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谁掌乾坤,勤劳致富

门口边上的尸体全部没有了气息,整张脸呈青紫色,双眼紧紧地闭起,但姿势呈现出一种对生的渴望。

他们所有人都不想死,刚刚不停地向外面的人乞求,但正是这一道门,却断绝了他们所有人的生路。

在场的救援人员数次朝里面泼水,虽然火苗被暂时熄灭,但里面不断涌出滚滚浓烟,致使任何人都不敢再靠近。

“快,大家分散到宅子四周,务必阻止火势蔓延!”

华容知县知道已经不可能扑灭刘家大宅的这场火势,故而组织人手布控在刘宅周围,从而防止火势从刘宅蔓延开来。

由于担心“飞火”,更是安排一些人员到了旁边的屋顶上。

“娘亲?”

“娘子?”

“老三?”

……

刘大夏已经推开他人的束缚,来到门口一丈多远的地方,看清楚那堆尸体人员身份的时候,像如遭雷击般。

他本是刘氏一族数几百以来最辉煌家族的缔造者,虽然四个儿子都没有出息,但并不妨碍他们刘家成为华容县的“王”。

只是今日原本是合家团聚的中秋佳节,结果仅是一把火便让他沦为了孤家寡人,人生正在经历最大的悲。

刘大夏看清自己老娘和妻儿的尸体,一口鲜血突然吐了出来,而后整个人瘫软在地,便悲呛地大哭起来。

这场火势已经蔓延到门口处,刘家人身上的绫罗绸缎十分易燃,很多尸体被点燃了。

刘忠看着正在设法阻止火势蔓延的救援人员,扭头望了一眼哭得正伤心的刘大夏,却是轻轻地摇了摇头。

倒不是他要同情刘大夏,只是为了刘家人葬身火海而惋惜,但出现这个局面完全是刘大夏咎由自取。

刚刚刘大夏的妻儿在门后面呼喊救命,甚至刘大夏的老母亲都发出哀求,结果刘大夏迟迟不肯松口。

其实他知道刘大夏是心存一份侥幸心理,却是希望通过什么都不做来解决问题。

如果刘宅里面的人成功将火势扑灭,抑或自己这位湖广总督站出来下令开门救人,那么刘大夏便不需要遭受汪直的威胁。

只是刘大夏似乎已经忘记,汪直用来威胁的筹码是他全家人的性命。虽然他在最后一刻选择吐露实情,但一切都为时已晚。

“汪直,你死定了,你死定了!老夫一家老夫惨死在你手上,天下已容不得你此等大恶之人,士林众生必定生啖你的血肉!”刘大夏的悲痛过后,便指着汪直大声定罪。

此时此刻,他的心里涌起浓浓的仇恨。

他知道自己家人的死亡已经无法挽回,但汪直刚刚的行径亦是必死,天下的官员都会以此攻击汪直,直到汪直下地狱为止。

汪直其实是一个冷血的人,即便刘大夏的家人全部惨死在他的面前,但内心并没有太大的波澜,甚至还继续悠闲地坐在椅子上看戏。

面对着刘大夏的指责,他的脸上显得没有丝毫畏惧地道:“天下士林算得上什么东西,杂家心里只有陛下!”

“你锁我宅致老夫全家数十口葬身火海,天下读书人必是人神共愤,陛下亦护不得你!”刘大夏发现汪直是不知道皇帝亦有要“顺应民意”的时候,便恨恨地指明事实。

刘忠知道这里的事情一旦传开,那些读书人恐怕会编造另一种真相,不仅汪直招来大麻烦,而且自己同样会受到影响,心里亦是感到一丝担忧。

其实不是刘大夏夸大其词,而是这时代的读书群体确实很强大。

虽然明朝没有宣扬“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但一旦读书人能够找到有力的攻击理由,那么他们便会跟朝中的重臣里应外合,从而形成一股令皇帝都忌惮的力量。

