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帝出于谦,天意冥冥(月票4)

“陛下,奴婢这便领人前去将朱骥逮到东厂?”刘瑾听到不能让朱骥跑掉,顿时心领神会。

朱祐樘差点没将刚刚送进嘴里的茶全喷出来,目光充满幽怨地望向刘瑾,没有想到这货压根没自己想象般聪明。

只是这种智商似乎才更加符合历史,不然不可能天真地派文官前去整屯军屯造福大明,结果反被整个文官集团构陷谋反。

“陛下,奴婢难道哪里说错了?”刘瑾注意到朱祐樘的反应,顿时心虚地询问。

朱祐樘将手中的茶盏轻轻放下,便淡淡地表态:“孙交给了东厂,李敏亦交给东厂,东厂给朕审出什么了?现在朕真允许你们对朱骥严刑拷打,你们能保证让朱骥招供一切吗?”

按说,既然已经怀疑到朱骥身上,只需要下一道旨意将朱骥抓起来严刑拷打,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是汪直不在京城,加上东厂那帮人办事比锦衣卫其实好不了太多,他还真信不得现在东厂那帮人能强行撬开朱骥的嘴。

抓人审讯固然是一件动动嘴皮子的事情,但如果总是冤枉无辜之人,或许让“无辜的人”惨死狱中,其实会产生一种不良后果。

哪怕自己不介意做一个大开杀戒的暴君,但完全不讲规矩的帝王注定是离心离德,换不来真正为自己拼命的打工人。

作为帝王处决任何一位重臣,其实只需要一个借口即可。

英宗因怀疑于谦欲立襄王之子便杀了于谦,崇祯因怀疑袁崇焕投靠努尔哈赤便斩了,甚至斩杀岳飞可以用莫须有。

朱祐樘终究是想要带领华夏走向世界之巅的帝王,现在并不是需要快刀斩乱麻的王朝末期,所以最好的做法不是因疑便屠,而是要设法查出能够令天下人信服的罪证。

帝者,天下之所适;王者,天下之所往。

朱祐樘身居帝位,是天下万民之主,亦是大家口口声声效忠的对象。只需要给天下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便能赢得万民拥护,却是犯不着采用如此急于求成的卑劣手段。

虽然他已经十分确信朱骥存在问题,但东厂恐怕很难让朱骥招供。哪怕真的招供了,亦是很难令天下信服,最后还是会像杨荣的儿子那般将自己的恶行推说是遭至汪直迫害。

何况,朱骥虽然存在着结党和经济方面的问题,但未必对自己不忠,毕竟每日的兢兢业业是自己亲眼所见。

正是如此,朱祐樘并不准备舍大道而取小道,却是要做一个能令天下万民从心里忠诚和拥戴的帝王。

“陛下要怎么做,奴婢愿赴汤蹈火!”刘瑾亦是意识到东厂做事确实不给力,便怏怏地表忠。

朱祐樘正想要让他将王越找过来,只是突然瞥见他手里还有一份奏疏,便疑惑地询问:“还有谁要跟着请辞?”

“这是应天府尹于冕的辞疏!”刘瑾当即反应过来,将另一份奏疏呈上。

朱祐樘初时还没有反应过来,旋即才苦笑地道:“应天府尹于冕?朕记得此人,于谦之子,听闻他生的六个都是女儿?”

“陛下好记性,于少保只有于冕一个独子,所以于少保的血脉恐是要断了!”刘瑾其实一直敬佩于谦,显得无奈地叹息。

朱祐樘亦是替于谦感到惋惜,只是看到于冕请求自己给于谦谥号,心里不由得微微感到犯难。

于谦是英宗皇帝所杀,虽然明显做错了,但自己离英宗的关系还是太亲近了一些,却是不宜给于谦过重的褒奖。

其实从行为上来讲,成化朝已经纠正了错误,对于家可谓不薄。

成化帝亲自审理并给于谦平反,原本于冕只能得到一个千户的军职,但于冕当时上疏自陈不愿武职。

面对这一个请求,而于冕连举人都不是,顶多给个文官的官荫了事。只是成化帝直接给了一个兵部员外郎的肥缺,现在于冕已经是正三品的大明官员,应天府尹比应天巡抚逊色不了太多。

至于于谦的女婿,更是早早提拔到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上。

只是有些事情终究还是避无可避,于冕是懂得卖惨的,说自己临终的心愿便是能看到朝廷给父亲一个谥号。

朱祐樘已经没有理由拒绝了,却是突然心里一动道:“扣下朱骥的辞疏,即将传朕的旨意,让他跟礼部一起商议于谦谥号一事!”

“陛下,朱骥是于少保的女婿,由他参与不合适吧?”刘瑾先是微微一愣,而后小心提醒朱骥应该避嫌。

朱祐樘发现刘瑾还得多加打磨,当即便沉着脸:“照办!”

