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新相为桥,百官挟君

内阁是新人换旧人,刘吉成为当之无愧的内阁第一人,已然迎来了属于他的时代。

虽然大明王朝已经废除了宰相制度,但自从三杨之后,文武百官已经默默将内阁首辅视为百官之首。

刘吉现在成为新一任内阁首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百官。

按一直以来的惯例,每当内阁换新人的话,往往都会迎来一场比较正式的君臣对话,今日便是如此。

刘吉既然代表百官跟皇帝进行一场正式对话,那么在这场对话之前,他自然是要认真听取底下官员的不同诉求。

由于恰好有了春节假期这个跨度,此次刘吉的准备十分充分,跟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有了一些交流。

刘吉刚刚向皇帝提出宽恕何乔新,其实并非刘吉个人的意愿,而是他代表很多官员的一个强烈诉求。

养心殿,落针可闻。

朱祐樘虽然贵为天子,但亦要做出一副求贤若渴的姿态,从而换得下面的“贤才”继续为自己卖血。

其实很多人都有一个严重的误区,那就是片面地认为天子是帝王的主宰,底下的文武百官必须是无条件听从帝王。

只是事实情况是帝王往往是真正的孤家寡人,而他所要面对的文官集团,早已经是一个又一个的利益圈子。

跟国朝初期不同,那个时代的官员通常都是真正的贫寒出身,他们强烈地想要端上国家的饭碗,哪怕只要能够解决他们温饱即可。

现在已经一百余年过去了,站在中上层的官员多是出身士绅大族之家,像何乔新这种官二代不在少数。

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一旦损害到他们圈子的利益,当即便辞掉官职返回地方过富家翁的生活,而且还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德高望重官绅。

在任何时代都是如此,执政者其实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

像后世某个时期,富豪们集体选择移民海外,致使国内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负面影响,从而迫使让步。

朱祐樘在没有完全培养出孝忠自己的班底后,却是知晓不能沦为孤家寡人,刚柔并济才是帝王的正确模式、

虽然他知道帝国由文官集团把持只会慢慢走向没落,但亦知晓现在还不是直接掀翻桌子的时候,所以有必要通过刘吉为桥梁跟底下的官员进行沟通。

“宽恕何乔新?他们打算让朕如何宽恕?”朱祐樘没想到第一次对话便出现如此荒谬之事,显得不动声色地询问。

刘吉知道这个问题十分敏感,但还是硬着头皮道:“据他们一些人的普遍要求,何乔新此次并没有贪赃,应当将他无罪释放!”

“一点罪过都没有?”朱祐樘虽然看穿那帮文官的嘴脸,但还是忍不住乐道。

若是被蒙蔽实物价值的读书人还情有可原,但这些官员都是官场的老狐狸,足足拿了十万两的实物又怎么可能不为人做事呢?

只是现在这帮人竟然认为何乔新无罪,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刘吉已经陪伴这位帝王三年多,自然意识到眼前的帝王不可能在这件事情上妥协,便硬着头皮道:“他们的意见是:若是陛下觉得何乔新的行为不妥,可以勒令他致仕!”

“到头来,何乔新丢掉刑部尚书的位置,这便是他们所认为的最大惩戒了吧?”朱祐樘弄清其中的逻辑,显得哭笑不得地道。

其实这里有一个认知上的差距。按说刑部尚书的职位是皇帝赐与的,但在文官的眼里却是本该属于他们的职位。

现在何乔新将职位“让出”,这便已经是一种牺牲。

刘吉心知这个处理不可能令皇帝满意,但还是咽了咽唾沫解释:“陛下,这都是臣听取底下很多官员的诉求,臣只是如实转述!”

自从他取代万安成为内阁首辅后,心态亦是发生了一点微妙的变化,忍不住对文官集团亲近一些,从而成为文官集团的领袖。

在今年的春节期间,他刘府成为京城最风光的府邸。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帮官员既然胆敢提出这种要求,而且提的官员不在少数,致使他现在像是被架上火上烤。

“刘阁老,你对此怎么看?”朱祐樘自然知道刘吉今年家门都已经被踩烂,突然心里微微一动地询问。

刘吉顿时大惊失色,当即跪在陛下道:“臣自然不会同意,此次只是传达他们的诉求,臣对陛下忠心日月可鉴啊!”