就像某文学网站,虽然写手是任网站鱼肉的对象,但这帮写手真正团结成一根绳的话,那么网站亦得做出一定的让步。

刘大夏当年火烧郑和档案便已经名动天下,更是被宣扬成为读书人的楷模。

现在汪直封门以刘家人性命威胁刘大夏是事实,刘家人集体被烧死亦是事实,加上大明有不少痛恨汪直的官员存在,此事注定会引发轩然大波。

“杂家有罪没罪,陛下说得才作数!倒是你,明明早些招认便可以早点施展救人,结果愣是装着听不见自己妻儿的呼救,你是不是应该好好检讨自己呢?”汪直信仰的是天子,却是反过来进行埋怨。

李伟虽然知道汪直这是故意揶揄刘大夏,但亦是扭头望向刘大夏,刚刚刘大夏确实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自己这帮外人分辨不出里面呼救人员的声音,但刘大夏应该知道那是老娘和妻儿,但却是全程都没有反应。

与其说汪直冷血,还不如说刘大夏远没有表面孝顺,甚至其实是一个伪君子。

此次本来还有机会开门救人,但刘大夏迟迟不肯松口,致使错过了最佳良机,而刘大夏无疑要承担一定责任。

“老夫是为了西南数百万百姓免于战火,是为了大明王朝能迎来中兴!”刘大夏显得正义凛然地回应,然后对门口的尸体悲怆地跪拜道:“娘,孩儿不孝!”

“好一个为了西南百姓!且不说你的观点对不对,怎么最后又招了呢?你这算不算负了西南数百万百姓呢?”汪直打心底不认为刘大夏这种人能真正装着百姓,便是故意挑刺地道。

刘忠等人轻轻地点头,亦是觉得汪直说得有几分道理。

暂且抛开安南档案本属朝廷这一事实不提,刘大夏在最后选择松口,其所谓的大义亦是已经丢掉了。

“老夫是被你胁迫,且皇命不可违!”刘大夏眼睛的眼泪都消失了大半,显得十分在意地辩解道。

汪直的嘴角微微上扬,显得杀人诛心地道:“皇命不可违,但你违了!至于胁迫于你,早知道你是怕人胁迫,杂家应该对你用刑,而不该用你全家人的性命来威胁你!说到底,你才是害死你全家的真正元凶!”

“汪直,休要在此胡缠蛮缠!你害死我刘家数十口人命,天地可证,我刘大夏跟你不共戴天,天下读书人必是人人得而诛之!”刘大夏显得咬牙切齿地望向汪直诅咒。

汪直知道那帮读书人必定拿此事做文章,便拍拍屁股站起来道:“杂家眼里并无读书人,亦劝你别拿鸡毛当令牌,你现在还是先顾好你自己吧!若西南档案仍旧找不着的话,你刘大夏必定难逃一死,甚至是凌迟之刑!”

事情到这里其实还谈不上结束,且不说刘大夏刚刚是不是撒谎,而所藏的档案亦有可能并不在那里了。

正是如此,现在最重要的是将刘大夏招供的信息传回皇宫,由陛下查找刘大夏所藏的安南档案,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作战路线。

隔日,汪直率领神机营直接奔赴广东廉州府,而刘忠则派人将犯官刘大夏解押前往京城,将由朝廷定生死。

京城,顺天贡院门口。

“咱们此次的策论题目很刁钻啊!”

“可不是吗?几何问题都出来了!”

“好在我一直关注刁民册,不然真不知该如何作答了!”

……

经过九天六夜的奋战,三千多名考生陆续从贡院门口离开,结束了他们本届恩科乡试,却是纷纷发现自己的感慨道。

明朝的科举已经百年,那帮苦心追求功名的前辈对四书五经逐段逐句进行拆解,早已经摸索出一篇篇佳作范文,像《文府大题》和《文府小题》便已经囊括所有重点考题。

现在的八股文大题其实只是考验考生的记忆力,只需要记得四书中每句的标准答案,然后进行默写即可。

八股文的小题拆起来千变万化,既然可以选半句,亦可以截搭,但最终的结果是考生要背的文章更多了。

本届乡试的四书题目显得中规中矩,但难点却是放到了后面的策论上,五道策论题目更是超出以往的范围。

“本官不是跟你们商量!本朝始重实务,故不需要言而无物的文章,且陛下恩许审卷再延七日,故我们审卷的时间充裕,可以慢慢进行审卷,审阅清楚第三场的策论文章!”身穿三品官员服的宋澄坐在聚奎堂中,对着另外的五位考官进行叮嘱。

