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好好讲有人好像听不进去啊

红光满屋,光艳蒸腾,像火而非火。

此等天地异象,在干清宫众宫女和太监震惊之余,却像是突然联想到什么一般,当即在地上跪拜起来。

早前一直盛传:“帝嗣劫,逢二后,张似秦,常从新”,随着弘治皇帝一直迟迟没有生育,故而相信这个谚语的人越来越多。

即便他们作为皇帝的身边人,看到皇帝夜夜耕坛不断,结果皇后和几个嫔妃肚子都没有动静,难免亦是开始相信谚语一说。

只是现在皇帝和皇后正在合欢之时,天地降下帝王般的异象,无疑说明大明的帝子即将降临人间了。

至于早前的“帝嗣劫,逢二后,张似秦,常从新”,证明确实是江湖人的骗人把戏,东方道大概是要被砍头了。

“恭贺皇帝、恭贺皇后!”

刘瑾等太监看到天象消失,亦是齐声进行道贺。

朱祐樘的脑袋刚刚一阵隐隐发痛,心里亦是感觉会有什么事情发生,结果听到外面宫人的古怪动静。

在忍不住询问之下,他终于知晓刚刚所发生的事情。

呜呜……

常皇后在得知异象后,却是突然喜极而泣。

一直以来,其实她是承受压力最大的那个。

作为开国功臣的后代,整个家族原本已经被朝廷削贬,结果她竟然在选秀中成为了大明新一任皇后,这无疑是皇帝的天大恩惠。

若皇帝对她不宠爱还好,偏偏皇帝是一个十分体贴的男人,是一个让她死心踏地的男人,所以她亦是希望朱祐樘能够子嗣绵绵不绝。

只是偏偏,皇帝这些年迟迟没有子嗣,反而京城的东方神仙传出:“帝嗣劫,逢二后,张似秦,常从新”的谚语。

为此,她还打算主动放弃皇后的位置,即便仅仅只能延续一代,那亦不能让皇帝现在便绝了子嗣。

却是谁能想到,朝廷的争斗比所有人都要凶险,淑贵妃竟然突然被人毒杀,而皇帝的后路被歹人给断了。

现如今,事情竟然是峰回路转。自己跟皇帝合欢之时,干清宫竟然是天降异象,而她此次亦是隐隐感觉明显有所不同,似乎是真的怀上了龙种。

朱祐樘这才想起刚刚最欢愉之时,周围的墙壁确实发出红光,自己一度还以为是眼花了,却不想真的出现诡异天象。

“陛下,奴婢熟读史书,这便是帝子现世的最初征兆!”负责记载朱祐樘房事的老宫女,显得十分肯定地道。

朱祐樘现在既相信科学亦相信玄学,却是十分果断地做出决定道:“干清宫所有人奖励一个月月俸,只是今晚的事情不得外传,否则以大不敬论处!”

