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奸佞当除,民有恩票(补更)

两个锦衣卫听到这个问话,亦是纷纷扭头望向孙交,同样想知道孙交背后站着的是哪一位朝廷大佬。

虽然现在朝廷已经没有哪一位高官敢于公然跳出来反对皇帝,但文官历来阴险,却不知是哪位大佬在背后使绊子。

杀吧,通通杀干净,这帮伪君子本就应该通通下地狱。

“本官是提拔了他们不假,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哪个文选司官员不关照一下自己人?至于他们做了什么,因何要行刺刘忠和汪直,本官概不知情!”孙交听到这个问题,当即默默地闭起眼睛以示不肯招供道。

牟斌看到孙交果然不愿意吐露实情,便皮笑肉不笑地道:“不知情吗?你可能还不知道一件事!”

“什么事?”孙交心里隐隐感到一丝不安,便重新睁开眼睛地询问道。

牟斌眯起眼睛望着孙交,显得一字一句地道:“我在用刑方面是一等一的高手,这天下还没有我撬不开的嘴!”

说到最后一个字,故意咬得特别重,无形中给孙交施加更重的心理压力。

“牟斌,你是想要迫害忠良,不怕史笔如铁吗?”孙交深知北镇抚司刑具的可怕,当即便愤怒地质问道。

你是忠良?呵呵……伱是忠良!