此刻的副主考官翰林修撰林瀚是唯一的翰林官员,面对如此强势的宋澄,最终被迫规规矩矩地应声称是。

新君登基后,他们受世人敬仰的翰林官反而成为最大的输家。

越来越多的词臣无法出头则罢,而今原本属于他们的乡试主考官,竟然已经落到这个非翰林出身的顺天府尹身上。

更让人绝望的是,这个安排将会成为定制。

宋澄知道自己是改革的实验者,而今无数双眼睛盯着自己,却是不理会林瀚等人的想法,便继续投入自己的审卷工作。

八月下旬,京城的考生结束考试,但许许多多的百姓反而更加的忙碌了。

城北,一个临近城墙的民宅里面,这间院子收拾得很干净,旁边还圈养着两只鸡,一只是母鸡,一只是公鸡。

刘英抱着一匹白色棉布出门,对正在玩耍的大女儿道:“大丫,你在家看好弟弟,娘亲拿棉布去换了钱,回来给你们带糖吃!”

大丫一听有糖吃,当即咽着口水点头同意。

以前织一匹棉布要十几天的时间,但自从出现这种神奇的机器后,工程已经缩短到五日,而她此次仅仅花费了两日半的时间。

刘英抱着一匹棉布来到皇家布匹店门口,按门口的指示牌来到左侧的验布区域,心里显得有些忐忑不安。

事情还得从中秋前开始,这里在全城公开物色懂织布的织工。

她们这批女织工在店铺后面的庭院进行几天的培训后,这间店便给她们提供一台飞梭织布机,而她们所织的布匹拿到这里换钱。

虽然一直以来没有什么支出,甚至培训期间还有免费的饭菜,但手里这一棉布是自己苦熬两天半赶出来的成果。

正是如此,她心里还是担心这是一个精心布置的谎言。

“城北金台坊刘英?”这里有一个上了年纪的掌柜在这里负责验布,抬起眼睛显得十分认真地核实身份。

刘英紧张得手心冒汗,当即认真地点头:“正是奴家!”

“若飞梭织布机有什么问题,你通知我们的人即可,我们会派人前往维修!但切记,你不能擅自拆除织布机!”孙掌柜一边认真地检查棉布,一边认真地叮嘱。

刘英是一个守规矩的人,且这个要求很合理,便是重重点头:“奴家谨记!”

“你织的这匹棉布通过验收了!扣除你早前棉纱二十斤二分银,飞梭织布机使用费一次扣八分银,所以现在给你三钱,您收好了!”孙掌柜清算账目后,便将一枚三钱银递过来。

刘英双手接过落到自己手心的三钱银子,感受着三钱银子带来的分量,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道:“谢谢!”

“不用谢,这都是你应得的!韦公公已经交代了,咱们这是长久的合作,所以你要注意身体!”孙掌柜干了几十年,而今十分喜欢现在的岗位。

正是说话间,一个中年太监从外面走了进来,面白无须,五官端正,一双眼睛仿佛是闪着智慧的光芒。

“韦公公!”孙掌柜看到韦眷出现,急忙迎上前。

韦眷摆手示意孙掌柜不用多礼,显得关心地询问道:“孙掌柜,咱们的棉布是销往朝鲜或蒙古,只要达标即可,别给杂家做吹毛求疵之事!”

原是广东提举市舶太监,在成化帝受宠,只是新朝被文官罗列侵占天方国阿力所携宝物等罪行弹劾。

所幸,新君并没有听信那些文官,但亦是将自己召了回来。原来是在干清宫办差,但前不久覃贵竟然中饱私囊,由自己接任了覃贵的职位。

韦眷知道陛下并不是追求利润,而是想要提前京城的产能满足蒙古和朝鲜所需,从而通过棉布贸易获取更多的藩国物资。

“韦公公,小人哪敢做这种昧良心之事,刚刚收到一匹织得比咱们布厂的织工还要好呢!”孙掌柜将刚刚收的棉布展示,脸上满是得意之色。

韦眷注意到旁边这个相貌平平的妇人,在问清对方的姓名后,亦是释放善意地道:“好好干!你已经算是咱们皇家布匹店的一员了!若在北京城谁敢欺负你,你告诉杂家,杂家替你出头!”