那些官员是异想天开,但他却是人间清醒,这一个荒唐的要求怎么可能得到皇帝的采纳,而他更清楚自己的地位是拜谁所赐。

郭镛看到惊慌下跪的刘吉,却是知道刘吉是一个精明人。

在现在的大明朝,皇帝确实不能将百官通通换掉,但想要弄死一个特定的官员,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若是刘吉一旦出现异心,即便是高高在上的内阁首辅,亦是分分钟会被皇帝换掉。

“起来吧!那帮人憋了这么长时间,不止这一个诉求吧?”朱祐樘知道刘吉虽然没有万安那般忠心,但亦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合格首辅,便不再为难地表态道。

刘吉犹豫了一下,便从袖中取出一个本子道:“他们对《问刑条例》有不同的见解,所以希望此次能够再增加几条,还请陛下过目!”

朱元璋在制定《大明律》之时,对子孙亦发出声明:“勿自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

只是任何律法都不可能面面俱到,特别一些人爱钻牛角尖。

如学生不得留长发。只是这长发究竟是多长,由于没有标明固定的尺度,所以有的学校教务处主任的尺度是2厘米,有的学校教务处主任的尺度是10米。

加上有些事件缺少律法的指导,像去年有人蓄意散播天花,这种事情亦要祭出重典来威慑这种行为。

虽然《问刑条例》在后世臭名远扬,但其出发点是没有问题的,甚至符合当时的实际需要,而出问题往往都是人的贪婪。在原来的历史中,正是文官集团主导的《问刑条例》,从而造成这个新的大明律成为维护他们利益的工具。

朱祐樘在执政后,亦是慢慢意识到《大明律》存在不少文字漏洞,且有些领域并没有涉及,所以做出修订《问刑条例》的决定。

只是现在,历史仿佛再度重演,那些文官又想要将手伸过去。

郭镛上前,将那个本子转呈给朱祐樘。

朱祐樘翻开本子查看他们的诉求,映入眼帘的第一条便是:“文职犯赃,众证明白,令住俸,可缴纳规定数量炭、砖、米等财物赎罪”。

这一条的意思很是明朗,文官今后贪污,若是证据充分,便停止官员的俸禄,只是犯事的官员可以选择用规定的钱粮赎罪。

虽然没有明着要求取消八百贯砍头的大明律规定,但《问刑条例》一旦采用,那么今后的贪污罪都可以通过罚款免罪,而那一条大明律法自然是名存实亡了。

朱祐樘看着第一条,发现这帮人还以为自己懦弱可耻,这种条例都好意思抛出来。

这个条例不仅会助长官员的贪污行为,而且会破坏律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甚至不能再惩治有钱的官员。

一旦自己真的这般放纵官员贪污,这个王朝迟早会被这帮精明的官员掏空,别提什么振兴华夏,华夏必定重蹈覆辙。

刘吉咽了咽唾沫,显得小心翼翼地补充道:“他们说陛下若采纳这几个条例,既显陛下的圣明,又能为大明财政增收解今燃眉之急!”

在时下的大明王朝最迫切的问题正是财政问题。不管是吕宋开采金矿前期的三百万两,还是随时开展的征讨海西女真部落之战,都需要财政支持。

若通过罚款来惩治贪官污吏,虽然会让很多文官逃脱律法的制裁,但无疑能够解决一部分财政问题。

那帮文官正是看到现在大明朝廷缺钱,所以才趁机提出这个条例,却是希望皇帝为了解决财政问题而采纳他们的条例。

“刘阁老,你对这几个条例怎么看呢?”朱祐樘一眼便看出那帮人的如意算盘,显得苦涩地询问。

若说自己这位帝王完全没有软肋,其实是不可能的。

一则自己治国需要稳住一部分人才,哪怕某大厂为了业绩,亦将不道德的某位高管召了回来,这才是企业发展的正确做法。

即便明知道这帮文臣多是伪君子,但帝国的管理偏偏离不开这帮有经验的管理者,明知道文官集团有问题亦得继续任用。

成化帝在后期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特别大同死了几千将士都没有人告诉他们,他便开始彻底躺平了。

朱祐樘吸取到成化帝执政的教训,所以并没有急于直接摊牌,亦没有重开西厂的打算,而是选择跟这庞大的文官集团“友好相处”。

二则是朝廷的财政需要解决,现在帝国每年都需要养着庞大的人员,致使越来越多的财富流进这帮人的口袋。

现在想要带领华夏崛起,那么就需要抓紧时间解决目前的财政问题,从而完成自己一直以来的布局。

特别三百万两开采吕宋金矿的启动资金,这个关系到帝国源源不断的财政收入,所以要更加的刻不容缓。

亦或者是这两个原因,文官便是趁机开出筹码,从而迫使朱祐樘作出一点让步。

刘吉十分清楚朱祐樘的为人,当即一本正经地道:“臣自然不会同意,但这是底下官员的诉求,臣此次仅是替陛下收集他们的意见!”

