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2.第500章 万国的使臣迎来了反哺时刻

弘治七年的春节如期而至,整个京城洋溢着春节的喜庆氛围。

鼓楼一带显得十分的热闹,主街道被挤得水泄不通,不过百姓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特别购得年货的家庭分明的高兴。

以前都是的日子都是“关关难过,关关过”,现在大家整体的生活欣欣向荣,导致整个京城的年味十足。

特别在新年前的准备上,大家亦纷纷给自己的小孩准备新衣裳。

“这种新式的衣服就是好看!”

“我瞧我儿子他们的校服,当真是精神!”

“我家小孩惦记尼龙扣的衣服好久了,今天刚穿上甭提他多高兴了!”

……

春节是一段难得的悠闲时光,而今闲下来的妇人亦是聚到一起拉家常,现在尼龙扣的衣服成为时下谈论的焦点,亦是现在京城时尚的代名词。

在尼龙新材料横空出世后,原本最初的发展方向是鱼线和鱼网,事实上这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但随着皇家布行推出尼龙纽扣,并且对传统的服饰进行了改良,导致这种高级扣子衣服很快风靡京城。

特别国子监率先采用尼龙纽扣,更是为名下的学院推出新式的尼龙纽扣校服。

这扣子一扣,整套衣服便穿好了,整个人显得更加的精神抖擞,故而从去年夏天便已经出现了一种流行的新趋势。

“此等衣服不伦不类!”

“如此做法,将礼统置于何地?”

“此等歪风邪气,应当进行遏制!”

……

在面对新式的尼龙扣衣服的时候,很多保守派的士大夫跳出来进行指责。

虽然他们直呼有辱斯文,但亦有着喜欢新奇的百姓,特别尼龙扣衣服在国子监流行成为趋势后,广大的百姓对尼龙扣的衣服显得十分的向往。

有了市场需求后,自然就不乏追逐利润的人。

即便不像后世的衣服那般花哨,但亦已经有了传统中山装的样式,最令人向往的还是那一颗颗五颜六色的尼龙扣。

至于弘治统治下的朝廷,对这种事情自然不会反对,甚至还在暗地里默默地推了一把。

即便是一颗不起眼的纽扣,只要将它放到对的地方,同样可以引领潮流,甚至是改变如今守旧的社会。

“好看倒是好看,但就是太贵了!”

“可不是吗?都差不多顶咱们缝两件衣服了!”

“现在就兴这个,孩子也喜欢,穿出来倍有面子!”

……

虽然百姓的接受度没有问题,但针对尼龙扣价格过高的问题,亦是让她们产生了一种无奈的情绪。

偏偏地,尼龙扣衣服是时下的潮流,甚至代表着一种身份,你不穿甚至还显得低人一头。

尼龙扣火了,尼龙扣衣服火了,一切都朝着好的方面在发展。

弘治七年,元旦大朝会。

朝鲜、北顺和日本等使者纷纷来到了这里,在看到眼前这座雄伟的奉天殿,亦是默默地因为大明王朝的强大而感到紧张。

文武百官亦是依次走在殿中,虽然大明朝廷难免要面对各种问题,特别财政的开支过大,但如今强大的大明王朝让他们的腰杆挺得笔直。

朱祐樘在升朝后,来到了龙椅上淡定地坐下,目视着跪倒在自己面前的群臣,而后打量宣进殿中的使者。

如今整个人越发的成熟与稳重,虽然七年的时间不长不短,但已经在万国建立了属于大明的绝对威望。

特别大明去年派舰队绕道马六甲从印度洋进攻白古国,虽然现在白古国还是一个王国,但谁都知晓那个六岁的白古国王仅仅是汪直所扶持起来的傀儡。

远在印度洋那一头的王国都被大明王朝轻轻松松面临灭国的命运,他们身边南洋、东海,又有什么能够跟大明叫嚣呢?

虽然熟悉的流程,但今天的使臣团感受到王越等重臣的虎视眈眈,特别新晋的武勋铁象山像是要吃人。

“我们朝仓家愿献生铁五千斤!”

“我们马尼拉国愿献生铁一万!”

“我们朝鲜国愿向天朝献生铁五万斤!”

……

面对大明方面的潜在威胁,在此次的大朝会上,却是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各国的使臣纷纷向大明通过献铁表达他们的忠心。

各国都拥有生铁的产能,现在得知大明王朝能修建京津铁路,偏偏礼部官员逐个找他们沟通,故而亦是十分上道地增加了贡品。

当然,琉球的使臣此时已经满头大汗,因为他们的生铁一直依赖于福建。

朱祐樘不是一个迂腐的皇帝,如今帝国的财政面临困难,京津铁路需要大量的生铁,所以自然是接受这帮一心只想沾大明便宜藩属国的诚意。

各国或多或少都拥有铁矿石资源,他们其实不必将铁矿石运到大明,只要奴役他们的百姓开采铁矿和炼铁,然后将生铁运送到码头即可。

之所以他没有选择武力扩张,其实亦是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毕竟奴役的事情往往是自己人做得更加轻车熟路。

朱祐樘面对这帮懂事的外国使臣,不由得满意地点了点头,便给旁边的郭镛递了一个眼色。

“朝鲜加赐银元三千!”

