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君民相惜,帝位不正

堂内静悄悄的,显得落针可闻。

朱祐樘端起刚刚送来茶盏,却是知道这个事情不能追究尹直,但尹直并非真的没有半点过错。

这个案子参考前面三批人的丈量结果确实是人之常情,但事情既然能闹到他这里,亦不能真的完全相信下面的衙门。

大明治理的最大难题便是官僚集团,由于官员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者,所以他们跟百姓从来都不存在平等对话。

特别官员间存在天然的师生、同年和同乡等关系,这里面存在各种人情世故,导致原本好端端的政策变了味道。

以童子试为例,由于知县跟提学官同朝为官,所以知县所评定的县试案首,到院试便理所当然地得到一个生员名额。

尹台因麻烦和调查成本而不愿受理这个案子,本质亦是一种嫌麻烦的惰政,终究是因为他过于相信所谓的“同僚”的结论,本质是在帮着“自己人”。

当然,这里亦不能完全排除帅家谟并不是在无理取闹,毕竟三个衙门均出差的概率还是相对比较低。

“陛下,老臣确实过于相信前面的调查报告,所以对案子的处理有所松懈!今事已至此,老臣愿即刻领人重新丈量!”尹直是一个敢于认错的官员,当即进行表态道。

帅家谟的眉头微蹙,却是站出来反对:“陛下,学生请陛下派随行人员亲自丈量,还草民父亲一个公道!”

这……

刘瑾的眉头蹙起,这个书生连堂堂的阁老亦不相信了啊!

只是这亦是难怪,毕竟帅家谟不仅仅是申冤,而且还是要状告整个浙江官员的官官相护,而作为浙江总督的尹直成为最大的“保护伞”。

“尹阁老乃朕的心腹之臣,若他都无法替朕做得公平公正,那么朕……真的成为孤家寡人了,而朕亦做不到对天下百姓事事都亲力亲为!虽然你口口声声宣称案子有冤,但尹阁老奉朕之命前来浙江行禁银令和推新币,每日亦颇为操劳。因三次官府丈量均为隐田,尹阁老亦很难做到事事亲为,朕相信尹阁老并无庇护谁之意,如今便这么办了吧!”朱祐樘心谙帝王心术,亦是帮着尹台辩解道。

“老臣能得陛下如此体恤,死而无撼!”尹直的眼眶当即便红了,压抑着内心那份感动进行感激道。

这个事情的始末确实是如此!原本他作为浙江总督需要着力于推行禁银令,但各种事情显得千头万绪,让他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处理一些琐碎事。

帅家谟的案子虽然死了人,但案子的核心点在丈量是否准确,而茶山经过三次的丈量算是进行了充分调查。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他才选择拒绝受理帅家谟所递交的案子,却不想帅家谟将案子捅到了皇帝这里。

所幸,皇帝哪怕到了现在仍旧对自己充满着信任,让他亦是有了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觉悟。

“学生失言,叩谢陛下重新丈量!”帅家谟能够感受到眼前这位皇帝的真情,便郑重地进行叩谢。

虽然他将矛头指向了整个江浙官场,亦是痛恨这位不肯受理自己案件的阁老,但并没有十分肯定眼前的阁老跟江浙官员狼狈为奸。

尽管尹台没有王越那般的显赫声名,但终究是大明内阁的阁老,如今又深得皇帝的宠信,确实不至于做出这种自毁前途的事情。

现在由尹台负责重新丈量,却是希望这位阁老能够秉公办理,若是尹台仍然判断丈量错误便只能再次告御状了。

帅家谟的心里打着小九九,扭头望向尹直一本正经地道:“尹阁老,学生并非是刻意针对于您,此次是就事论事。您过于相信下面的官员丈量的结果,学生这才不得不奔走鸣冤,亦是怀疑你是浙江官员的最大保护伞!”

“陛下对老夫隆恩浩荡,今被委以重任整治浙江,又岂会跟下面的官员合谋做出颠倒黑白之事!今你虽口口声声称丈量错误,但一切其实言之尚早!老夫虽自觉有所松懈,但三个衙门派出三批人丈量均为隐田,至今仍旧相信钱森他们的丈量更为准确!”尹直面对帅家谟的敌意,亦是坚持着自己的立场。

帅家谟亦是已经意识到尹台确实受到陛下的器重,亦是同样表明立场:“只要尹阁老能够秉公重新丈量,那么一切自有公断!”