倒不是他不想将这份喜悦分享出去,只是现在自己的处境都谈不上绝对安全,又何必让常皇后及极有可能出现的帝子处于危机中。

现在的最好做法是低调处理,等到皇后的肚子真的有喜了,到时再宣告天下亦是不迟。

“遵旨!”刘瑾不去揣测皇帝为何下这一道命令,但十分认真地领旨道。

整个干清宫的宫女和太监几乎都起来了,而今虽然遭到了禁口令,但得到了一个月的月俸亦是心里美滋滋。

现在她们有着根本花不完的钱,个人身份和地位亦跟朱祐樘紧密相连,所以自然是无条件忠诚于皇帝。

常皇后紧紧地依偎在朱祐樘的身边,原本还担心这是美梦而不敢睡去,但身体刚刚经历了美妙时刻,最终还是忍不住嘴角挂着幸福的微笑进入了梦乡。

朱祐樘轻搂着怀中的美人,心情同样十分兴奋。

他是否拥有子嗣对自己着实很关键,不仅关乎自己接下来的掌权,而且同样跟政策的延续性有关。

现如今,虽然没有了正德,但通过绝杀嘉靖的方式完成自解,似乎成功避免自己绝嗣的可观命运。

十月的海风,吹黄了位于东海之滨的那座海岛。

大明城的根深深地扎在了这里,现在不仅成为这座岛最繁华的地位,亦是拥有最大的海港,而且还成为这座岛的行政中心。

自从将不自量力的济州军赶出这座岛后,那两个县的官员第一时间前来投降,自愿归入大明王朝的编制中。

现在大明城的东海总督府彻底取代了济州牧的地位,通过另两个县城的协管,已经成为这座岛真正的管理者。

不过济州岛的特点是地广人稀,管理自然很难做到辐射全岛,所以主要还是采用治理和自治的方式。

像汉拿山上的那帮胡牧,徐世英只愿意他们服从东海总督府的调动,但刑事和民事方面的事务由他们内部解决。

由于东海总督府的介入,给他们划分出了相应的地盘,反倒让南山部落、胡牧和朝鲜居民避免了冲突。

现在各个势力都团结在东海总督府的麾下,各个势力都努力发展农业和牧业经济,反倒呈现着欣欣向荣的面貌。

东海总督府徐世英坐在总督的宝座上,听取着两位知县的汇报,亦是进行鼓励道:“你们只要好好干!等到你们将来退休了,回到京城便可以享受大明退休官员的待遇,以后便是大明的一员了!”

“谢总督关照!”两位朝鲜知县暗自一喜,当即便是恭恭敬敬地道。

朱世英对济州岛内部倒不担心了,只是看到地图上标注出来的日本地图,眉头当即不由得蹙了起来。

他知道弘治皇帝将他安排在这里,并不仅仅是打开东海的贸易窗口,而是对日本这个邻国已经有所图谋。

虽然日本是一个岛国,但这里并非一无是处,这里拥有丰富的海产品,而且还拥有一定的农业基础。

当然,由于大明的银元需要足够的白银进行兑换,所以他们现在比较重要的工作是要开采石见银矿。

只是在最为关键的银矿问题上,原本开采的前期工作很是顺利,但最近却是频频遇到了一些麻烦事。

首先是身兼石见守护的大内氏突然间消极合作,然后是尼子家对石见银矿虎视眈眈,一切都显得那般的反常。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日本的货币受到华夏的影响,所以最早铸造的铜钱是仿唐朝的“开元通宝”,推出主要货币“皇朝十二钱”。

虽然他们步朝鲜的覆辙,所发行的“皇朝十二钱”慢慢被嫌弃,但却是走了一条跟朝鲜不一样的货币道路。

由于华夏大量优质的铜钱流入日本,所以日本的官方货币是一败涂地,整个社会进入了“渡来钱”时代。

到了本朝,情况差不多如此,三年一次前往大明朝贡的日本使臣都希望得到大明的铜钱来满足本国的货币需求。

虽然大明进入了白银时代,日本亦拥有丰富的银矿,但他们开采银矿的技术丧失,自然跟不上大明的节奏。

偏偏地,日本国内对银器的需求不强,加上没有足够开采技术支持的日本尼子家竟然打石见银矿的主意。

即便石见银矿存在一定的经济价值,但任何事情都讲究得与失,尼子家的行为明显是得不偿失了。

徐世英隐隐觉得这种不合理的行为必定另有文章,只是现在得获得的利息有限,所以亦不好轻易下判断。

特别皇帝不知出于什么考虑,最近却是要求他的东海总督府收敛锋芒。

不过在向皇帝汇报的奏疏中,他还是将事情的始末说了出来,相信英明的皇帝会拨开层层的迷雾指引他们前进。

“总督,码头那边出了点争执,恐怕得您亲自出面!”一个侍卫队长匆匆而来,显得焦急地通禀道。

虽然东海总督府是朝廷设立总揽整个东海大权的衙门,但奈何水浅王八多,很多关系户不说没有将几位千户大人放在眼里,甚至都有人敢对总督大人拍桌子。徐世英的眉头微微蹙起,却是淡淡地询问道:“又是那几个江南的纨绔吗?”

“正是!”侍卫队长显得苦涩地道。

徐世英的脸色冰寒,一些人纨绔子弟在大明做惯了大爷,已经养成无法无天的脾气。

在港口的码头上,正停着一艘从日本归来的商船。

东海总督府虽然不是海关,但亦是海关重要的一环,所有前往日本的商船都需要在这里进行核查。

针对一些特殊的商品,东海总督府方向则选择禁止出口,特别禁止销往日本。

“呵呵……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王延傲面对被查出的违禁品,当即进行讽刺地道。

霍海并不理会对方的嘲讽,而是公事公办地强调:“我不知晓你们是怎么通过上海市舶司查核,但非必要铁器一律不许出口,这是一直以来的规定!”

“你们卖刀具就行,我们不过卖点铁锹农具,犯着哪一条国法了?”侯昊天负手而立,亦是冷冷地质问道。

霍海知晓眼前两位是宦官子弟,却是坚定立场道:“这种农具一律不许销住日本,这是我们东海总督府的原则!”

