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第523章 交通强国,十年首战

不管是哪个时代,上位者其实更加愿意追求稳定,毕竟“共享太平之福”才是最符合他们核心利益的方针。

坐在龙椅上的朱祐樘慢悠悠地品茶,心如明镜一般。

虽然自己这些年不断调教这帮重臣,亦时常对一些重臣进行优胜劣汰,但在场的很多官员的内心深处恐怕仍旧不同意这种超级大型工程。

只是这个事情不能全怪他们,毕竟这一项工程的成本造价确实惊人,甚至可以用震古烁今来形容。

若是从杭州到北京修一条铁路,何止是要举国之力,简直还得背负大笔的债务,特别生铁的问题变得更加的严峻。

如果他们要处理这一项超级工程,不仅要过劳心劳力的日子,而且很可能会因工作失误而丢掉乌纱帽。

将心比心,他们现在的位置自然不愿意承担这么大的风险,更愿意舒舒服服地享受一种平静的生活。

朱祐樘感受到茶的香味,眼睛变得犀利起来。

虽然他能体谅一些重臣不思进取的想法,但大明王朝想要真正腾飞,想要引领全人类点亮科技树,那么这种苦头便必须要吃下去。

如果连这点开创精神都没有,如果基建狂魔的名头都捞不来,那么大明又拿什么来称霸整个世界呢?

“你们只看到这京杭铁路的困难,但如果咱们将这一条铁路修建完成,届时将给南北带来多大的便利?诸位大人多数都是来自南方,想必当年尝过前往京城赴考时路途的艰辛,咱们口口声声要为万世开太平,今明君在位,难道咱们不应该克服重重困难修一条南北通达的铁路吗?”工部尚书陈坤的眼睛饱含热泪,却是打起感情牌道。

此话一出,刑部尚书宋澄等官员纷纷认真地思索起来。

虽然这确实是一个十分荒谬的工程,但偏偏又充满着无穷的魅力。

如果大明能够修建一条连通两地的铁路,不仅货物和人员的往来将会更加的密切,而且自己荣归故里更加的便利。

尽管大明已经拥有南北水路相通的京杭大运河,但这条运河受到季节的影响太大,而且效率和安全性上跟铁路无法比拟的。

特别铁路运用的是煤炭之力,而运河依靠的是人力,拥有京杭铁道将会让两地的交通成本大大降低。

“陈尚书说得没错!今大明朝处于最好的局面中,若咱们现在不修的话,你们认为将来的新朝会修吗?”内阁阁臣贾俊已经半只脚踩进棺材,此刻站出来力挺自己的继任者道。

都说人越老越贪生怕死,但亦是看开了很多东西。人生短短百年,如果不在有生之年多做实事,到死的时候只会空余恨。

以他对朝堂的了解,如果不是遇到朱祐樘这种全心全意为国为民的明君,必定不可能找这般辛苦的事情来挑战

“将来的君臣肯定没有这种魄力了!”

“别说京杭铁路,哪怕京津铁路未必修得了!”

“如果咱们不给后人树起带头作用,大明称霸世界恐怕真是遥遥无期了!”

……

宛如一语惊醒梦中人般,内阁阁臣李裕等官员突然意识到他们不能指望后来人,当即纷纷调侃起来。

本朝的真正利害的那个人其实不是他们这帮重臣,而是眼前这位雄才大略的帝国,只有他主舵才能使得大明王朝蒸蒸日上。

若是在弘治皇帝手里都做不成的事情,指望后来人恐怕是痴人说梦。

“如果咱们修建京杭铁路确实功在千秋,但这投入未免太大了,起码得一亿银元吧?咱们能拿得出这么多钱吗?”兵部尚书刘宣像钱眼套住了一般,显得苦涩地担忧道。

一亿银元?

刑部尚书宋澄等人虽然心里支持这个方案,但想到这一个天文数字般的工程资金,仍旧还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在前些年,他们为了明缅公路的五百万银元而争执不休,而今他们所面对的工程款来到了一亿银元。

如果不是大明朝廷现在拥有铸币权,以如今大明朝廷财政收入情况,不知要多少年才能凑够这一笔天文数字工程款。

只是现在单是想一想如此庞大的资金投入,亦是让他们心里直接没底了,这一亿银元砸下去真的没问题吗?

