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 晋王(下)

赵天霸昂首阔步走入晋王的书房,跪倒在地,口称:“王上,卑职拜见。”

“不必多礼。”赵天霸的父亲赵芝泉跟随李定国多年,这个孩子是李定国看着长大的,按说几年不见也不至于生疏,但不知不觉中,李定国竟然感觉好像有隔阂了。

赵天霸充耳不闻,恭恭敬敬地连磕了三个响头才起身:“王上,长江提督邓名正赶来昆明求见,特让卑职前来报信。”

“久闻长江提督大名。”李定国颌首道。邓名的名声传遍天下,高邮湖一战后更是妇孺皆知。但可惜晋王府对邓名的印象不佳,主要因为建昌的西营兵多次侮辱晋王的使者,让晋王的人都义愤填膺,认为这是邓名在背后授意;李定国几次三番给奉节去信询问邓名的身世,文安之也语焉不详;现在四川和云南的界限分明,看起来邓名在其中起了很坏的作用:“不知长江提督何时抵达,需要如何安排营寨?”

“启禀王上,邓提督五天之内就到,随行的有二百名侍卫,希望能够住在城里。”赵天霸老老实实地答道。一路上邓名舍不得骑马,带出来的马是送给建昌和昆明的礼物,邓名生怕把马给累死了——为了回收欠条,本来带的礼物就不太多,要是马死光了就连见面礼也拿不出来了。赵天霸也是一样,同样舍不得骑他新买的那匹马,而是留在成都交给李星汉帮忙照顾。

“本王这边安排公馆。”李定国说话的时候扫了儿子一眼,见李嗣业神色不变,显然是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赵千户一路辛苦,快去吃饭休息吧。”

“谢王上。”赵天霸跟着李定国的卫士出去休息了。刚才李嗣业也曾问起邓名随行多少人,甚至以为邓名会邀请李定国到东川府的边境会晤。听说邓名仅带来二百卫士后,李嗣业惊讶的表情都掩饰不住了。

赵天霸离开后,李嗣业急忙对李定国说道:“父王,邓名还真是信任您啊。”

“少年才俊,果然名不虚传。”听说邓名只带了二百卫士,李定国脸上没有表现出什么,其实心里的惊讶一点不少于儿子:“如今朝廷岌岌可危,四川和云南如果不能精诚团结,迟早会被鞑虏各个击破;唉,我亏待了你的刘叔叔,声名不佳,没想到邓名居然能有这样的诚意。”

感慨了几声后,李定国就吩咐李嗣业道:“好好整理公馆,再选拔三百名精兵赶去迎接、护卫长江提督,切勿给宵小狂徒可乘之机。要是长江提督有个好歹,皆斩!”

“遵命,父王,儿子亲自带精兵去迎接邓提督。”李嗣业对邓名本来也有很多不满,每次听使者转述在建昌的经历时都几乎要气炸胸膛,甚至提议攻打建昌,但李定国遭遇大变后,一改之前火爆的脾气,屡次用唇亡齿寒来教诲儿子和部将。

当时李嗣业还是一肚子的怨气,对父亲发牢骚说,光是自己方面委曲求全没有用,昆明步步退让只会让建昌那些人觉得李定国软弱可欺,建昌背后的成都也会更加看轻昆明。但现在邓名既然亲身前来昆明,李嗣业的不满顿时就消除了大半。

没用多久,这个消息就传遍了昆明的高层军官,马宝赶来晋王府的时候,看到白文选已经在了。

“王上,邓名此来何意?”马宝可能是昆明众将中对邓名最不满的。昆明大火后,西营的秦系、蜀系不但不和马宝一起回归晋王旗下,反倒去建昌投奔了冯双礼,更把沿途的百姓都带走了。本来云南的人口就不多,吴三桂撤兵时劫走了一批,秦、蜀旧部北上时又把滇北的人带走,再加上不少人逃亡入山,现在李定国治下的百姓只剩下了五十万,为了养活五万军队不得不涸泽而渔。

“自然是要我们和衷共济。”先到一步的白文选替李定国回答道。云南凋敝,强敌在侧,白文选听说成都的明军在江南收获不少东西,邓名若是肯分一些出来自然最好,哪怕邓名说服建昌归还一部分百姓,或是把刘文秀运去建昌的粮秣归还一部分也好。

“末将觉得很难。”马宝毫不掩饰对建昌的不满:“邓名能说服冯双礼?他们从江南拿的东西肯分给我们?就算他肯,难道冯双礼不会雁过拔毛?”