“遵旨!”刘瑾发现眼前的帝王什么都好,但有时的做法让人抓摸不透,只是自然不敢有任何的违抗。

大时雍坊,朱府。

这一座府邸坐落在公明胡同最里面,胡同外面便是西长安街,有一种“闹中取静”的意境。虽然门庭显得十分普通,但里面却呈现一种奢华的建筑。

在寸土寸金的京城,哪怕堂堂锦衣卫指挥使想要拥有这么一座大宅子,其实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傍晚时分,一场春雨淅淅沥沥地洒落在北京城的每个角落。

一个轿子冒雨来到这里,从轿子里面竟然走出一个身穿黑袍的老者,黑袍老者被管家直接领到一处密室。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原都察院左都御史马文升,见到进来的朱骥便埋怨起来:“朱兄,我不是跟你说了吗?王越确实有点真本事,他已经将我们几个迷魂阵识破,知道杨汉又潜回北京城隐匿!杨汉这个人并不可靠,你毋要再留恋这权势,像老夫这般洒脱请辞方是上策!”

朱骥望向这个焦急的老头,眼睛闪过一抹鄙视。

wωω★TTkan★¢ ○

马文升是因为替大明第一贪官叫屈,所以根本无法继续立足于朝堂,所以才上疏请辞。现在倒好,他竟然将自己灰溜溜辞官保命吹嘘成了洒脱辞官。

只是这些心里话不宜说出来,便让马文升先行坐下,又让下人送来了好茶。

朱骥心里其实是不想辞呈,即便早已经察觉皇帝对自己存在猜测,甚至安排王相一直在暗里地调查自己,但锦衣卫指挥使的权势太诱人了。

虽然谁都知道猴子往小洞抓果实只要放手便能出来,但人性跟兽性其实是一回事,又有多少男人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呢?

“朱兄,可是皇帝挽留你,但这必定是皇帝的权宜之计,你切勿要上当受骗!”马文升深知朱骥必须得离开才不会查到自己身上,显得苦口婆心地劝道。

朱骥轻呷一口茶水,却是轻轻地摇头:“陛下对我的请辞没有任何批示,不过现在我暂时走不了了!”

“你怎么可能走不了?你大不了直接挂靴离去,老夫让人为你唱名,必定能留下一段不慕权势的千古佳话!”马文升得知朱祐樘没有向朱骥灌迷魂汤便安心下来,当即显得十分不屑地说道。

其实他知道朱祐樘现在必定是两难之境。

若让朱骥离开,便会让事情无法继续深挖;只是采用甜言蜜语对朱骥进行挽留,若将来真查出了罪证,那么皇帝是一种自打嘴脸的行为。

朱骥发现所有人都轻视那位勤勉帝王的智慧,显得戏谑地反问道:“陛下今日下旨让我跟礼部一起商议我岳父谥号一事,若是我选择挂靴离任,你当真能为我留下佳话?”

“啊?他……他怎么能想……想到这种借口?”马文升的眼睛用力地瞪起来,显得难以置信地道。

虽说朱骥不贪慕权势挂靴离任,确实可以塑造成一段佳话,但现在皇帝要朱骥留下来商议于谦的谥号。

人活一世,无非是“忠”和“孝”。

若朱骥敢将这个事情置之不理而强行离开,那么事情传出去的话,别说是名垂青史,朱骥恐怕连衣锦还乡的资格都没有了。

一直以来,他都怀疑皇帝身边有高人指导,现在无疑已经证实了这个判断,此等智慧断然不是那位年轻皇帝能想到的。

朱骥其实知晓事情恐怕跟自己姐夫的辞疏有关,不过能一下子便将姐夫的事情直接利用起来,足见如今的皇帝智慧超群。

不过他心里已经有了决定,却是选择暂时在京城逗留数日,处理好这个事情再行离开。

且不说他不能冒着不忠不孝的名头离开,由于岳父仅有一子一女的关系,却是一直将自己当成了半个儿子看待,所以更需要留下来替岳父争取一个好谥号。

“朱兄,现在确实不好即刻挂靴离任,只是王越这般调查下去,杨汉没准真被他找出来!当务之急是跟礼部明日便敲定谥号,然后明日傍晚即刻离开京城!”马文升知道不能逼着朱骥离开,当即便告诫地道。

其实他表面很急,心里并不见得多急,却是不太相信王越真有本钱将自己隐藏起来的人找出来。之所以一再怂恿朱骥尽快离开,主要还是希望朱骥离开给自己的安全再添一道保险。

不得不承认,王越确实是有两把刷子,以致自己不得不怂恿朱骥主动递上辞呈离开。

三月初四,山川坛。

“播种!”

在犁田完毕后,耕藉礼又来到了春播的重要环节。

“稻!”

“黍!”

“粟!”

