩第49章 六宫粉黛多姿色第71章 余波3486.第484章 美洲冒险篇的真相一窥第42章 皇家外戚,虎饱鸱咽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网有疏?第344章 百战缺钱,青霉初芽第17章 外朝内廷,忠奸难辩第109章 有声金铃,新元弘治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416章 皇帝向纸醉金迷的江南打出了王炸第473章 狐狸露尾,奸党在网第240章 军功封爵第三文臣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380章 步步为谋,布局天下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200章 风起西南第216章 内外兼治,帝喜为上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国家利益为先第350章 勋戚惧风,百姓爱金第481章 温柔和血性并重的弘治朝第43章 小我蒙蒙,大我帝王第411章 嫁祸的人一点都不专业好吧第142章 收网行动4第81章 王越承重,内臣有害第201章 湖广非明,狠人汪直第309章 缺钱的财政会议第141章 收网行动3第61章 臣为刀殂,君为鱼肉。第320章 一件被当事人遗忘的大事487.第485章 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408章 这个数字连朕都不敢相信呢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399章 反暴君联盟有点强第12章 登基之日,美不胜收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军犯边528.第526章 朝事遇难,喜恩献策第73章 余波5第297章 祸从口出,以血忠君第45章 尔雅训人,忠坤受教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谈判桌第118章 弘治修政(求月票)540.第538章 后宫新势,断案光速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齐奔海外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第94章 天意冥冥,谁生谁死?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飘扬第279章 千年之殇,国有内疾(月票6)第253章 怀璧其罪,帝曰奸臣第275章 黑幕叠叠,帝望辽东(月票5)第149章 春耕在即,武勋有谋第301章 血洗爱新,大明向东第13章 给你机会,你不珍惜?第227章 布票可期,宝监韦眷第235章 举国巨震第357章 有道无道,福祸自解第291章 夏象暴击,帝曰加一第110章 元旦宴仪,扬州胡爷第415章 江南你是真该死啊515.第513章 国之重臣让皇帝很失望535.第533章 有金闪烁,状元问世第146章 有殿养心,实干兴邦第169章 王圣人又逃婚了?(求月票)第193章 逼宫?找死!第340章 王越出击,官滑如油第74章 余波6第455章 帝之手段,疯犬归窝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树千获第448章 运筹帷幄,吾言即铁第239章 大明的旗帜飘扬487.第485章 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431章 灾降华夏,帝解疑团第69章 余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