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开中有弊,群臣保廉

在行军打仗中,后勤人数往往是作战人数的五倍以上,这样才能保障军粮供应,故而保障军需历来都是费人费力的事情。

洪武三年,因山西等边地急需军粮,朝廷财政捉襟见肘,便决定让商人到大同仓交米一石或太原仓交米一石三斗, 则给淮盐一小引,然后凭盐引换盐运销获利。

由于此次成效显著,故而大明全面推行开中法,从而解决九边的军粮问题。

因运粮的路途遥远,朝廷不得不断减低纳粮比例来吸引商人中盐,永乐十八年户部决定:河东盐每引米三斗五升,淮盐每引四斗。

只是到了如今,边商持引到盐地提盐越来越困难, 不得不花钱打点关系才能拿到盐,故而朝廷已经将纳盐比例降至二斗五升。

开中法发展到现在,确实已经出现一些问题。

首先是兑付的问题,若像叶富贵那种有背景的盐商持引提盐自然可以畅通无阻,但普通盐商过去则是九成提不到盐,需要额外花钱打点已经成为了共识。

其次是滥引的问题,由于各地潘王讨赏,加上朝廷选择降低盐引比例的减低纳粮比例来吸引商人中盐, 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容易制造滥引。

最后则是盐引不断贬值的问题,以前一石三斗一引都是趋之若鹜,但而今只能二斗五升一引,这里反映盐引出现了信誉危机。

若是一套健康的开中法,无疑是边商运一石粮换一引,到产盐地顺利提盐,而后将盐卖到指定荡区获利。

“若行新盐法,朝廷进账几何?”朱祐樘深深地打量眼前这个皮肤白净的小老头,若有所思地瞥了一眼徐溥,这才不动声色地询问道。

只要弘治点头同意,那么大明的盐法将会改写,而他想要花巨资打造的玩具“神盾营”亦是可成。

当真生变?

朝阳未显,寒风习习从东边而来。

且不说他是陛下亲自提拔的人,事到如今,怎么可能还看不穿叶淇这点小伎俩。

兵部左侍郎何琮等官员看到户部已经生乱,不由得面面相觑。

李嗣的眉头微微蹙起,万万没有想到被这个胖子在背后捅一刀。

“一百万引便有四十二万两?”

叶淇此时的脸比哭还难看,但面对朱祐樘严厉的目光,却是只好打碎牙往肚子吞道:“臣领旨!”

咦?

身穿蟒袍的万安一直躬着身子侯在上面,此时听到吏科都给事中宋琮强行替李敏求情免罪,显得若有所思地望向下方的官员。

“请陛下收回成命!”兵部左侍郎何琮等官员似乎早已经约定,当即纷纷附和地道。

且不说,他们一直都不喜欢叶淇这个外来户。按陛下早前的说法,一旦户部侍郎出缺,那么陛下将会从他们十三司郎中选拔。

至于组建神盾营,自己是势在必行,毕竟这将会是自己的真正王牌部队。

只是现在开中法已经处于不健康的状态,而最大的问题是边商持引到产盐地,却是需要花费打点盐商才能提到盐。

“这朝会还要不要开了?若是今后再找这种奏外之事来胡闹,朕亦得效仿父皇罢朝专于实务了!”朱祐樘看到事情已经解决,显得不耐烦地责备道。

“户部的银两既然没有问题,叶爱卿即刻动身前去,事成有赏,只是办砸了休怪朕治你的罪!”朱祐樘看着户部这帮家伙发现并没有白费自己的苦心,便一锤定音地道。

“今边地粮贱,明年确是不宜输粟中盐,速去速归!”朱祐樘如何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当即蛮横地下令道。

叶淇没有听到这帮家伙竟然在背后捅刀子,这一刻气得咬牙切齿,这根本是不可能完全的购粮任务。

“今年户部以引折银行于两淮,盐商趋之若鹜,确是可提价银,此策果真谋万世也!”

叶淇看到朱祐樘完全不上套,反倒搬起石头砸自己脚趾头,突然眼睛一亮地解困道:“陛下,今太仓无银矣,购粮之事还请容后再议!”

所谓的“一引得八引之获”,不过是叶淇玩的障眼法,本质还是有窃国家的盐利,毁大明边粮的基石。

朱祐樘其实亦是已经想到了这一点,只是现在亦不好妄下结论,还得等待已经前往河南的刘忠回复。

自作自受啊!

谢迁远远看着这边的动静,对叶淇的新盐法显得十分不解,同时十分困惑地望向自己的老师徐溥。

只是再这般给这位少年天子胡闹下去,将来还有谁能制衡住他,说好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呢?