朱祐樘从来都不是一个武断的人,并不打算在结果出来之前便早早作出判断,所以轻轻抬手让两人退下去。

至于江浙的其他官员,想到他们一张张忠奸难辩的脸,他现在懒得相见。而今只想在行宫休息,然后再择日前往西湖完成另一件重要的事。

此次南巡的终点安排在杭州,既是因为地理因素所决定,亦是有着一个十分重要的安排,甚至是改变整个华夏社会。

杭州的天空显得变幻莫测,上午是艳阳高照,中午是乌云密布,而下午则是露出了一片蔚蓝的天空。

由于皇帝南巡至此,整个杭州城显得十分的热闹。

得益于朝廷开海,而杭州作为江浙的行商,却是成为最大的受益城市之一,已经隐隐有赶上苏松的趋势。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随着帅家谟拦驾告御状的事情传开,整个杭州城一片哗然。

“重新丈量?”

“我的乖乖,皇帝真的受理了!”

“既然皇帝出面主持,这个案子相信很快便有结果!”

……

由于帅家谟这位天才,所以这个事情在杭州府是人尽皆知。现在皇帝将事情交由尹阁老重审,那么真相是衙门造假,还是帅魁是罪有应得了。

“我看帅魁罪有应得!”

“茶官查过,官府查过,哪还有错?”

“帅家谟是读书读傻了,这不过是书生意气!”

……

面对这个早已经人尽皆知的案子,很多百姓都站在官方这一边,认为帅魁确确实实是隐田了,而帅家谟其实是在无理取闹。

“此事不见得官方就是准确!”

“多少年了,浙江不都是官官相护吗?”

“这些当官有几个是好东西,分明就是弄虚造假!”

……

同样是面对这个案件,很多百姓却是同情帅魁的糟糕,而是纷纷将矛头指向了历来腐败的浙江官场。

有人的地方便有纷争,而今案子还没有结论,一些人已经在酒楼、茶馆和饭肆争议不休,却是谁都不服谁。

这种事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最终的丈量结果没有出来之前,压根不晓得是谁对谁错。只是有一些事情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就像夏天在不经意间疯狂生长的野草,眨眼间便已经铺满了整片大地。

“此事足见陛下确实心怀咱们百姓!”

“若陛下不是心里装着咱们百姓,又岂会重新丈量?”

“很多人都说天子是暴君,但实质是天子总站在咱们这边!”

……

虽然其他事情存在分歧,但针对天子弘治受理帅家谟的状纸,还是赢得了杭州百姓的好感,亦是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当今天子的爱民之心。

此次天子南巡,不仅让江南的官绅集团知晓天子的存在,而且让江南的百姓更加亲近地感受到天子的爱民,亦促使广大的百姓更加拥护这位帝王。

虽然朱祐樘在官绅阶层的名声并不好,甚至已经被坐实了暴君的头衔。只是在百姓的心里,而今拥护的人越来越多,亦是出现更多底层愿意为弘治去死的臣民。

朱祐樘此次来到杭州城,亦是给杭州百姓带来了一份厚礼,由皇家钱庄通过低息贷款刺激杭州的经济发展。

不管是哪个时代,地区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支持,而今掌握印钞机的朝廷其实是这个时代的最大资本。

“我听闻东瀛一座银矿便胜过咱们大明所拥有的全部白银了!”

“确有其事,东瀛远远不止一座银矿,而且听闻大洋彼岸的银矿更大呢!”

“若让倭人得利,那便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老夫以后见谁用银子便去告官!”

……

至于禁银令,很多百姓亦是慢慢看到了其中的莫大好处,从而开始纷纷支持这一项新政令。

由于他们的财产并不多,所以手里囤积很多的铜钱。因白银的地位持续走高,所以铜钱相当贬值,但禁银令让铜钱回归到正常的估值状态。

正是如此,杭州官绅集团虽然同样站出来阻挠,但压根无法阻挡这种趋势,而随着朱祐樘的驾临更是无法逆转了。

树欲静,风不止。

正当杭州百姓因帅魁茶山的真相而议论纷纷,为朝廷的禁银令叫好,江西那边终于掀起了一场波澜。

黄昏时分,一场盛大的宴会正在宁王府举行。

年迈的宁王朱奠培坐在主位上,此时满面红光,眼神中闪烁着一种难以言明的光芒,似是兴奋,又似是期待。

此时的宁王府已经多了不少护卫,这些护卫都是在其他人不知情的情况安排进来,已经摆下了货真价实的鸿门宴。

江西的官员们十分重视这场宴会,便是纷纷乘坐轿子或马车前来赴宴,他们穿着官服,脸上带着恭敬的笑容。

虽然现在的王府并没有什么权势,但却是拥有令人羡慕的禄米,还有经过一百年所积攒下来的丰厚家财。

现任江西左布政使沈晖为南直隶人士,于天顺四年高中进士,初授南京户部主事,历任员外郎、郎中。

在成化十四年改任南京礼部郎中,升任陕西布政司参议,经丁忧守制,复职任福建布政司参议,不久升任福建布政司参政,于去年转任江西左布政使。

沈晖已经年过半百,但身子很硬朗,身上有着很浓的文人风范,脸上如沐春风般,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形象。

只是在其他人没有察觉的时候,他跟今日宴会的主人公宁王朱奠培暗中交换了一下眼色,显得十分默契地点了点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宁王朱奠培突然站起身来,高举手中的酒杯,大声说道:“诸位大人,本王今日设宴并非要提前贺寿,实则有一大事相商。”

他的声音在殿中回荡,令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一震。虽然宁王说出这番话很寻常,但那个语气明显十分强势,隐隐间让人心里不安。

大事?