“诸位大人,你们似乎都产生了一个误解!即便京杭铁路的工程款是要一个亿,但咱们其实可以一段段来修,其实不需要一下子筹集一亿银元。比如每年一千万银元,咱们先从京城修一段到山东,这样咱们的财政压力会小上很多!”户部尚书何琮将众人的反应看在眼里,便指出其中的关键之处道。

京杭铁路可以类比于京杭大运河,不说京杭大运河是经过诸多朝代才有如今的规模,哪怕在最初同样是分段修建。

现在大明王朝之所以能够修建明缅公路和京津铁路这种大型工程,正是得益于大明健康的财政,每年都有财政盈余。

除了每年可以征得的大量税收外,还有海外金银矿的开采。

一旦美洲的金银矿开采顺利的话,他们未必不能在工程进行期间,筹集到这天文数字般的一亿银元。

“当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咱们并不是即便要掏出一亿银元!”

“如果按十年进行分批投入的话,那么咱们的压力确实要小上许多!”

“一年一千万银元,而且咱们还可以发行国债,这钱的事情未必不能解决!”

……

在经过户部尚书何琮的提醒后,都察院左都御史万翼等官员纷纷反应过来,顿时对这个工程变得乐观起来了。

他们从来都不害怕困难,亦愿意为这个国家和百姓多做一些实事,如果能修建京杭铁路注定能名留青史。

既然现在他们可以想办法慢慢筹钱,那么他们便没有理由阻止这个利国利民的工程。

“即便资金可以解决,但咱们修建京津铁路已经将所有生铁耗光,亦是从海外不断收购才能堪堪解决生铁的缺口。若是修建京津铁路所需的生铁少说要翻十倍,如此巨量的生铁,又当如何解决呢?”兵部尚书刘宣却是轻轻地摇头,再度提出其中的核心难题道。

话音刚落,靖国公赵承庆率先进行表态道:“咱们的唐山铁矿不是一直在开采吗?若是唐山开采的生铁不够,那么便要求各个藩属国提高上贡的生铁数量,他们受我们庇护自然要替咱们大明分担一二!”

由于是武将出身的缘故,他的性格透着一种强势,对周围的藩属国并不讲礼仪,而是更愿意用拳头说话。像早前征战琉球的战事中,他便是一个坚定的主战派。

现在北越、占城和南越都拥有铁矿,而且朝鲜和日本都可以产铁,那么他们自然有义务为大明提供一批生铁。

跟向国内索取相比,他更是倾向于海外,可以通过种种手段从这些藩属国的身上弄来大批的生铁。

“不错,若是不够便向藩属国索要!”

“他们既然受咱们的庇护,自然要给我们上贡!”

“为了天下百姓,本侯愿意率领军队征战不贡铁的藩属国!”

……

靖国公赵承庆隐隐成为武勋的领头人,而今面对可能存在的生铁的难题,亦是纷纷进行表明立场。

-

其实他们亦是已经看得出来,现在处于建功立业的最好时代。只要他们肯为国出力,凭借现在大明无敌的军队,简直就是给他们送军功和爵位。

不管京杭铁路需要投入多少生铁,只要他们将所有国家的资源都调集起来,那么生铁根本不再是问题。

正是如此,他们亦是倾向于向周边的国家索取生铁,若是有国家不肯给便如同针对琉球国那般发动一场战争。

“既然如此,那么老夫没有任何问题了,此次亦支持修建京杭铁路!”兵部尚书刘宣并不是固执的人,当即转变态度道。

他之所以站出来提出这些尖锐的问题,一则这是他历来参与讨论事情的惯用做法,一则他想要抛出问题由大家一起解决。

既然金钱和生铁朝廷都有信心妥善解决,即便他所掌管的兵部接下来的日子会拮据一些,他亦接受了。

毕竟一旦完成京杭铁路,他们每个人都将名垂青史,而他刘宣作为弘治朝重要的一员更是光宗耀祖。

“我等同意修建京杭铁路!”内阁阁臣贾俊亦是很快达成共识,却是一致同意了这个史诗级的工程。

内阁首辅尹直看到大家统一了意见,便向龙椅上的朱祐樘恭恭敬敬地道:“臣等以为可修建京杭铁路,请圣裁!”

不管他们这帮重臣是何种态度,但在这个王朝真正的话事人,始终都是眼前这个雄才大略的弘治皇帝。

现在他们这帮重臣已经达成共识,那么接下来是否要执行,便取决于眼前这位帝王的真正想法了。

朱祐樘的目光扫视在场的重臣,发现自己的苦心并没有白费,这帮重臣并不是那种安于享乐的人。

在自己完全没有干预的情况,这帮重臣能够集体通过修建京杭铁路的提案,足以这支队伍确确实实是敢于做实事。

朱祐樘很满意现在重臣身上的开拓精神,便郑重地点头道:“准奏!各个衙门相互配合,由工部进行牵头,即刻着手制定修建京杭铁路的方案!”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便大明决定要修建京杭铁道,但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员进行实地考察,这样才能制定一个可行的建设方案。