就像某人因特殊原因无法前去现场观看某明星的演唱会,他固然能够同意以一折的价格将票卖给你,但你要一千张,那么他只能竖起中指行国际礼仪了。

至于引贱,这才是确确实实真的贱。

叶淇本以为自己的计谋得逞,但听到朱祐樘让他去购粮,不由得将眼睛瞪得大大地道:“陛下,臣……”

九边今年的米贱,这是受多重原因影响的。

淮商都知道将粮食从江南运到边仓不划算,若是改为课银,这帮人便将轻松得到盐引,从而牟取巨额盐利。

“陛下,若李尚书无法从户部太仓中调银,臣所管京仓存粮二千二百余石,可跟米商折银以供筹建神盾营所用!”陈坤针对李嗣早前的托词,便是直接表态道。

李敏可以说是最贪的漕运总督,这个人又怎么可能是无辜呢?所以现在只有最后一种可能了。

这……

“若是不够,我们福建司的账面还有十三万两的存银,亦可划拨!”

“叶侍郎,户部存银一百三十万两,京仓存粮二千二百余石,这点银子咱们户部还是能拿得出来的!”正是这时,户部右侍郎陈坤眯着小眼睛站出来表态道。

在场的官员都不可能是蠢蛋,要么李敏确实是无辜之人,要么这帮家伙已经断定此次查抄将一无所获。

叶淇针对这套不怎么健康的开中法,开出的新方是:朝廷废掉“边商”,由淮商加价购廉价盐引, 盐商继续赚好处费。

在场的官员初时还以为弘治是要同意这个能生财的新盐法,但听到朱祐樘竟然是要叶淇前去山西购买五十万石秋粮,顿时不由得愣住。

吏科都给事中宋琮深知开弓没有回头箭,当即便急忙奏事道:“陛下,微臣以为您下旨查抄原户部尚书李敏一事有所不妥!李尚书任官数十载,一直奉公克己,执掌户部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乃文臣之典范也。岂可因一份来历不明的账册便认定李尚书有罪,行下狱抄家事,此等做法本朝从未有之,请陛下收回成命!”

这……

虽然争吵有利于形成科学的决策,但他早已经清楚这帮文臣的德性。若不是自己并不昏聩,继即位恩交继承税后,又得废开中法用盐利来滋养这帮蛀虫。

吏科都给事中宋琮犹豫了一下,便是硬着头皮站出来道:“陛下,臣还有本奏!”

“如此一来,太仓则充盈矣,神盾营可成!”

而今叶淇竟然已经自寻死路,还认为眼前这位英明神武的少年帝王好糊弄,那么他们不介意从背后捅上一刀,从而谋求那个梦寐以求的户部侍郎之位。

“如此说来, 边地入仓二斗五升米便得一引,这盐价属实是太低了!”朱祐樘想了一下,亦是轻轻地点头道。

新任大理寺少卿宋澄衣着单薄,只是站在风中伫然不动。虽然他不明白陛下组建神盾营是何用意,但在他的认知中,陛下绝对不是一个胡闹的人。

“若区区十万两都拿不出的话,咱们户部当真是给你看扁了!”

正是这时,朱祐樘已经转身离开,而郭镛则是大声地唱道。

其实大家倒不是非要反对组建神盾营,但你瞎胡闹可以,那得分给大家一点好处。

当日李敏被刑部收监,而查抄的圣旨都已经下去好几天,结果这帮文臣现在突然站出来求情,这个情况明显不合常理。

一旦将开中法废除,那么粮价势必会迅猛回升,而早前的“两钱一石”的粮价压根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徐溥等官员站在风中,却是发现今天的晨风格外的冷。

叶淇心里暗自一喜,便上呈奏疏道:“陛下,上面已罗列详尽!若朝廷改行新法,以课银四钱二分计,淮盐一百万引则可得银四十二万两,而臣以为每引可再抬高一点课银价,如此获银则会更多!”

正是盐官抬高了边商提盐的门槛,每个人前去提盐都要花钱打点关系,最终反倒让朝廷来买单,将原本一石三斗一引贬到了二斗五升一引。

另外,自开中法以来,九边每年都有充足的米粮供应,故而现在的边仓的能够一直处于饱满状态,故而对粮食并不再饥渴。

щщщ▪ ttκan▪ c o

正是如此,九地的粮食从几两一石跌到两钱一石,并不是粮商开了善堂,而是大明推行开中法的一个重要成果。

从东南将米粮运到边仓,这路途的花费并不是一笔小数目。边商意识到自己种植比运输要划算得多,故而他们开辟土地雇人种植,导致出现大量的商屯,从而保障了边地的粮食供应。

叶淇看到胜利的曙光已经近在眼前,而他毅然成为整个两淮地区盐商的大英雄,显得喜形于色地道:“臣在!”

