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亲征(上)

周沛公只用了三天就从南京返回,大部分合约条款两人都早已达成共识,最主要的军事方面:在对合约绝对保密的前提下,明军在十天内放弃镇江,舟山军撤退回崇明,不得无故登岸;而川军以最快的速度返回湖广,不得在江南境内托词逗留。对应的,南京方面负责向北京保证可以独自面对崇明,并不尝试重建水师或是做出其他威胁崇明的举动。

不过在军事合约之外,还有商贸问题,周培公要求仿效武昌的例子,由南京方面负责组建销赃商行,而不能由着舟山军明目张胆地进入江南领地四下贸易。就连出货周培公也要求由这个商团负责,而周培公拿出来的理由也很冠冕堂皇,那就是安全和保密需要。

对于货物价格邓名并不担心,最大的利润是由运输带来的,只要明军负责大部分的运输,那定价就不可能由南京说了算。尤其是利润最可观的海贸方面,更是南京无法插手的,或许南京知道海贸的利润很高,但到底舟山军和延平的交易价格仍是南京方面无法知晓的,除非明军这边主动透露。

“这些交易一律用银子核算。”周培公见邓名沉吟不语,又补充了一条他认为很重要的条款。

“看来周培公是发现武昌那边的货吃亏了。”邓名本来也无意在南京这边使用欠条政策,至少现在时机未到,他刚才没有立刻答应主要还是担心南京会突然切断货源,官员的信用一向不好,所以邓名同样想插手其中,设法扶持、培养一个财富和明军息息相关的利益集团。

“好吧,用银子核算。”邓名痛快地答应了周培公的要求,不过他马上拿出一个交换条件:“既然江宁巡抚不打算重建水师,那就把造船匠给我吧,反正马上就要禁海了,造一些漕船总要不了现在这么多造船匠吧。”

“邓提督打算把他们要走然后造战舰打我们么?”周培公冷笑一声:“巡抚大人怎么可能会同意?”

“我是打算在四川造一些船,如果没有足够的船,货物就无法运输,此外想运货去海外也需要大量的船只。”邓名耐心地给周培公解释起来:“海贸一本万利,江南丝绸卖给武昌售价顶多涨个三、四成,而卖给延平郡王至少能翻一、两番,瓷器可能还要高。”

“一两番吗?”周培公有些奇怪邓名为何要告诉自己这个价格,不过还是忍不住感叹了一声:“确实是大利啊,延平那里肯定还要赚一些吧。”

“延平能赚多少我就不知道了,但如果没有这些船,紧靠四川的十万百姓,我是养活不了多少军队的。”上次周培公走后,邓名花了足有一晚上来揣摩周培公的心理,认为自己把握到了一些对方的脉搏:“要是我军队多一些,周布政使的位置也越发地稳了吧?”

“我是朝廷忠臣,邓提督休要小看人。”周培公冷冷地说道,接着话锋一转:“但我若是帮提督多造商船的话,提督打算怎么回报我?官职不能算,那是朝廷给的恩典。”

“我们联合成立一个商行如何?不,应该叫商团为好。”邓名拿出了他的方案,这是一个有别于武昌模式的方案,这个商团从清廷控制区收购货物,由两江总督衙门负责掩护,运到崇明岛后出售给郑成功,中间的差价都是商团的利润:“赚的钱三、七开,你三我七,怎么样?”

周培公哈哈大笑了两声:“提督是想讨价还价到四、六吗?先开个三七等我开口说五五时好还价。”

“周布政使知我肺腑啊。”邓名也是一笑:“那就五五吧,这事定下来了吗?”

“可我怎么知道提督到底挣了多少钱?”周培公反问道。

“这个容易,周布政使可以派几个账房来嘛,合伙做生意,还能不让查账不成?”邓名慷慨地说道。

“好吧,就这样定了。”周培公对这个协议很满意,谁都知道海贸利润巨大,但没有渠道也只能干瞪眼,这样直接从明军的利润里分走一半,不但比他原先的计划收益高,而且也不怕邓名再给自己下类似欠条换货的套。有了这么一大笔银子的收入,不但有了收买知情人所需要的经费,还可以让两江总督衙门上下都分到些油水。

明军放弃了一部分利益,不过既然崇明允许两江总督的账房一起管账,那他们进货的账本明军也理所当然地可以过目,这样崇明对货源和出货商也不会两眼一抹黑,要是两江总督衙门变卦,那明军展开走私也要方便许多。