白文选也觉得马宝说得不错,邓名就算想缓解四川和云南的关系,也没道理削弱自己的盟友来帮助李定国,但白文选还是说道:“就算他给不了我们东西,哪怕帮着我们和建昌说和也是好的,我们就能腾出更多的兵力来对付贵州了。”

“我们就是全军一致对付贵州,恐怕也是敌强我弱。”马宝说。

去年,听说邓名又一次下江南后,马宝与其他一些强硬派就极力主张趁机偷袭冯双礼——吴三桂因为粮草问题无法大举出动,建昌的后台邓名也不在,强硬派觉得正是讨伐建昌的好机会,除去为了报仇出气外,也是惦记着建昌的人口和物资。刘文秀留在建昌的壮丁被邓名要走了一半,还剩下两万青壮男丁,加上周围原有的百姓和西营掠去的,现在共有男丁十万人左右。李定国能控制的男丁也不过二十五到三十万,马宝觉得要是能并吞建昌,就能大大增强昆明的实力。

不过李定国坚决不肯,他指出冯双礼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李定国两蹶名王的时候,冯双礼都参加了,而且起过很大的作用。

当时马宝争辩说,冯双礼曾经考虑过投降,显然是锐气已失,再也不复当年之勇;但白文选不同意,冯双礼在西营中的地位虽然没有四大王子那么高,但好歹他也是张献忠的义子,能登上这个位置的人都不简单。别看建昌的一群将领曾经投降满清,但对于他们猜忌甚深的李定国,他们可未必没有斗志。白文选还用马宝做例子,马宝也曾因为绝望而向清军投降,但对于他视为叛徒的建昌众将,马宝也是一点儿不含糊。要是为了火并建昌,牺牲几千晋王的精兵那绝对是得不偿失。白文选的暗示让马宝一下子就泄气了,不再鼓捣李定国偷袭建昌。

“王上,”马宝的目光一闪,现在他的心思又活络起来:“如果真像巩昌王(白文选)说的,邓名也控制不了建昌的话,末将觉得说不定可以说服邓名与昆明结好,然后两家联手夹击建昌,到时候平分建昌的男丁。或者建昌归他、兵丁归我们。想来邓名也不会介意扩充实力吧?从此我们两家就接壤了,可以更好地合作抵御鞑子。”

“此事……”白文选闻言楞了一下,思考片刻后也点点头:“说不定可行。”

虽然白文选反对冒险偷袭建昌,但他同样觉得十万男丁掌握在冯双礼手里简直就是浪费,而且还有害于云南的抗清大业,拖了李定国的后腿。再说,这也是西营内部的统一战争,消灭了分裂头目冯双礼,毫无疑问有助于巩固李定国的权威,免得西营里还有人胡思乱想。

“你们都糊涂了吗?”李定国不满地说道:“忘了我们是怎么丢的贵阳,忘记了我们曾经被鞑子赶出昆明了吗?”

“末将觉得,那是王上除恶不尽,孙可望的余孽暗中捣乱。”马宝低声说道,建昌的冯双礼一天存在,西营就还没有完成统一。

这时又有一员大将赶到,来人乃是贺九义。见到来人后,马宝也就不再提冯双礼的事了,因为贺九义以前是孙可望的心腹将领,虽然三王内讧后拥戴永历和李定国,但当着他的面提秦晋旧账显然不太合适。

三王内讧后贺九义奉命前去桂林镇守,吴三桂侵入贵州后,贺九义带领一万广西驻军返回云南,赶到时昆明失守,部下开始溃散,他本人带领心腹部队追赶李定国撤入缅甸。在邓名的前世,李定国困顿于中缅边境地区,人心日益离散,清军用孙可望的手书和贺九义的家属招降,贺九义迟疑不决,被李定国发现后杖死,他的部下大哗,脱离李定国返回云南向吴三桂投降;而此时广西明军在贺九义撤离后也抵挡不住耿继茂的进攻,退入越南境内——在永历弃国前,越南一直向广西明军提供物资,作为藩属支持明军与清军作战,明军中也有一些越南人。正是因为这些越南人,败退的明军才得以退入越南境内。

因为形势不断恶化,贺九义被杀,白文选投降,缅甸发动袭击杀光了永历的御林军和随行官员,越南也认定明朝彻底战败了,越南国王不再为李定国和郑成功的通讯提供方便,而且下令突袭退入越南的残存明军,消灭了包括越南籍士兵在内的一万多明军,向清朝乞求为藩属。

