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陈宫论连横

沉甸甸的雪,把挺拔的松柏压弯了腰。本是生机盎然的季节,园林中不少地方的积雪已经开始融化。雪水化作潺潺的溪流,涌入了园林的池塘中,蒸腾起曼妙轻雾。

只是那松柏,却透着暮气。

有大半年没有见刘辨了,看上去气色不是太好,有些萎靡,甚至带着一点茫然。

当看到董俷的一刹那,西汉王不由得心里一抖。

在这长门宫中,已经快一个月了。一开始,辨非常的气愤,把宫中的物件摔成粉碎。

不过守护长门宫的卫士,态度却格外的好。

你摔一件,我拿一件新的。你骂人,我听着,反正在长门宫内你想做什么都可以,可就是不能走出宫门一步,也不能和宫外的任何人接触。刘辨知道,他被软禁了!

后来才听说了是怎么回事。

那一晚之后,长安十八个世族被铲除的一干二净。据说是排着队被砍头,那场面比之光和六年,南宫之变后的雒阳还要惨烈几分。被杀的士子,接近万人。

当然,也并不是都是士子。

还有来自曹操、袁绍、甚至刘表刘璋等各路诸侯的细作。

刘辨甚至都无法想像,在这长安城中,竟然会有这么多敌人的耳目,未免有些可怕。

可是那贾诩的杀性,实在太大了!

难道董卿的部下,和董卿一样,都是杀人魔王吗?至少当年董卓虽说满门抄斩,可是也没有像贾诩这样,家丁仆人一个都不放过,光砍头,就砍了整整三天。

想必在那三天里,长安人都吓坏了吧……

但刘辨觉得很委屈。那些人所做的事情,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他甚至都不知道。

为什么要这么对他?

是贾诩的意思,还是董卿的意思呢?

董卿说过,他永远不会负孤,如果是他的意思,难道说董卿是想要自立为王吗?

焦躁,烦闷,害怕,恐惧……

种种心思萦绕在心头,对于刘辨来说,无疑是一种从没有经历过的事情。

一个月的时间,足以让人改变很多。对刘辨也是如此,他变了,变得有些麻木。

董俷是刚回到长安!

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回家,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立刻带着越兮赶到长门宫。

他发现,再也无法看透刘辨了。那麻木不仁的样子,就好像一具行尸走肉一般。

不知不觉中,董俷想起了十年前那个躲在王越身后,偷偷看他的少年。

“王上,我们回家吧!”

董俷不免心怀愧疚,轻声道:“都是臣的错,让王上受了委屈,我们回长安吧。”

“孤……不回去!”

刘辨大着胆子,倔强的说:“当初一声不吭,把孤带到这里。如今又一声不吭,让孤回长安。董卿,你的人胆子太大了!就算是那些人做的不对,孤的颜面何在?”

董俷很无语,苦笑着看着刘辨。

听他发泄一样的说完,叹了口气,伸出手来,还是那一句:“王上,我们回长安。”

“孤……”

刘辨还想再说什么,可是当目光和董俷的目光相触,却说不下去了。

也许,这件事真的和董卿无关?

董俷说:“长安新定,关中方平歇。王上,你也该有个王妃……在回来的路上,臣还在想这件事。等事情安定下来一些之后,臣会命人为王上选妃,王上以为如何?”

“董卿……其实那件事,孤真的一点都不知道。”

“臣知道,臣心里很明白。这件事,臣一定会给王上一个交代,还请王上放心。”

“可是,董卿……孤也知道,这件事和你没有一点关系。只是有件事情孤想要和你说一下。你如今事务繁忙,孤一个人在王宫里,又没个说话的人,好生无聊。孤想要找些事情做……恩,孤也知道,政务兵事非孤所长,也不愿意给你添麻烦。所以,孤想要自己找些事情,就是不知道董卿你……能不能答应孤呢?”

这话说的,可怜巴巴。

但仔细一想,似乎也是这么一回事。

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成天的呆在深宫之中,的确是会很无聊。

刘辨的这个要求,也不算过分。而且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董俷也很难开口拒绝。

“王上这是什么话?王上想做什么,只管做就是了!”