一个充满鄙夷的笑声在牢房的通道中响起,而牟斌对这位厚颜无耻的文官不再废话,当即让手下将人押上,朝着那个充满十八般刑具的审讯室大步走去。

至于史笔如铁,他知道这些文官确确实实掌握着黑白颠倒的能力,但更相信后世人终究能够看穿虚妄直击史实。

即便孙交等文人再如此抹黑成化昏庸,而今圣上残暴,但时代的兴衰会说明一切,而今他要做的便是助陛下撬开孙交这张嘴。

七月中旬,棉花朵朵开。

银光点染兆年丰,万顷星摇似雪融。

素裹群芳谁兑暖,轻身入被蔽时空。

……

在大明朝堂仍旧暗流涌动、明争暗斗的时候,京畿之地已经迎来了丰收时节。

由于今年北直隶春夏并没有蝗灾,而棉花又是耐干旱的农作物,致使京畿种植棉花的人家的产量喜人。

虽然绝大多数的武勋都拒绝朱祐樘种植棉花的召号,但很多底层百姓其实还是挺听话的,故而配合顺天府衙种植棉花的号召。

其实早在明初之时,太祖朱元璋便已经注意到棉花的价值,所以十分重视棉花的种植,更是颁布了政令。

当时朝廷下令:凡百姓在田五亩至十亩要栽桑、麻、棉花各半亩,十亩以上加倍。

据史料记载:洪武二十年,河南彰德、卫辉、广平等七府棉布产量高达一千一百八十万三千余斤。

永乐十七年,朝廷共征收棉布一百二十万六千八百八十七匹,丝棉二十四万六千五十七斤,棉花绒五十八万三千三百二十四斤。

棉花早已经成为大明重要的经济作物,亦是华夏百姓能扛过一场场寒冬的有力保障。

很多人都知道大明跟西部少数民族的茶马司,但由棉花织成的棉布同样受到他们的欢迎,所以大明亦会采用棉布跟少数民族换马匹。

事实上,大明跟其他国家或大大小小部落的贸易中,棉布一直都是硬通货。

赵老四是北直隶普通百姓,世世代代在这里务农为生。

由于他为人安分守己,从来都是有一文钱便花一文钱,没有钱便老老实实挖野草熬日子,倒是守住了祖上传下来的二十亩田。

在今年春耕之时,他响应顺天府衙的号召,亦是领取了一些不要钱的棉花种子,用其中的两亩田种了棉花。

到了收成的时节,他的两亩田跟其他人的棉花地一般,亦是迎来了一场丰收。

他带领两个儿子和两个儿媳一起到地里采摘棉花,摘棉花似乎是一件颇有意思的事情,结果自己的孙子和孙女都主动跑来帮助。

面对这种洁白如雪的棉花,一家人始终有种丰收的喜悦。

由于人工采摘,故而他们能很好避开杂枝和杂枝,使得采摘回来的棉花很干净。只需要经过一日暴晒,然后经过去籽和杂质的处理,便得到了可以出售的棉花。

经过称量,此次两亩棉花地竟然足足有六百斤。若是加工成六斤重一张的棉被,单是此次的收成,便可以变成一百张棉被。

只是在此之前,他需要通知粮长和宛平县衙户部书吏,由他们前来征税。

生在大明,不管自己的二十亩地用来种植什么农作物,他都要以“三十税一”的标准进行纳税,现在棉花自然同样如此。

不过今年的情况比较特殊,朝廷对棉花推出优惠税收政策。

若自家所种植的棉花丰收,即可按户部所拟定每亩六斤的优惠税收进行缴税,即直接缴纳十二斤棉花即可。

若是出现特殊情况导致自家的棉花地出现欠收,则可选择按传统“三十税一”的方式向宛平县进行缴税。

赵老四算了一下,若按户部的标准只用向朝廷缴纳十二斤棉花,若按传统的方式则要缴纳二十斤棉花。

赵老四知道太祖时期所拟定的三十税一的政策已经很厚道,便决定不占朝廷这点便宜,当即以传统的方式缴纳了二十斤棉花。

在缴了税后,自家剩下五百八十斤棉花。

只是棉花并不能当饭吃,而一家大大小小有着十张嘴,故而棉花需要换成银子,购买柴米油盐醋来保障自家日常的生活用支。

赵老四将大儿子打发到京城寻棉花二贩子卖棉花,便扛起锄头准备前去棉花田做最后的收尾清理工作。

“快跑!顺天府尹带着几名衙差来到村口,指名道姓要找你!”

“顺天府尹因何要找我,我又为什么要跑?”

“你忘记咱们年少的时候偷看刘寡妇洗澡的事情了吗?那腿,那臀,还有那前胸多白……”

……

赵老四不由得想起了四十年前,那身子是真的很白,至今都无法忘怀,仿佛那是一场刻到骨子里的梦。

想到自己大半辈子的清名不保,他当即便跟朱老六准备朝着村子的另一面逃窜,但突然间意识到不对。

这个老货好吃懒做已经沦为佃户,他是到哪里都一个样,但自己那二十亩田还长在地里,难道还能带走不成?

“你就是赵老四?”宋澄骑着马前来,对跪在地上的赵老四确认身份地道。

随行的宛平户房书吏打量了一眼赵老六,看到赵老四紧张得说不出话,当即便保证道:“府尹大人,他就是赵老四!”

赵老四生活在这片土地已经几十年,虽然有幸远远看到宛平的县尊大人,但却根本没有见过府尹大人,更别说是府尹大人跟自己说话了。

此刻他跪在地上,脑袋一直都是嗡嗡。

赵老四知道自己偷看刘寡妇洗澡的事情瞒不住了,当即便求饶地道:“草民知错,请府尹大人打草民的板子!”

“这倒不算什么大错!只是新朝之所以推行优惠税收政策,便是要恩惠于民,今后若遇丰收之年,汝按户部定额上缴即可。你此番能主动以二十斤棉花上缴,足以证明汝乃大明良善之民,陛下圣心甚悦。此次差额便不予退还,这是一张由户部新发的弘治布票,亦算是朝廷对你这种良善之民的一份恩赏。因皇家织布厂的第一批棉布要跟外夷贸易,所以此票要到八月方能奏效,届时你或遣人持票到皇家布行,便可换得任意一匹棉布!”宋澄递给随行的吏员递了一个眼色,便认真地交代道。

此次下乡,他的心情其实很不错。

历来朝廷都想着从百姓身上盘剥更多,甚至千方百计巧立名义对百姓加派加征,唯有新朝还会担心百姓吃亏,竟然另外发行弘治布票进行补贴。

这确确实实是一项善政,像赵老四这种明知道按优惠税收政策缴纳便可少缴八斤棉花,却还是坚持按三十税一缴税,确实不该是吃亏的一方。

啊?恩赏?

赵老四顿时是愣住了,显得难以置信地接下送过来的布票。

这一张布票一看便知道不是凡品,长得很像大明宝钞不说,纸张的质量出奇的好,上面有着清晰的“一匹棉布”字样。

宋澄看到事情已经办妥,便翻身上马,打算前往前面的村子继续恩赏布票,那个村子同样出现两户老实巴交的村民没有选择“占朝廷的便宜”。

不得不说,华夏的百姓其实是十分朴实的,有着这般良善的百姓为基,大明王朝焉有不开创盛世之理?

赵老四坐在自家门口的石头上,看着消失在拐角处的队伍,发现一切变得如此的不真实。

“咱们府尹大人竟然能亲自下到咱们村子,真的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好官啊!”看到府尹大人离开,赵老四的妻子张氏这才走出来感慨地道。

赵老四瞥了自己妻子一眼,当即板起脸道:“你一个妇人懂什么?府尹大人是好官不假,但咱们其实是遇上了一位好皇帝!”