“马尼国加赐银元六百!”

“北顺国加赐银元三千五!”

……

郭镛对朱祐樘点了点头,便对各国的使臣给予了赠币。

现在大明王朝的回礼显得简单粗暴,以前都是回赠大明的拳头产品,但现在直接赐银元,任由他们随意挥霍。

各国的使者原本还头疼采铁和炼铁的事情,但听到这些恩赐后,眼睛不由得纷纷地亮了起来。

眨眼间,新春佳节结束,一切仿佛又回归到平静之中。

河北村,这是一个位于北京城北郊的小村子。 原本这个村子名不经传,自从因高利贷而走投无路的余明到京城的一番传奇之旅后,河背村亦跟着余明火了一把。

余明有幸见到当朝天子弘治,而且成为朝廷废除高利贷的典型案例,导致他这个高利贷的负债者顺利脱离苦海。

已经数年过去,余明正站在村边的晒谷场上。

现在他不再是被高利贷逼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虽然四十多岁的人看起来仍旧五十几,但整个人明显更加的精神。

由于他是河北村千百年以来,第一位有幸面见过天子的人,而今他众望所归成为了河北村的村长。

余明在出任村长后,亦是大力鼓励大家种植棉花,同时鼓励村里的女人纺织,导致整个村子生活是越来越好。

原本很多人都以为棉花价格会大幅跳水,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大明海外市场不断做大,而棉花的经济效益一直很高。

至于纺织更是不愁销路,现在大明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人不再仅限于吃饱穿暖,而且开始追逐尼龙扣衣服,导致布料同样有很大的需求市场。

余明看着村子里的变化,特别绝大多数村民都穿着新衣,心里亦是思绪万千。

原本他在村子推动棉花和纺织,其实心里有着几分报恩的味道,向那位给予自己新生的帝王增加微薄的助力。

结果呢?他有没有帮到皇帝另说,反而帝王所指的方向成就了自己,让他成为一个受村民尊敬的好村长。

“村长,这真的能行吗?”

“村长,咱们以前挖井可是死过人的!”

“村长,要不您再考虑考虑,真出人命不好交代啊!”

……

村民在得知村长余明竟然要挖一口新井,初时显得十分的亢奋,但很快却是纷纷表达自己的担忧。

河背村的田地虽然得到天然河道的灌溉,但这里的土质十分松软,因此直到如今都没有井。村民长年的生活用水都是二里外的泉水,或是不太干净的河水。

“挖井是朝廷鼓励的,我亦相信皇家挖井队的实力,咱们跟他们说明情况,到时再给他们加钱!”余明这些年亦是多了几分带头人的魄力,显得力排众议地道。

现在的村民都已经见识到余明的领导力,看到村长坚持要请来挖井队,亦是纷纷表示同意。

几日后,隶属于皇家建筑之下的挖井队带着他们吃饭的家伙进扎村子,村庄的氛围随之变得热烈起来。

“放心好了,咱们的人不会出事,你们亦不需要额外给我们加钱!挖井,我们可是专业的!”领队的人是皮肤黝黑的中年人得知情况,当即拍着胸脯保证道。

挖井队的工人们身着统一的工装,竟然采用了尼龙扣子,而脚下竟然是尼龙鞋,显得隆重地燃烧钱了鞭炮举行挖井开工仪式。

他们在选定的一块宽阔空地中,然后熟练地竖起一个井架,接着便搭好帆布帐篷,准备展开工作。

挖掘开始了,工人们轮流挥舞铁锹,将松软的泥土一锹一锹地挖出。他们动作娴熟,配合默契,很快就挖出了一个深深的坑洞。

随着挖掘的深入,四面墙壁已经开始渗水。

工人们再挖几尺,结果发现四面墙壁不仅渗水,而且泥土已经出现崩塌的征兆。

“你们不能再挖了,再挖又要塌方埋人了!”余明一直在上面盯着,而今亦是惊慌地站出来阻止道。

“余村长,放心好了,挖井我们是专业的!”领队显得十分自信地拍了拍余明的肩膀,而后对着自己的手下道:“开始吧!”