“麦!”

“菽!”

“棉花!”

……

五谷的栽种过程中,今年同样加入了棉花种子。

文武百官在去年都没有质疑此举,而今看到棉花给普通百姓带去的实惠后,自然更没有理由进行反对了。

朱祐樘换回龙袍后,便按惯例对文武百官进行恩赏,只是在这个宴会中的兴致并不高。

虽然王越在昨日通过蛛丝马迹一路寻到了杨汉的藏身之所,但消息还是提前走漏了,以致杨汉先一步被转移了。

事情越查,反而暴露出来的东西更多。

此次不知都察院内部有内应,还是自己的皇宫清洗还不够彻底,这才导致消息提前一步泄漏出去了。

耕藉礼圆满落幕,朱祐樘乘坐宫车浩浩荡荡返回北京城,后面则是一大帮文武百官随行而归。

朱祐樘坐在宫车上,在望向道路两边的时候,倒是给他带来了一点小惊喜。

除了皇家织布厂和联合织布厂坐落在这里外,现在诸多纺纱、染坊和织布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像极了后世一个纺织工业园。

朱祐樘并不能看到工人上工的场景,眼前都是经过戒严的道路,心里还是有些惋惜。

不过他知道现在纺织业仅是刚刚起步阶段,国内的纺织产业能否真正腾飞,其实最核心还是百姓口袋得有钱。

或许是前世出身底层的关系,让他见识到底层百姓的节省,亦深刻意识到任何时代的百姓口袋有钱的重要性。

若是广大百姓都活不下去了,只需要普通的黑布缝缝补补过日子,那么飞梭织布机仅仅只能开创一个普通的棉布市场。

只有让百姓的口袋真正鼓起来,棉布产业才能呈现百花争鸣的新兴产业。

等回到西苑的时候,顿时有种回到家里的感觉。

“陛下,旨意已经下达了!”郭镛迎上前来,显得苦涩地汇报。

朱祐樘看到事情终究没有朝自己所想的方向发展,便轻轻地点头:“知道了!”

其实这几天已经想通了,谁家里没有几只老鼠,而今最重要还是推动大明王朝发展,却不能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这些老鼠身上。