“狗屁的原则!你们分明就是故意卡着我们要好处,只是亦不瞧瞧本公子是谁,老子在朝廷不是没有人,弄死你一个小小的千户易如反掌!”程堂此次亦是参与其中,气得咬牙切齿般道。

在这个农耕时代,由于江南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不说北方的粮食需要依靠江南,江南更是手工业最繁华的地区。

虽然大明王朝已经迁都,但财富其实停留在江南。

江南固然拥有勋爵类家族,最典型便是魏国公徐家,那是明朝初期便已经定为岁禄5000石的公卿之首。

其次便是文宦类的家族,像扬州原首辅高谷,因高谷一人而发迹,一举成为一个地方的的大家族。

不过最多的还是仕商类的家族,这些人是由商而仕或由仕而商,从而即拥有财富亦能够拥有权势,其中王鳌算是比较典型由商而仕的江南诸多代表家族。

洞庭东山地区因土地狭窄而人口众多,居民多以经商作为生计,而王鳌的祖父王彦详以经商发迹。

王彦详生下五子,因多擅于经商,所以成为洞庭东山的望族。

王彦详的儿子王逵一脉最为出彩,大儿子王璋外出经商,次子王瑮留家处理家政,三子王琬专心致志学业。

王琬虽然没有考取进士功名,但得到家里支助就读于北京国子监,而后进入仕途,最终成为光化知县。

王琬的儿子王鳌终于在科举取得重大突破,以探花的身份进入翰林院,而今已经成为翰林院的侍讲学士。

最后则是典型的名门望族,他们的传承可以历经时间的考验,像锡山秦氏单是明清时期便出过三十多位进士。

至于大名鼎鼎江南第一家郑氏,从宋至今已经几百年时间。即便太祖朱元璋,亦是有意厚待郑家,从而示好其他各个家族。

随着东海的贸易全面打开,加上越来越多的海商赚得盆满钵满,江南各种类型的的家族纷纷扬帆出海,都想要派遣闲着的子弟到日本进行淘金。

虽然他们其实一直在窃取这份蛋糕,甚至曾经想到阻止大明朝廷开海,但之前的行为终究需要偷偷摸摸,规模上还是要差很多。

现在大明朝廷已经允许,那么他们自然就不需要过于顾虑,而是大批量地跟日本进行海上贸易往来。

只是朝廷管制自然带来一些弊端,首先是竞争对手增多了,其次是商品进行了限制,像铁器便是违禁品。

此次面对农具的出口受制,令到这三个结伴出海淘金的衙内十分的不爽,亦是直接威胁这个小小的千户。

若是在江南,别说是小小的千户,哪怕是一个卫所的指挥使,那亦得对他们恭恭敬敬,哪怕如此跟他们说话。

“侯公子,这种农具确实不许销往日本,你就别为难我的手下了!”徐世英知道对方是南京户部左侍郎侯瓒的儿子,便是压着火气解释道。

侯昊天的脸色阴沉,显得十分冷漠地反问道:“徐总督,这种寻常的农具有何不可?又不知哪怕农具能销往,还得给一个说法!”

“含铁的农具极易作为武器,亦可能被东瀛人熔炼为武器,所以并不容许销往日本!”徐世英耐着性子解释道。

王延傲的眼睛闪过一抹喜意,却是指着地上的铁锅道:“徐总督,你此话不在理!这铁锅的含铁量岂不是更高,因何铁锅能销往日本,而铁犁便不允许,你莫要说铁犁能用作武器?”

侯昊天和程信看到王延傲如此急智,亦是得意地望向徐世英。

“此事不可混为一谈!你们想要从事日本贸易,那么就得遵照东海总督府的规定,铁锅确实允许出售!”徐世英发现自己太过给这些人脸面,便是寒着脸强调地道。

虽然这里确实存在一些人看不懂的地方,只是禁止农具其实是禁止日本的农业,限制日本的生产力。

只是这些阴谋并不能直接明说,却是不能一方面跟日本愉快玩耍,另一方面则是公开表明要卡你脖子限制农业发展。

正是如此,现在禁止农具出口打着农具作为武器伤人和担心日本熔铁制作武器,却不想这些人始终想要出口农具谋利。

侯昊天是三人年纪最大的,对着其他两个还想要争辩的同伴咳嗽一声,而后微笑着道:“既然徐总督已经发话了,这个面子肯定得给,那我这便安排船只将农具拉回去!”