叶淇在这里其实玩了两个小手段:一则过度渲染边地米贱,二则故意忽略引贱。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今年遇上了一个丰收的好年份,由于粮食的产量高了,故而导致米价跌到了一石两钱。

吏部左侍郎徐溥等官员深知这将是改写大明盐法的大事件,不由得纷纷投去了关注的目光,而叶淇抛出的时机无疑是刚刚好。

“不错,十万两而已,咱们浙江司的账面便可以直接拔过去!”

“宋科长,你这又想要唱哪一出啊?”朱祐樘看到这帮文臣当真是没完没了,却是气极反笑地道。

户部的官员在看到陈坤一步登天后,加之他们并没有忘记朱祐樘早前所说的话,几位司职郎中纷纷落井下石地道。

叶淇之所以想要推行新盐法,无非是纳银更有利于淮商群体,亦方便底下的盐官能够中饱私囊。

神盾营的事情解决了?

在场的官员看到事态的发展,不由得面面相觑。

虽然按新盐法,户部确实能够增加了一大笔盐税收入,但改由朝廷承担运粮往边仓的开支,这收上来的盐祼压根不够花。

原本他们想要一起逼得朱祐樘收回成命,不承想万安站出来帮着陛下打擂台,而这位新任的户部右侍郎李坤更是扫清了障碍。

……

刑部尚书杜铭看到何琮站出来的时候,亦是迅速地捕抓到这其中的异常,显得若有所思地望向徐溥道。

在场的官员听到叶淇的账目后,想到一百万盐引便能换得白花花的四十二万两,不由得暗暗地瞠目结舌起来道。

啊?购粮?

只是这又能怪谁呢?成化帝留下的家底着实是太丰厚了,这京仓还有两千多石存粮,而各地秋粮即将漕运而来。

“叶淇听差!”朱祐樘将叶淇的欣喜看在眼里,当即便是淡淡地道。

“京城入冬米贵,今放粮可平抑京城粮价,奏准!”朱祐樘发现被文臣所痛恨的昏君其实挺靠谱,当即便采纳地道。

……

咳!

徐溥的喉咙似乎感到不舒服,突然轻轻地咳嗽了一声。

“百官跪,退朝!”

叶淇的眼睛微微一亮,显得欣喜地询问道:“陛下,您这是采纳臣的新盐法乎?”

“即刻从户部押解十万两银前往山西储地购秋粮五十万石夯实边仓,事成有赏、事误当罚!”朱祐樘自然早已经识破对方的小伎俩,显得面无表情地下旨道。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边地很难大量供应足够的廉价边粮。

虽然不明白这帮官员唱哪一出,亦是不明白李宅怎么空空如也,但他当真不相信李敏到了如今还能脱罪!

啊?