“还不谢过韦公公!”孙掌柜当即提醒。

“谢韦公公!”刘英隐隐觉得这个韦公公很有权势的模样,便是感激地道。

韦眷抬手让刘英离开,但脸上并没有过于兴奋。

这是自己重返京城的第一个重要任务,不管是为了效忠皇帝,还是为了自己的地位,他都需要全力以赴。

三钱银?

刘英的手还在紧紧地攥着刚刚通过织布换来的银两,心里感到了一种久违的快乐。

勤劳致富,仿佛真的可能存在。

她此刻的心里无比的踏实,若是真的能够长长久久通过织布换钱,那么必定能够摆脱以前食不果腹的生活。

最为重要的是,尽管布的日子枯燥且忙碌,但却能够通过自己的辛勤来养活自己的儿女,这简直就像是做梦一般。

在刘英离开的时候,赵老四的大儿子和儿媳拿着布票走进了这里。

545.第543章 冬雪初降,贾俊入局第376章 语无伦次,九族累官第286章 恶子之首,抄家问罪第287章 淮安有喜,父子同好。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总督人选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谈判桌第19章 宵小刘瑾,帝临考验第448章 运筹帷幄,吾言即铁第398章 贤王和暴君的一次正面较量第325章 宝船明远,明迎革命第244章 年关前的最后一炸第382章 金矿之上的宝种第348章 帝膝难跪,终是抱歉。第322章 化作春泥更护花第224章 大夏言烧,一语成谶第57章 京山风波4第379章 雄才大略,谎话连篇第143章 收网行动5第60章 血灾降临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123章 扬州浮尸,帝遇难题第108章 外有神盾,内有书堂第138章 案情有诈,从贵甘犬512.第510章 一个来自整个日本的阻力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440章 血洗石见,百两一石第114章 养心莫善于寡欲?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11章 新旧之交,明暗之间。第176章 王砍头持刀入洪都城第408章 这个数字连朕都不敢相信呢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449章 九州易位,泪别故土(求保底月票)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声诉天第46章 满朝滑臣,治之不易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17章 外朝内廷,忠奸难辩第419章 皇帝这是要轰炸江南吧?(求月票)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贵第419章 皇帝这是要轰炸江南吧?(求月票)第146章 有殿养心,实干兴邦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第278章 越说荒谬,帝指金融第429章 一场失败仿越计划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无私。第181章 最高决策会议定策辽东544.第542章 矛指周后,宫廷动荡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伟业第377章 皇命在天,红颜祸水第128章 真凶第25章 大奸似忠,早朝西角第186章 十三豹赵虎初显弓威第475章 弘治要画一条线第242章 富裕后的财政预算第268章 察院新观,越说正奇。第317章 大明第一疯子第457章 白银溺器,犬咬银主第131章 东厂酷刑,刘吉教徒第413章 好好讲有人好像听不进去啊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军犯边第378章 阴盛阳衰,重伤垂死第224章 大夏言烧,一语成谶第170章 朕被演了吗?(求月票)第337章 灵魂难触,兴盛不易。(加更,求月第62章 朕的首辅呢?第254章 帝问谁逆,忠民有言第416章 皇帝向纸醉金迷的江南打出了王炸548.第546章 恶疾缠相,帝终出击第76章 绳套颈时,终是鼠辈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猪羊第413章 好好讲有人好像听不进去啊第25章 大奸似忠,早朝西角第194章 灰飞烟灭(求订阅求月票)第404章 一年八亿两白银要到手了?第73章 余波5508.第506章 帝心难测唯有奋力拼搏!第472章 尿如飞瀑,满朝皆震(求月票)第230章 百家刊明,镇南檄文第78章 治水求禹,风起南湘第460章 苏喜忠君,帝肋遇考第54章 京山风波1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斩五连第45章 尔雅训人,忠坤受教第231章 皇帝大婚第352章 文气在赣,命途多舛第263章 小人作怪,越教做人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调整通知!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赐仓使第443章 苦撑遇霜,帝计深远第465章 君民相惜,帝位不正517.第515章 又是一年百姓欢乐时加隐忧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84章 群臣如鱼,帝起色念第243章 论政的严重后果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赐东海第61章 臣为刀殂,君为鱼肉。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325章 宝船明远,明迎革命第453章 相思难医,帝治顽疾
