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帝生两忧,明远出航(求保底月票)

二月中旬,京城的雨水明显多了起来。

淅淅沥沥的雨点宛如绵绵细丝,显得悄无声息地洒落在西苑的土地上,这里道路边上的泥土冒出生机。

湖边的树木冒出新枝,花圃的枯枝吐出新芽,八百亩的大液池已经冰封,宫殿、观潮阁、桥梁和凉亭等点缀其中,又有缕缕青烟从湖面升腾而起,更有漂亮的妃嫔或宫女的身影穿行其中,这里宛如这时代最美的画卷。

养心殿,袅袅的檀香飘散在空气中。

身穿龙袍的朱祐樘蓄着的胡须已经初具规模,剑眉下的眸子如星芒,整个人平增几分男儿气概,身上的皇威越来越强。

他现在已经完全融入这个时代,若皇帝是一个职业的话,那么他则是一个十分合格的皇帝。

只要不是感冒发烧,他都能够做到风雨无阻,每日总会按时出现在养心殿中,认真地处理来自两京十三省的政务。

“陛下,奏疏送到了!”

在司礼监秉笔太监钱义的带领下,一众太监抱着奏疏走了过来。

内书堂是一个很合格的教育机构,每年都为文书房输送优秀的人材,致使现在朱祐樘压根不缺协助自己处理奏疏的太监。

由于两京十三省传递上来的奏疏是杂乱无章,朱祐樘打乱以前按官职和省份的划分方式,改为轻重缓急四大类。

“这一堆奏疏先送到内阁!”

朱祐樘深知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所以主要的精力放在重要的奏疏上。

针对那些被挑出来的轻度奏疏,像宗人给婴孩取名字,祭祀历代皇帝、皇后生辰、死忌的人员安排,亦或者是各地有关祥瑞的汇报,这些奏疏通常都由内阁裁定,自己甚至都不会过目。

钱义当即摆了摆手,让身后的两名太监将那堆奏疏送到外面的南阁,交由刘吉为首的阁臣进行处理。

“看来是真的逃不过了!”

朱祐樘看着眼前被归为重要的奏疏,由于最近边境没有军事冲突,所以劾章通常被归为“急重”一类,而眼前的一摞奏疏无疑是剑指王越居多了。

虽然他身处深宫之中,但自己通过锦衣卫、东厂和镇守太监构建信息网络,故而能够第一时间知晓各地的最新消息。

王越所引发的都察院审讯风波,自然全都传进了自己耳朵,亦是已经知晓程埙在都察院大狱里疯掉。

朱祐樘在得知这件事情的时候,心里便已经隐隐产生一种强烈的不安。

尽管他是高高在上的帝王,但亦有一些无可奈何之事。自从杜铭和万安先后离开朝堂后,而今看着这个形势,似乎又要轮到王越了。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朱祐樘觉得这话同样适用于帝王,自己登基以来,基本每一年大明帝国都会出现一件不如意的大事件,至于所信任的臣子亦是陆续离开。

只是程埙在都察院大牢中疯掉,这个事情其实已经超出自己的掌控。且不论程埙是真疯还是假疯,只要他不恢复理智,那么王越自然算是第一责任人。

朱祐樘自然是想要庇护王越,但一些事情比很多人所想得要复杂。

哪怕程埙是有重大的嫌疑,但现在的身份终究是自己的亲卫。作为帝王固然是要爱国爱民,但自己的亲卫同样需要进行维护,毕竟这个群体是自己人身安全的最大保证。

正是如此,他现在不仅不能全力偏袒自己的宠臣王越,而且还要妥善处理好程埙被逼疯这件事情。

“陛下,这里基本上都是弹劾的奏疏,主要受弹劾的还是昨日那两个人!”钱义将奏疏送到朱祐樘的面前,显得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朱祐樘翻开最上面的一份,映入眼帘的正是太常寺卿程敏政的奏疏。