好在,现在国子监工程学院正培养着大量的人才,只要朝廷有魄力推动这种工程,便不会缺少这方面的人才。

以现在工部的工作效率,相信在京津铁路完工前,便可以拿出一套京杭铁路的修建方案,而大明将会正式走上交通强国的道路。

“陛下圣明!”王越等重臣看到皇帝同意这个议案,亦是纷纷恭敬地拱手道。

弘治九年在蒸汽火车的试运行中结束,这一年最大的成就并不是大明在美洲站稳脚跟,亦不是日本送来源源不断的银饰和女人,而是蒸汽火车面世。

大明王朝现在的版图不断扩大,特别明缅公路即将竣工,所以中原王朝跟印度洋的地理阻隔即将打通。

现在蒸汽火车横空出世,那么大明便可以通过铁路网将各地紧密地联系到一起,亦将为大明王朝将来统治全球提供交通支持。

京津铁路仅仅是一个起点,而京杭铁路同样只是一个开始,一张横跨亚欧非的铁路网才是终极形态。

弘治十年,元旦大朝会。

随着大明王朝国力越来越强盛,偏偏大明放弃共享太平之福那一套,而是对周围国家一言不合便毁天灭地。

现在越来越多的藩属国派遣使者前来参加大朝会,甚至野人女真亦是臣服大明,纷纷将他们国家或部落最值钱的物品上贡。

由于汪直已经在印度洋打出了名头,亦是吸引一些国家或势力前来朝贡,此次一支阿拉伯的代表送来了大批财宝和一位埃及美人。

朱祐樘并没有刻意夯实后宫,但奈何越来越多的国家进贡绝色,这让他亦是不好进行拒绝。偏偏地,他内心深处还在担心绝嗣的命运,所以每晚还是卖力地改变命运。

至于那些送奇珍异兽的国家,朱祐樘并没有给好脸色。

在各个重臣的暗中操作下,他们对各国来使唯一的要求是他们上贡生铁,上贡的生铁越多越能赢得大明的友谊。

“停止上贡生铁?”