“爹,这跟皇帝有什么关系?”二儿子听到这话,顿时显得不解地道。

赵老四瞪了自己二儿子一眼,便进行说教道:“宋府尹这么年轻、资历这么浅就能当顺天府尹,听说宋府尹也是贫苦人家出身,你当真以为凭宋府尹自己能坐上顺天府尹的位置?刚刚宋府尹亦是说了,这张布票是户部印发,是由皇帝恩赏咱们家的,这都是新朝的善政,咱们要感激陛下。”

终究是活了大半辈子,他却清楚是谁在主导这一切。

“当家的,这张布票真能换来一匹棉布吗?”张氏要过那一张布票进行端详,却是表示怀疑地道。

一直不吭声的大媳妇脆声地道:“娘亲,我前几日回娘家在弟媳的手里见到过这种布票,皇家织布厂的职工每个月派发月钱,她们亦可以选择布票,布票是按出厂价折色,所以我弟媳便选了两张!皇家织布厂和皇家布行是一家,这布票肯定是能换的!”

“要真是这样,咱们到时去换回棉布,我要给我两个孙子做新衣裳!”张氏的眼睛顿时一亮,连忙将布票收下道。

正是这时,大儿子赵武匆匆赶回来,只是并没有理会呆在门口的所有人,甚至招呼都没打一个,便直接跑进厨房。

所幸他并不是寻菜刀,而是舀了一瓢水站在门口喝了起来,而后眉开眼笑地汇报道:“爹,刚刚我已经打听清楚了,今年棉花的行情特别好。我刚进城门口,得知咱们家有六百斤棉花,一帮棉花贩子就将我团团围住。价钱已经谈妥了,他们明日午时会到咱们村子这边,按以前两倍的收购价拉走咱们五百八十斤棉花,一共是十两银子,已经强塞给我一两定金了!”

“菩萨保佑!今年棉花有这么好的行情,咱们赵家总算要过好日子了!”张氏看到今日是喜事连连,当即朝着观音庙的方向感激道。

赵老四接过那一两订金,亦像是做了一场梦般。

以前辛辛苦苦一整年,虽然到丰收时期亦能有几个钱,但那是要熬到下一季收成的银子,故而一个铜板都要掰成两半来花。

只是现在新朝不仅不再巧立名言诓去更多的棉花,而且还给了优惠税收政策,今年棉花的收购价还能这么高,致使手头一下子就变得宽松起来了。

虽然朝廷最新政策是只允许他拿出一半田亩来种植棉花等经济作物,但只要棉花的行情维持住,今后的日子必定会过得越来越好。

赵老四抬头看着自己已经破烂的茅屋,当即做出决定道:“咱们家继续好好种棉花,争取三年后盖上新房!”

张氏等人闻言,顿时觉得自家的日子终于是有了盼头。

“爹,我从城中买回了一些孜然和胡椒,听说烤鱼加一点孜然和胡椒特别好吃,连京城的达官贵人都在吃,据传皇帝都在吃!我现在就到池塘摸两条鱼,今晚咱们家也烤鱼吃!”大儿子掏出带回来的一点胡椒,显得喜滋滋地说道。