现在上天竟然是要给朱骥一条生路,让自己无法通过朱骥这条线掀出幕后主使,那么权当天意使意。

于谦的谥号已经形成定论,虽然朱骥一直坚持于谦文正和配亨太庙,但朱祐樘不可能将有明以来最高的谥号和待遇给于谦。

且不说北京保卫战并不能全归于谦一个人的功劳,亦是得益各方动用举国之力守城,而且自己离英宗的关系还是太近了。

哪怕于谦真是配得上有明以来第一文臣,那亦不能让英宗承担误杀大明第一文臣的罪名,这样不利于皇室的威望。

正是如此,他按着原来的历史,给予谥号“肃愍”。貌恭心敬曰“肃”,在国逢难曰“愍”,佐国逢难曰“愍”。

现在于谦的谥号敲定,自己亦是允许朱骥的请辞,这个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

朱祐樘知道不能对王越要求太高,毕竟现在京城这潭浑水过于浑浊,哪怕自己亦不晓得藏着多少老鼠。

“陛下,都察院搜检厅副千户王煜和国子监监生王守仁刚刚在宫外生事,不知该如何处置?”刘瑾走了过来,显得小心地汇报道。

第295章 雷击逆臣,帝国遇劫第447章 科技之光,重归舞台第109章 有声金铃,新元弘治540.第538章 后宫新势,断案光速第175章 夷狄奉中国(月票加更)第441章 大内遇火,寄情江南517.第515章 又是一年百姓欢乐时加隐忧第54章 京山风波1第54章 京山风波1第330章 帝欲取金,风浪有阻第244章 年关前的最后一炸第228章 内斩汪直,外止刀兵第108章 外有神盾,内有书堂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7章 帝崩第71章 余波3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飘扬第276章 难测帝心,恩榜现世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兴第245章 家家有本黄经?523.第521章 这还是我们的祖国吗?490.第488章 大明海商的崛起记第217章 春种恶果,祸于南端第201章 湖广非明,狠人汪直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赐东海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猪羊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难斩第60章 血灾降临第469章 独钓西湖,认知颠覆第14章 有帝弘治,昭告天下第156章 有豹十三,京城突变第76章 绳套颈时,终是鼠辈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154章 妙笔喜恩,画中帝王第392章 看到胜利曙光的襄城侯第143章 收网行动5第373章 谋而后动,血染海西第377章 皇命在天,红颜祸水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伟业第381章 血染九族,至材当赏第156章 有豹十三,京城突变第236章 弘治元年最后一钓第229章 刀兵不止,斩破虚妄第358章 术道长夜,自清遇兵第114章 养心莫善于寡欲?第26章 千官听政,新帝敕谕第245章 家家有本黄经?第15章 盐法虫害,天子挥棍第190章 科技兴邦506.第504章 顺大明者昌,逆大明者第397章 最终还是想要赌一把啊!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总督人选第240章 军功封爵第三文臣第326章 金路亦难,矿有血案539.第537章 御用青天,宫廷水深第272章 远窥石见,近观骥遁第242章 富裕后的财政预算第440章 血洗石见,百两一石第48章 西苑初驾,有监二十第376章 语无伦次,九族累官第356章 帝嗣由天,张秦常新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网有疏?第129章 祸从天降第132章 京城四骏,案情明快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第343章 取之于民,用之于夷511.第509章 比明军更可怕的存在!第154章 妙笔喜恩,画中帝王537.第535章 花开四海,乾清遇火第291章 夏象暴击,帝曰加一第448章 运筹帷幄,吾言即铁第127章 刺驾第378章 阴盛阳衰,重伤垂死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为末第8章 国丧和新君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杀王第382章 金矿之上的宝种第345章 风波不止,内阁新貌525.第523章 交通强国,十年首战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227章 布票可期,宝监韦眷543.第541章 暹罗宵小,君谋四海486.第484章 美洲冒险篇的真相一窥第64章 果真有刁臣要谋害朕第321章 出来混总要还?第191章 血珠现世灾难生第143章 收网行动5第48章 西苑初驾,有监二十第127章 刺驾第68章 君相和,门党生。第7章 帝崩第126章 箭来第378章 阴盛阳衰,重伤垂死第399章 反暴君联盟有点强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57章 京山风波4第364章 铭窥世道,静妃多动。第15章 盐法虫害,天子挥棍
第295章 雷击逆臣,帝国遇劫第447章 科技之光,重归舞台第109章 有声金铃,新元弘治540.第538章 后宫新势,断案光速第175章 夷狄奉中国(月票加更)第441章 大内遇火,寄情江南517.第515章 又是一年百姓欢乐时加隐忧第54章 京山风波1第54章 京山风波1第330章 帝欲取金,风浪有阻第244章 年关前的最后一炸第228章 内斩汪直,外止刀兵第108章 外有神盾,内有书堂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7章 帝崩第71章 余波3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飘扬第276章 难测帝心,恩榜现世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兴第245章 家家有本黄经?523.第521章 这还是我们的祖国吗?490.第488章 大明海商的崛起记第217章 春种恶果,祸于南端第201章 湖广非明,狠人汪直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赐东海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猪羊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难斩第60章 血灾降临第469章 独钓西湖,认知颠覆第14章 有帝弘治,昭告天下第156章 有豹十三,京城突变第76章 绳套颈时,终是鼠辈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154章 妙笔喜恩,画中帝王第392章 看到胜利曙光的襄城侯第143章 收网行动5第373章 谋而后动,血染海西第377章 皇命在天,红颜祸水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伟业第381章 血染九族,至材当赏第156章 有豹十三,京城突变第236章 弘治元年最后一钓第229章 刀兵不止,斩破虚妄第358章 术道长夜,自清遇兵第114章 养心莫善于寡欲?第26章 千官听政,新帝敕谕第245章 家家有本黄经?第15章 盐法虫害,天子挥棍第190章 科技兴邦506.第504章 顺大明者昌,逆大明者第397章 最终还是想要赌一把啊!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总督人选第240章 军功封爵第三文臣第326章 金路亦难,矿有血案539.第537章 御用青天,宫廷水深第272章 远窥石见,近观骥遁第242章 富裕后的财政预算第440章 血洗石见,百两一石第48章 西苑初驾,有监二十第376章 语无伦次,九族累官第356章 帝嗣由天,张秦常新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网有疏?第129章 祸从天降第132章 京城四骏,案情明快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第343章 取之于民,用之于夷511.第509章 比明军更可怕的存在!第154章 妙笔喜恩,画中帝王537.第535章 花开四海,乾清遇火第291章 夏象暴击,帝曰加一第448章 运筹帷幄,吾言即铁第127章 刺驾第378章 阴盛阳衰,重伤垂死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为末第8章 国丧和新君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杀王第382章 金矿之上的宝种第345章 风波不止,内阁新貌525.第523章 交通强国,十年首战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227章 布票可期,宝监韦眷543.第541章 暹罗宵小,君谋四海486.第484章 美洲冒险篇的真相一窥第64章 果真有刁臣要谋害朕第321章 出来混总要还?第191章 血珠现世灾难生第143章 收网行动5第48章 西苑初驾,有监二十第127章 刺驾第68章 君相和,门党生。第7章 帝崩第126章 箭来第378章 阴盛阳衰,重伤垂死第399章 反暴君联盟有点强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57章 京山风波4第364章 铭窥世道,静妃多动。第15章 盐法虫害,天子挥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