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

王越跪在地上的时候,发现空气中突然间安静下来,心里顿时涌起一种莫名的紧张,甚至能够听到自己心脏砰砰的跳动声。

从前年起复至今,他一直在地方上“为所欲为”,或许是过于远离王都,对皇权反倒没有太强的感觉。

只是现在真正来到这位天子面前,却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皇威,感受到自己的命运其实是由眼前之人所掌控。

实质上,他可以说是当今天下对皇权感受最深的人。

当年,他作为威宁伯总制三边是何等的风光,结果仅仅因为一首被人故意曲解的诗,便被削爵谪居安陆,感受到了皇权的残暴无情。

在谪居安陆期间,亲眼看到胡大牛被黎光明和肖知县联手逼死,却是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无奈及弱小。只是皇恩降下来的时候,他便可以堂而皇之地持刀斩官,亦是感受到皇权能让枯木逢春。

皇权如雷霆,如雨露,只是作为臣子只能解释为“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现在他虽然有了总理盐政的功绩,更是带领大明军队荡平了安南黎朝,但在绝对的皇权面前其实不值一提。

东暖阁,檀香袅袅而起。

朱祐樘自然不可能向王越降雷霆之怒,此刻对这位后世的名人更多是一种好奇。

他发现王越的身形虽然高大,但并不魁梧,浑身少了将军的那股肃杀之气,反倒更像一个铁骨铮铮的文人。

只是不管如何,正是眼前这个老头替自己斩掉盐弊,更是率领大明军队成功陆败黎朝,自己亦得心存感激。

朱祐樘从思绪中回过神来,便轻轻地抬手温和地道:“平身,赐座!”

咦?

刘瑾先是微微一愣,但旋即马上照办。

纵观满朝文武百官,能够得到这种礼侍的官员仅仅只有内阁首辅万安,但现在这位从地方归来的左都御史竟然受到陛下如此重视。

王越谢礼起身,亦是有一种受宠若惊。

他的心里其实一直有着一个疑问:他明明跟朱祐樘没有过接触,但自从这位天子登基后,自己不仅得到了复起,而且在地方上可以说是得到最强有力的支持。

且不说对一个谪居之人直接授予尚方宝剑,在扬州陷危之时,亦是这位天子及时安排汪直率领南京神机营前往支援。

现在自己重返京城,第一次面圣竟然得到赐座的待遇,让他不得不搜肚刨肚是因何能换来如此的圣眷。

刘瑾将一个凳子送来,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王卿,你这一年多辛苦了!”朱祐樘知道王越所做的事情并不容易,亦是开口嘉奖道。

王越听到皇帝亲口嘉奖,心里亦是一阵感动,便连忙起身表态:“陛下一心为民,臣自当赴汤蹈火,只是一点薄功不敢言苦!”

“谪居古郢两年多,往事伤心无奈何。正是秋收欢乐事,不知盐政已成虎。可怜贫家欲食盐,百里之地信作闲。今日皇恩突然至,老迈持刀再少年。”朱祐樘最近重燃对诗词的兴趣,便将王越的旧作朗诵出来。

王越想到了那时的愤恨和决心,事情仿佛就在昨天一般。

只是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亦算是完成了那时的誓言,在盐政上作出了显著的功绩,更是在扬州完全一日屠百官的壮举。

王越不清楚天子此时所想,自然选择稳妥地谦虚道:“臣的拙作难登大雅之堂,让陛下见笑了!”

“老迈持刀再少年,这句诗朕很喜欢!”朱祐樘若有所指地表态,而后话锋一转:“按说你立下如此军功怎么都该复爵,但你可知朕为何不这样做吗?”

“臣不敢妄揣圣意!”王华隐隐猜到了朱祐樘的真正意图,但还是规规矩矩地表态。

朱祐樘知道授爵的情况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便一本正经地望向王越:“一旦给你复爵,按祖制文臣只能封伯爵,且不得预九卿事。即便朕是皇帝,但亦不好做有违祖制之事,所以只好先将你复爵的事情放一放,提拔你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

“陛下如此隆恩,臣唯有粉身碎骨报效陛下!”王越虽然已经有所猜测,但此刻亦是感动地跪下来表态道。

按说,大明朝廷确实是欠他一个伯爵,这么多的军功不可能比王华差。

只是朱祐樘的出发点是不打破“不得预九卿事”的祖制,那么陛下不给他复爵便是恩赏,而不是过河拆桥的无情皇帝。

单以权势而论,若是复爵只能顶着一个伯爵的名头到边关出任总兵或巡抚,但现在他却是能够以都察院左都御史的身份留在京城,自然是后者的权势更大。

其实由自己来选,自己亦希望能够进入朝堂做事,而不是顶着一个伯爵在边关没准何时又被文官集团排挤。

若说早前还有可能出现不甘的情绪,但现在听到朱祐樘亲口说明不复爵的缘由,此刻的心里只有一种遇到伯乐的感激。

“王卿,朕其实还是希望你能持刀再少年,替大明斩掉那些蛀虫,跟朕一起开创一个真正的华夏盛世!”朱祐樘知道王越是一个心里装着百姓的文人,便认真地望向王越。

王越迎着朱祐樘的目光,亦同样意识到眼前的帝王拥有远大志向,亦是目光坚定地表达:“臣愿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瑾站在旁边目睹着这一幕,隐隐感觉弘治二年的朝堂将会变得很不一样。