王延傲和程信默默地交换一个眼色,却是疑惑地望向侯昊天。

“侯公子,你们此次前往日本接受白银交易结算需在两成以下!”徐世英看到事情已经解决,便认真地叮嘱道。

原本并没有这个要求,随着大明颁发新的货币体系,亦是做出了新的要求。

其实朝廷的计划是全面禁止,但考虑到需要给海商足够的适应时间,所以这才进行了特殊的约定。

王延傲的眼睛一瞪,显得十分荒唐地道:“徐总督,这白银一直畅行于东南诸省,因何要求我们白银交易结算在两成之下!”

“这是朝廷的最新禁令!”徐世英发现这些衙内是真的难管教,顿时寒着脸道。

程信却是有所怀疑,直接进行索要道:“徐总督,我等并没有得到如此禁令,不知朝廷的公文何在?”

“东海总督府代表的便是朝廷!”徐世英自然不可能将皇帝的信件展示,当即寒着脸强调东海总督府的地位道。

霍海看到这三个公子如此咄咄逼人的模样,此刻亦是散发身上的杀意。

wωw ▲TтkΛ n ▲¢ 〇

程信自持是军户子弟出身,压根不将霍海的杀气放在眼里:“按我所知,若是没有朝廷的条文,我等大明子民不必遵守吧?”

“你可以试一试!”徐世英感到对方是在挑衅自己东海总督府的权威,亦是冷冷地表态道。

如果在本土的话,确实需要朝廷的公文。只是现在身处于海外,又是皇帝授意所为,而今这帮官宦子弟敢于违背,他不介意亲手送他们见阎王。

王延傲对官场那一套并不陌生,亦是进行威胁地道:“你如此滥用私权,难道不怕弹劾吗?”

“你可以试试!只是我已经跟你们说明了,若是胆敢违抗政令,休怪本督无情了!”徐世英自然不害怕弹劾,却是冷冷地警告道。

侯昊天的眼珠子一转,却是微笑着拱手道:“我等一定照办!总督大人,那我们便先行告辞了!”

徐世英打量着这个南京户部侍郎之子,虽然对方满脸笑容,但隐隐间觉得此子跟他老爹都是笑面虎。

霍海跟着徐世英返回大明城,却是十分担忧地道:“总督大人,他们会不会真鼓动他们的父辈上疏弹劾您?”

“咱们的皇帝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明君,敢参我就是找死!”徐世英淡淡地回了一句,却是进行叮嘱道:“即刻加强海上巡逻,务必防止咱们的农具和织布机流入日本!”