“恩,放心吧……孤绝不会做那些劳民伤财的事情,孤只是想给自己找个消遣。”

刘辨露出了笑意。

“我们回去吧!”

“遵旨!”

董俷恭敬的请刘辨走出了长门宫,登上王辇。

在进入王辇的时候,刘辨突然回头笑道:“董卿,你也上来吧,和孤一起回长安。”

“臣万不敢逾礼!”

看着刘辨的笑容,董俷心里一酸。

这孩子,也恁命苦了些。此情此景,让董俷不自觉的想到了当年在北邙的一幕。

翻身上马,王辇缓缓的驶出了长门宫,向长安城方向驶去。

长门宫,又恢复了往昔的冷寂……

亲自将刘辨送入了未央宫,又指派人好生照顾。

董俷出了宫门,闭上眼睛,长出了一口气。看起来,这长安城内,事情真是多啊!

他回到了大都督府,却发现所有人都已经在大厅中等候。

贾诩也在厅中,董俷看了他一眼之后,重重的哼了一声,也没有再去理睬贾诩。

“诸公,俷不在长安的时间里,多亏诸公鼎力相助,长安才得以安宁……”董俷先是客套了一番,又把这段时间以来的经历,和众人详述了一遍,“此次公台与我师兄前来,也算是不幸中的收获。接下来,尚有诸多事务,还要烦劳各位辛苦。”

众人拱手起身,道:“此乃微臣之本份。”

法正站出一步,沉声道:“主公,卑职今晨得许昌传来的消息,近来曹操动作不小。”

“哦?”

董俷眉头一蹙,沉声道:“都有什么行动?”

“其一,曹操以夏侯渊为安南将军,太史慈为副将,屯兵洛阳,占居了京兆。”

虽然说那京兆一直是曹操的地盘,但之前由于畏惧袁绍的实力,所以并没有在京兆屯兵。这一次,曹操一反常态的在京兆屯兵,却是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强势。

要知道,他可是新败,刚损失了十万人马,为何如此强势?

法正接着说:“同时,曹操让东平国与东郡与袁绍,是袁绍的领地与河内连接。”

“哦?”

不禁是董俷,在座的所有人都不由得一怔。

曹操这是玩儿的什么把戏?这里面,似乎有文章,有玄机啊……屯兵京兆,有让出东平国和东郡?

徐庶想了想,轻声道:“事实上,经边让之乱以后,兖州士族和曹操的矛盾还是非常严重。曹操这次让出东平国与东郡两地,一方面是为他屯兵洛阳的代价,另一方面,未尝没有避让兖州士族冲突的想法。恩,很有可能,很有可能啊!”

董俷看了看顾雍陈宫,见两人沉默,不置可否。

“孝直,你接着说。”

“喏!”

“去岁末,鲁肃在汝南大破穰山张燕。之后,张燕等人投靠了刘备,在小沛召集黄巾残部。但是曹操在拿下汝南之后,却停止了攻击,任命吕布为汝南太守。”

吕布……刘备……

在演义中,这二位也算是宿命的冤家吧。本以为不会再有什么纠葛,可没想到……

董俷先是一笑,然后疑惑的问道:“阿瞒兄这又是玩的什么把戏?”

“还有,孙策攻破庐江!”

“啊?”

法正苦笑道:“庐江根本不可能抵挡住孙策的攻击。陆康在庐江死战,后带领族人退入了江夏……孙策占领庐江之后,再次向许昌请求扬州牧一职,曹操也同意了!”

“慢着,曹操同意了?”

“不错……非但命孙策为扬州牧,还封孙策为乌程侯,镇东将军;周瑜为交州刺史。”

陈宫突然道:“慢,曹操真的封那孙策为扬州牧?”

“正是!”