自从程埙在都察院大狱疯掉后,程敏政每日都呈上一份奏疏,而矛头正是指向受自己器重的王越。

朱祐樘其实知道王越的调查方向没有错,程埙将杀害王守仁的罪名推给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致使他打一开始便怀疑程埙才是真凶。

只是自己生活在这个时代,那么就得遵守这个时代的游戏。

他作为帝王固然可以没有证据杀人,亦可以没有缘由处决任何一位臣子,但这种做法很容易造成“一个人单挑整个权贵阶层”的局面,亦不是自己的行事风格。

若是自己不辩青红皂白便将人杀了,哪怕做的事情是对的,但这种做法终究是人治。只是历史早已经证明,圣人都可能会犯错,唯有法治社会才能维护公平健康的社会环境。

朱祐樘并不打算滥用皇权处理此事,而是想要努力营造法治社会。

现在唯一的希望是王越能够在七天内找出程埙的犯罪证据,从而将程埙光明正大地推上断头台,至于程敏政则滚出京城。

丘濬也进来了啊?

朱祐樘翻阅着那一摞弹劾王越的奏疏,突然看到礼部左侍郎丘濬同样将矛头指向王越,不由得摇头苦笑。

“陛下,这是静妃亲自送过来的参汤,她说不敢叨扰陛下,所以在北门口等您喝完,她再带着汤锅归去!”刘瑾从外面进来,显得小心翼翼地汇报。

朱祐樘的脑海不由想到皮肤最为白皙的苏州美人静妃,看着刘瑾端上来的参汤,便闻到了一股诱人的香味。

最近的皇宫同样不平静,自从谣传自己立常皇帝不得生育后,虽然淑妃张玉娇明显活跃起来,但静妃、北妃和淑容这帮女人反而变得更加团结。

现在那一帮女人是交流心得,致使自己的补汤不断,她们似乎是想要一起努力来打破那一个谣言。

朱祐樘亦是暗暗庆幸自己现在还很年轻,身体机能都十分健康。按那帮女人最近的玩法,哪怕技巧差上一些,恐怕都已经玩不转了。

现在喝了静妃的汤,却是知道今晚将由静妃侍寝,只是这个静妃仍旧是菜鸟,自己收拾她恐怕是大炮打蚊子。

在吃完静妃送来的参汤后,他的目光落到工部都水司郎中于铭的奏疏上:“刘瑾,明致宝船是不是今日出航?”

“回禀陛下,正是今日出航。这个日子是钦天监正亲自选定的,而今那里必定是晴空万里,刘璋此行定能顺风顺水为陛下带回宝种!”刘瑾对政事亦是有所关注,当即便十分乐观地道。

阿啾!

美洲总督刘璋刚刚登上船头,看着眼前阴沉沉的天空,被海风猛地一吹,不由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

只是想到此次如果能够带回宝种,那么他便能角逐六部尚书,当即挺直了腰杆,任由海风吹在自己的麒麟服上。“时辰到!”

“响礼炮!”

“宝船出航!”

随着天津码头的一个锣响,接着便是礼炮震天,最后便是由朝廷重金打造的明远宝船舰队缓缓驶向汪洋大海。

“贾尚书,你说能成功吗?”

“咱们一定要成功,刘璋必定能取回宝种!”

工部尚书贾俊和户部尚书李嗣亲自前来,看着缓缓驶入大海的舰队,却是由衷地希望此次刘璋能够不辱使命。

为了此刻出航,大明王朝可以说是举国之力,打造至今为止全世界最为先进的明远宝船。

下午时分,京城的春雨停了。

西安门前来了一批官员,他们纷纷向留守在这里的文书房太监递上奏疏。

自从朱祐樘移居西苑后,原本左顺门接收奏疏的规定进行了更改,由西苑西边的西安门进行接收。

刘瑾将奏疏转送过来的时候,显得苦涩地汇报道:“陛下,工部郎中于铭又将奏疏从西安门递了进来!”