这个事情还是出了一些意外,面对大明此次再度索要生铁,结果竟然遇到了刺头,竟然拒绝进贡了。

这个事情很快便转到了最高会议,最高会议的官员以全票通过讨伐的提案。

当议案在朱祐樘这里通过的时候,军机阁便承当了作战计划的制定,而后由朱祐樘敲定了主帅的人选。

弘治十年春节刚过,第一场对外作事便拉开了序幕。

第228章 内斩汪直,外止刀兵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请第120章 扬州梦第217章 春种恶果,祸于南端第113章 死了就会变强?第442章 忠将出动,叛国者死。第347章 滑官难治,何破国危?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478章 帝国的巨舰正在启动第106章 北元新势,帝斩侯贪第60章 血灾降临第350章 勋戚惧风,百姓爱金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赐东海第224章 大夏言烧,一语成谶第438章 江南反噬,军动九州第349章 国债无名,宋澄有忧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礼待第2章 何以治国第392章 看到胜利曙光的襄城侯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带钱,东方衙门八字开第400章 最终还是要同胞承担所有?第193章 逼宫?找死!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后宫憎狐!第480章 陛下大将军与北元女俘第260章 一招制敌,帝国起航499.第497章 皇帝会给我们奇迹对吧?第550章 南宫有禁,帝国有忧547.第545章 明出青霉,帝国有疾。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为贵第276章 难测帝心,恩榜现世523.第521章 这还是我们的祖国吗?第87章 库房大开,官清似水?(求首订)第301章 血洗爱新,大明向东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206章 赐号平反,佳丽三百第213章 帝设新考,状元武魁第228章 内斩汪直,外止刀兵第431章 灾降华夏,帝解疑团第431章 灾降华夏,帝解疑团第129章 祸从天降500.第498章 蒸汽机,出来吧!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观第243章 论政的严重后果第139章 收网行动1第396章 皇帝这是唱哪一出?第459章 运河暗雷,帝迷姑苏第259章 京城暗涌,会考论雄第62章 朕的首辅呢?499.第497章 皇帝会给我们奇迹对吧?548.第546章 恶疾缠相,帝终出击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303章 举国磨剑,扬我明威第158章 仁寿有月,王越奏官第304章 风卷枫岳,王臣惶惶第184章 万匹马骡南下意欲何为?第194章 灰飞烟灭(求订阅求月票)第224章 大夏言烧,一语成谶第149章 春耕在即,武勋有谋第177章 吏治大坏而清名在第315章 日不落帝国的第一步第340章 王越出击,官滑如油第46章 满朝滑臣,治之不易第460章 苏喜忠君,帝肋遇考第325章 宝船明远,明迎革命第73章 余波5第472章 尿如飞瀑,满朝皆震(求月票)第68章 君相和,门党生。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后宫憎狐!第441章 大内遇火,寄情江南523.第521章 这还是我们的祖国吗?第292章 万丈豪情,先建后朝?第361章 胜负难分?游戏初启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员第343章 取之于民,用之于夷第196章 大明不许这么牛逼的人存在(求订阅528.第526章 朝事遇难,喜恩献策第175章 夷狄奉中国(月票加更)第448章 运筹帷幄,吾言即铁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树千获第31章 王越在野,知晓苍生第328章 十月归途,喜忧参半第334章 万难唯钱,君臣苦乐第74章 余波6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第165章 武勋有隙,黎使论罪第394章 继承人是个大难题第329章 凶徒在畔,帝有嗣忧第314章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第76章 绳套颈时,终是鼠辈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414章 大明万一真有暴君呢?第328章 十月归途,喜忧参半第375章 九族齐寿,公主有报第250章 抽丝剥茧(补更)第77章 案情扑朔,工部择才第83章 帝指怀恩,臣有异心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551.第549章 青史恶名,有宫太孙第332章 圣人有劫,命悬一线
第228章 内斩汪直,外止刀兵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请第120章 扬州梦第217章 春种恶果,祸于南端第113章 死了就会变强?第442章 忠将出动,叛国者死。第347章 滑官难治,何破国危?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478章 帝国的巨舰正在启动第106章 北元新势,帝斩侯贪第60章 血灾降临第350章 勋戚惧风,百姓爱金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赐东海第224章 大夏言烧,一语成谶第438章 江南反噬,军动九州第349章 国债无名,宋澄有忧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礼待第2章 何以治国第392章 看到胜利曙光的襄城侯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带钱,东方衙门八字开第400章 最终还是要同胞承担所有?第193章 逼宫?找死!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后宫憎狐!第480章 陛下大将军与北元女俘第260章 一招制敌,帝国起航499.第497章 皇帝会给我们奇迹对吧?第550章 南宫有禁,帝国有忧547.第545章 明出青霉,帝国有疾。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为贵第276章 难测帝心,恩榜现世523.第521章 这还是我们的祖国吗?第87章 库房大开,官清似水?(求首订)第301章 血洗爱新,大明向东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206章 赐号平反,佳丽三百第213章 帝设新考,状元武魁第228章 内斩汪直,外止刀兵第431章 灾降华夏,帝解疑团第431章 灾降华夏,帝解疑团第129章 祸从天降500.第498章 蒸汽机,出来吧!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观第243章 论政的严重后果第139章 收网行动1第396章 皇帝这是唱哪一出?第459章 运河暗雷,帝迷姑苏第259章 京城暗涌,会考论雄第62章 朕的首辅呢?499.第497章 皇帝会给我们奇迹对吧?548.第546章 恶疾缠相,帝终出击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303章 举国磨剑,扬我明威第158章 仁寿有月,王越奏官第304章 风卷枫岳,王臣惶惶第184章 万匹马骡南下意欲何为?第194章 灰飞烟灭(求订阅求月票)第224章 大夏言烧,一语成谶第149章 春耕在即,武勋有谋第177章 吏治大坏而清名在第315章 日不落帝国的第一步第340章 王越出击,官滑如油第46章 满朝滑臣,治之不易第460章 苏喜忠君,帝肋遇考第325章 宝船明远,明迎革命第73章 余波5第472章 尿如飞瀑,满朝皆震(求月票)第68章 君相和,门党生。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后宫憎狐!第441章 大内遇火,寄情江南523.第521章 这还是我们的祖国吗?第292章 万丈豪情,先建后朝?第361章 胜负难分?游戏初启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员第343章 取之于民,用之于夷第196章 大明不许这么牛逼的人存在(求订阅528.第526章 朝事遇难,喜恩献策第175章 夷狄奉中国(月票加更)第448章 运筹帷幄,吾言即铁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树千获第31章 王越在野,知晓苍生第328章 十月归途,喜忧参半第334章 万难唯钱,君臣苦乐第74章 余波6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第165章 武勋有隙,黎使论罪第394章 继承人是个大难题第329章 凶徒在畔,帝有嗣忧第314章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第76章 绳套颈时,终是鼠辈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414章 大明万一真有暴君呢?第328章 十月归途,喜忧参半第375章 九族齐寿,公主有报第250章 抽丝剥茧(补更)第77章 案情扑朔,工部择才第83章 帝指怀恩,臣有异心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551.第549章 青史恶名,有宫太孙第332章 圣人有劫,命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