徐庶等人,也醒悟过来,瞪大了眼睛,看着陈宫。

倒是董俷还有点迷糊,只是在这么多人面前又不好表露,只能装出沉思的模样。

陈宫道:“主公如今,占据关中……从北到南,有公孙度、袁绍、曹操、刘备、孙策和刘表。啧啧啧,这一幕确是有些眼熟了。当年关东六国,不正是如此吗?”

董俷这下子反应过来了!

“你是说……”

“不错,曹操这一手,想必是要玩儿一手合纵之策。恩,定然是这样,没有别的解释。”

石韬开口道:“不错,合纵!曹操绕了这么一个圈子,只怕就是为了要营造一个合纵的氛围。当年秦据关中,有函谷关阻隔,挡住了关东六国。但我们现在的情况却更加微妙。第一,我们的战线太长,比之当年强秦,怕是要长出许多。”

“如此一来,必然会造成我兵力薄弱之势态。”

陈宫想了想,“其实要破合纵不难,唯有连横而已。只是这第一个突破口当选好。”

“以公台之意……”

陈宫道:“我听说主公曾与当年已故扬州刺史秦大人交好?”

“啊,正是!”

“孙策总领江东,但毕竟根基薄弱。主公何不以西汉王之命,奉荆州蒯良为吴侯,令其总领江东呢?”

“啊?”

董俷一下子没有理解陈宫的意思。

倒是徐庶忍不住鼓掌叫好:“陈先生此计甚妙。那蒯良是荆州大族,与刘表极为亲近。而孙策之强势,也让刘表不安。若蒯良为吴侯,则刘景升定然会全力支持。”

“唔,那又怎样?”

“主公,刘表与沛国王刘宣为汉室宗亲,定然会请求刘宣帮助。只要刘宣动手,孙策也一定会寻求外援。不管是找谁,都少不了会有一场大战。将来就算是合纵成功,这几家之间的矛盾,怕也难轻易化解。到时候,就要看主公的手段。”

我有个屁手段!

董俷心里暗骂一声,长出一口气之后道:“既然诸公已有筹谋,就照此行事吧。”

说完,他站起身来,目光突然变得有些冷戾。

“来人!”

“喏!”

董铁带着几名技击士走进了大厅之中。

董俷喝道:“将贾诩给我拿下,打入北监。未得我的允许,任何人不准与之接触。”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大厅里面的人,不由得全都愣住了……