“那造船工匠一事。”

“全包在我身上。”周培公已经想好了和蒋国柱的说辞,朝廷禁海在即,船厂解散,除了留下一些漕船所需的造船匠外,剩下的显然都要遣散去种地,给了邓名也没有什么损失;对于蒋国柱可能的不安,周培公打算从两个方面说明,一方面是战术性的:邓名无法侵占江南是因为他兵力不足,而不是因为船少,而且船多先倒霉的也是李国英;另一方面是战略性的:周培公打算向蒋国柱指出,邓名和郑成功不同,下江南是图财不是想扩大地盘,邓名船多挣钱就多,老虎吃饱了就不伤人了——以邓名的好财表现来看,如果真达成了协议,邓名不好好合作挣钱反倒和两江厮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或许再过个十年,如果邓名那时不但没有被朝廷剿灭反倒打跑了李国英,想出川扩大地盘了,那首当其冲的也是湖广,再说那时蒋国柱说不定早就离开南京了。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把邓老虎喂饱,让他不要赖在江南不走,而且南京还可以得到一大笔银子。

和周培公达成协议后,邓名觉得不需要再长期留在江南了:“黄梧的禁海令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展开,只要在这期间完善崇明通道,清廷毁灭了沿海海商也不会对闽军构成致命打击,郑成功可以持续对沿海形成压力,舟山也不会因为物资匮乏而崩溃。东南的局面依然可以稳定而不会急剧恶化。嗯,只要能帮助李定国收复贵州、广西领土,局面就能恢复到三王内讧前的局面,也就摆脱了旦夕覆灭的危机。不过吴三桂实在是块硬骨头,四川也还有李国英,我该如何是好呢?”

……

北京,接到了张朝的奏章后,顺治的心情就非常不好,一个年轻的汉人官员异军突起,不但掌握了一支看上去颇有战斗力的军队,还得到地方官民的赞赏,这不能不令朝廷感到威胁。等蒋国柱的奏章也送到后,顺治的心情就变得更差了,周培公的人望比他想象的还要高,而且军队也强得有些吓人了。

大臣都建议顺治同意蒋国柱和张朝的请求,给周培公以殊荣,顺治心里也知道这是最稳妥的办法。但如果答应了两江大臣的请求,那周培公的名声无疑会更加高涨,代理江南布政使、挂着一个江西布政使的衔,还有一个武昌知府的本官,这简直就是擎天一柱了嘛,要是周培公又把邓名击败了,朝廷又该如何赏赐?

正是因为这个顾虑,顺治迟迟没有对两江的奏章做出批复。这段时间他的宠妾董鄂妃还病重,让顺治更是感到祸不单行。

今天朝臣们上朝的时候就感到宫殿内气氛不对,担任御前侍卫的索额图昨天值班,他找到机会偷偷报告他老子,昨天晚上董鄂妃那个小主子过去了,皇上大怒之下打死了几个给服侍她得宫女和太监。

“什么?那皇上今天还上朝?”索尼大吃一惊:“皇上为何不停朝呢?”

“皇上圣明,怎么会为了……”

“胡扯!”索尼低声骂了儿子一声,疾走了两步,与其他大臣一起走进大殿,他察言观色,发现鳌拜等其他大臣也都和自己一样,神情严肃、大气都不敢透一口,显然都从各自熟悉的内侍那里得到了消息。

在大臣们的山呼万岁声中,顺治走上大殿,坐在了他的宝座上,皇帝的姿态看上去和往日并没有太多不同,只是脸色有些苍白。

“邓逆扰乱江南,威胁漕运,地方督抚剿匪不力,观望养贼,以致东南不安,生灵涂炭。”顺治坐定后就大声地说起来:“朕意已决,亲征江南。”