原本开启东海的海上贸易是利国利民的举措,但奈何不法海商越来越多,不仅直接绕开东海总督府,而且有人竟然想要将飞梭织布机送给日本人。

第368章 狼崽锋芒,眼白心黑第233章 军魂(求订阅求月票)第408章 这个数字连朕都不敢相信呢第254章 帝问谁逆,忠民有言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试减三第112章 国母有缺,帝指军政第262章 帝陷规矩,放榜终至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兴第167章 大风起兮,兴益之宗第166章 谢天谢地,严刑峻法(求月票)第140章 收网行动2第341章 知恩图报,如此清官?第390章 弘治要开启货币战争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当夺门537.第535章 花开四海,乾清遇火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乐!第373章 谋而后动,血染海西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伟业第468章 刀割王喉,生死不论第434章 擒贼擒王,文明碰撞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540.第538章 后宫新势,断案光速第373章 谋而后动,血染海西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狱吧!519.第517章 弘治迎来了同等地位的对手第39章 徐溥迷途,谢迁转身第120章 扬州梦第176章 王砍头持刀入洪都城第177章 吏治大坏而清名在第363章 帝生两忧,明远出航(求保底月票)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题难答第60章 血灾降临第133章 吴玘官途,帝叹荒谬第320章 一件被当事人遗忘的大事第128章 真凶526.第524章 为政苛酷,蹄踏半岛515.第513章 国之重臣让皇帝很失望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员第326章 金路亦难,矿有血案第128章 真凶第121章 缩绳隐田第102章 万民送行,王越再诗第292章 万丈豪情,先建后朝?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谈判桌第439章 再使大内,亮至尊牌第322章 化作春泥更护花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当夺门第292章 万丈豪情,先建后朝?第347章 滑官难治,何破国危?第254章 帝问谁逆,忠民有言第347章 滑官难治,何破国危?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请第338章 君臣佳话,万安有礼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辟蹊径第471章 有后持家,婴尿落奸第76章 绳套颈时,终是鼠辈第343章 取之于民,用之于夷第121章 缩绳隐田第451章 京城无君,妖事频生(求保底月票)第192章 斩尽魑魅魍魉第115章 天意弄人第190章 科技兴邦第135章 新官铁面,帝治赣疾第374章 血战到底,寿宴兴辉525.第523章 交通强国,十年首战第466章 宁要半璧,帝揭伤疤第102章 万民送行,王越再诗486.第484章 美洲冒险篇的真相一窥第169章 王圣人又逃婚了?(求月票)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后宫憎狐!第25章 大奸似忠,早朝西角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13章 给你机会,你不珍惜?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456章 疯狂知府,帝使问罪544.第542章 矛指周后,宫廷动荡第47章 诗起诗终,臣子如棋调整通知!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128章 真凶第48章 西苑初驾,有监二十第161章 正义彰显,两祠并立547.第545章 明出青霉,帝国有疾。第21章 忠路难行,后宫暗涌第405章 皇帝手握王炸难倒都眼瞎了?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订阅求月票)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万变第265章 外谋钱银,内惩奸佞第293章 大内索弓,汉城尚文第420章 昏君,不要银矿要女人540.第538章 后宫新势,断案光速第60章 血灾降临第386章 粮与霸权第304章 风卷枫岳,王臣惶惶第361章 胜负难分?游戏初启第231章 皇帝大婚第35章 忽明忽暗,静候杀机第363章 帝生两忧,明远出航(求保底月票)534.第532章 国之基石,谜开传胪第211章 孙交求生,公府求荣(我求保底月票
第368章 狼崽锋芒,眼白心黑第233章 军魂(求订阅求月票)第408章 这个数字连朕都不敢相信呢第254章 帝问谁逆,忠民有言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试减三第112章 国母有缺,帝指军政第262章 帝陷规矩,放榜终至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兴第167章 大风起兮,兴益之宗第166章 谢天谢地,严刑峻法(求月票)第140章 收网行动2第341章 知恩图报,如此清官?第390章 弘治要开启货币战争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当夺门537.第535章 花开四海,乾清遇火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乐!第373章 谋而后动,血染海西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伟业第468章 刀割王喉,生死不论第434章 擒贼擒王,文明碰撞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540.第538章 后宫新势,断案光速第373章 谋而后动,血染海西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狱吧!519.第517章 弘治迎来了同等地位的对手第39章 徐溥迷途,谢迁转身第120章 扬州梦第176章 王砍头持刀入洪都城第177章 吏治大坏而清名在第363章 帝生两忧,明远出航(求保底月票)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题难答第60章 血灾降临第133章 吴玘官途,帝叹荒谬第320章 一件被当事人遗忘的大事第128章 真凶526.第524章 为政苛酷,蹄踏半岛515.第513章 国之重臣让皇帝很失望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员第326章 金路亦难,矿有血案第128章 真凶第121章 缩绳隐田第102章 万民送行,王越再诗第292章 万丈豪情,先建后朝?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谈判桌第439章 再使大内,亮至尊牌第322章 化作春泥更护花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当夺门第292章 万丈豪情,先建后朝?第347章 滑官难治,何破国危?第254章 帝问谁逆,忠民有言第347章 滑官难治,何破国危?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请第338章 君臣佳话,万安有礼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辟蹊径第471章 有后持家,婴尿落奸第76章 绳套颈时,终是鼠辈第343章 取之于民,用之于夷第121章 缩绳隐田第451章 京城无君,妖事频生(求保底月票)第192章 斩尽魑魅魍魉第115章 天意弄人第190章 科技兴邦第135章 新官铁面,帝治赣疾第374章 血战到底,寿宴兴辉525.第523章 交通强国,十年首战第466章 宁要半璧,帝揭伤疤第102章 万民送行,王越再诗486.第484章 美洲冒险篇的真相一窥第169章 王圣人又逃婚了?(求月票)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后宫憎狐!第25章 大奸似忠,早朝西角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13章 给你机会,你不珍惜?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456章 疯狂知府,帝使问罪544.第542章 矛指周后,宫廷动荡第47章 诗起诗终,臣子如棋调整通知!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128章 真凶第48章 西苑初驾,有监二十第161章 正义彰显,两祠并立547.第545章 明出青霉,帝国有疾。第21章 忠路难行,后宫暗涌第405章 皇帝手握王炸难倒都眼瞎了?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订阅求月票)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万变第265章 外谋钱银,内惩奸佞第293章 大内索弓,汉城尚文第420章 昏君,不要银矿要女人540.第538章 后宫新势,断案光速第60章 血灾降临第386章 粮与霸权第304章 风卷枫岳,王臣惶惶第361章 胜负难分?游戏初启第231章 皇帝大婚第35章 忽明忽暗,静候杀机第363章 帝生两忧,明远出航(求保底月票)534.第532章 国之基石,谜开传胪第211章 孙交求生,公府求荣(我求保底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