“有王卿相助,朕亦不会再畏首畏尾了,先坐!”朱祐樘的心里亦是安定不少,当即便拿出一份早已经拟定的方案。

王越施礼入座,而后接过由刘瑾送来的一份企划书。

“都察院真要做事免不得遇到一些硬茬,亦需要更多的人手进行调查,所以朕决定给都察院增加人手,筹建隶属于都察院的搜查厅。搜查厅暂为五组,每个组长的级长定为千户一级,主要从征南有功的将士和武进士中征调,每组负责协助一名在京的都察院官员核查百官。”朱祐樘看到王越浏览自己的企划书,便将计划简单地说出来。

大明吏治腐化是由多种原因所造成,原本反腐的急先锋是锦衣卫和东厂,但这两个衙门早已经被渗透。

特别锦衣卫不仅有世袭的军官,武勋子弟和官二代不停地塞进来,致使真正干事的锦衣卫是越来越少,甚至他们还会将皇帝下令逮捕的官员当祖宗供着。

原本反腐最有功效的是西厂,但文官集团自然不允许这种恐怖的部门存在,最后连厂督汪直都险些身死。

朱祐樘在登基后,其实有想过对锦衣卫进行清理,亦有计划扶持王相,但奈何这终究不是小说,不是一两句话便能让锦衣卫脱胎换骨。

世袭、二代,还有早已经效忠于他们的人,甚至充斥着大量的眼线,压根不是换一个锦衣卫指挥使便能将问题解决。

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是另起炉灶,西厂其实就是东厂的另一个灶,如今亦是可以由都察院的检查厅成为锦衣卫的另一个灶。

原本这个设想是很难实施,毕竟搜查厅终究是归文官所管辖,但王越的回归让这个事情亦有了可操作性。

一个敢于一日屠百官的人,自然亦可以磨刀砍向其他人的贪官污吏。

王越将企划书看得很快,只是突然认真地提醒:“陛下此举有让都察院拥兵之嫌呢!”

“搜查厅满编不过一百多号人,且分成五组,所以谈不上拥兵!”朱祐樘知道从来没有将军官编入中央衙门的先例,便是淡淡地定性。

王越知道文官集团必定不希望出现一个强势的都察院,显得苦涩地提醒道:“陛下,不管是不是拥兵,此事恐怕阻力并不小。”

“王卿多虑了,这点阻力不至于令朕让步,你只需等着人员到达即可!”朱祐樘轻轻地摇头,然后直接安排道:“听闻你在地方之时,你的孙儿王煜助你良多,还有你的义孙胡军亦是个可造之才,便由他们两人出任搜查厅第一组的副组长,助你监察百官吧!”

“臣谢陛下隆恩!”王越没有想到陛下竟然有如此操作,亦是感激地施礼道。

若有自己孙子和胡军供驱使,不仅让自己做起事情来更加得心应手,而且算是给这两个后辈谋得好前程。

无论副组长是副千户还是百户,能够在都察院做事,身份和地位都不可能是地方上的军职所能比拟。

当然,最让他兴奋还是搜查厅的成立,只有拥有更多的得力干将才能做好事情,而不是作为光杆司令去找整个文官集团干架。

朱祐樘的本意还是让王越更好地替自己办事,便正式抛出一个难题道:“朕历来是赏罚分明!今都察院有了搜查厅,今后亦可以给你更大的人事权,但朕现在手里恰好有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需要你来处置!”

“会昌侯的案子吗?”王越刚刚到京便听闻这个案子,当即便猜测道。

朱祐樘却是轻轻地摇头,而后将一份资料递给刘瑾:“在调查会昌侯案子的过程中,顺天府查抄了昌盛当铺,发现这间当铺一直以京债为主。在其中一本秘册上,虽然没有标明官员的姓名,但上面的数额触目惊心。”

京债,指的是京城中的高利贷者专门放债给在京候选或者即将上任的官吏的一种债务活动。因为其利息收入非常高,致使越来越多的权贵参与其中,亦呈现越来越火爆的趋势。

哪怕后世的科技公司都知道放贷最赚钱,何况还是如今的农耕社会,这京债简直就是京城的支柱产业。

“陛下,据臣所知,很多官员借京债赴任是常有之事!”王越先是微微一愣,而后一本正经地提醒。

朱祐樘苦涩一笑,便直接道明实情:“若是一借便是几千两,你还以为这仅仅只是筹集路费这么简单吗?”