“这个工部郎中真是不达到目标不肯罢休了啊!”朱祐樘感觉自己被人缠上了一般,不由得发出一声感慨。

现在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两类弹劾奏疏,一类是弹劾王越的奏疏,一类则是来自这位工部郎中的劾章。

刘瑾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小心翼翼地开口道:“陛下,卑职以为要么处置于他,要么还是跟他见上一面,不然此事怕是不得终了!”

“你派人将他召进来吧!”朱祐樘知道明远宝船其实是由于铭设计的,便是决定给这个人才一个机会道。

于铭很快被召进了西苑,来到了养心殿。

他是弘治二年的恩科进士,现在刚刚年过三旬,面相比较显老,加之不修边幅,整个人还带着几分傻气。

于铭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已经触怒了皇帝,显得规规矩矩地跪礼:“臣都水司郎中于铭敬请陛下圣安!”

虽然他仅仅入仕两年,但因养草鱼有功而晋升一级,在修建明远宝船又立了功,所以接替原工部都水司郎中诸中直成为新一任工部都水司郎中。

刘瑾看到傻里傻气的于铭,不由得想起时常有人提及的“傻人有傻福”,只是这个傻郎中的好运气恐怕是到头了。

“你跟刘璋可有仇?”朱祐樘抬头望向跪在自己面前的于铭,直接开口询问道。

于铭没有丝毫犹豫,很是肯定地摇头:“无仇!”

“可是有怨?”朱祐樘端起旁边的茶盏,显得不动声色地询问。

于铭同样没有思索,便是肯定地摇头:“无怨!”

“那你因何一而再,再而三地弹劾你曾经的上官刘璋?”朱祐樘的脸色一正,像是发出灵魂拷问般道。

自己执政以来,若是将事情的轻重分类的话,那么宝种计划要排在整顿盐政和全国清丈之前,甚至比开采吕宋金矿还要重要。

朝廷斥资打造明远宝船横渡太平洋,从南美洲带回玉米、土豆和红薯,此举关系到整个华夏的兴盛。

只是自己好不容易排除万难,解决资金和技术的难题,更是选用负责督造明远宝船的原工部右侍郎刘璋率队前往。

现在刘璋都已经出航了,结果被自己器重并提拔的于铭竟然一再坚持弹劾刘璋,让他的心情相当郁闷,甚至已经达到愤怒的地步。

“此等贪赃枉法之徒,即便他现在仍是臣的上官,亦是人人得而诛之。臣愿以身家性命担保,臣所奏都是铁证之事,还请陛下明察!”工部郎中于铭并没有退缩,而是正义凛然地道。

经他认真核查打造明远宝船的账本,却是发现刘璋在督造明致宝船的过程中,竟然贪墨足足十万两之多。

面对如此不法之徒,面对如此天理难容的巨贪,他亦是第一时间将此事上奏,同时以自己的名义弹劾刘璋。

只是让他十分的不解,明明自己已经查到了刘璋的贪墨罪证,明明刘璋是一个大贪官,结果皇帝对此事竟然不闻不问。

“于铭,你可知朝廷此次为了取回宝种,户部已经花费了多少银两吗?”朱祐樘压下心中的怒火,显得十分平静地询问。

于铭自然知晓,便是一本正经地回答:“单是打造明远宝船这一支舰队,户部花费三百万两有余!”

“若为了区区十万两便叫停此次出航,你可知其中的得失?而你又可知宝种可以让多少百姓吃饱肚子?”朱祐樘深吸一口气,显得恨铁不成钢地质问。

于铭拥有坚定的信仰,显得有些不甘地质问:“如此贪赃枉法之徒,陛下若不严惩,公道何在?”