官员们纷纷面面相觑,虽然不知道宁王接下来要说什么,但心里已经判断不会是好事。

大明的王爷都是被当成猪来养,而今这头猪突然跟你说要相商大事,那么这头猪显然是不打算安分做猪了。

宁王朱奠培微微眯起眼睛,面对在场的众官员侃侃而谈:“奉太皇太后之懿旨,今天子失德,然兴王贤明,当废长立幼。先帝当年便已有废太子之意,然先帝中道崩殂,并不能如愿,然驾崩之时,许太皇太后废帝之权……今太皇太后欲行先帝旨意,然今朝廷多奸佞,拥暴君弘治而令太皇太后不敢轻举妄动……时至今日,虽已酿成大错,但咱们大明臣子当拨乱反正。诸位大人与本王于江西起事,应大皇太后懿旨,废帝拥兴王为新君。”

原本他打算自己单干,但京城那边伸出橄榄枝,竟然还有太皇太后参与其中,那么他自然要借助这股力量。

最关键的是,通过太皇太后及先帝所留的圣旨,却是可以从根本上否决朱祐樘的继承权,从而更加有利自己推翻弘治的政权。

至于现在刚刚成年的兴王,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

宁王朱奠培不等在场的官员有所反应,便将手中的酒杯猛地摔在地上,碎片四溅,清脆的响声在寂静的夜空中显得格外刺耳。

“宁王这是疯了吗?”

“咱们快逃离这里!”

“宁王造反,这是要祸乱大明啊!”

……

江西的官员们自动忽略太皇太后真假难辨的懿旨,显得惊慌失措地四处奔逃,但显然已经来不及了。

“谁都不许离开这里,否则格杀勿论!”宁王世子朱觐钧亲自带着亲卫来到门前,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疯狂的光芒道。

官员们被这一幕惊呆了,他们愣在原地,发现自己已经成了瓮中之鳖。

宁王朱奠培站在殿上俯视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得意和狂喜。这一刻起,他将掌握着江西的命运,成为这片土地上的真正主宰。