545.第543章 冬雪初降,贾俊入局第376章 语无伦次,九族累官第286章 恶子之首,抄家问罪第287章 淮安有喜,父子同好。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总督人选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谈判桌第19章 宵小刘瑾,帝临考验第448章 运筹帷幄,吾言即铁第398章 贤王和暴君的一次正面较量第325章 宝船明远,明迎革命第244章 年关前的最后一炸第382章 金矿之上的宝种第348章 帝膝难跪,终是抱歉。第322章 化作春泥更护花第224章 大夏言烧,一语成谶第57章 京山风波4第379章 雄才大略,谎话连篇第143章 收网行动5第60章 血灾降临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123章 扬州浮尸,帝遇难题第108章 外有神盾,内有书堂第138章 案情有诈,从贵甘犬512.第510章 一个来自整个日本的阻力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440章 血洗石见,百两一石第114章 养心莫善于寡欲?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11章 新旧之交,明暗之间。第176章 王砍头持刀入洪都城第408章 这个数字连朕都不敢相信呢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449章 九州易位,泪别故土(求保底月票)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声诉天第46章 满朝滑臣,治之不易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17章 外朝内廷,忠奸难辩第419章 皇帝这是要轰炸江南吧?(求月票)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贵第419章 皇帝这是要轰炸江南吧?(求月票)第146章 有殿养心,实干兴邦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第278章 越说荒谬,帝指金融第429章 一场失败仿越计划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无私。第181章 最高决策会议定策辽东544.第542章 矛指周后,宫廷动荡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伟业第377章 皇命在天,红颜祸水第128章 真凶第25章 大奸似忠,早朝西角第186章 十三豹赵虎初显弓威第475章 弘治要画一条线第242章 富裕后的财政预算第268章 察院新观,越说正奇。第317章 大明第一疯子第457章 白银溺器,犬咬银主第131章 东厂酷刑,刘吉教徒第413章 好好讲有人好像听不进去啊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军犯边第378章 阴盛阳衰,重伤垂死第224章 大夏言烧,一语成谶第170章 朕被演了吗?(求月票)第337章 灵魂难触,兴盛不易。(加更,求月第62章 朕的首辅呢?第254章 帝问谁逆,忠民有言第416章 皇帝向纸醉金迷的江南打出了王炸548.第546章 恶疾缠相,帝终出击第76章 绳套颈时,终是鼠辈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猪羊第413章 好好讲有人好像听不进去啊第25章 大奸似忠,早朝西角第194章 灰飞烟灭(求订阅求月票)第404章 一年八亿两白银要到手了?第73章 余波5508.第506章 帝心难测唯有奋力拼搏!第472章 尿如飞瀑,满朝皆震(求月票)第230章 百家刊明,镇南檄文第78章 治水求禹,风起南湘第460章 苏喜忠君,帝肋遇考第54章 京山风波1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斩五连第45章 尔雅训人,忠坤受教第231章 皇帝大婚第352章 文气在赣,命途多舛第263章 小人作怪,越教做人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调整通知!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赐仓使第443章 苦撑遇霜,帝计深远第465章 君民相惜,帝位不正517.第515章 又是一年百姓欢乐时加隐忧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84章 群臣如鱼,帝起色念第243章 论政的严重后果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赐东海第61章 臣为刀殂,君为鱼肉。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325章 宝船明远,明迎革命第453章 相思难医,帝治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