山东、河南绿营精锐和部分禁旅八旗已经随着达素南下,江南、湖广的连番战火让清廷今年的财政也有些吃紧,仓促之间难以动员规模庞大的军队跟着顺治亲征。

按理说,大臣们现在应该一拥而上,务必要说服顺治收回成命。但大殿上的众臣,人人都知道现在顺治虽然看上去平静,但其实是一座快要爆发的火山。

“奴才遵旨。”索尼率先叩拜下去,他琢磨着亲征非同小可,还是有时间拖延,等顺治心情好一些后才说服他收回成命的。

“奴才遵旨。”其他满洲大臣也都跟着应道,即使是勇猛如鳌拜,看到顺治那满是杀气和红丝的眼睛后,也心惊胆战不敢在这个时候触犯龙颜。

“臣遵旨。”汉族大臣们也一起唱到,同时深深地跪倒在地,向宝座上的皇帝叩首。

第20节 廷议第50节 挫折第8节 震怒(上)第26节 观感第25节 压力(下)第16节 家学第7节 北上第37节 干涉(上)第32节 突围第49节 风气(上)第48节 失误第4节 推荐(上)第59节 黄雀(下)第62节 蠢动(上)第24节 怒潮(上)第31节 胥吏第28节 盟军(下)第11节 攻势(上)第44节 失踪第34节 攻势第10节 麻将第63节 黄雀(下)第7节 演变(下)第60节 算盘(上)第18节 登陆(上)第9节 失言第46节 证券(下)第29节 统一(上)第33节 搜索第43节 风向(下)第57节 疲兵第44节 条约(上)第18节 恐怖(下)第19节 防区第6节 疑惑第52节 登陆(下)第22节 抢攻(上)第21节 烟雾(上)第19节 感慨(上)第1节 转运第34节 经济第21节 受降第32节 才能(下)第3节 君臣第34节 经济第35节 表态第51节 梦想(下)第55节 混战第2节 默契第4节 国民(下)第31节 胥吏第43节 鹰派第26节 告状第10节 决议(上)第21节 风起(上)第14节 初捷第34节 问候(上)第37节 回返第42节 剃发第59节 黄雀(上)第30节 成长(上)第60节 人心(上)第25节 投奔(下)第51节 梦想(上)第33节 孤注(下)第18节 激战第63节 黄雀(上)第19节 忠心(上)第11节 拦截第59节 黄雀(上)第33节 通牒第34节 经济第27节 围攻(中)第8节 战备(上)第7节 仲裁(下)第63节 黄雀(下)第46节 证券(下)第21节 东进(下)第5节 润滑第36节 分摊(上)第16节 攀谈(下)第8节 矛盾第15节 双赢第16节 攀谈(上)第52节 反击第50节 动向(上)第42节 说客第8节 升级(下)第56节 推销(下)第33节 通牒第10节 决议(下)第30节 成长(上)第19节 跋扈(下)第14节 弹尽(上)第48节 打赌第47节 赎买(上)第15节 军心第1节 误会(上)第5节 退兵第39节 王佐(上)
第20节 廷议第50节 挫折第8节 震怒(上)第26节 观感第25节 压力(下)第16节 家学第7节 北上第37节 干涉(上)第32节 突围第49节 风气(上)第48节 失误第4节 推荐(上)第59节 黄雀(下)第62节 蠢动(上)第24节 怒潮(上)第31节 胥吏第28节 盟军(下)第11节 攻势(上)第44节 失踪第34节 攻势第10节 麻将第63节 黄雀(下)第7节 演变(下)第60节 算盘(上)第18节 登陆(上)第9节 失言第46节 证券(下)第29节 统一(上)第33节 搜索第43节 风向(下)第57节 疲兵第44节 条约(上)第18节 恐怖(下)第19节 防区第6节 疑惑第52节 登陆(下)第22节 抢攻(上)第21节 烟雾(上)第19节 感慨(上)第1节 转运第34节 经济第21节 受降第32节 才能(下)第3节 君臣第34节 经济第35节 表态第51节 梦想(下)第55节 混战第2节 默契第4节 国民(下)第31节 胥吏第43节 鹰派第26节 告状第10节 决议(上)第21节 风起(上)第14节 初捷第34节 问候(上)第37节 回返第42节 剃发第59节 黄雀(上)第30节 成长(上)第60节 人心(上)第25节 投奔(下)第51节 梦想(上)第33节 孤注(下)第18节 激战第63节 黄雀(上)第19节 忠心(上)第11节 拦截第59节 黄雀(上)第33节 通牒第34节 经济第27节 围攻(中)第8节 战备(上)第7节 仲裁(下)第63节 黄雀(下)第46节 证券(下)第21节 东进(下)第5节 润滑第36节 分摊(上)第16节 攀谈(下)第8节 矛盾第15节 双赢第16节 攀谈(上)第52节 反击第50节 动向(上)第42节 说客第8节 升级(下)第56节 推销(下)第33节 通牒第10节 决议(下)第30节 成长(上)第19节 跋扈(下)第14节 弹尽(上)第48节 打赌第47节 赎买(上)第15节 军心第1节 误会(上)第5节 退兵第39节 王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