第214章 帝迎新婚,强龙出海第45章 尔雅训人,忠坤受教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伟业第177章 吏治大坏而清名在第395章 皇帝看上的女人遇阻?第158章 仁寿有月,王越奏官531.第529章 西欧路断,奇才命薄第368章 狼崽锋芒,眼白心黑第401章 天机玄妙的另一种解法第237章 华夏的军事底蕴第146章 有殿养心,实干兴邦第137章 旨降王府,圣人自荐第66章 陛下,臣没教啊!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礼待第343章 取之于民,用之于夷第303章 举国磨剑,扬我明威第104章 弘冶抓贪,杀人诛心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观第28章 狼人君主,以退为进486.第483章 帝王的宝藏和暗涌的伯府第268章 察院新观,越说正奇。第331章 罪在言闻,凶岛难生第359章 天机红颜,玄妙自解第69章 余波1第361章 胜负难分?游戏初启第219章 清丈有成,扬威大明第218章 再无廷和,王越献策第110章 元旦宴仪,扬州胡爷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512.第510章 一个来自整个日本的阻力487.第485章 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362章 计中有计,天意冥冥。第15章 盐法虫害,天子挥棍第330章 帝欲取金,风浪有阻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骑兵遇到了克星501.第499章 弘治最终还得疯狂挖金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难斩第117章 谏臣解日食第186章 十三豹赵虎初显弓威第133章 吴玘官途,帝叹荒谬第141章 收网行动3第87章 库房大开,官清似水?(求首订)第424章 江南赢了?连朱祐樘都坐不住!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书第84章 群臣如鱼,帝起色念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斩五连494.第492章 迈向四万万人的超级王朝第307章 初雪第279章 千年之殇,国有内疾(月票6)第65章 武勋点火,帝防夺门513.第511章 苦头吃尽方知故乡好第338章 君臣佳话,万安有礼第261章 有宫长乐,锦衣出手(月票2)第408章 这个数字连朕都不敢相信呢第412章 乾清宫夜里的一场火第412章 乾清宫夜里的一场火调整通知!第168章 有册刁民,帝刀问世第384章 存天道灭人欲?第468章 刀割王喉,生死不论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谁主?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斩五连第185章 暴风雨中的卖国贼第46章 满朝滑臣,治之不易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235章 举国巨震第139章 收网行动1第437章 步步为营,内贼难防第223章 北妃教骑,帝推实政第475章 弘治要画一条线第59章 京山风波6第480章 陛下大将军与北元女俘500.第498章 蒸汽机,出来吧!第344章 百战缺钱,青霉初芽第378章 阴盛阳衰,重伤垂死第243章 论政的严重后果第454章 天子降临,官念乌纱。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73章 余波5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260章 一招制敌,帝国起航第84章 群臣如鱼,帝起色念第314章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第223章 北妃教骑,帝推实政第383章 凶饥曰蝗,众臣争“相”第342章 弘治四年,风起元旦第92章 践行共谋,宋澄负恩第111章 夜有巨银,之清通天。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订阅求月票)第216章 内外兼治,帝喜为上第356章 帝嗣由天,张秦常新531.第529章 西欧路断,奇才命薄第133章 吴玘官途,帝叹荒谬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枪第97章 神盾遇阻,叶淇献计489.第487章 命中注定般的东西相撞第289章 王炸兄弟,血流四月第138章 案情有诈,从贵甘犬第139章 收网行动1
第214章 帝迎新婚,强龙出海第45章 尔雅训人,忠坤受教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伟业第177章 吏治大坏而清名在第395章 皇帝看上的女人遇阻?第158章 仁寿有月,王越奏官531.第529章 西欧路断,奇才命薄第368章 狼崽锋芒,眼白心黑第401章 天机玄妙的另一种解法第237章 华夏的军事底蕴第146章 有殿养心,实干兴邦第137章 旨降王府,圣人自荐第66章 陛下,臣没教啊!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礼待第343章 取之于民,用之于夷第303章 举国磨剑,扬我明威第104章 弘冶抓贪,杀人诛心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观第28章 狼人君主,以退为进486.第483章 帝王的宝藏和暗涌的伯府第268章 察院新观,越说正奇。第331章 罪在言闻,凶岛难生第359章 天机红颜,玄妙自解第69章 余波1第361章 胜负难分?游戏初启第219章 清丈有成,扬威大明第218章 再无廷和,王越献策第110章 元旦宴仪,扬州胡爷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512.第510章 一个来自整个日本的阻力487.第485章 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362章 计中有计,天意冥冥。第15章 盐法虫害,天子挥棍第330章 帝欲取金,风浪有阻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骑兵遇到了克星501.第499章 弘治最终还得疯狂挖金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难斩第117章 谏臣解日食第186章 十三豹赵虎初显弓威第133章 吴玘官途,帝叹荒谬第141章 收网行动3第87章 库房大开,官清似水?(求首订)第424章 江南赢了?连朱祐樘都坐不住!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书第84章 群臣如鱼,帝起色念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斩五连494.第492章 迈向四万万人的超级王朝第307章 初雪第279章 千年之殇,国有内疾(月票6)第65章 武勋点火,帝防夺门513.第511章 苦头吃尽方知故乡好第338章 君臣佳话,万安有礼第261章 有宫长乐,锦衣出手(月票2)第408章 这个数字连朕都不敢相信呢第412章 乾清宫夜里的一场火第412章 乾清宫夜里的一场火调整通知!第168章 有册刁民,帝刀问世第384章 存天道灭人欲?第468章 刀割王喉,生死不论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谁主?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斩五连第185章 暴风雨中的卖国贼第46章 满朝滑臣,治之不易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235章 举国巨震第139章 收网行动1第437章 步步为营,内贼难防第223章 北妃教骑,帝推实政第475章 弘治要画一条线第59章 京山风波6第480章 陛下大将军与北元女俘500.第498章 蒸汽机,出来吧!第344章 百战缺钱,青霉初芽第378章 阴盛阳衰,重伤垂死第243章 论政的严重后果第454章 天子降临,官念乌纱。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73章 余波5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260章 一招制敌,帝国起航第84章 群臣如鱼,帝起色念第314章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第223章 北妃教骑,帝推实政第383章 凶饥曰蝗,众臣争“相”第342章 弘治四年,风起元旦第92章 践行共谋,宋澄负恩第111章 夜有巨银,之清通天。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订阅求月票)第216章 内外兼治,帝喜为上第356章 帝嗣由天,张秦常新531.第529章 西欧路断,奇才命薄第133章 吴玘官途,帝叹荒谬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枪第97章 神盾遇阻,叶淇献计489.第487章 命中注定般的东西相撞第289章 王炸兄弟,血流四月第138章 案情有诈,从贵甘犬第139章 收网行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