万安和刘吉两位阁老看到朱祐樘负气离开,不由得面面相觑,但急忙率领百官跪送这位少年天子离开。

此次确实不能怪这位少年帝王拍拍屁股走人,实在是这帮文臣没事找事,更是没有想到这帮人竟然想要保李敏。

第373章 谋而后动,血染海西第353章 地产宰相,曾夺文运?第55章 京山风波2(求月票)第476章 五百万两的真正意图521.第519章 谁是那个背后捅刀之人?第215章 东海之城,纷争在己第459章 运河暗雷,帝迷姑苏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订阅求月票)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第217章 春种恶果,祸于南端第336章 官官相通,乔新有词第295章 雷击逆臣,帝国遇劫第145章 有礼耕藉,帝播新种第420章 昏君,不要银矿要女人第426章 宋澄的解题思路竟是找女人第184章 万匹马骡南下意欲何为?第403章 怂包兴王还犯了情痴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第333章 着眼田间,兴衰在农第447章 科技之光,重归舞台第117章 谏臣解日食第315章 日不落帝国的第一步第217章 春种恶果,祸于南端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兴第92章 践行共谋,宋澄负恩第438章 江南反噬,军动九州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赐仓使第59章 京山风波6第136章 孔有毒瘤,铃铛夜响第468章 刀割王喉,生死不论第363章 帝生两忧,明远出航(求保底月票)第223章 北妃教骑,帝推实政第404章 一年八亿两白银要到手了?第61章 臣为刀殂,君为鱼肉。第128章 真凶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联盟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无私。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后宫憎狐!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请第92章 践行共谋,宋澄负恩第176章 王砍头持刀入洪都城501.第499章 弘治最终还得疯狂挖金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第254章 帝问谁逆,忠民有言第219章 清丈有成,扬威大明第127章 刺驾第51章 意料之中的廷推第309章 缺钱的财政会议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276章 难测帝心,恩榜现世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165章 武勋有隙,黎使论罪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贵第274章 华夏少年,命不由天调整通知!第54章 京山风波1第254章 帝问谁逆,忠民有言第415章 江南你是真该死啊第330章 帝欲取金,风浪有阻第118章 弘治修政(求月票)第204章 奸佞当除,民有恩票(补更)第133章 吴玘官途,帝叹荒谬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员第276章 难测帝心,恩榜现世第160章 陈案不公,旧人当诛第158章 仁寿有月,王越奏官第345章 风波不止,内阁新貌第353章 地产宰相,曾夺文运?第390章 弘治要开启货币战争第476章 五百万两的真正意图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节第420章 昏君,不要银矿要女人第254章 帝问谁逆,忠民有言第338章 君臣佳话,万安有礼第363章 帝生两忧,明远出航(求保底月票)521.第519章 谁是那个背后捅刀之人?第380章 步步为谋,布局天下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辟蹊径第117章 谏臣解日食第325章 宝船明远,明迎革命第71章 余波3515.第513章 国之重臣让皇帝很失望第142章 收网行动4第299章 王越行正,脱罗计奇489.第487章 命中注定般的东西相撞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为贵第449章 九州易位,泪别故土(求保底月票)第8章 国丧和新君第373章 谋而后动,血染海西第471章 有后持家,婴尿落奸第194章 灰飞烟灭(求订阅求月票)第273章 帝出于谦,天意冥冥(月票4)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第276章 难测帝心,恩榜现世第334章 万难唯钱,君臣苦乐第17章 外朝内廷,忠奸难辩第221章 朝无大夏,雷霆暴击。第126章 箭来
第373章 谋而后动,血染海西第353章 地产宰相,曾夺文运?第55章 京山风波2(求月票)第476章 五百万两的真正意图521.第519章 谁是那个背后捅刀之人?第215章 东海之城,纷争在己第459章 运河暗雷,帝迷姑苏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订阅求月票)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第217章 春种恶果,祸于南端第336章 官官相通,乔新有词第295章 雷击逆臣,帝国遇劫第145章 有礼耕藉,帝播新种第420章 昏君,不要银矿要女人第426章 宋澄的解题思路竟是找女人第184章 万匹马骡南下意欲何为?第403章 怂包兴王还犯了情痴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第333章 着眼田间,兴衰在农第447章 科技之光,重归舞台第117章 谏臣解日食第315章 日不落帝国的第一步第217章 春种恶果,祸于南端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兴第92章 践行共谋,宋澄负恩第438章 江南反噬,军动九州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赐仓使第59章 京山风波6第136章 孔有毒瘤,铃铛夜响第468章 刀割王喉,生死不论第363章 帝生两忧,明远出航(求保底月票)第223章 北妃教骑,帝推实政第404章 一年八亿两白银要到手了?第61章 臣为刀殂,君为鱼肉。第128章 真凶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联盟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无私。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后宫憎狐!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请第92章 践行共谋,宋澄负恩第176章 王砍头持刀入洪都城501.第499章 弘治最终还得疯狂挖金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第254章 帝问谁逆,忠民有言第219章 清丈有成,扬威大明第127章 刺驾第51章 意料之中的廷推第309章 缺钱的财政会议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276章 难测帝心,恩榜现世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165章 武勋有隙,黎使论罪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贵第274章 华夏少年,命不由天调整通知!第54章 京山风波1第254章 帝问谁逆,忠民有言第415章 江南你是真该死啊第330章 帝欲取金,风浪有阻第118章 弘治修政(求月票)第204章 奸佞当除,民有恩票(补更)第133章 吴玘官途,帝叹荒谬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员第276章 难测帝心,恩榜现世第160章 陈案不公,旧人当诛第158章 仁寿有月,王越奏官第345章 风波不止,内阁新貌第353章 地产宰相,曾夺文运?第390章 弘治要开启货币战争第476章 五百万两的真正意图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节第420章 昏君,不要银矿要女人第254章 帝问谁逆,忠民有言第338章 君臣佳话,万安有礼第363章 帝生两忧,明远出航(求保底月票)521.第519章 谁是那个背后捅刀之人?第380章 步步为谋,布局天下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辟蹊径第117章 谏臣解日食第325章 宝船明远,明迎革命第71章 余波3515.第513章 国之重臣让皇帝很失望第142章 收网行动4第299章 王越行正,脱罗计奇489.第487章 命中注定般的东西相撞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为贵第449章 九州易位,泪别故土(求保底月票)第8章 国丧和新君第373章 谋而后动,血染海西第471章 有后持家,婴尿落奸第194章 灰飞烟灭(求订阅求月票)第273章 帝出于谦,天意冥冥(月票4)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第276章 难测帝心,恩榜现世第334章 万难唯钱,君臣苦乐第17章 外朝内廷,忠奸难辩第221章 朝无大夏,雷霆暴击。第126章 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