第239章 那一刀的风情第240章 雒阳一夜(一)第93章 绞肉机(五)第44章 巨魔士(一)第55章 行路难第1章 重生(1)第150章 郎心死铁,风情不解第137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145章 雒阳城内大宅门三(上)第449章 贾诩二谋荆襄(二)第434章 一大步第211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253章 董氏一门第4章 杀人歌(2)第241章 雒阳一夜(二)第139章 请君入京为质子第397章 十年(七)第459章 乱局(三)第62章 圉城论太平第327章 西域二三事(一)第24章 西部都尉(2)第343章 名士之殇(二)第312章 战徐州第86章 雒阳喋血第167章 雒阳名士皆瞽目第174章 故人重逢第342章 名士之殇(一)第376章 长安之乱(八)第296章 并非那么简单(三)第390章 家国天下第134章 俸禄三百石(一)第6章 伏波遗宝(2)第161章 韩与马(三)第443章 贾诩一谋蜀中第222章 大文章第99章 杀牛角(二)第219章 孺子心歹毒(二)第495章 决战之襄阳第48章 缘深缘浅第295章 并非那么简单(二)第272章 喜事连连第189章 袁隗计,二虎争食第151章 铁马金戈入梦来第117章 回河东(二)第62章 圉城论太平第184章 雍水畔,董俷战三英(一)第464章 温侯(二)第332章 曹吕联姻第153章 老实人发怒(一)第19章 绿漪心思(1)第223章 那是谁?第423章 锦帆贼(一)第454章 机关算尽太聪明第215章 昭宁大事记(二)第291章 南山桃花源(三)第213章 廖化怎能做先锋(二)第319章 大决战(二)第341章 大战起,谁是晃去(完)第203章 谁为虎狼将第242章 雒阳一夜(三)第6章 伏波遗宝(1)第51章 飞白绝伦第252章 忠奸难辨第325章 辽西起风云第170章 辨王子(三)第276章 司马防(二)第320章 大决战(三)第354章 拉虎皮,扯大旗第401章 关中桥头堡(一)第416章 空城第311章 沙摩柯回家第435章 僧与帝(一)第69章 转战青徐第363章 弹汗山(一)第102章 阴错阳差第43章 父子一诺(1)第97章 桃园三英第121章 虎女营第493章 铁锁横江第8章 大姐(1)第233章 猛虎毙命第295章 并非那么简单(二)第401章 关中桥头堡(一)第224章 孺子心歹毒(四)第68章 断头沟第241章 雒阳一夜(二)第208章 大宅门之匪从何来第388章 建安二年的雪(完)第239章 那一刀的风情第223章 那是谁?第338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六)第471章 关中总动员(一)第270章 董卓筹谋未来(一)第176章 西园立八校(一)第12章 心思(1)第369章 长安之乱(一)第383章 沿着错误轨迹第290章 南山桃花源(二)第125章 毒士贾诩第446章 无题
第239章 那一刀的风情第240章 雒阳一夜(一)第93章 绞肉机(五)第44章 巨魔士(一)第55章 行路难第1章 重生(1)第150章 郎心死铁,风情不解第137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145章 雒阳城内大宅门三(上)第449章 贾诩二谋荆襄(二)第434章 一大步第211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253章 董氏一门第4章 杀人歌(2)第241章 雒阳一夜(二)第139章 请君入京为质子第397章 十年(七)第459章 乱局(三)第62章 圉城论太平第327章 西域二三事(一)第24章 西部都尉(2)第343章 名士之殇(二)第312章 战徐州第86章 雒阳喋血第167章 雒阳名士皆瞽目第174章 故人重逢第342章 名士之殇(一)第376章 长安之乱(八)第296章 并非那么简单(三)第390章 家国天下第134章 俸禄三百石(一)第6章 伏波遗宝(2)第161章 韩与马(三)第443章 贾诩一谋蜀中第222章 大文章第99章 杀牛角(二)第219章 孺子心歹毒(二)第495章 决战之襄阳第48章 缘深缘浅第295章 并非那么简单(二)第272章 喜事连连第189章 袁隗计,二虎争食第151章 铁马金戈入梦来第117章 回河东(二)第62章 圉城论太平第184章 雍水畔,董俷战三英(一)第464章 温侯(二)第332章 曹吕联姻第153章 老实人发怒(一)第19章 绿漪心思(1)第223章 那是谁?第423章 锦帆贼(一)第454章 机关算尽太聪明第215章 昭宁大事记(二)第291章 南山桃花源(三)第213章 廖化怎能做先锋(二)第319章 大决战(二)第341章 大战起,谁是晃去(完)第203章 谁为虎狼将第242章 雒阳一夜(三)第6章 伏波遗宝(1)第51章 飞白绝伦第252章 忠奸难辨第325章 辽西起风云第170章 辨王子(三)第276章 司马防(二)第320章 大决战(三)第354章 拉虎皮,扯大旗第401章 关中桥头堡(一)第416章 空城第311章 沙摩柯回家第435章 僧与帝(一)第69章 转战青徐第363章 弹汗山(一)第102章 阴错阳差第43章 父子一诺(1)第97章 桃园三英第121章 虎女营第493章 铁锁横江第8章 大姐(1)第233章 猛虎毙命第295章 并非那么简单(二)第401章 关中桥头堡(一)第224章 孺子心歹毒(四)第68章 断头沟第241章 雒阳一夜(二)第208章 大宅门之匪从何来第388章 建安二年的雪(完)第239章 那一刀的风情第223章 那是谁?第338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六)第471章 关中总动员(一)第270章 董卓筹谋未来(一)第176章 西园立八校(一)第12章 心思(1)第369章 长安之乱(一)第383章 沿着错误轨迹第290章 南山桃花源(二)第125章 毒士贾诩第446章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