“公道?何为公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宝种能让天下的百姓吃饱,这便是刘璋的奇功,朕绝不会追究他的责任。反观你们其他官员都做了什么,全都在京城坐享朝廷禄米,只是你自问给百姓带来了什么?若你能带回宝种,这些碍眼的人,朕通通都可以帮你除掉,只是你不是怕水啊!”朱祐樘将没有喝上一口的茶盏放下,亦是将自己的怨恨说了出来。

跟很多拥有洁癖的圣人不同,他的眼睛还是能够容忍得了沙子。

此次大明为了得到宝种,前后斥资打造明远宝船舰队已经超过了三百万两,可以说是振兴华夏最为关键的一步。

只是眼前这位工部郎中,仅仅是因为查到负责督造明远宝船的刘璋涉嫌贪墨十万两,便是咬着刘璋不放。

若是早些时候,自己还可能会进行调查核实,甚至将刘璋推上断头台。只是现在刘璋已经出航,却是没有理由再次人召回来。

如果刘璋将宝种顺利带回来的话,那么刘璋将是华夏的头号功臣。哪怕刘璋真拿了十万两白银,自己定然不会追究,而且还会给他授爵。

于铭面对这个灵魂拷问,亦是默默地低下头痛苦地道:“臣……臣怕水!”