随着话音落下,在下面挖井的人被吊了起来。

余明看到竟然将人吊起来,却是更加的困惑。

按说这个举动是要放弃了,但从刚刚领队的话语,却不像是要放弃的模样。

答案很快揭晓,工人们运来了水泥圈。

这些原本十分散乱放在外面的水泥圈,随着他们十分熟练地操练放到新挖的井里,竟然组成了一个水泥井壁。

这个过程需要极高的耐心和精准度,因为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井壁坍塌,前功尽弃。

“余村长,接下来的操练不能对外公布了,还请先行回避。再给我们一日的时间,保证交给你们一口新井,挖井我们是专业的!”中年男子拍着余明的肩膀,显得自信满满地道。

余明虽然对挖井的操作显得十分好奇,但还是十分痛快地点头同意回避。

一日后,在村民们期盼之中,新井落成。

这口新井比他们预期要深得多,而且井里的井水清冽,还带着一点甜味,让所有村民都十分满意。

“这是你们挖井的钱,若是少了,我们其实可以再加点!”余明捧着银元捧上,显得颇有诚意地道。

中年男子接过钱袋,显得十分豪爽地道:“咱们都是合理收费,你们这口井并不费劲!若是附近村庄需要挖井的话,还请介绍他们联系我们挖井队!挖井,我们是专业的!”

“好,我一定会给您介绍!”余明现在已经彻底赢得村民的拥护和爱戴,显得心情大好地表态道。

其实河北村并不是第一个使用水泥井的,而是这种新兴的建筑材料已经进入了北直隶地区,很多需要深井的村庄都请他们前去挖井。

当然,其实最初还是北京城的大富之家,他们对好品质的水泥井需要更强烈,所以水泥井早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服务业。

大明王朝像是一艘正在行驶的舰队般,从纺织业开始,而今一步步进行延伸到各行各业,正朝着美好的未来驶去。

眨眼间,已经是三个月后。

经过天津造船厂这些年的倾力打造,明远宝船不仅加了铁皮,而且还进行了不断改良,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战舰。

大明王朝第三次前往美洲大陆的舰队已经从天津港出发,有了前两次的航行经验,此次明显更有章法,特别航海图更加的详细。

这支舰队一路南下,在吕宋城完成最后一次补给后,便以关岛为跳板,驶向了茫茫的太平洋海域。

由于对航速和时间都有了概念,在知晓要在海洋飘荡几十天的时间,由于已经提前知晓情况,反倒不再那般的难熬。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领航人是美洲总督,不过这位美洲总督不再从文官集团中挑选,而是一位太监。

汪直出任印度洋总督奇袭白古国,让世人不再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太监,而是从中看到太监身上的军事才能。