“他们那帮人对国债怎么看?”朱祐樘将本子合起来拿在手里,又是问出最关心的问题道。

刘吉发现这个问题简单很多,便是暗松一口气道:“他们都标榜自己是清官,只是陛下若能够同意释放何乔新和增加那几条条例,他们的意思会出大力气,会将自己的家底都掏出来!”

这番话的意思不言而喻,若朱祐樘做出让步的话,他们便会出更多的钱银认购那一批年后重新发行的国债。

郭镛一直在旁边听着,不由得苦涩地摇了摇头。

这帮口口声声为国为民的官员,其实一直都是在为他们的利益考虑,甚至还想要趁机来要挟皇帝。

“若朕要你将发出诉求官员名单交出来,你愿意吗?”朱祐樘将手中的本子放下,显得似笑非笑地询问道。

原本他只是想要借着更新新相的机会跟文官集团进行一场对话,只是听到这帮人的诉求后,致使他现在有了杀人的心思。

尽管他不晓得提出这帮要求的官员是谁,但他知道官场亦分为核心圈和外围,斩杀这个核心圈压根无法紧要。

刘吉犹豫了一下,最终选择跪下来道:“陛下,这是历来的官场传统,一直都是给予他们言者无罪的优待。他们是信任老臣才开口向陛下发出诉求,若陛下执意要老臣将名单上交的话,还请免去臣之职!”