第60章 血灾降临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猪羊第296章 君臣佐使,己酉工程第292章 万丈豪情,先建后朝?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万变第185章 暴风雨中的卖国贼第345章 风波不止,内阁新貌第428章 商贾之门今非昔比你敢强闯?第363章 帝生两忧,明远出航(求保底月票)第329章 凶徒在畔,帝有嗣忧第259章 京城暗涌,会考论雄第129章 祸从天降第128章 真凶第76章 绳套颈时,终是鼠辈第105章 同盟翻脸,王子称汗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395章 皇帝看上的女人遇阻?506.第504章 顺大明者昌,逆大明者第322章 化作春泥更护花第470章 预言成真,帝国动荡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481章 温柔和血性并重的弘治朝第175章 夷狄奉中国(月票加更)第172章 皇帝越来越成熟了第459章 运河暗雷,帝迷姑苏第340章 王越出击,官滑如油第312章 弘治新年消一国第454章 天子降临,官念乌纱。第105章 同盟翻脸,王子称汗第277章 有宴荣恩,武将乱文?第275章 黑幕叠叠,帝望辽东(月票5)第460章 苏喜忠君,帝肋遇考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361章 胜负难分?游戏初启第228章 内斩汪直,外止刀兵第459章 运河暗雷,帝迷姑苏第35章 忽明忽暗,静候杀机第296章 君臣佐使,己酉工程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489.第487章 命中注定般的东西相撞第297章 祸从口出,以血忠君第235章 举国巨震第220章 帝有袖质,国大担当第63章 这顶帽子臣顶不住啊!第186章 十三豹赵虎初显弓威第408章 这个数字连朕都不敢相信呢第165章 武勋有隙,黎使论罪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辟蹊径第241章 迟到的正义第341章 知恩图报,如此清官?526.第524章 为政苛酷,蹄踏半岛第108章 外有神盾,内有书堂第386章 粮与霸权第90章 礼部人事,廷推之争第341章 知恩图报,如此清官?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狱吧!第358章 术道长夜,自清遇兵第375章 九族齐寿,公主有报第424章 江南赢了?连朱祐樘都坐不住!第140章 收网行动2494.第492章 迈向四万万人的超级王朝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353章 地产宰相,曾夺文运?第439章 再使大内,亮至尊牌第337章 灵魂难触,兴盛不易。(加更,求月第344章 百战缺钱,青霉初芽第268章 察院新观,越说正奇。第291章 夏象暴击,帝曰加一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第262章 帝陷规矩,放榜终至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勋下水第461章 帝血江南,尔香求血第92章 践行共谋,宋澄负恩第139章 收网行动1第277章 有宴荣恩,武将乱文?第403章 怂包兴王还犯了情痴503.第501章 美洲新总督遇上天崩开局第58章 京山风波5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枪第227章 布票可期,宝监韦眷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第14章 有帝弘治,昭告天下第39章 徐溥迷途,谢迁转身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314章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第400章 最终还是要同胞承担所有?第43章 小我蒙蒙,大我帝王第390章 弘治要开启货币战争第113章 死了就会变强?第216章 内外兼治,帝喜为上523.第521章 这还是我们的祖国吗?第358章 术道长夜,自清遇兵第162章 双管齐下,再现雪枫第292章 万丈豪情,先建后朝?第182章 从马厩走出的总督第470章 预言成真,帝国动荡第19章 宵小刘瑾,帝临考验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286章 恶子之首,抄家问罪第63章 这顶帽子臣顶不住啊!
第60章 血灾降临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猪羊第296章 君臣佐使,己酉工程第292章 万丈豪情,先建后朝?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万变第185章 暴风雨中的卖国贼第345章 风波不止,内阁新貌第428章 商贾之门今非昔比你敢强闯?第363章 帝生两忧,明远出航(求保底月票)第329章 凶徒在畔,帝有嗣忧第259章 京城暗涌,会考论雄第129章 祸从天降第128章 真凶第76章 绳套颈时,终是鼠辈第105章 同盟翻脸,王子称汗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395章 皇帝看上的女人遇阻?506.第504章 顺大明者昌,逆大明者第322章 化作春泥更护花第470章 预言成真,帝国动荡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481章 温柔和血性并重的弘治朝第175章 夷狄奉中国(月票加更)第172章 皇帝越来越成熟了第459章 运河暗雷,帝迷姑苏第340章 王越出击,官滑如油第312章 弘治新年消一国第454章 天子降临,官念乌纱。第105章 同盟翻脸,王子称汗第277章 有宴荣恩,武将乱文?第275章 黑幕叠叠,帝望辽东(月票5)第460章 苏喜忠君,帝肋遇考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361章 胜负难分?游戏初启第228章 内斩汪直,外止刀兵第459章 运河暗雷,帝迷姑苏第35章 忽明忽暗,静候杀机第296章 君臣佐使,己酉工程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489.第487章 命中注定般的东西相撞第297章 祸从口出,以血忠君第235章 举国巨震第220章 帝有袖质,国大担当第63章 这顶帽子臣顶不住啊!第186章 十三豹赵虎初显弓威第408章 这个数字连朕都不敢相信呢第165章 武勋有隙,黎使论罪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辟蹊径第241章 迟到的正义第341章 知恩图报,如此清官?526.第524章 为政苛酷,蹄踏半岛第108章 外有神盾,内有书堂第386章 粮与霸权第90章 礼部人事,廷推之争第341章 知恩图报,如此清官?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狱吧!第358章 术道长夜,自清遇兵第375章 九族齐寿,公主有报第424章 江南赢了?连朱祐樘都坐不住!第140章 收网行动2494.第492章 迈向四万万人的超级王朝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353章 地产宰相,曾夺文运?第439章 再使大内,亮至尊牌第337章 灵魂难触,兴盛不易。(加更,求月第344章 百战缺钱,青霉初芽第268章 察院新观,越说正奇。第291章 夏象暴击,帝曰加一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第262章 帝陷规矩,放榜终至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勋下水第461章 帝血江南,尔香求血第92章 践行共谋,宋澄负恩第139章 收网行动1第277章 有宴荣恩,武将乱文?第403章 怂包兴王还犯了情痴503.第501章 美洲新总督遇上天崩开局第58章 京山风波5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枪第227章 布票可期,宝监韦眷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第14章 有帝弘治,昭告天下第39章 徐溥迷途,谢迁转身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314章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第400章 最终还是要同胞承担所有?第43章 小我蒙蒙,大我帝王第390章 弘治要开启货币战争第113章 死了就会变强?第216章 内外兼治,帝喜为上523.第521章 这还是我们的祖国吗?第358章 术道长夜,自清遇兵第162章 双管齐下,再现雪枫第292章 万丈豪情,先建后朝?第182章 从马厩走出的总督第470章 预言成真,帝国动荡第19章 宵小刘瑾,帝临考验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286章 恶子之首,抄家问罪第63章 这顶帽子臣顶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