“啊?怎么会这么多?”王越的眼睛不由得瞪起来,显得困惑地询问。

朱祐樘心里暗叹一声,便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经调查,这些借贷早已经不再局限于路费,而是主要用于行贿京城官员,亦或许是用于上贡。”

内卷,盛行于任何一个时代。

原本明朝官吏的选拔十分严格,且有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只是一小拨官员为了谋前程,亦或者是为了保官,于是采用借京债的方式行贿。

负责核查百官的官员终究不是圣人,而是一个肉体凡胎,自然亦是希望得到好处。面对侯官送来的贿赂银,最终选择了收下,而后官员的选拔几乎都是向钱看。

其他地方官员看到选拔越来越不公平,亦是纷纷选择效仿,举借京债用于谋官,至于如何偿还自然是回到地方再设法搞钱。

正是如此,扬州才会出现了李之清这种位居肥缺的大贪,亦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官员通过压榨百姓来偿还债务。

王越亦是暗暗心惊,不由愤愤地表态:“既然堕落到此等地步了?”

“京债盛行,必毁吏治!朕原本想由东厂操持,但如今朕想要将此事交给你,望你能摸清所有的放债机构,朕要你一网打尽!”朱祐樘清楚地意识到京债的危害,亦是进行委托道。

王越再度感受到自身的责任重大,若说整治盐政是让百姓能吃低价盐,而今清除京债则是要让百姓免遭压榨。

即便原本怀揣着治国安邦崇高理想的官员,一旦陷入京债的泥潭中,却是只能铤而走险,选择贪污腐败这一条道路。

现在最好的做法自然是切断这个罪恶之源,让那些怀揣治国安邦理念的官场新人不要被大环境所污染,而是能够做一个为民做主的好官。

王越不再是一个冲动的人,显得一本正经地道:“陛下,臣有一个请求!”

“说!”朱祐樘看着王越一本正经的模样,亦是认真地望向王越的眼睛。

王越咽了咽吐沫,便是提出要求:“臣希望今年从新科进士中挑几个年轻官员进都察院充当观政进士,让他们来替臣办事!”