郭镛看到刘吉没有选择背信弃义而讨好皇帝,却不知是该指责这个老头不忠,还是该夸奖这个老头有节操。

“退下吧!”朱祐樘知道自己是强人所强,便轻轻地抬了抬手道。

刚刚他不过是随口一问,其实这个事情主动是听取底下官员的心声,因这个上纲上线显得有些不厚道。

即便刘吉肯将名单上交,自己对那帮官员进行报复。虽然除掉了一帮害虫,但其实还是解决不了那帮文官貌合神离的局面,今后恐怕反对自己的人员会更多。

“老臣告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刘吉暗自松了一口气,显得恭恭敬敬地道。

他虽然是帝党的一员,但亦是有着自己的原则。此次他充当的是皇帝和百官的沟通桥梁,若是他选择将人家卖了,那么他便是失信于人。

即便皇帝力保自己免遭百官的攻击,但自己做了这种背信弃义的事情,自己亦是没有脸继续呆在这里了。

弘治四年的一场正式君相对话,在不太友好的氛围中结束。

第117章 谏臣解日食第370章 兵部双杰,侯陷绝境第261章 有宫长乐,锦衣出手(月票2)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为末第79章 盐事邻私,官却无恐第354章 尹直言蠢,旨落远臣第433章 大话东西,豆中黄金545.第543章 冬雪初降,贾俊入局第52章 黑化就会变强?第99章 滑臣难缠,知县有愚第341章 知恩图报,如此清官?第15章 盐法虫害,天子挥棍第186章 十三豹赵虎初显弓威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辟蹊径第92章 践行共谋,宋澄负恩第463章 天子赠礼,南巡终点第297章 祸从口出,以血忠君第145章 有礼耕藉,帝播新种第418章 惦记大明女人是要被回旋镖的第448章 运筹帷幄,吾言即铁第144章 越砍直狠,南有神机第334章 万难唯钱,君臣苦乐第190章 科技兴邦第273章 帝出于谦,天意冥冥(月票4)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99章 滑臣难缠,知县有愚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为末第364章 铭窥世道,静妃多动。第64章 果真有刁臣要谋害朕第201章 湖广非明,狠人汪直第278章 越说荒谬,帝指金融第443章 苦撑遇霜,帝计深远第400章 最终还是要同胞承担所有?第471章 有后持家,婴尿落奸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书第172章 皇帝越来越成熟了第131章 东厂酷刑,刘吉教徒第319章 皇帝面临无可奈何二事第153章 五国来使,帝宠朝鲜第456章 疯狂知府,帝使问罪第387章 京城的米价正在飞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礼待第375章 九族齐寿,公主有报第422章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阁刀来。第18章 帝有谋略,润物无声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181章 最高决策会议定策辽东第237章 华夏的军事底蕴第60章 血灾降临第465章 君民相惜,帝位不正第263章 小人作怪,越教做人第99章 滑臣难缠,知县有愚514.第512章 人类的大灾难降临了第457章 白银溺器,犬咬银主第358章 术道长夜,自清遇兵第358章 术道长夜,自清遇兵第407章 世间再无家家皆净第136章 孔有毒瘤,铃铛夜响第139章 收网行动1第289章 王炸兄弟,血流四月第405章 皇帝手握王炸难倒都眼瞎了?第15章 盐法虫害,天子挥棍第212章 武勋遇雨,武举朝阳第27章 臣有野望,君芒初现第341章 知恩图报,如此清官?第22章 糊涂有福,帝王不庸第406章 咱们一起拯救大明吧?第90章 礼部人事,廷推之争第223章 北妃教骑,帝推实政第306章 犯明必诛,一路向东第325章 宝船明远,明迎革命第398章 贤王和暴君的一次正面较量第137章 旨降王府,圣人自荐第99章 滑臣难缠,知县有愚第19章 宵小刘瑾,帝临考验第349章 国债无名,宋澄有忧第108章 外有神盾,内有书堂第291章 夏象暴击,帝曰加一第453章 相思难医,帝治顽疾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当夺门第415章 江南你是真该死啊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斩五连第73章 余波5第382章 金矿之上的宝种第54章 京山风波1第235章 举国巨震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伟业第157章 有刀雪枫,神盾将危第276章 难测帝心,恩榜现世第99章 滑臣难缠,知县有愚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当夺门第71章 余波3第308章 小惊喜第470章 预言成真,帝国动荡第329章 凶徒在畔,帝有嗣忧第217章 春种恶果,祸于南端501.第499章 弘治最终还得疯狂挖金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请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
第117章 谏臣解日食第370章 兵部双杰,侯陷绝境第261章 有宫长乐,锦衣出手(月票2)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为末第79章 盐事邻私,官却无恐第354章 尹直言蠢,旨落远臣第433章 大话东西,豆中黄金545.第543章 冬雪初降,贾俊入局第52章 黑化就会变强?第99章 滑臣难缠,知县有愚第341章 知恩图报,如此清官?第15章 盐法虫害,天子挥棍第186章 十三豹赵虎初显弓威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辟蹊径第92章 践行共谋,宋澄负恩第463章 天子赠礼,南巡终点第297章 祸从口出,以血忠君第145章 有礼耕藉,帝播新种第418章 惦记大明女人是要被回旋镖的第448章 运筹帷幄,吾言即铁第144章 越砍直狠,南有神机第334章 万难唯钱,君臣苦乐第190章 科技兴邦第273章 帝出于谦,天意冥冥(月票4)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99章 滑臣难缠,知县有愚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为末第364章 铭窥世道,静妃多动。第64章 果真有刁臣要谋害朕第201章 湖广非明,狠人汪直第278章 越说荒谬,帝指金融第443章 苦撑遇霜,帝计深远第400章 最终还是要同胞承担所有?第471章 有后持家,婴尿落奸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书第172章 皇帝越来越成熟了第131章 东厂酷刑,刘吉教徒第319章 皇帝面临无可奈何二事第153章 五国来使,帝宠朝鲜第456章 疯狂知府,帝使问罪第387章 京城的米价正在飞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礼待第375章 九族齐寿,公主有报第422章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阁刀来。第18章 帝有谋略,润物无声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181章 最高决策会议定策辽东第237章 华夏的军事底蕴第60章 血灾降临第465章 君民相惜,帝位不正第263章 小人作怪,越教做人第99章 滑臣难缠,知县有愚514.第512章 人类的大灾难降临了第457章 白银溺器,犬咬银主第358章 术道长夜,自清遇兵第358章 术道长夜,自清遇兵第407章 世间再无家家皆净第136章 孔有毒瘤,铃铛夜响第139章 收网行动1第289章 王炸兄弟,血流四月第405章 皇帝手握王炸难倒都眼瞎了?第15章 盐法虫害,天子挥棍第212章 武勋遇雨,武举朝阳第27章 臣有野望,君芒初现第341章 知恩图报,如此清官?第22章 糊涂有福,帝王不庸第406章 咱们一起拯救大明吧?第90章 礼部人事,廷推之争第223章 北妃教骑,帝推实政第306章 犯明必诛,一路向东第325章 宝船明远,明迎革命第398章 贤王和暴君的一次正面较量第137章 旨降王府,圣人自荐第99章 滑臣难缠,知县有愚第19章 宵小刘瑾,帝临考验第349章 国债无名,宋澄有忧第108章 外有神盾,内有书堂第291章 夏象暴击,帝曰加一第453章 相思难医,帝治顽疾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当夺门第415章 江南你是真该死啊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斩五连第73章 余波5第382章 金矿之上的宝种第54章 京山风波1第235章 举国巨震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伟业第157章 有刀雪枫,神盾将危第276章 难测帝心,恩榜现世第99章 滑臣难缠,知县有愚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当夺门第71章 余波3第308章 小惊喜第470章 预言成真,帝国动荡第329章 凶徒在畔,帝有嗣忧第217章 春种恶果,祸于南端501.第499章 弘治最终还得疯狂挖金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请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