此次的美洲总督颇让人意外,竟然是军机处的张永。

张永现在可谓是位高权重,只是此次想要扫除人家对他进入军机处的质疑,故而主动申请前往美洲大陆。

他要世人看到成化朝出了汪直,弘治朝亦有他这个不弱于汪直的张永,如今更准确的称呼是郑永。

此次出航终于得到皇帝的认可,他跟随干爹的张姓已经去掉,得到当今天子弘治御赐的郑姓。

第396章 皇帝这是唱哪一出?第363章 帝生两忧,明远出航(求保底月票)第458章 双标帝王,血染陪都第77章 案情扑朔,工部择才491.第489章 新兴的群体不容小窥502.第500章 万国的使臣迎来了反哺时刻第368章 狼崽锋芒,眼白心黑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护?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总督人选第359章 天机红颜,玄妙自解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将士第172章 皇帝越来越成熟了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171章 朝堂的争斗要蔓延了第161章 正义彰显,两祠并立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猪羊第61章 臣为刀殂,君为鱼肉。第467章 火烧白莲,刀枪不侵506.第504章 顺大明者昌,逆大明者第204章 奸佞当除,民有恩票(补更)第209章 帝遣使择,谁能为后?第104章 弘冶抓贪,杀人诛心第440章 血洗石见,百两一石第410章 不作死或许真的不会死!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勋下水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赢第209章 帝遣使择,谁能为后?第162章 双管齐下,再现雪枫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试减三520.第518章 这个王朝的山寨味有点重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第389章 控制全人类的秘诀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491.第489章 新兴的群体不容小窥第333章 着眼田间,兴衰在农第178章 治地方当用强臣第218章 再无廷和,王越献策第115章 天意弄人第286章 恶子之首,抄家问罪第266章 凶案落锤,暗处谋毕第159章 扬州官白,汪直奇招第393章 妥协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节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国家利益为先第355章 帝亮重器,斩头有声第307章 初雪第36章 床暖有香,尔雅事君第218章 再无廷和,王越献策511.第509章 比明军更可怕的存在!第204章 奸佞当除,民有恩票(补更)第240章 军功封爵第三文臣第138章 案情有诈,从贵甘犬第166章 谢天谢地,严刑峻法(求月票)第169章 王圣人又逃婚了?(求月票)第326章 金路亦难,矿有血案第18章 帝有谋略,润物无声第437章 步步为营,内贼难防第410章 不作死或许真的不会死!第390章 弘治要开启货币战争第380章 步步为谋,布局天下486.第484章 美洲冒险篇的真相一窥第126章 箭来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486.第483章 帝王的宝藏和暗涌的伯府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265章 外谋钱银,内惩奸佞第247章 开年第一声雷第107章 血溅刑台,帝闻噩耗第480章 陛下大将军与北元女俘497.第495章 另辟蹊径的大明军第203章 抽丝剥茧,抄家灭族第178章 治地方当用强臣第227章 布票可期,宝监韦眷第78章 治水求禹,风起南湘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234章 兵伐谋(求订阅求月票)第43章 小我蒙蒙,大我帝王第232章 横山(求订阅求月票)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第404章 一年八亿两白银要到手了?543.第541章 暹罗宵小,君谋四海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观第469章 独钓西湖,认知颠覆第339章 乔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177章 吏治大坏而清名在第84章 群臣如鱼,帝起色念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头一用吧?第39章 徐溥迷途,谢迁转身第146章 有殿养心,实干兴邦第83章 帝指怀恩,臣有异心第153章 五国来使,帝宠朝鲜第319章 皇帝面临无可奈何二事第119章 弘治元年第一场血(求月票)第325章 宝船明远,明迎革命第79章 盐事邻私,官却无恐第201章 湖广非明,狠人汪直第407章 世间再无家家皆净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将士
第396章 皇帝这是唱哪一出?第363章 帝生两忧,明远出航(求保底月票)第458章 双标帝王,血染陪都第77章 案情扑朔,工部择才491.第489章 新兴的群体不容小窥502.第500章 万国的使臣迎来了反哺时刻第368章 狼崽锋芒,眼白心黑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护?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总督人选第359章 天机红颜,玄妙自解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将士第172章 皇帝越来越成熟了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171章 朝堂的争斗要蔓延了第161章 正义彰显,两祠并立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猪羊第61章 臣为刀殂,君为鱼肉。第467章 火烧白莲,刀枪不侵506.第504章 顺大明者昌,逆大明者第204章 奸佞当除,民有恩票(补更)第209章 帝遣使择,谁能为后?第104章 弘冶抓贪,杀人诛心第440章 血洗石见,百两一石第410章 不作死或许真的不会死!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勋下水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赢第209章 帝遣使择,谁能为后?第162章 双管齐下,再现雪枫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试减三520.第518章 这个王朝的山寨味有点重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第389章 控制全人类的秘诀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491.第489章 新兴的群体不容小窥第333章 着眼田间,兴衰在农第178章 治地方当用强臣第218章 再无廷和,王越献策第115章 天意弄人第286章 恶子之首,抄家问罪第266章 凶案落锤,暗处谋毕第159章 扬州官白,汪直奇招第393章 妥协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节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国家利益为先第355章 帝亮重器,斩头有声第307章 初雪第36章 床暖有香,尔雅事君第218章 再无廷和,王越献策511.第509章 比明军更可怕的存在!第204章 奸佞当除,民有恩票(补更)第240章 军功封爵第三文臣第138章 案情有诈,从贵甘犬第166章 谢天谢地,严刑峻法(求月票)第169章 王圣人又逃婚了?(求月票)第326章 金路亦难,矿有血案第18章 帝有谋略,润物无声第437章 步步为营,内贼难防第410章 不作死或许真的不会死!第390章 弘治要开启货币战争第380章 步步为谋,布局天下486.第484章 美洲冒险篇的真相一窥第126章 箭来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486.第483章 帝王的宝藏和暗涌的伯府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265章 外谋钱银,内惩奸佞第247章 开年第一声雷第107章 血溅刑台,帝闻噩耗第480章 陛下大将军与北元女俘497.第495章 另辟蹊径的大明军第203章 抽丝剥茧,抄家灭族第178章 治地方当用强臣第227章 布票可期,宝监韦眷第78章 治水求禹,风起南湘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234章 兵伐谋(求订阅求月票)第43章 小我蒙蒙,大我帝王第232章 横山(求订阅求月票)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第404章 一年八亿两白银要到手了?543.第541章 暹罗宵小,君谋四海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观第469章 独钓西湖,认知颠覆第339章 乔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177章 吏治大坏而清名在第84章 群臣如鱼,帝起色念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头一用吧?第39章 徐溥迷途,谢迁转身第146章 有殿养心,实干兴邦第83章 帝指怀恩,臣有异心第153章 五国来使,帝宠朝鲜第319章 皇帝面临无可奈何二事第119章 弘治元年第一场血(求月票)第325章 宝船明远,明迎革命第79章 盐事邻私,官却无恐第201章 湖广非明,狠人汪直第407章 世间再无家家皆净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