赵老四听到是京城达官贵人的吃法,特别连皇帝都吃,当即便欣然同意。

514.第512章 人类的大灾难降临了第247章 开年第一声雷第233章 军魂(求订阅求月票)第455章 帝之手段,疯犬归窝第247章 开年第一声雷第112章 国母有缺,帝指军政第142章 收网行动4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无私。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请第458章 双标帝王,血染陪都第414章 大明万一真有暴君呢?第87章 库房大开,官清似水?(求首订)511.第509章 比明军更可怕的存在!第128章 真凶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贵第228章 内斩汪直,外止刀兵第286章 恶子之首,抄家问罪第433章 大话东西,豆中黄金第54章 京山风波1第355章 帝亮重器,斩头有声第71章 余波3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枪525.第523章 交通强国,十年首战第326章 金路亦难,矿有血案第9章 帝位未继,亲故上门第14章 有帝弘治,昭告天下第375章 九族齐寿,公主有报第136章 孔有毒瘤,铃铛夜响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146章 有殿养心,实干兴邦第27章 臣有野望,君芒初现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总督人选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谁主?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乐!第301章 血洗爱新,大明向东第107章 血溅刑台,帝闻噩耗第23章 怀恩似忠,礼部求恩第168章 有册刁民,帝刀问世第72章 余波4第330章 帝欲取金,风浪有阻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难测第40章 美人迎归,君问何人第449章 九州易位,泪别故土(求保底月票)第478章 帝国的巨舰正在启动486.第484章 美洲冒险篇的真相一窥第434章 擒贼擒王,文明碰撞第358章 术道长夜,自清遇兵第79章 盐事邻私,官却无恐第111章 夜有巨银,之清通天。第384章 存天道灭人欲?第57章 京山风波4第190章 科技兴邦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总督人选第232章 横山(求订阅求月票)第122章 投石现窝鼠第76章 绳套颈时,终是鼠辈第140章 收网行动2第329章 凶徒在畔,帝有嗣忧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书第328章 十月归途,喜忧参半第382章 金矿之上的宝种第55章 京山风波2(求月票)第118章 弘治修政(求月票)第10章 废储旧事,暗藏玄机第118章 弘治修政(求月票)第268章 察院新观,越说正奇。第133章 吴玘官途,帝叹荒谬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狱吧!第169章 王圣人又逃婚了?(求月票)第78章 治水求禹,风起南湘第125章 操练实况第45章 尔雅训人,忠坤受教第124章 武勋暗涌,神盾初威第175章 夷狄奉中国(月票加更)第384章 存天道灭人欲?第420章 昏君,不要银矿要女人第235章 举国巨震第221章 朝无大夏,雷霆暴击。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里的明君第315章 日不落帝国的第一步第94章 天意冥冥,谁生谁死?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难日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谈判桌第479章 终究还是被怒火填满了第177章 吏治大坏而清名在调整通知!第230章 百家刊明,镇南檄文第27章 臣有野望,君芒初现第297章 祸从口出,以血忠君502.第500章 万国的使臣迎来了反哺时刻第127章 刺驾第297章 祸从口出,以血忠君第346章 新相为桥,百官挟君第105章 同盟翻脸,王子称汗第394章 继承人是个大难题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齐奔海外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154章 妙笔喜恩,画中帝王第107章 血溅刑台,帝闻噩耗第169章 王圣人又逃婚了?(求月票)
514.第512章 人类的大灾难降临了第247章 开年第一声雷第233章 军魂(求订阅求月票)第455章 帝之手段,疯犬归窝第247章 开年第一声雷第112章 国母有缺,帝指军政第142章 收网行动4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无私。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请第458章 双标帝王,血染陪都第414章 大明万一真有暴君呢?第87章 库房大开,官清似水?(求首订)511.第509章 比明军更可怕的存在!第128章 真凶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贵第228章 内斩汪直,外止刀兵第286章 恶子之首,抄家问罪第433章 大话东西,豆中黄金第54章 京山风波1第355章 帝亮重器,斩头有声第71章 余波3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枪525.第523章 交通强国,十年首战第326章 金路亦难,矿有血案第9章 帝位未继,亲故上门第14章 有帝弘治,昭告天下第375章 九族齐寿,公主有报第136章 孔有毒瘤,铃铛夜响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146章 有殿养心,实干兴邦第27章 臣有野望,君芒初现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总督人选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谁主?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乐!第301章 血洗爱新,大明向东第107章 血溅刑台,帝闻噩耗第23章 怀恩似忠,礼部求恩第168章 有册刁民,帝刀问世第72章 余波4第330章 帝欲取金,风浪有阻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难测第40章 美人迎归,君问何人第449章 九州易位,泪别故土(求保底月票)第478章 帝国的巨舰正在启动486.第484章 美洲冒险篇的真相一窥第434章 擒贼擒王,文明碰撞第358章 术道长夜,自清遇兵第79章 盐事邻私,官却无恐第111章 夜有巨银,之清通天。第384章 存天道灭人欲?第57章 京山风波4第190章 科技兴邦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总督人选第232章 横山(求订阅求月票)第122章 投石现窝鼠第76章 绳套颈时,终是鼠辈第140章 收网行动2第329章 凶徒在畔,帝有嗣忧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书第328章 十月归途,喜忧参半第382章 金矿之上的宝种第55章 京山风波2(求月票)第118章 弘治修政(求月票)第10章 废储旧事,暗藏玄机第118章 弘治修政(求月票)第268章 察院新观,越说正奇。第133章 吴玘官途,帝叹荒谬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狱吧!第169章 王圣人又逃婚了?(求月票)第78章 治水求禹,风起南湘第125章 操练实况第45章 尔雅训人,忠坤受教第124章 武勋暗涌,神盾初威第175章 夷狄奉中国(月票加更)第384章 存天道灭人欲?第420章 昏君,不要银矿要女人第235章 举国巨震第221章 朝无大夏,雷霆暴击。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里的明君第315章 日不落帝国的第一步第94章 天意冥冥,谁生谁死?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难日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谈判桌第479章 终究还是被怒火填满了第177章 吏治大坏而清名在调整通知!第230章 百家刊明,镇南檄文第27章 臣有野望,君芒初现第297章 祸从口出,以血忠君502.第500章 万国的使臣迎来了反哺时刻第127章 刺驾第297章 祸从口出,以血忠君第346章 新相为桥,百官挟君第105章 同盟翻脸,王子称汗第394章 继承人是个大难题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齐奔海外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154章 妙笔喜恩,画中帝王第107章 血溅刑台,帝闻噩耗第169章 王圣人又逃婚了?(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