“你是不相信都察院的那些官员吧!只是说到此事,恐怕需要你亲力亲为了!”朱祐樘知道王越是真正想要做成事,却是神秘地说道。

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为末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试减三第451章 京城无君,妖事频生(求保底月票)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里的明君第108章 外有神盾,内有书堂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狱吧!第232章 横山(求订阅求月票)第145章 有礼耕藉,帝播新种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第414章 大明万一真有暴君呢?第131章 东厂酷刑,刘吉教徒第301章 血洗爱新,大明向东第550章 南宫有禁,帝国有忧490.第488章 大明海商的崛起记第91章 终是陌途,波云诡谲第314章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第84章 群臣如鱼,帝起色念第70章 余波2第357章 有道无道,福祸自解第63章 这顶帽子臣顶不住啊!546.第544章 忠义难全,外妾窥心第236章 弘治元年最后一钓第231章 皇帝大婚第461章 帝血江南,尔香求血第157章 有刀雪枫,神盾将危第94章 天意冥冥,谁生谁死?第307章 初雪第386章 粮与霸权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74章 余波6第120章 扬州梦第466章 宁要半璧,帝揭伤疤第337章 灵魂难触,兴盛不易。(加更,求月511.第509章 比明军更可怕的存在!486.第483章 帝王的宝藏和暗涌的伯府第379章 雄才大略,谎话连篇第137章 旨降王府,圣人自荐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斩五连第359章 天机红颜,玄妙自解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勋下水第479章 终究还是被怒火填满了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48章 西苑初驾,有监二十第381章 血染九族,至材当赏第278章 越说荒谬,帝指金融第174章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第334章 万难唯钱,君臣苦乐第465章 君民相惜,帝位不正第234章 兵伐谋(求订阅求月票)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第189章 该诞生的终究还是诞生了!第186章 十三豹赵虎初显弓威第244章 年关前的最后一炸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伟业第467章 火烧白莲,刀枪不侵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骑兵遇到了克星第380章 步步为谋,布局天下546.第544章 忠义难全,外妾窥心第43章 小我蒙蒙,大我帝王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473章 狐狸露尾,奸党在网第111章 夜有巨银,之清通天。第338章 君臣佳话,万安有礼第111章 夜有巨银,之清通天。第460章 苏喜忠君,帝肋遇考第220章 帝有袖质,国大担当第398章 贤王和暴君的一次正面较量第205章 帝言诛族,破绽突现第260章 一招制敌,帝国起航第209章 帝遣使择,谁能为后?第277章 有宴荣恩,武将乱文?第408章 这个数字连朕都不敢相信呢第371章 底牌尽出,阴盛阳衰。第441章 大内遇火,寄情江南第398章 贤王和暴君的一次正面较量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国家利益为先第105章 同盟翻脸,王子称汗第332章 圣人有劫,命悬一线第22章 糊涂有福,帝王不庸第23章 怀恩似忠,礼部求恩第126章 箭来第166章 谢天谢地,严刑峻法(求月票)第313章 紫禁城飞来“天灾”第338章 君臣佳话,万安有礼第266章 凶案落锤,暗处谋毕第156章 有豹十三,京城突变第322章 化作春泥更护花第58章 京山风波5第448章 运筹帷幄,吾言即铁第218章 再无廷和,王越献策第396章 皇帝这是唱哪一出?第122章 投石现窝鼠第374章 血战到底,寿宴兴辉第190章 科技兴邦第413章 好好讲有人好像听不进去啊第250章 抽丝剥茧(补更)第213章 帝设新考,状元武魁第392章 看到胜利曙光的襄城侯
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为末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试减三第451章 京城无君,妖事频生(求保底月票)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里的明君第108章 外有神盾,内有书堂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狱吧!第232章 横山(求订阅求月票)第145章 有礼耕藉,帝播新种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第414章 大明万一真有暴君呢?第131章 东厂酷刑,刘吉教徒第301章 血洗爱新,大明向东第550章 南宫有禁,帝国有忧490.第488章 大明海商的崛起记第91章 终是陌途,波云诡谲第314章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第84章 群臣如鱼,帝起色念第70章 余波2第357章 有道无道,福祸自解第63章 这顶帽子臣顶不住啊!546.第544章 忠义难全,外妾窥心第236章 弘治元年最后一钓第231章 皇帝大婚第461章 帝血江南,尔香求血第157章 有刀雪枫,神盾将危第94章 天意冥冥,谁生谁死?第307章 初雪第386章 粮与霸权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74章 余波6第120章 扬州梦第466章 宁要半璧,帝揭伤疤第337章 灵魂难触,兴盛不易。(加更,求月511.第509章 比明军更可怕的存在!486.第483章 帝王的宝藏和暗涌的伯府第379章 雄才大略,谎话连篇第137章 旨降王府,圣人自荐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斩五连第359章 天机红颜,玄妙自解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勋下水第479章 终究还是被怒火填满了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48章 西苑初驾,有监二十第381章 血染九族,至材当赏第278章 越说荒谬,帝指金融第174章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第334章 万难唯钱,君臣苦乐第465章 君民相惜,帝位不正第234章 兵伐谋(求订阅求月票)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第189章 该诞生的终究还是诞生了!第186章 十三豹赵虎初显弓威第244章 年关前的最后一炸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伟业第467章 火烧白莲,刀枪不侵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骑兵遇到了克星第380章 步步为谋,布局天下546.第544章 忠义难全,外妾窥心第43章 小我蒙蒙,大我帝王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473章 狐狸露尾,奸党在网第111章 夜有巨银,之清通天。第338章 君臣佳话,万安有礼第111章 夜有巨银,之清通天。第460章 苏喜忠君,帝肋遇考第220章 帝有袖质,国大担当第398章 贤王和暴君的一次正面较量第205章 帝言诛族,破绽突现第260章 一招制敌,帝国起航第209章 帝遣使择,谁能为后?第277章 有宴荣恩,武将乱文?第408章 这个数字连朕都不敢相信呢第371章 底牌尽出,阴盛阳衰。第441章 大内遇火,寄情江南第398章 贤王和暴君的一次正面较量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国家利益为先第105章 同盟翻脸,王子称汗第332章 圣人有劫,命悬一线第22章 糊涂有福,帝王不庸第23章 怀恩似忠,礼部求恩第126章 箭来第166章 谢天谢地,严刑峻法(求月票)第313章 紫禁城飞来“天灾”第338章 君臣佳话,万安有礼第266章 凶案落锤,暗处谋毕第156章 有豹十三,京城突变第322章 化作春泥更护花第58章 京山风波5第448章 运筹帷幄,吾言即铁第218章 再无廷和,王越献策第396章 皇帝这是唱哪一出?第122章 投石现窝鼠第374章 血战到底,寿宴兴辉第190章 科技兴邦第413章 好好讲有人好像听不进去啊第250章 抽丝剥茧(补更)第213章 帝设新考,状元武魁第392章 看到胜利曙光的襄城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