不过在邓名眼前的这个世界,贺九义的事件还未爆发吴三桂就退出了云南,缅甸对永历的态度尚可,越南也仍在举棋不定。

贺九义赶到后,大家就又开始讨论以什么规格接待邓名,因为邓名没有爵位所以有些礼仪上的麻烦。

第二天,赵天霸也被召来参与讨论。

“王上,长江提督希望能不对您磕头,只行军礼,不知道可不可以。”赵天霸支支吾吾地说道。邓名的要求他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所以昨天没讲,想寻找更好的时机。结果还没等他找到机会,昆明众将就问起了此事,赵天霸只好把这个要求讲了出来。

第38节 包抄第25节 投奔(中)第52节 纵火第44节 夹击(上)第20节 康熙(上)第54节 险境第6节 密议(上)第45节 移民第36节 宿命(上)第53节 齐射(上)第48节 打赌第34节 晋王(上)第35节 请客(上)第5节 放弃(上)第57节 夜战(下)第28节 盟军(下)第20节 万县第54节 权变(上)第6节 事变(下)第40节 印象(上)第37节 重庆第54节 授权第46节 接触第33节 搜索第10节 追逐第56节 蛊惑第48节 融洽(上)第18节 诏书(下)第42节 艰苦(下)第25节 骇浪(上)第33节 搜索第67节 守法(上)第3节 援军第25节 弃军第33节 唐王第60节 算盘(上)第33节 孤注(下)第46节 证券(下)第58节 同盟(下)第35节 面谈第59节 魔鬼(下)第22节 殿下第2节 竞争第32节 奉节第48节 失误第35节 请客(下)第41节 争夺(下)第38节 牵制(上)第57节 信件第13节 天明(下)第9节 买路第24节 怒潮(上)第1节 误会(下)第16节 示威第49节 败像第4节 国民(下)第37节 报告(下)第56节 宣战(上)第15节 战象(下)第5节 放弃(上)第59节 黄雀(下)第57节 观感(下)第46节 战备(下)第47节 情报(上)第12节 围困(下)第9节 授权(下)第13节 困兽第53节 烈焰第23节 临阵第49节 坦承第11节 劫营(上)第4节 国民(上)第12节 调整(下)第39节 大捷第25节 骇浪(上)第13节 勇气(下)第13节 提督第54节 授权第51节 梦想(下)第57节 轻取第53节 霸气(上)第56节 突击第51节 求战(上)第33节 搜索第39节 良机第50节 债券(下)第16节 示威第5节 密信第14节 弹尽(上)第21节 根基第31节 佯攻(上)第35节 请客(上)第35节 巩固(下)第57节 强弱第4节 国民(下)第26节 反复第19节 帝国第7节 变脸(下)第31节 佯攻(上)第3节 信号(下)
第38节 包抄第25节 投奔(中)第52节 纵火第44节 夹击(上)第20节 康熙(上)第54节 险境第6节 密议(上)第45节 移民第36节 宿命(上)第53节 齐射(上)第48节 打赌第34节 晋王(上)第35节 请客(上)第5节 放弃(上)第57节 夜战(下)第28节 盟军(下)第20节 万县第54节 权变(上)第6节 事变(下)第40节 印象(上)第37节 重庆第54节 授权第46节 接触第33节 搜索第10节 追逐第56节 蛊惑第48节 融洽(上)第18节 诏书(下)第42节 艰苦(下)第25节 骇浪(上)第33节 搜索第67节 守法(上)第3节 援军第25节 弃军第33节 唐王第60节 算盘(上)第33节 孤注(下)第46节 证券(下)第58节 同盟(下)第35节 面谈第59节 魔鬼(下)第22节 殿下第2节 竞争第32节 奉节第48节 失误第35节 请客(下)第41节 争夺(下)第38节 牵制(上)第57节 信件第13节 天明(下)第9节 买路第24节 怒潮(上)第1节 误会(下)第16节 示威第49节 败像第4节 国民(下)第37节 报告(下)第56节 宣战(上)第15节 战象(下)第5节 放弃(上)第59节 黄雀(下)第57节 观感(下)第46节 战备(下)第47节 情报(上)第12节 围困(下)第9节 授权(下)第13节 困兽第53节 烈焰第23节 临阵第49节 坦承第11节 劫营(上)第4节 国民(上)第12节 调整(下)第39节 大捷第25节 骇浪(上)第13节 勇气(下)第13节 提督第54节 授权第51节 梦想(下)第57节 轻取第53节 霸气(上)第56节 突击第51节 求战(上)第33节 搜索第39节 良机第50节 债券(下)第16节 示威第5节 密信第14节 弹尽(上)第21节 根基第31节 佯攻(上)第35节 请客(上)第35节 巩固(下)第57节 强弱第4节 国民(下)第26节 反复第19节 帝国第7节 变脸(下)第31节 佯攻(上)第3节 信号(下)